? ? 全国毕业生数量达到历史最高的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而企业提供的岗位数量同比下降15%。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格外严峻,因此,今年也被网友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如今已到5月中旬,毕业生就业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能否在空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求得一席之地,成为当下毕业生们最苦恼的问题。
?
北京毕业生也多了九千人
?
今年,北京地区高校有22.9万毕业生,也比去年增加了9000人。来自人力社保部门的统计也显示,受国际经济形势和贸易摩擦、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影响,北京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减少,传统就业岗位趋于饱和。2013年市属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需求人数为9.8万个,同比减少了1.6万个。其中,民营企业提供的岗位数量下降较多,而大部分用人机构提供的岗位待遇和重要性也不如往年。
?
毕业生数量达到历史最高,企业提供的岗位数量却减少了15%,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史上最难就业年”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截至4月19日,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28.24%,其中研究生36.59%,本科生26.6%,专科生16.84%。通过对比往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8.24%的签约率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
名校研究生也找不到工作
?
一些非211重点高校的就业部门负责人表示,最近的工作压力已经非常大,“除了升学外,实际就业的比例还不到40%,京外生源能拿到北京户口的更是寥寥无几。”一所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负责老师说,往年他们学校五月份的学生就业率已经达到50%以上,就连顶尖级的名校也明显感觉到了毕业生就业的压力。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熊义志表示,今年的就业形势确实比去年要严峻。目前清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已达60%,到五月底随着一部分目前握有offer但还未签约的学生陆续做出选择,这一比例还会大幅提高。
?
在最近举行的亦庄大型招聘会上,尽管会场距离市区遥远,但仍旧吸引了4000多人蜂拥而至。记者在现场采访了几位毕业生,“已经找了两个多月了,招聘会上投的简历有40多份,网投的就不计其数了,可网投的全部石沉大海,会场投的只得到过两次面试机会,可还是没有成功。”人大的一名研究生说,班里的10个同学当中,现在只有两人签了约。在毕业生眼中,今年的就业形势确实严峻,他们也都很认同“史上最难就业年”的说法。
?
人力成本上涨致企业减招除了经济形势的原因,人力成本的不断上涨也成了企业缩减招聘计划的重要原因。多年来一直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王先生告诉记者,“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企业人力成本的大增,员工在社保、公积金、加班费等事关劳动权益的问题上维权意识明显增强,企业需要严格按规定给员工上齐五险一金,这部分成本给企业的压力很大。”
?
王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员工都习惯按照税后来衡量自己的工资水平,可企业实际付出的成本却远远高于这个数额。比如说,一个员工的工资扣除了社保、公积金、税费等,最后到手4000元,而企业实际支出却是7400多元,快到员工实际到手收入的两倍了。高昂的人力成本对企业的招聘计划产生了很大影响,于是能少招就少招,能不招就不招就成了不少企业无奈的选择。“我就跟下面的人打好招呼了,今年不招人了,压力太大,快承受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