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歌、可泣、可悲、可悯明末清初的辽东名将
祖大寿
孤城独立剑生光,一度烽尘一断肠。渐觉所为皆逆世,岂宜有道任粗狂。
旧山无意抚宁远,大国幽弱惧杀伤。但见袁公终不见,暗垂珠泪负兴亡。
这首从诗的角度而论乏善可陈的七律为明末清初的著名将领祖大寿所作,之所以能够留传下来,估计主要是充分反映了当时戍边将士的心境吧。
如果研究明亡清兴的历史,祖大寿绝对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这位名震一时的沙场老将一生可谓多姿多彩,有血有泪。他从熊廷弼主政辽东到崇祯十五年锦州城破降清,抗清时间历时二十余年,是明亡前抗清时间最长的高级将领;他在宁远保卫战、宁锦大捷、北京保卫战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后又据守大凌河、宁远、锦州等关外要塞,参加战役最多;他经历了朝廷多次换帅,亲见主帅袁崇焕无罪下狱,基于义愤自己带兵退出北京保卫战、又听从袁崇焕的召唤回师收复关内各地,扼守关外两度被擒,遭遇变故颇为曲折;他与弟弟祖大乐、祖大名、祖大成,子侄祖泽洪、祖泽润、祖可法,当然还有他那位宝贝外甥吴三桂及其父吴襄构成了高级将领中抗清第一家族;他是袁崇焕帐下四猛将之一,在袁崇焕被害后,他是辽东将士中名气最大、抗清作用最突出的;但他最终还是因各种原因而降清。祖大寿降清不到两年,明朝灭亡了。
祖大寿不是明末清初时代的主角,却因时时生活在风口浪尖上,与那个时代的主角崇祯、皇太极充满纠葛,为那个风云诡异的时代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以万历十五年作为一个历史的横切面,鞭辟入里的分析了明王朝的衰落。现在让我们透过浩如烟海的史料,看看这位被史学家黎东方誉为 “可歌、可泣、可悲、可悯”的名将有血有泪人生,从而解读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吧。
祖大寿,字复宇,辽东人,最早是熊廷弼的部将,后来孙承宗主事,任佐参将。袁崇焕威震辽东之时,帐下有满桂、祖大寿、赵率教、何可纲四猛将,祖大寿任前锋总兵,挂征辽前锋将军印。在袁崇焕、满桂、赵率教、何可纲先后去世后的十多年里,祖大寿成为明王朝在山海关外的中流砥柱,是满清政权入主中原不可逾越的绊脚石。
祖大寿与满清的恩怨情仇可上溯至明天启六年(1626年),在袁崇焕的带领下,祖大寿等将士死守宁远(今辽宁兴城),以不足万人的兵力击退努尔哈赤十三万大军,并用“红夷大炮”将努尔哈赤炸成重伤,使得这位靠十三甲胄起家的后金大汗,首尝败绩,抱恨而终。皇太极继位后,再攻宁远,又被他迫退。明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清兵绕过山海关,由大安口入寇京师,袁崇焕率四猛将千里回援,北京保卫战打响。北京保卫战的进程堪称惨烈、曲折。四猛将中满桂、赵率教先后阵亡,最不可思议的是崇祯居然临阵将北京保卫战的总司令袁崇焕治罪下狱。祖大寿是辽东将士中唯一亲见自己主帅袁崇焕在殿前被捕下狱,一怒之下与何可纲领兵反叛,“毁山海关出,远近大震”(《清史稿·卷234·祖大寿传》)。可是袁崇焕在狱中的一纸书信又把他招了回来。祖大寿的母亲和老上级孙承宗都劝他奋勇杀敌以赎出袁督师。在辽东将领中,他是营救袁崇焕最力一员,曾请求削职为民,以自己的官阶赠荫换取袁督师性命。但袁崇焕最终还是被自己奋勇保卫的人千刀万剐了。
袁崇焕被害后,祖大寿力守大凌河、宁远、锦州达十三年之久,令皇太极吃了多次败仗,成为明王朝关外的中流砥柱。但是崇祯对祖大寿是不信任的,祖大寿是辽东将士退出北京保卫战的“带头大哥”,祖大寿的子侄、族人被敌国抓去做官,这一切当然不会逃过明朝皇帝的眼睛。明朝派洪承畴镇守宁远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监视祖大寿,防止他投降满清(李清《三垣笔记》)。在孤守关外的十多年中,祖大寿得不到援军支持是常有的事。在爱国和忠君通常混为一谈的年代,为不信任自己的皇帝拼死守城,兼之老上级袁崇焕无罪被杀,祖大寿的内心是痛苦和矛盾的。 后世的史学家认为崇祯接手的是一个被爷爷万历和哥哥天启糟蹋得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同时由于崇祯在即位的时候干了铲除魏忠贤的漂亮事,主政后又相当勤勉、不近酒色,对其颇多惋惜。但实际上天在给了崇祯一手烂牌之后,也给足了他自我救赎的资本,孙承宗、袁崇焕、祖大寿,包括人品差劲的洪承畴、吴三桂,这些人都是很有才干的。如果崇祯能够合理使用,支撑甚至扭转局面都是非常有可能的,中国历史上“主昏于上,政清于下”的事例并不少见。奈何崇祯爷“心硬、耳软、多疑、轻杀”,最后吊死煤山,不能说没有咎由自取的成分。
与自家皇帝不信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敌人皇太极却对这位令自己吃尽苦头的祖大寿颇为倾慕,为了将他召至麾下,用了很多心思。这其中除了皇太极欣赏祖大寿勇猛与为人的成分之外,更大的原因是皇太极不但是军事天才,更是政治高手,在他入主中原的战略规划中,消灭辽东祖大寿集团是非常棘手却又必须完成的任务。在祖大寿抗清的二十多年,尤其是最后的十多年里,以攻城略地为乐趣的满洲人有多少是在“取祖大寿项上首级,夺南朝花花江山”的梦想中长大的。精明的皇太极知道,对付骁勇善战、铁骨铮铮的祖大寿光用强攻不行,还要辅以强大的政治攻势、人情攻势。
明崇祯四年(1631年)皇太极率大军包围大凌河城,祖大寿弹尽粮绝,在要求皇太极对天宣誓,不杀将吏兵民之后,他开城投降。皇太极赏赐他自己用的狐皮帽子、貂皮袍子、金玲珑皮腰带、白马、雕鞍等等,没想到祖大寿觅机跑到锦州,又把锦州死守起来,令皇太极奈何他不得。即便如此,皇太极仍旧为了收服祖大寿而继续努力,他先派人搜捕居住在永平三十里村的祖大寿的族人软禁起来,但待遇相当优厚。起用祖大寿的旧部担任汉人“承政”(尚书),其中包括祖大寿的儿子祖泽洪,过房侄儿祖泽润、养子祖可法等等(他们是在大凌河城投降之后,未随祖大寿逃到锦州的明臣、明将)。崇祯十五年(1642年)祖大寿扼守的锦州再次弹尽粮绝,甚至开始发生人吃人的惨剧时,他才第二次归降。皇太极封祖大寿为汉军正黄旗总兵,希望他能够为己效力,可直到顺治十三年(1656年)病逝,祖大寿除了给自己的外甥吴三桂写过一封不咸不淡的劝降信,史书再难找祖大寿的“效忠大清”的记录。对于清廷一方而言,祖大寿不但是双手沾满了八旗将士鲜血的刽子手,还是背信弃义的小人,如此待遇可谓厚道之极。
时局的颓废、皇帝的不信任、主帅的无辜被杀、援军的覆灭、族人的被擒、城内的弹尽粮绝,甚至敌人的大度像一道道绳索缚住了祖大寿的身心,终于形成一张大网,使他动弹不得,剩下的只有自杀或投降了。如果当时祖大寿把宝剑横在脖子上一抹,历史对他的评论就是另一番模样了。后人无法确切知道祖大寿当时选择投降的理由,是觉得为崇祯殉节不值,还是这位往来于刀剑锋镝中的老将最后了一个“死”字,抑或是怕清军加害他的族人或者城中百姓?不知道。但有一条可以肯定,他不是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他一直活到顺治十三年才病逝,上天给了他长达十五年的“效忠大清”的时间,只消他调转枪口,向自己的同胞屠刀一挥,荣华富贵就来了,可是他没有做。可以说,祖大寿投降时的心理是相当复杂的。
与同时代的降将贰臣相比,祖大寿起码有几点是值得肯定的。第一,祖大寿的两次降清都是在孤立无援,弹尽粮绝、发生人吃人的惨剧的条件下要求皇太极对天宣誓,不杀将吏兵民之后,才开城投降。在个人名节至上,视百姓如草芥的年代,祖大寿的对于百姓的体恤是难得的。第二,他没有做清朝的鹰犬,如果狠下心来,如洪承畴、吴三桂之流,向自己的明朝旧主和农民军开刀,以祖大寿的强悍,最起码强于耿仲明、孔有德、尚可喜,像他们一样封个什么王之类的,恐怕也不困难。有人说,祖大寿早有降清之心,大凌河城破时之所以还回归明朝,是他的家小尚在明朝手里。是于理不通!岂不知他也有家小在清军手里,如果仅仅因为惦记家小,赚开锦州城算了,何苦再守十多年。但是皇太极对他的政治攻势倒是起作用的,最起码他仍旧在追求人情道义都交代得过去,既对得起明,又对得起清。
然而历史毕竟是有其严肃性的,祖大寿死后未能和满桂等其他三猛将一样列入《明史》,而是和洪承畴列入《清史·贰臣传》。一个以忠臣良将自期的降将,祖大寿的弥留之际想必是最痛苦的,如果在另一个世界,自己敬重的老上级袁崇焕问“复宇,卿本华夏元戎,奈何以身事胡虏?”祖大寿该如何回答……
后人有感于此,特做对联一副:
一代名将,据关外,收关内,堪称往复有忠义;
两朝贰臣,悖前主,负后主,真个里外不是人。
注:“据关外”指祖大寿为明朝扼守大凌河、宁远、锦州一带,“收关内”指祖大寿因袁崇焕下狱愤而出走后,在母亲的劝说下,回兵收复了滦州、遵化一带,切断了清军重要的退路,为北京保卫战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往复有忠义”,“往”指祖大寿因袁崇焕无罪下狱愤而带兵出走,“复”指祖大寿在母亲的劝说下,回兵收复了滦州、遵化,带兵出走基于义愤,对袁崇焕有“义”,回兵收复国土对国家有 “忠”;“悖前主,负后主”指祖大寿弃明降清,背叛前主崇祯,降清后又不肯出力,有负后主皇太极的期望。
至今在宁远中心的鼓楼上还有袁督师和祖将军的塑像。督师慷慨陈词,将军低头沉思。其实祖大寿的一生很像李陵!最终背旧主投降,却终生不为新主效力!
越万里兮赴关东,执长剑兮踏强胡。陷绝地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国破家存,虽欲报恩将安归!
?
中考政策 | 中考状元 | 中考饮食 | 中考备考辅导 | 中考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