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频道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栏目,提供与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相关的所有新沙巴体育投注,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04-21
对于老师来说,想要教好学生,做好备课工作,写教案是必须的。但是对于刚接触教师行业的新人来说,写教案可能出现不确定的情况。出国留学网在这里准备了一篇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
有关开花和结果的知识,在教材中,占一节课的内容,知识高度浓缩,突出了花与果的关系以及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这给教师和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本课怎样才能突破过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知识概念理论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的思考与接受,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结论、自己获取知识?在这节课中我认为把握课文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开花和结果现象比较熟悉,但对花的基本结构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如何形成知道得并不多,尤其是传粉和受精的过程比较复杂抽象,如果单凭讲解,学生是难以理解的,因此可采用多种方式,例如模型、多媒体课件等,使抽象知识形象化,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另外由于季节原因,找不到正在盛开的桃花,一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平时见到的被子植物的花,二是让每生准备一支康乃馨,三是结合教科书以及多媒体课件中展示的彩图进行联想和观察。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标、教材及学生的特点
知识与技能: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说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花习惯
重点:概述花的主要结构,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难点: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四、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本次教学需要教具模型、实物教具和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具模型桃花的模型;实物教具指各类果实种子等。(学生自备)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知识点小标题分别是: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这三个小标题之间有什么联系,要把它们串成一条线才有助于学生的思考和探究。经过认真分析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到课文重点是花与果的关系。若在导言中通过设计情境引导学生根据课题“开花和结果”提出问题,学生很自然就会提出:“开花和结果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出果实?”这些问题恰是本课要学生解决的重点问题,而在上课伊始阶段由学生自己发现、提出,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明确学习目标,自主进行探究。
为了使学生带着问题一步步地探究性学习,我把每个小标题改为以问题的形式提出:“你知道花的各部分名称吗?”“从花到果要经历哪些重要过程?”“果实和种子由什么发育而成?”这些问题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也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使他们能更有兴趣地带着问题学习。
在课文第一个知识点“花的结构”中有一个“观察与思考”的学生活动,其中要讨论两个问题:1、花的哪一部分将来发育成果实?2、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这两个问题在学习了...
04-06
教案如果做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积极性。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非浅。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人教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重点:种子的萌发条件。
难点: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的原因,以及种子萌发时内部物质的转化。
手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分析得出结论为主。
设计思想:
采取观察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提前在课下进行实验,让学生从实验的现象入手,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适当给以提示,最后由学生观察由教师完成课本上的有关实验,归纳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关于种子萌发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前实验进行观察,并通过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及挂图来描述,最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关键的问题:一粒饱满的且胚完好的种子在得到充分的外界条件下是否一定能够萌发成幼苗?从而将话题引入种子的休眠和寿命的问题中。
教学过程:
课前可提前一至两周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并随机的发给学生一些种子,让其根据自己的经验,让种子萌发。观察其萌发过程中的变化,并对实验的过程进行记录。
一、导入:
提出问题:
1、说明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作用是什么?
2、种子中含有哪些物质?
3、如果你是农民,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种子种在田里?
组织学生回答问题。
总结,并引入课题:
种子里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这是种子能够发育成幼苗的内部条件。那么,是否种子具备了这些自身的内部条件就能萌发成幼苗呢?种子的萌发还需要什么条件,种子又是怎样萌发成幼苗的,这些内容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2、分析学生的实验,指出其中不科学或不准确的内容,如“学生很容易认为阳光也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3、引导学生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并设计对比实验。
4、组织学生观察教师提前完成的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5、总结:根据对实验的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除此之外,有些植物的种子萌发时还受到一些其他的因素的影响,如:光照条件、酸碱性等。
(二)种子萌发的过程
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实验时对种子萌发过程的观察记录。
2、出示种子萌发过程的录像或课件,组织学生观看。
3、教师结合种子萌发的实物进行总结:
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
(1)种子吸水后,体积胀大,种皮胀破。
(2)胚根首先伸长,突破种皮,发育成幼根。
(3)子叶以下...
04-06
教案对课堂教学和教师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它能帮老师说明什么时候讲什么课,应该怎么讲。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教学目标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了解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
3. 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4.了解鼻、咽、喉的作用。
5.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 问题的能力。
6.意识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7.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资料分析,掌握呼吸道的作用。
幻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幻灯片及呼吸系统疾病的资料、呼吸系统的模型。
学生:查阅有关呼吸系统疾病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新课引言
通过思考生活常识,弄清婴儿第一声啼哭的科学道理。
2.创设问题情境
提问生活常识,通过生活经验(婴儿啼哭)引出每一个人自生下来就离不开空气,需要不断地呼吸。
3.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3.1通过生活经验,试着说出人体呼吸系成统的组成。
3.2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试着说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3.3通过阅读课文和分析资料,掌握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4.进行资料分析,分组讨论呼吸道的作用
5.引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与讨论
6.思考分析,鼻的作用及其内部结构是有限的等问题
通过提示每段资料的内容,引导特点、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
学生从中找出相关信息。
6.1提问:鼻具有什么作用及内部结构特点,找到解释问题的突破。
6.2训练思维能力。通过生活常识了解 组织学生进行体验,了解到到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 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
7.交流所查阅到的有关呼吸系统疾病的资料
8.呼吸道的作用咽的作用
组织学生表演,引导学生通过自进行角色扮演,说出自身的体会,通过身的体会,意识到边吃边说的危险
自我教育,逐渐养成“食不言”的好习惯。演示幻灯。
9.观察会厌软骨模型
10.喉的作用
提出问题:嘴巴是不是发声器官,
了解喉是发声器官,知道应当注意保 引导学生思考喉的作用。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大全(汇总),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教案栏目。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大全(汇总)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教案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循环》教案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教案 |
11-25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教案栏目。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并能说出各种植被中植物的特点。
2、尝试校园绿化设计活动。
3、树立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说出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并能说出各种植被中植物的特点。
难点:能说出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特点。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阅读课本132-133页,完成下列问题:
1、植被是指 。我国的植被类型主要有 。被称为“地球的肺”的是 。
2、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是 ,而我国只有 。
3、下列植被类型中,所生长的植物最耐旱的应该是( )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针叶林 D、荒漠
(二)认真阅读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你认为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三)阅读课本134-135页,思考:
1、我国为保护植被采取了哪些措施?
2、绿化校园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二、合作探究:
1、有人认为一次性筷子又方便又卫生,应该提倡用,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出理由。
2、为什么人们毁林开荒后,旱灾出现的次数增加呢?
三、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我国植被面临的 主要问题是 ( )
A、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liuxue86.com
B、森林生态系统出现衰退趋势
C、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
D、以上三项都对
2、下列对森林的保护措施,正确的是 ( )
A为了保护森林不能砍伐树木
B为保护森林要合理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
C为了保护森林资源要多种树少种草
D为了保护森林资源要多种树少种草
3、1998年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
A植被被严重破坏 B水土流失 C环境污染 D降雨量大
4、我国将每年的哪一天列为“植树节” ( )
A、3月12日 B、5月23日 C、2月1日 D、5月1日
(二)非选择题:
阅读资料,分析回答:
我们的省会济南是全国几大“火炉”城市之一。近年来济南先后建成的槐荫广场、泉城广场的原址曾是全市热岛效应较突出的地区。自广场绿地建成后,据初步测定,7、8、9月的白天平均气温同比去年下降0、6℃,晚上同比下降1℃多。在济南市区165平方千米内,现有的园林植被每年可释放氧气271326吨,年吸收二氧化碳371456吨。
...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被子植物的一生》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教案栏目。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3.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井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4.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5.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2.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
教学过程
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问题的提出
方案一:描述课前培养的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4人小组合作,结合生活经验,提出探究的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
方案二:观看种子萌发过程的录像(或CAI课件),4人小组合作,自主性学习, 提出探究的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引导学生进行描述,互相交流,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并确定问题。 播放录像(或CAI课件),创 设问题的情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方案一:4人小组合作,阅读并参照课本上提供的资料,结合生活经验,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有的组还提出阳光、土壤、肥料等),并思考如何检验假设。
方案二:观察教师的实验演示,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合作学习,大胆作出假设。 指导看书,鼓励学生作出假设,设疑:哪些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呢?引导学生对多种假设进行分析、排除某些因素(如肥料等。)演示、启发学生调动经验储备,进行大胆假设。 巡视、指导,参与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设计出简便易行 的方案。
3.制定计划
方案一: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4人小组合作制定探究计划,在小组内讨论并修订计划。明确操作步骤,做好实验分工,确定组长,讨论内容记录员,实验主操作人,观察记录员。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进一步修订、完善实验探究计划。推测实验结果。
方案二: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围绕教师的指导提纲,4人小组合作制定探究计划。明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做好实验分工,确定组长,讨论内容记录员,实验主操作人,观察记录员。推测实验结果。
方案三:全班分成4个大组,分别针对不同因素(水、空气、温度、土壤等)设计实验方案,探讨它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每个大组又以4人为1小组在自己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推出最佳方案,并用简图和文字书面表达出实验设计思路。巡视指导导,参与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设计出简便易行的方案。出示讨论提纲,指导学生讨论,针对性制定实验方案。 帮助分组,巡视、指导,参与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创新。liuxue86.com
4.实验探究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课下实验探究,定时观察,...
11-25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教案栏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
2.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花生种子与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和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2、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情感目标
认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生物圈中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增强保护环境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特征生存状况。
2、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花生种子与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教学难点
1认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
3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4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的结论的得出。
教学过程
知识点回顾
第一节
一、藻类植物
1、结构: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这种结构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2、生活环境: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
3、常见的藻类植物:衣藻(单细胞)、水绵(多细胞)、鹿角菜、马尾藻、石莼、紫菜、海带、裙带菜、石花菜等。
4、作用:做鱼类饵料、可供食用、可供药用等。
二、苔藓植物
1、结构:一般具有茎和叶。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所以植株一般都很矮小。没有输导组织。
2、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
3、作用: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三、蕨类植物
1、结构:根、茎、叶中都有运输物质的管道,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植株比苔藓植物高大。
2、生活环境:野生的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
知识点回顾第一节
一、藻类植物
1、结构: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这种结构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2、生活环境: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
3、常见的藻类植物:衣藻(单细胞)、水绵(多细胞)、鹿角菜、马尾藻、石莼、紫菜、海带、裙带菜、石花菜等。
4、作用:做鱼类饵料、可供食用、可供药用等。
二、苔藓植物
1、结构:一般具有茎和叶。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
11-25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教案栏目。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取食、运动和各种视频资料,能够利用事实说明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也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通过对单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观察,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3、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和我们人类的关系,养成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和难点
重点: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了解草履虫运动、呼吸、消化等生理功能。
难点:利用事实说明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完整独立的生物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你了解的生物之最:如最快、最大等,引入最小的生物------单细胞生物。
课件展示:各种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包括单细胞动物、单细胞植物和真菌等各个类群。
教师介绍:这些美丽的生物就悄悄地生活在我们周围。在水里、土壤、空气中都有他们的身影,但是他们如此之小----只有一个细胞构成,以致我们看不见它们。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观察草履虫
1、 观察草履虫的永久装片,简单识别草履虫的形态、大小、结构。
2、 汇报观察结果,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思考:小小的草履虫只有一个细胞,它能像高等动物那样呼吸、消化、运动甚至思考么?
3、自学教材69页,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并结合课后练习2中的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草履虫的应激性。
4、课件展示草履虫的结构并引导学生总结草履虫的生理:liuxue86.com
呼吸----
消化----
排泄----
运动----
应激性---
教师总结: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虽只是一个细胞,但像高等动物那样能完成呼吸、消化、排泄等生理活动,能正常的生活,同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体。
学习任务二: 列举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小组内探讨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拓展延伸:你知道赤潮现象吗?
三、系统总结: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生能说出组织的概念,能概述构成人体的组织是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能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3.学生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装片。
4.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了解生物圈》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教案栏目。
教学目标
①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③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④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
作和交流。
教学重难点
重点:①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②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 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教学过程
分析
影响水稻的生存的因素有哪些? 你能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吗?
想一想
影响水稻生存的环境因素
l 非生物因素:阳光,水,温度,土壤,空气等
l 生物因素:青蛙、蛇、田鼠、蝗虫等
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土壤和生 态 因 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水的影响
2.温度的影响
3.阳光的影响liuxue86.com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指影响某些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1)捕食关系: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2)竞争关系:不同种或同种生物之间为争夺食物、资源、生存空间等而发生的关系。
同种生物还可能争配偶
(3)合作关系:同种生物或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协作的关系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适应环境
蚯蚓身体上的刚毛和黏液有助于其在洞穴中运动和呼吸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蚯蚓的排泄物使土壤变得更肥沃
课后小结
总结:
一、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2、生态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
生 物 因 素 :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必须适应环境。
2、生物也能影响环境。
3、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理解生态系统的生物学含义,认知各种...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