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即将开考,在考前的一段时间里,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大量有关高考复习资料学习资源,各位考生可以用来临阵磨刀,为自己充电。本频道在此预祝愿大家考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考生很淡定大多称试题不难
“没有难题、偏题、怪题,总体感觉语文考得很平稳。”昨日上午高考语文科目结束后,考生大多反映今年四川高考语文试题 出得不偏、不怪也不难,考后感觉比较轻松。从成都七中考点走出考场的小周说,语文考试自己发挥得还不错,没有遇到那种明显的丢分题,相比高考前的一些模拟考试,高考语文题还要简单点。
情理之中:
“期待”能写出真情实感
每年语文作文题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今年高考作文题目是啥?昨日考生陆续走出考场后,解开了今年高考的第一个悬念:“作文是命题,《总有一种期待》。议论文、散文、记叙文皆可,但是诗歌除外……”
我们了解到,考生普遍反映这个题目比较好写,不算太难。“我们每个人都有期待,这个题目能让我们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而且能引起理性的思考。”考生小袁认为,“期待”这个词语在学习、生活中经常用到,一点也不陌生,所以发挥起来比较容易,她写的是对灾后重建四川的期待,回顾总结了地震三年来发生在身边的巨大变化。不过她也表示,在大家都认为简单的题目中,要做到格外出彩也是比较考水平,所以也不敢随意“轻敌”!
对于今年的作文题,成都七中高三语文老师王正可评价题目很具“亲切感”,让考生有话可说,在作文中容易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也给考生留有发挥文采的空间,写好作文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期待,都有属于自己的期待;而且我们每个人对期待的态度也完全不同,正所谓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期待,这样的题目只要用心写,写出自己的经历、思考等,不论最终选择写成哪种体裁,都还比较容易出彩的!”
意料之外:
诗歌鉴赏题让考生觉得“非主流”
工作人员随机采访了成都七中考点的十多位考生,均没有人对语文考题喊“难”,除一道诗歌鉴赏题让考生们觉得有点“非主流”外,总体上对语文考试结果的估计都很乐观。询问过多名考生这道诗歌鉴赏题的内容,他们表述起来都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少考生说不出作者名称甚至直接贴了个“非主流”诗人的标签。
昨日下午从一名高三语文老师处了解到,今年语文试题中的这首诗歌鉴赏题考的是陈与义的《怀天经、智老,因访之》,原文是:“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由于平时复习几乎没有涉猎到陈与义的相关作品,所以学生觉得很意外、认为有点“非主流”也可以理解。
而在默写题部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部分句子,也有少数学生表示没有答上来,会丢掉几分。
试题点评
语文:稳中有新时代感强
“2011年高考四川语文试卷平和厚实,稳中有新。试卷的特色体现在能力立意、难易适中、语文味浓、时代感强、开发性大、整体协调、贴近学生、稳中有新等八个方面。”四川省特级教师、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成都市树德中学高级教师邓文光认为,从全卷看,集中考查基础知识的一、三大题和名句背诵,其难度都不大,而阅读鉴赏和语言表达方面的试题,能力要求较高。以基础知识方面的试题而论,也不是单纯地考识记或背诵,而需要一定的理解和上下文推断能力。
他认为,诗歌鉴赏和文学作品,试题中有一般难度的,也有偏高的,这符合梯级选拔人才的考试需要,只有这样,才能让真正语文优秀的同学得高分,避免一些平时语文成绩很差,考试靠投机取巧或鱼目混珠而得到与优秀同学一样甚至更高分数的情况出现,这有利平时的教学。
作文题目“总有一种期待”,该题写作面广,试题下隐含人文性和审美性,它能激发学生内心那份温婉、柔和、美好、向上的情愫,写好了,一定能散发出语言的馨香。
?
邓文光认为,本套试题弥漫着浓烈的时代气息,体现了“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的理念,它能引领学生关注时代热点、时事新闻。比如病句辨析题涉及我国“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和“现代高新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广泛应用”;《古气候研究敲响气候变暖警钟》涉及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气候变暖这个重要话题,它能引起人们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关注与反思;压缩语段试题选自清华百年校庆,而语言表达试题选择的是才逝世不久的著名作家史铁生捐献肝脏的新闻,这些都紧扣时代脉络,有鲜活的时代气息,主题积极健康。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考复习方法 |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 高考饮食攻略 | 高考励志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