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即将到来,高考网特意为各位考生提供了大量的高考作文复习资料并随时更新,欢迎考生同学们参考借鉴。高考网在此预祝大家都能考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高考作文难以获得高分,令不少同学对作文望而生畏,似乎已成不争的事实。然而,考量学生写作的实际,不难发现,得不到高分的真正原因乃是在日积月累的写作训练中,我们的同学始终没有找到自身的“软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写作中存在的“痼疾”。“痼疾”不除,“肌体”难愈,甚而至于“病入膏肓”。在我们看来,目前普遍寄身于学生作文中的“痼疾”不外乎四个方面,即“内容空洞,寡言少味”、“情感虚假,思想消极”、“漠视生活,事例陈旧”和“认识肤浅,狭隘片面”。有鉴于此,我们结合2012年高考作文中“失分案例”和“成功案例”,分别予以剖析、评点,给同学们一个清晰、直观的认识,为同学们获取作文高分助一臂之力。
突破高考作文四大痼疾(一)
——内容空洞,寡言少味
江苏省如皋中学 刘国良
【阅卷现场反馈】
从2012年高考阅卷情况看,考生在文章的内容方面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滥用排比,虚张声势。
部分考生以为在文章的开头连用几个排比句,能够“吓唬”住阅卷老师,殊不知这种滥用恰恰给人以“扔板斧”“拍砖”之嫌,虚张的声势自然是无法掩盖内容与思想的贫瘠的。
2.词不达意,不知所云。
有的文章前言不搭后语,作者似乎是在说“呓语”“醉话”,让读者无从知晓所要表达的意思。
3.热衷“概述”,泛泛而谈。
考前积累的诸多素材一股脑全“概述”到文章中,不能就一两件事深入地说下去,蜻蜓点水,泛泛而谈,致使内容空洞无味。
4.记叙凌乱,笔墨分散。
叙写一件事不能紧扣中心有序组织,而是东一句西一句,凌乱不堪,让人猜不透作者究竟要写什么。
【失分案例】
案例1 华而不实,虚张声势
卷别:广东卷
作文材料: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
作文题目:《那些年,如果我出生》
考场得分:35分
【作文片段】
那些年,如果我出生,或许我会站在西北大荒漠的孤城上,拿着酒杯,望着逐渐西下的夕阳,对着那慢慢升起的孤烟,与岑参同赞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些年,如我出生,或许我会在凉亭上,喝个半醉,望着对面同时白发苍苍的苏东坡,回顾自己的一生,感叹一句“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那些年……
我真的希望我出生在那个才华横溢的年代,那个充满风流才子的年代。真希望能与太白在江上一起乘舟对饮,一起望月感叹;真希望与摩诘一起领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真谛;真希望与杜甫在一起,感受到人世百味。
【点评】
除却将王维的诗句张冠李戴用到了岑参头上之外,这两段文字的最大缺陷就在于滥用排比句试图造成一种吓唬人的声势,但透过这种“浮夸”的表层,读者根本不知道作者“那些年,如果我出生”之后究竟想干什么,是去孤城赏景,在凉亭喝酒,还是要跟才子们附庸风雅?这样的文字放在文章中只能使文章内容空洞,造成“致命伤”。
案例2 泛泛而谈,不知所云
卷别:北京卷
作文材料:老计巡视铁路
作文题目:《孤独的姿态》
考场得分:42分
【作文片段】
孤独,是一种姿态——伫立山巅,却不孤单。是的,高处不胜寒,而我们宁愿以这样昂首立于山峰的姿态忘却寒冷。这样的姿态是“傲”。当我们傲然,就会静居在瓦尔登湖畔,独自思考浩大的人生;当我们傲然,就会在花下独酌邀明月,举杯浇愁尽欢歌;当我们傲然,就会爱恋撒哈拉沙漠而一生漂泊;当我们傲然,就会追寻那幸福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点评】
作者说“孤独”是一种“傲然”的姿态,是可以成立的,但“傲然”了,怎么“就会静居在瓦尔登湖畔,独自思考浩大的人生”?怎么“就会在花下独酌邀明月,举杯浇愁尽欢歌”?甚至就能追寻“幸福”了?拉了一堆名人,却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要说什么。泛泛而谈,不知所云,只能使文章降一个档次。
【成功案例】
案例1 用例典型,析例透彻
卷别:全国课标卷
作文材料:船工修补漏洞
作文题目:《小事之中的人性升华》
考场得分:59分
【作文片段】
小事之中有道德的升华。在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面对急速坠楼的小女孩伸出了双手;在路上,“最美司机”吴斌缓缓地停下了满载的客车;在东北,两位七旬老人在被车轧碎的井盖旁竖起了警示牌;在佛山,拾荒老人陈贤妹作为第19位路人抱起了小悦悦……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没有轰轰烈烈,没有豪言壮语,但他们的“伸出”,“停下”,“竖起”,“抱起”,却为我们冷漠的心灵加了一笔绚丽,添了几分温暖。这便是小事的力量,它凝聚人心,它让道德升华。
【点评】
首句是这段文字的中心,第二句概叙四则典型事例,最后一句详细分析,揭示了事例的共同点,使其聚焦于中心,且能做到首尾关合,结构缜密。这样的文字用例典型,析例透彻,既充实了文章的内容,也彰显了小作者的情感价值取向,给人以真切的认同感。
案例2 笔墨集中,挖掘深刻
卷别:天津卷
作文材料:老鱼与小鱼的对话
作文题目:《着眼平常,关注简单》
考场得分:58分
【作文片段】
心存高远,意守平常。简单与平常,表达着我们最浓重最真挚的情感。你看,不只是战死沙场、殒身不恤是英雄气概,也不只是宁死不屈、视死如归是民族大义,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让世人顿悟:原来爱国还可以如此表达。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运用智慧,将普通的充饥之物变成了一个色香味萦绕的世界。它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诉说着一个民族对这片沃土的崇敬。那是山的味道,是风的味道,是阳光的味道,是时间的味道,是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思乡念亲、勤劳坚守的信念融合在一起,承载着一个古老民族对这片土地和文化的深沉的爱。
爱,也许就是这样简单,无须豪言壮语,无须嘉言懿行。一碟小菜,一碗老汤,一捧稻谷,一杯陈酿,无不诉说着一种情感,而这些都和我们的生命彼此相融。这些最最平常、最最简单的美食,饱含着最最浓烈、最最淳厚的大爱情怀。
【点评】
简单与平常之中蕴藏着深沉的大爱情怀,这是小作者所要告诉我们的,但在行文之中并没有试图以超大信息量的所谓“集锦”去“晃瞎”读者的眼球,而仅以中国美食为例,将笔墨集中于此,深挖其哲学意蕴,品味其文化魅力,表达自己的生命感悟,给人以多层面的美的享受。
案例3 生活场景,情有依托
卷别:江苏卷
作文材料:忧与爱
作文题目:《忧与爱》
考场得分:68分
【作文片段】
因为爱之深,所以忧之远。
昨晚和妈妈睡觉,黑暗中只有我们均匀的呼吸声,妈妈握着我的手,轻轻地摩挲着,不说一句话,我却能感受出这其中包含的所有情感,是爱,是忧,不是简单的担忧,而是一种深沉的温柔的感情。
这种含蓄的忧,在如今这直白的时代,又有几人能感受,并愿意感受呢?人们都说爱要大声说出来,爱很简单,可挂在他们嘴边脱口而出的,真正是爱吗?没有忧的爱,到底有多深呢?
作家曹文轩的作品中总萦绕着淡淡的忧,像《草房子》、《红瓦黑瓦》,他说孩子们需要这种略带忧伤的陶冶,那并不等同于消极。的确,我在读完他的作品后,虽为小说中的忧哭泣不止,可擦干泪水后满心盈余的是对生活的爱,对生灵的悲悯,对生命的珍惜。
【点评】
节选的这几段文字,阐述“因为爱之深,所以忧之远”这样一个分论点,但作者不是作空泛的议论或叙述,而是为抒情议论找到了一个可靠的“根基”,从而使文章远离了虚浮与空洞。这个“根基”就是发生在小作者身上的一件很细小的事情——和妈妈睡觉。在这个过程中小作者感受到母亲那种“含蓄的忧”,进而由此深发开去,拓展议论的深度。
?
高考作文推荐阅读:
高考作文题目 | 高考作文押题 | 高考作文预测 | 高考作文素材 | 高考英语作文 |
高考记叙文 | 高考议论文 | 高考满分作文 | 高考零分作文 | 高考作文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