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年早逝的他们
2013年7月30日,正在福建晋江出战热身赛的马来西亚男篮队球员黄杰在比赛场边意外猝死,年仅25岁。
2013年7月28日,上午9时40分左右,农民工黄海罗被发现死在了工舍的硬板床上,年仅36岁。
2013年5月13日傍晚,奥美中国北京分公司一名年轻员工在办公室突发心脏病,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年仅24岁。
2012年8月27日上午8时49分,央视足球评论员陶伟被发现在位于济南二环东路的倪氏海泰大酒店1307号房间死亡,年仅42岁。
2012年7月17日,24岁的淘宝女店主“艾珺aj”深夜猝死家中。
2012年6月19日,26岁长沙男子为看欧洲杯连续熬夜11晚,结果在睡眠中死亡。
2011年11月14日,25岁的研发人员林海韬因心脏衰竭而亡。
2011年4月19日,32岁的复旦大学教师于娟,因乳腺癌医治无效去世。
据一项调查显示,广告人、大学生、淘宝店主、IT人、媒体人以及医护人员都是猝死的高发人群。过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不健康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危险的距离变得近在咫尺。
过劳成为青年猝死的最大诱因
记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到,世界卫生组织定义急性症状发生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猝死的突出特点表现为死亡急骤,死亡出人意料。导致猝死的原因有很多,心肌梗死、脑出血、心源性和非心源性疾病等都会成为猝死的原因。
为了求证青年频频猝死的主要原因,最近一段时间,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几位见证过青年猝死事件的当事人。“太残酷了,真不敢相信,到现在我都觉得像在梦里一样,闭上眼全是我们过去在一起的日子”,现在供职于陕西阎良某机关的科员小孙说。2012年8月7日,小孙的女朋友小美早晨7时被发现猝死家中。据小孙反映,女友刚刚大学毕业,性格十分开朗,但因为进入机关上班后,常常需要应酬喝酒,工作变得不顺心,人也逐渐变得抑郁起来。
“还这么年轻,到底是怎么回事?”北京某高校研究生林林刚参加完一个学长的追悼会,2013年7月末,林林的学长小王在和朋友聚会之后回家的路上猝死。林林说,因为小王做IT行业,加班是家常便饭,小王又喜欢喝酒,生活一直很不规律。
“那个感觉太可怕了,才一个小时,我眼睁睁看着人就没了”,张先生擦着眼泪说。张先生的妻子是一位国家重点大学的教师,今年6月份刚刚因为长期劳累和哮喘去世。
基本上所有的被采访对象都表示,这些英年早逝的猝死者平常工作压力非常大,生活极度不规律,习惯久坐,几乎所有的工作都在一平方米的隔断和一台电脑前完成。他们一周工作大大超过50小时,脑力严重被透支。同时他们很少锻炼身体,心理容易抑郁。
男性更容易猝死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农民工黄海罗在长沙持续的高温中,在湖南长沙县跳马乡佳兆业三期工地,他用38天的时间干了57天的活,中间只休息了两天,只为了给心爱的女儿治病,最终猝死在睡梦中。
十天后,台湾高雄市32岁黄姓保安在工作大楼监控室中猝死,家属相当伤心,事后调阅这名保安的工作时长发现,他曾经一个月工作300个小时,违反“劳基法”上限288小时的规定。
有数据显示,男性猝死发生率高于女性。中国每年心脏性猝死人数达到54.4万,每天至少有1000多人猝死。54.4万,让中国心脏性猝死总人数位居世界之首,远超沙巴体育官网:每年30万-40万的死亡数字。这些数据中青年人比例正在逐年增加,猝死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
猝死有先兆 应提高警惕
小美的妈妈刘女士表示,因为自己最近一段时间忙着张罗儿子结婚的事,忽略了女儿,“其实女儿在去世前一个月已经有一些征兆了”。
“她就说心里憋闷,特别不开心”,小郑的同事小李说,“有的时候胸疼”。
对于猝死,有的人没有任何先兆,但部分人确实会有一些征兆,但是因为一般比较轻微,而且年轻人很难讲猝死和自己联系在一起,就容易忽略掉这些感受。为此,记者特意查阅了相关资料,列出了一些猝死的征兆,如果有这些征兆出现,一定要小心了。部分病人在猝死前数分钟至数天可出现:
1.胸痛、心慌、呼吸困难、脉搏增快、心悸、疲乏感等;
2.心绞痛加重,有些病人有急性心肌梗塞症状;
3.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尤其是有家族病史者;
4.突发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5.突然的肢体麻木,或视物不清或失明。
专家建议 年轻人要把握自身期望值
早前,曾有不少医学及社会学专家向人们提出预防猝死的建议:
广东某医院心理科主任何日辉表示,现在年轻人心理压力都比较大,要学会一些适合自己的释压方法,比如运动或者旅游,或者向朋友倾诉。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王存同认为,如果能够规范个人的生活习惯,猝死是可以防范的。年轻人一定要把握自身的期望值,量力而行,不要盲目地和别人攀比成绩或者合理的安排工作劳逸结合,态度乐观向上,自我的心理调节非常重要。
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卢新政建议,年轻人应该学习应对猝死急救的常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猝死的风险。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清淡饮食,尤其是进行步行运动,当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必要时候拨打急救电话,预防猝死悲剧的发生。
有关专家呼吁,人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同时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在面对工作压力过大时,注意适当休息。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养成重视生命的意识。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年轻,就可以轻视身体出现的预警信号,不去透支生命,生命也会善待我们,从而降低猝死的发生几率。
考研大纲 | 考研经验 | 考研真题 | 考研答案 | 考研院校 | 考研录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