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 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时光飞逝, 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 无论准备与否, 我们已走进高三, 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试范围:xxx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请使用2B铅笔填涂
2.提前5分钟收答题卡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经过我国航天科学家们旷日持久的科研攻关,负载着国人千年梦想的“嫦娥一号”踏....上了38万公里奔月的漫长之旅。
B.在电视剧《乡村爱情》中,赵本山力挺东北新人,把剧中最重要的角色都给了他们,而赵本山、范伟等著名演员在剧中反而成了举重若轻的角色。 ....
C.被媒体热炒一段时间的“80后”作家进入作协的事件(主要是郭敬明入作协),本月终于尘埃落定。 ....
D.作家陈丹青到书店为其新书《退步集序篇》签售,他坦承,这是为自己作宣传。看来,因“销量”的压力,往日深居简出的作家们也要到前台为自己摇旗呐喊了。 ....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提取四个四字短语,与短语“形成化石”一起概括恐龙足迹化石形成的过程。(4分)
骨骼化石保存了恐龙生前身后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足迹化石保存的却是恐龙在日 常生活中的精彩一瞬。恐龙在太干的地方活动不可能留下脚印,太湿的地方也无法留下脚印,只有在温度、粘度、颗粒度非常适中的地表行走时才会留下足迹。恐龙在地面留下足迹后,如果马上下雨,或者被水淹没,尚未干燥的足迹很快就会在水中消融。因此,足迹在潮湿的地面形成后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干燥过程,待保存足迹的地表干燥硬化后,再被外来的沉积物所覆盖、掩埋,才能形成化石。
形成化石
4.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评论。请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点评下面这则新闻。要求观点鲜明,透过现象谈本质,一个角度不超过40字,标点占格。(4分)
著名学者易中天先生曾在某市做了一场题为“中国智慧漫谈”的精彩讲座。互动环节中,有听众提问道:“今天听您的讲座,主办方安排市领导坐在第一排,公务员坐在正当中,我们这些普通听众一票难求,还只能坐在旁边、后面,对此您有何评价?”这个极为尖锐的问题一经抛出,主持人随即陷入不知所措的尴尬之境;易中天先生则以其惯有的幽默风格回答道:“主办方这样安排,可能是认为领导干部更需要参加学习、接受教育吧!”此语一出,全场笑声一片,市委书记带头为之鼓掌。
二、诗词鉴赏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1)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5分)
(2)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6分)
答案解析
一、语言文字应用 1.D qìng/pán、nuò/ruò、shuò/sù;A.m?i/mi?n、nì、piāo;B.qī、qì/xiē、qián;C.qiàn、
qiào、qi?。
2.C(A旷日持久,指耗费时日,拖延得很久,贬义。B举重若轻,指某人很有才干,能轻易
地完成艰巨的任务。可调换为“无足轻重”。D 摇旗呐喊,现比喻替别人助长声势,而语境中讲的是“为自己”,使用不当)
3.恐龙活动、留下足迹、干燥硬化、覆盖掩埋(4分,每个短语1分)
4.【答案】:①主持人(或主讲人)需要智慧来应对听众提出的尖锐问题,用幽默化解现场尴
尬,使各方皆大欢喜。
②普通听众对主办方的座位安排提出质疑反映出干群关系的不和谐,值得全社会反思。 ③政府官员和市民一起聆听专家讲座,和民众共同接受教育,有利于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答对1点得2分:角度1分,观点1分。)
【解析】:本题考查了压缩语段的能力。本题为压缩语段中的特殊题型,是一种评论型的抽象压缩,它是一种新颖的题型,它的新颖或者说它的难点在于,既要看懂新闻,又要跳出新闻可问题。这里的跳出新闻,不是不要新闻内容本身,而是不能抑郁新闻本身,要注意题目要求的评论角度,根据新闻内容,可以评论的人有易中天、主持人、主办方、听众(包括市领导、公务员、一般买票的普通民众),这些评论的角度有了,还有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是怎样的评论才是“透过现象谈本质”,如果能联系现实想一想,即听众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反映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多联系现实追问,答案的方向就明确了。本题解答误区在不能透过现象谈本质,只是泛泛而谈,比如大谈特谈易中天的智慧等。
二、诗词鉴赏
5.(1)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2分)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
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3分)
(2):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2分)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湖愈显其幽静。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2分)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2分)
2014湖北语文文学类阅读汇总
2014海南语文文学类阅读汇总
? ? ? ?2014高考语文文言实词复习汇总
? 相关链接:??
甘肃高考语文试题 | 甘肃高考数学试题 | 甘肃高考英语试题 | 甘肃高考理综试题 | 甘肃高考文综试题 |
甘肃高考语文答案 | 甘肃高考数学答案 | 甘肃高考英语答案 | 甘肃高考理综答案 | 甘肃高考文综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