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标牌不仅是地标,更意味着Petticoat Lane Market已经成为伦敦的百年景点,对游人免费开放。
每逢周日,都会有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在伦敦Middlesex Street主街上。以前只是听说这是一个古老的集市,虽然住宿的学生公寓就在街边,却从来没有真正去聆听它的故事;当我走进它,置身其中时, 才由此了解它经久不衰的人气和魅力,并深深为之打动。
从?猪巷?到?衬裙巷?
知道这个热闹非凡的周日集市的名字,是10月8日那天在每天上下学必经之地发现的一块约2米高的方向指示牌,上面写着?Petticoat Lane Market?(衬裙巷集市)。
出于由来已久的好奇心,我决定走进集市去探访几百年来这个巷子中所经历过的故事。?市场调研?便从路口的第一个摊铺开始。
摊主叫John,卖的是皮革钱包,8镑一个,价格上标注?半价销售?。John说,同样的钱包如果在店铺里,价格便是十几镑。
别看集市中的小商品可以用?廉价?来形容,可是对于爱淘宝的顾客和游人来说,能够遇到?价廉物美?的东西想必绝对能够为周末的收获增色不少。
乐呵呵的John说,集市约有1200个摊位,而他这第一个摊子,刚进集市的人们通常只是拿起东西来摸摸看看,不会立刻就买,因为人们都会想前面有更好的,买的多的是逛完集市做过比较返程的客人。
他告诉我,这条巷子之所以叫Petticoat Lane(衬裙巷),是源于一直流传着的一个笑话:以前这条街上全是二手服装店的时候,有人会在街的这一头偷别人的衬裙,然后某一天那个人会发现他买回家的衬裙正是原先自己的那一条……
后来,阅读到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发现,这条巷子在600年前还有个特别的名字,叫做?猪巷?(?Hogs Lane?)。原因是,15世纪都铎时代的这条街,两旁没有围墙,都是灌木丛和榆树,面包师傅们把自己的猪放养在巷子里,所以就有了?Hogs Lane?的说法。
到了16世纪末,房屋旁都建起了围墙,街道看起来不再有乡村感觉。1608年,这条巷子开始变成商业区域,人们在这里操办旧货市场和二手服装店,名字也便改成了?Petticoat Lane?,就是摊主John所说的,那个可能买回的?衬裙?是自己被偷的那条的地方。
当时西班牙代表就住在巷子里,由此也引来了许多西班牙人的落户,那是在英格兰君主詹姆斯一世统治期间(1603-1625年) ;而1665年的?伦敦大瘟疫?的严重影响,超过10万人受到感染后死亡,整个伦敦失去了五分之一的人口。直到17世纪后期,逃离迫害的 法国新教徒中的胡格诺派定居在这个区域,开始组织工人进行服装、染印。
18世纪中期,被居民和纺织工人扩宽了的?衬裙巷?成为了英国服装生产的中心,1830年代被标以?Middlesex Street?。1936年议会的法案正式命名其为?Petticoat Lane Market?,直到2013年10月8日,在街头为其树立景点标示牌。
现在的每个周日,?衬裙巷?的集市仍在活跃着,买卖各种小商品,家居用品,以及皮革服饰,两个半世纪多的市场活动已经使它成为整个英国留存的最为古老的集市之一,俨然一个历史的?现在进行时?。
?衬裙巷?的第一个摊主说笑道:以前这条巷子里,有人会发现自己买到手的衬裙,正是以前被偷的那一条。
平凡中的真性情集市中的商人们,周日出摊,平日里大多忙有别的店铺或工作,我问他们平常和周日哪个赚得多,大多数摊主都回答,长期看下来没有太大差别,可是他们仍然倾向于来这里,因为跟独门独户的店铺比起来,这里人流量更大,更开阔,更有趣。
行走在这条街上的,并不都是慕名而来的游人和过客,虽然众多商品都是打着?跳楼价?的旗号,购物者也多为中低收入人群,但也不乏一些?蓝领?,?金领?来到固定摊主那里去淘货。
一位一次采购一包首饰的中年时尚女士见我是中国人,告诉我,她受中国Soho公司邀请,下个月去中国谈一个合作项目,作为IT业的销售经理,月薪在4000镑以上,但她还是会来这个她从小就常来的市场买东西。那一刻,可以看得出,她对于这一?儿时乐园?的依恋。
还有一位大约中老年的玩具摊主,也是伦敦本地人,从1978年驻扎到?衬裙巷?以来,就一直没有换过别的工作,因为他小时候便喜欢毛茸茸的小熊玩具,所以他就以卖绒毛小熊玩具为生,他说这是他最爱的职业。
跟随着人群往前走,近在咫尺处,一个卖CD的黑人小伙子看见一大群人过来了,便跟着他的摊儿中,用落地音响放起的一首拉丁歌曲一起唱,一起扭,吸引人群的注意;细听一下,他吼的是?hips don’t lie?,摇滚版的……经过的路人都被逗乐。
走在我前边的一个金发的中年男子即兴掏出硬币,做出要投给他的姿势,当他真要领取时,那个人的手就停留在空中,身体也保持不动,表演着类似于街头的?行为艺术?,于是他准备接钱的手也配合僵持着,延续有数十秒,又引来一阵捧腹大笑。
谈笑之中,若以为开心和成就只能出现在奢侈品的商场和名牌的标榜里,抱歉地说,这真是对人生最大的误解。开朗的人们行走在平凡的街道和平价的市场,充盈着快乐和欣喜,无论贫富差距,不管来自何方,谁也不能否认,这也是富足人生……
图片中,老人的父亲在一百年前便租下了这个摊位,祖传三代,已成为一种情结。
文化传承和?市场经济?
如果要寻找历史的足迹,那么尤其值得一提的,便是一个已经传有三代的摊位。年轻的Cowen平日里有自己的房地产产业, 但是,每逢周日,就?子承父业?来帮父亲来打理摊位。
Cowen说,祖父少年时就租下了这个摊点,从事服装生意,现在的他为游人提供印有?我爱伦敦?字样的纪念品T-恤;百年前便租下的摊位,百年后同样的地点,在这里他们父子二人经营的不仅是份家族事业,而且更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情结。
令人惊异的是,没有?城管?的集市里,交错的街巷,1200个摊位,秩序井井有条。后经了解,英国的集市都要根据需求来规定固定好集市的摊位数量,摊主收摊之后必须清理各自的摊位,并且都必须办理卫生安全许可证和保险,要按年限审核。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知法守法的摊主们在?规矩?中维护了集市几百年来的?千里方圆?。
人们以为伦敦金融城,最美丽的风景在英格兰央行,在证券交易所,在Gherkin?小黄瓜?大楼,其实在街巷之间,也有着未曾被领略过的魅力。午后四点,阳光的晕影渐渐淡去,商人们收拾着带回家的货品,游人匆匆走过,小街也将静谧,下一周又将迎来另一个喧哗的市集。
(责编:路西)
感谢您阅读《伦敦金融城里逛老集》,文章来源于BBC,由出国留学网收集、整理、转载。更多内容请访问:/k_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