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提时,广播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轻悠的曲调让我知道了有个国家叫俄罗斯;中学时,一首《白桦林》轻扬的曲调让我知道了生长着大片白桦林的国家叫俄罗斯;大学时,课本封面上“青铜骑士”的图片让我知道了彼得大帝创造辉煌的国家叫俄罗斯;研究生时,论文课题中酿造导演塔可夫斯基眼中浓浓乡愁的国家,叫俄罗斯。不知不觉中,心里有了一个淡淡的情结,叫俄罗斯。
感谢上天,学会了俄罗斯这个美丽国度的语言,有机会在这个美丽国度去释放积蓄已久的俄罗斯情怀,在俄罗斯的土地上飞扬梦想,驰骋野心,燃烧激情。隆冬三月,远征圣彼得堡,去那里挥洒汗水和青春。清晰记得年过六旬的母亲领着尚在牙牙学语的小外甥女送行的情景:母亲竟然采取了握手道别的方式,意料之外淡淡忧伤涌上心头,就此作别,当房门关上的那一刻,告诉自己很坚强,思念的眼泪却在眼眶里打转……
飞机一路东飞,穿越莫斯科,跨过高加索山,径直飞向圣彼得堡。飞机降落在圣彼得堡机场,走出舱门的时候,心中暗自呼喊:圣彼得堡,我来啦!圣彼得堡的“中国移动”叫“Beeline”,想用它把思念传达给心爱的家人,告诉她们圣彼得堡的夜空很纯净;想告诉她们,窗外厚厚的积雪,宽阔的路面,还有旧房子。而当时,只能坐在铺上,望着窗外街对面店铺上亮着的灯一宿无眠……
被誉为“北方威尼斯”的圣彼得堡宁静而美丽,水连城,城接水,到处是水,是桥,是船。“阿芙乐尔号”巡洋舰静泊涅瓦河畔,冬宫座踞皇宫广场,青铜骑士翘首十二月党人广场,彼得宫挺立芬兰湾南岸……走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里,处处有景,步步故事,在这优美风景和人文气息交融的天地里满足对知识的渴求,不得不说是人生一大快事。
秀色可餐是个很美的词,但是美景终究打发不了饥饿。来到圣彼得堡,才觉得家里饭菜可口,母亲手艺高超。历经三天面包加果奶的摧残和蹂躏之后,自己开始学着做饭。随着日子的更替,饭碗里出现了饭菜的更迭:土豆丝,炒鸡蛋;土豆丝,炒鸡蛋……单调源于不会做饭的无奈,直到和两个女孩子一起搭伙,单调结束了。
搭伙的日子很温馨:大厨、切墩儿、洗锅,三个人各司其职。原本平静的生活里开始充满了吵吵闹闹和饭菜的香味:大厨骂切墩儿的太慢,切墩儿的骂洗锅的锅洗得太糙,洗锅的不骂———不是因为没的骂,是因为她最小……搭伙做饭让人有了家的感觉,而真正家的感觉,来自属于我们在这里兄弟姐妹组建的家。
兄弟姐妹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着同样真挚的感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只有十个兄弟姐妹,却建立起了圣彼得堡的家。在这个家里,每个家人都在营造温暖、酿造欢乐、编制希望、追逐理想。欢乐属于这个家:在这个家里,《小崔说事》改成了《小波挑事》,白云不再是原来的大妈,换了好学美丽的女孩儿;黑土不再是原来的大爷,换了勤奋刻苦的小伙儿,还改了口音说起了陕西话;小崔也不再是原来的小崔,换了努力上进的帅哥儿,还把河南话演绎得淋漓尽致。一个小品演下来,除了欢笑和欢乐,什么都感觉不到了……
共同的情感,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把这个家里的家人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家的温暖在寒冷的圣彼得堡生根,家的宁静在遥远的国度弥漫。
除了家,就是永远会站在家前面的“国”。从没有像现在一样,对国家的概念理解这么透彻,也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深切的感受到,国家在心里的分量如此重。
第一次拿到俄罗斯签证的时候,一眼看到国籍居然刺眼的写着“韩国”,特别气愤,我是中国人,中国人!当时就找到工作人员,义正言辞的告诉她,她可以把我的性别搞错,可以把我名字写错,但是,绝不允许她把我的国籍搞错!因为,我的国家让我自豪,让我骄傲!记得上课的时候,一个沙巴体育官网:的同学问代课老师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在亚洲,对于俄罗斯来说,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是哪个国家?日本、韩国、还是中国?双眼紧紧盯着那位平素特别敢客观说话的老师。她毫不犹豫的说:中国。当时心情无比的激动,为我的国家感到骄傲!当再次拿到多次往返签,看到国籍是那熟悉的字眼“КНР”时,突然觉得,这三个字母是那么的美。
俄罗斯怡人的美景让人流连,却无法让我忘返。景色越美,思念故土的心越殷切。圣彼得堡的白夜很美,白色的夜却让思念变得更加漫长。
前苏联著名电影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在他的作品《乡愁》里,表现了他对故乡的思盼,之前并没有什么体会,此时此刻终于完全理解了那浓浓乡愁的滋味。想念我的国家,因为那里有家,有亲情、友情和妈妈。
怎能淡忘那些怀揣到圣彼得堡的温暖:离家前,姐姐爱怜的几句暖心话,珍藏,带着滚烫的热度刻入心间;临行前,兄弟最实诚的拿出准备好的钱,不拿,但是带走的是心底的温暖;登机前,同窗女孩深情的拥抱和祝福,接受,然后把温馨揣入怀中……就是这淡淡的温暖,像一缕丝线系在心间,无论走到哪里,心,始终系着那温暖的家园。
现在,我是一只飞翔在圣彼得堡天空的雄鹰,这里天很高,可是不怕,因为有翅膀,有温暖坚固的国和家,那里永远是宁静的港湾,永远是飞累之后的巢窝。
中国,想你,在俄罗斯的土地上……
(摘自:俄罗斯《龙报》;文/杜建国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研究生毕业,现就读于国立圣彼得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