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新的学期,新的起点,也就意味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新的拼搏与奋斗。高三在我们的关注中如约而至,征战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时间不容置疑地把我们推到命运的分水岭。在慢慢品尝高三滋味的同时,我们正在加速长大和成熟,过去对时间的浪费让我们痛心,父母期待的目光更加殷切和慈祥,一夜之间,忽然有了更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拥有,我们对未来的思考更加清晰。是的,同学们,面对未来,你可能有无数条道路,但一旦进入高三前进的队列中,作为志存高远的热血青年,你一定会义无返顾的说,高三,我来了;高考,我要成功!
开创外交新局面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广东省珠海市模拟题)20世纪70年代,沙巴体育官网: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指出:“如果苏联多担心一点我们的对华政策,我们就可以少担心一点对苏政策”。布热津斯基是想说明 ( )
A.沙巴体育官网:利用中国牵制苏联 B.苏联不关注中美关系
C.沙巴体育官网:利用苏联打击中国 D.沙巴体育官网:打压苏联来限制中国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布热津斯基的内在意思是调整对华政策,促成中苏竞争,以改善沙巴体育官网:在与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局面,因此A项正确,同时可知C、D两项对材料的理解都不正确。20世纪70年代,由于沙巴体育官网:的相对衰落,美苏争霸的总体态势苏攻美守。题中材料表明苏联关注中美关系,故B项可排除。
2.(2013·雅礼中学模拟题)1970年沙巴体育官网:总统外交政策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他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咨文反映出的新动向是 ( )
A.沙巴体育官网:强调中美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B.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
C.沙巴体育官网: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 D.沙巴体育官网: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
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美关系发展历程的理解。采用排除法。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沙巴体育官网:由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考虑对华采取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政策。故应排除A和D项;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故应排除B项;由于当时美苏争霸中沙巴体育官网:处于守势,而且中苏关系恶化,沙巴体育官网:想通过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对苏联施压,故选C项。
3.(2013·安溪一中模拟题)2012年2月,习近平在访美演讲中说道“我们会永远缅怀当年以非凡战略眼光和卓越政治智慧打开中美友好合作大门的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当年中美友好合作大门打开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
A.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铺平了道路
B.打破了中美的外交僵局
C.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D.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答案 A
解析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10月,中美关系的改善是在1972年,故选A项。
4.(2013·天津五校模拟题)新中国的外交走过了从“双边外交”到“多边外交”的历程。下列各项是关于现代中国“多边外交”的表述,关于中国“多边外交”不正确的是
( )
A.基本特征是以联合国为中心
B.目标是建立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树立责任大国形象
C.起点是1971年10月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基础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联合国宪章以及其他国际法准则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新中国外交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
5.(2013·皖南八校模拟题)2012年6月6日至7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峰会全球瞩目,峰会发表的宣言表明,上合组织成员国正准备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地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上合组织成员国将在中亚地区建设一个“稳定之岛”。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
①加强了中国同其他成员国的多领域合作
②主要同世界大国改善和发展关系
③在区域安全与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成为中亚地区和平发展的一面旗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发起的与周边邻国的友好合作组织,并非与世界大国改善和发展关系,②错,故选B项。
6.(2013·湖北省100所重点中学模拟题)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
( )
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
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
C.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分析,体现了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其余选项不符合题干信息。
7.(2013·金考卷模拟题)新时期以来,我国坚定不移地实行不结盟外交政策,冷战结束后还进一步发展,其原因不包括 ( )
A.有利于切实维护独立自主原则,捍卫国家的根本利益
B.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C.有利于我国开展全方位外交和实行全面开放
D.有利于我国发展“一边倒”和“一条线”外交战略
答案 D
解析 “一边倒”和“一条线”外交战略都具有结盟的思想,与不结盟主旨截然相反,因此,D项符合题意。
8.(2013·湖北稳派模拟题)中国、苏联结束30年的论战、隔离、对抗,决定实现关系正常化,但两国最高领导人见面,究竟施行什么礼节,引起世人关注。原来,社会主义国家之间领导人见面,总会互相拥抱、甚至亲吻对方的脸颊。结果现在中苏两国领导人的见面礼节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握手”。这表明( )
A.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B.美苏争霸导致苏联即将解体
C.中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中苏关系有待进一步改善
答案 C
解析 理解中国外交政策由建国初的一边倒到70年代后的不结盟政策转变历程。弄清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在不同时代条件下的不同内涵。故选C项。
9.(2013·江苏连云港模拟题)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邓小平的这一判断说明
( )
A.美苏关系走向全面缓和 B.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世界多极化已经形成
答案 C
解析 20世纪80年代末期国际关系格局处于和平与发展的主流下。故选C项。
10.(2013·高考密码原创卷)2012年7月19日,俄罗斯和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对西方提出的涉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投了否决票。由于俄罗斯和中国两个常任理事国投了反对票,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提出的涉叙利亚草案没有得到通过。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 )
A.与俄罗斯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D.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
答案 C
解析 中国投反对票是基于理性与中国国家利益的考虑,说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C项正确;新时期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A项错误;B项与材料无关;由材料可知中国并非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D项错误。
11.(2013·盐城市模拟题)“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的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选自《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的原因包括
( )
①综合国力的提升 ②发展对外经济的需要
③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④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外交、世界形势。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在两极格局解体后,而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故排除③。
12.(2013·山东兖州模拟题)中国有句俗话:“远亲不如近邻”。联系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活动,能够体现上述思想的外交事件是 ( )
A.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B.发起参与亚太经合组织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答案 D
解析 注意题目要求“远亲不如近邻”“新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排除;B、C项均不符合“近邻”;D项成立于2001年,属于新时期,同时成员国都是中国邻国,故选D项。
二、材料分析题
13.(2013·安溪一中模拟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国王亲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指马戛尔尼)前来祝嘏(福),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
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至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 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 063人次。
——摘编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
(2)材料二反映出这时某些清朝官员畏惧西方列强,对外态度软弱,不敢为维护民族利益而抗争。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
(3)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答案 (1)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与其他国家平等交往。
(2)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在外交上处于不利地位;某些清朝官员已感到中国的实力不如西方国家,不惜放弃民族利益以维护清王朝统治。
(3)“朝贡”外交;屈辱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中国曾长期在世界文明中居于领先地位,封建统治者养成了盲目自大心理;中国不断遭受列强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获得独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综合国力不断上升。
14.(2013·河北省唐山市模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40年代的沙巴体育官网:对华政策,必须放到沙巴体育官网:全球战略的大背景中、特别应根据沙巴体育官网:对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态度来进行考察。尽管在公开场合大讲中国的友谊,但沙巴体育官网:政策的长期目标,肯定不是建立在利他主义或依恋中国文化或中国人民的感情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沙巴体育官网:对战后东亚战略和经济利益的实际考虑之上。„„1945年春,海军部长弗雷斯特尔直截了当地询问国防部长史汀生:“我们针对苏联影响远东的政策是什么?我们是不是希望有一个对抗这种影响的抗衡者?这个抗衡者是中国还是日本?”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基辛格影响下,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其宗旨是在中国、苏联和沙巴体育官网:之间建立均衡,同时与日本和西欧保持良好关系。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评材料中关于沙巴体育官网:对华政策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
观点:从国家利益出发,沙巴体育官网:对华政策,建立在全球尤其是东亚战略基础上,并不断调整。
论据:20世纪40年代,与中国以合作关系为主。
(1)二战中与中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并对中国提供援助,支持中国抗日战争。
(2)二战后初期,支持南京国民政府,希望中国充当沙巴体育官网:在东亚利益支撑点,遏制苏联。
新中国成立后,以遏制中国为主。
(3)南京国民政府军事溃败后,支持台湾政权,打击社会主义新中国。
20世纪50年代,中美关系处于对抗状态。
(4)20世纪50年代,中国抗美援朝,中美关系彻底破裂,沙巴体育官网:加紧敌视、遏制中国。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建交,但仍有斗争。
(5)20世纪70年代,与中国改善关系并建交,拉拢中国对抗苏联。
(6)中美在台湾、贸易、知识产权等问题上斗争不断。把台湾问题视为牵制中国的一个砝码。总之,无论哪种政策,其出发点都是维护沙巴体育官网:的国家利益。
2014试题库汇总 | ||
---|---|---|
5年高考3年模拟汇总 | 每日一练(72套含答案) | 2014高考语言运用汇总 |
2014近义词汇总 | 2013高考阅读理解练习汇总 | 2013语文试题分类汇总 |
2014阅读测试汇总(含答案) | 2014语文限时训练汇总 | 2014语文古文汇总 |
2014成语测试汇总 |
2014语文名句默写汇总 | 2014诗歌鉴赏解题方法汇总 |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为您搜集整理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考复习方法 |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 高考饮食攻略 | 高考励志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