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过度商业化
范文内容:
让非物质文化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非物质文化包括传统文化、民俗,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过历史沉淀形成的丰富、稳定、独特的文化财富。正如材料里指出的"人类文化基因的多样化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保证"。所以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我们的非物质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必要要求。
改革开发30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得到持续的开发和利用,但也存在过度开发、过度商业化的问题,甚至威胁到非物质文化自身生存的安全。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政府职能问题。在以经济挂帅的绩效考核指标的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只看重非物质文化的经济效益,忽视其社会效益。另外,政府决策不科学,没有民主程序,不倾听群众和专家的意见。二是文化领域过度市场化,使一些商家唯利是图,使传统文化失去其原有价值。三是缺乏系统、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应急监管不到位。四是宣传教育不到位,全社会对传统文化、民俗的价值、内容不了解,对非物质文化没有形成科学的保护和开展的共识。
要开发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多方面的参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入手,协调配合,这样才能让非物质文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一、要通过改革,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要改革政府绩效考评机制,加大文化指标的分量。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在非物质文化开发保护的决策中,要通过民主程序,吸纳群众和专家的意见。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提供非物质文化开发和保护的良好环境。
第二、要依法管理非物质文化。不断健全非物质文化的法律法规,让法律明确政府、市场的职能分工,让法律成为非物质文化开发和保护的有效保证。
第三、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非物质文化的开发和保护提供动力。借鉴《功夫熊猫2》大获成功的有益经验,通过市场的作用,激发相关企业的能动性、创造性,激活非物质文化的生机和活力。
第四,要通过宣传教育,让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有全新认识。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举办诸如"寻找湘西翠翠"、"承德山庄选拔'文化使者'"等文化活动,挖掘非物质文化的价值,提高全社对非物质文化开发和保护的热情。
十二五规划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的开发和保护,让非物质文化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政申论在线批改中心 老师简评:文章从非物质文化所涵盖的内容着手,总结分析了我国文化保护与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联系了具体的表现形式,从政府职能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整个行文的结构基本完整,体现了对申论应有的宏观把握能力。
中政申论——唯一获得官方认证的申论批改系统,专业指导申论写作。
申论真题 | 申论答案 |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答题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