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留学网公务员考试栏目为大家整理的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模拟申论试卷,供大家参考!
备注:吉林可能单独命题
(满分:100分 时限:12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2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3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90分钟。满分100分。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请在题本、答题纸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纸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纸!
二、给定资料
1.2013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鼓励金融机构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拓宽信贷抵押担保物范围,积极支持养老服务业的信贷需求;要积极利用财政贴息、小额贷款等方式,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有效信贷投入;要逐步放宽限制,鼓励和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养老服务领域。
此外,《意见》还明确提出,要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将“以房养老”以试点形式写进《意见》,对于老年人、保险公司都是一大利好消息。试点一旦成功,对于解决老年人的养老资金问题、盘活已有房屋资源、扩大保险公司业务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保监会将牵头会同民政部等部门,将于2014年一季度出台具体措施,解决“以房养老”的相关问题。
2.“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俗称“以房养老”,其做法是老年人将房屋抵押给金融机构,从金融机构领取养老费用。“以房养老”在国外发展较为成熟,在国内则还算是新概念,不过,在不少地方已有小范围试行。
2007年,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曾试推过“以房养老”模式,根据规定,只有同时符合“拥有对房子的产权”、“与子女分开居住”、“经济状况适”三个条件的老人才有资格申请“以房养老”。除了各种附加的条件,在很多人看来,经济条件太好的人,没有“以房养老”的必要;经济条件过低,则不具备养老的条件。
另据报道,2011年2月,上海市闵行区一家老年公寓与年近九旬的林老太签订“以房养老”协议书,林将自有房屋产权变更为老年公寓,价值为55万元;老年公寓为林养老送终。2011年3月,林的儿子以母亲的名义将老年公寓诉至法院。法院判决双方签订的“以房养老”协议书及房地产买卖合同予以撤销,老年公寓协助将房产恢复登记至林老太名下,一个具备法律效应的“约定”就此失效。
3.上海民政部门调查显示,高达90%的老人拟将房产留给子孙,愿意倒按揭的不到10%。
广州市民钟女士是“有房族”,还有几年就要退休,她以“儿女有出息,不会让父母卖房养老;儿女没出息,不会准父母卖房养老”表明对以房养老不看好。
家住北京西城区的老杨略带顾虑地说:“电视上总在宣传,在沙巴体育官网:,老人为了寻求高品质的养老服务,卖掉房子,住进养老社区。可是,如果卖了房子持币在手,但没有合适的养老机构,岂不还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老杨的担心不无道理,民政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城乡养老机构养老床位365万张,平均每50个老人不到一张床。养老从业人员更是不足百万。
“以房养老”也引发了网友们的大讨论。
网友“Tomorrow”:把养老的责任又推给老人,这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网友“曹保印”:中国商品房的寿命平均只有30年,房子比你先老了,怎么养你?
有人表示无奈:“赤条条来,艰苦奋斗几十年,有房了;光嘟嘟去,以房养老倒按揭。”
另一个网友则说:“基本上遗产税就不用实施了,所谓祖产不复存在,能传下来的还得看黄金,最差也能避遗产税,从这点来看黄金传世是有根据的!”
网友“薇拉”表示支持:“如果没有时间限制,这样的养老方式挺好的,减轻子女负担,作为子女只是少了一套继承的房产,对生活没有实质影响,何乐而不为。”
4.在发达国家,按揭养老有成熟的运作方式。特别是对房产评估环节,有中立的权威专业评估机构负责房屋价值的评估,既能照顾到老人的利益,也能保证金融机构的合理收益。如果出现房价波动,还有一种由政府主导的保险机构或市场化保险公司来分担风险。而根据我们目前的状况,“居民普遍预计房价将上涨,老人会吃亏”。而对金融机构而言,当老人年迈将房产抵押时,商品房的使用年限大都已经不多,一旦房价波动下行,保险公司或银行的给付能力有限,风险也较大。如果再发生国有土地使用权依法提前收回,根据“房随地走”的原则,建造在土地上的房屋不属于个人,那么双方当事人都会受到很大损失。
有社保专家认为,传统观念下房产寄托了家庭太多情感,“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以房养老”作为舶来品,在英法等国家之所以流行,与高遗产税等一系列因素相关,人们在“以房养老”和“留房产给子女但要缴纳大笔税金”之间较容易做出选择。
另一位社保专家则认为,对近2000万无子女老人和失独老人老说,养老是一个大问题,反向抵押能助这些老人安度晚年。他还表示,有社保的老人都能温饱,但每月只几千元。若拿价值几百万元的房产反向抵押养老,每月能多得几万元且终生源源不断。
5.“以房养老”实则是一款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牵涉到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然而调查发现,中信银行于2012年推出“以房养老”按揭贷款业务,是国内较早试点“养老按揭”的银行。但该业务推行以来在深圳、合肥等多地交易量为零。
“比如,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涉及银行的房产处置权,而银行处置只能通过法院拍卖渠道解决,银行没有这个处置能力。如果实行住房反向抵押保险,本质上也是个反向抵押贷款,而保险公司并不具备办理抵押贷款的资质。”中信银行某分行消费金融部经理坦言。
在采访房地产评估公司时,多数媒体得到的回复是“没有开展这项业务”。一位评估人员说:“不是没有热情做,而是现为缺乏统一平台,业务割裂太严重。”一位保险公司高管则称:“如果国家能给我们一个政策,允许保险业做按揭贷款业务,那么我们还是可以做的。”
事实上,银行、金融等机构还有另一重担忧。虽然2007年出台的《物权法》已经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但“自动”并不意味着“无偿”。如果70年产权到期后,抵押房屋要有偿续期,那么续期费用将是一个巨大的未知风险。如果续期费用太高,金融机构很可能会无利可图,甚至亏本。
6.尽管《意见》中明确提出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疗养老结合等多种养老服务模式。而“以房养老”只是“完善投融资政策”中的一句话,而且明确是开展试点。但“以房养老”的出现还是引起了强烈反弹。“以房养老”成为大部分民众炮轰的对象。无论事实如何,为数不少的民众认为:“以房养老”就是政府不管养老,要老百姓拿自己房子养老。
有评论文章分析指出,对“以房养老”政策的误读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目前普遍弥漫于我国整个社会保障领域的一种不安情绪。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展开了一系列改革,这种改革基本上以市场化为路径,改变了计划经济时期由政府包办的低福利状态,使这些领域依赖产业化的路径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总体来说,这些领域的改革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在使部分富裕民众能够通过货币购买到高端服务的同时,也使这些实现了产业化的行业成为推动GDP增加的重要力量。但是,这些领域在改革的过程中,忽视了对未富起来的底层民众的兜底保障。在此背景下,有关“以房养老”的政策建议自然很容易引起社会的反感。
7.在沙河站镇董堂村幸福院,71岁的李玉英和77岁刘玉兰坐在“幸福屋”里唠嗑;在彭集街道尚流泽村10多位老汉“排排坐”晒太阳;大羊镇后魏雪村幸福院里,4位老汉晒着太阳打起扑克;东平街道龙山幸福院,66岁的姜吉梅和几位老太拉着水管浇灌菜园。
老伴和儿子都去世了,孙子一家都在北京打工,幸福院里基本上都是我们这些孤单老头老太,住进来互相有个照应”,李玉英老人说,“养老院里有食堂热饭菜,没事的时候还可以在活动室打牌、下棋,还给我们开辟个菜园消遣。”姜吉梅说。
这就是山东泰安东平县建立起来的“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的新型养老模式。幸福院院长分析说,村里空巢、独居老人41人,子女外出务工经商后的留守老人51人,如今22位老人入住,经过层层把关审核。“都是本人、子女或者亲属自愿提出申请,经过党员、群众代理大会讨论,村里审核同意进行张榜公示。”他还说,住进的老人大部分为本村空巢、独居、高龄老人。
据东平县民政局局长介绍,东平县探索建立介于专业化社会养老与传统居家养老之间的村居养老院新模式,县财政按床位20张、30张以上标准分别给予一次性开办经费5万元、10万元,对幸福院运行中的水电供暖等公共费用进行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600元。他还介绍说,这里的互助幸福院与村两委、卫生室、村民活动中心、农村警务室建在一个院子里。是“1+X”模式。
据介绍,目前,东平县已落实养老床位6350张,其中农村幸福院2150张,天思养老中心1850张,改扩建敬老院2350张,达到每千人养老床位45张。47个幸福院已建成运行,年底将完成100个村幸福院建设任务,力争到“十二五”末覆盖全县所有新型农村社区和30%以上的建制村。此外,东平县还在尝试用集体土地的部分收益,用于为本地的农村老人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以村委会为纽带,老人将空置房屋或闲置的宅基地,委托村委会用于集中开发。
8.东平县“幸福养老院”发展迅速,但同时面对出现了排队的情况,许多老人想入住却没有床位。面对这种情况,肥乡安排了60家机关事业单位对口帮扶6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帮资金、帮物、帮服务。短短几个月内,共收到社会捐助(含物折款)130多万元,其中3家企业投资90余万元冠名建设3家幸福院。杨明刚说,目前,幸福院优先入住的是单身老人,将来,有条件的村也可以负担夫妻养老。
长期致力于社保体系研究的某大学教授说,在幸福养老院养老,基于交换与互惠原则展开。这里交换的并不是金钱,而是劳务和时间。将来,非老年人或年龄较小的老年人通过参加养老服务积累劳务时间,等自己年老时换取别人的服务,在有城市里有许多女性55岁退休后,赋闲在家有能力和时间照顾小区里有养老需求的老人,如果她们利用到60岁的这段时间,来照顾社区的一位老人,居委会给她记“工时”,等参与互助养老的这批中年人需要他人照顾时,社区按照其积累的“工时”安排人员给予无偿照料。
这种模式需要一套严密的运行机制,付出了最后要得到相应回报,当然,这种模式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出台制度和机制,保证人员的可持续性和循环。
“现在人口流动性很大,今年在济南,5年后我就有可能到青岛居住了,跨区域认可很关键。”网友“大陆”补充说,这一模式需要大范围实行才有意义,在单个小区很难见效,必须在跨地区和系统联网方面,有制度保障。
9.2008年,国务院下发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省市先期开展试点,但五年过去,尚无一个省市出台完整的实施方案。
“试点基本上没什么进展,大都处于停滞状态。”财政部某研究员分析说,这是因为试点方案规定,事业单位实行和企业相同的缴费,这样他们的养老金下降幅度较大。方案中虽然提出了建立职业年金,但无具体操作细节,具体细则至今没有出台,因此在一些省市并未正式推进养老金制度改革,甚至还遭遇部分事业单位就业群体的抵制,并轨也就不了了之。养老制度改革,不能再是“小修小补”,必须进行顶层设计。为推进养老制度的顶层设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委托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微博]、浙江大学[微博]等四家国内研究机构分别牵头进行养老体系改革的顶层设计,但对于何时能“得到解决”,相关部门并未给出明确的时间表。该专家还说:“短期内要解决并轨的问题确实存在难度,但改革的方向是确定的”。
10.“怎么这么长时间没来了啊?”退休一个月的李全胜走进之前常去的饭馆喝两盅酒,刚进门店老板就问他。“退休工资太少了,得省着点啊!”李全胜摇头叹道。
退休前,李全胜在北京一家企业上班,工资6000多元,可退休后只能拿到2500元左右,“生活质量是大大下降啊!”其实,这正是许多企业退休职工的感觉。
“人家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就好得多了,基本上能拿到原来工资的百分之八九十”,李全胜说,“我一个事业单位退休的邻居,退休金要六七千一个月。”
根据有关规定,公务员[微博]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按其在职工资职务工资(岗位工资)和级别工资(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有统计显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是企业职工平均养老金的2-3倍。
11.事实上,上个世纪80年代起,有关部门就开始讨论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制度改革,但一直不甚了了。
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养老保险也从政府包揽一切转变为个人、企业、财政共同承担。但由此也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两套并行的养老金体系:一套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个人无须缴纳社保,由财政统一支付养老金;另一套是社会企业单位的缴费型统筹制度,单位和职工本人按照一定的工资比例来缴纳。这意味着企业和企业员工均需为养老缴费,而机关事业单位群体则主要由全民供养。
随着社会变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又渐渐形成了目前多种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公务员的制度、事业单位的制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在一些地区,还制定了针对城镇无保障老人、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等。养老保险碎片化问题造成了养老金多轨制现象,即不同身份人员,有来源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且养老的待遇差距较大。
实际上,有关养老金多轨制话题亦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核心议题。2013年两会前夕,媒体“十大热点问题调查”结果显示,社保问题连续3年位列榜首,其中98%的网民认为废除养老金双轨制条件已成熟。
12.有媒体报道说,养老制度改革已达成多项共识,养老金实行并轨已基本没有悬念。养老制度双轨制饱受诟病,这种声音的传出,一度令人觉得看到了取消双轨制的曙光。不过,公众的兴奋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随后传出的声音不免给人泼了一盆冷水——尽管改革方向明确,但养老“并轨”等具体问题仍处在研讨阶段,目前还谈不到出台政策。
取消养老双轨制令公众空欢喜了一场,紧接着,有媒体报道称,多部委组织专家针对养老制度改革召开闭门会议,并已就延长养老保险15年最低缴费年限达成共识。这种声音的传出,再次令人感到心头一紧,曾引起巨大争议的延迟退休,难道即将实施?
民政部门负责人表示,有关部门确实召开了这次会议。不过,达成共识的主要是来自4家国内和3家国际研究机构的专家,相关部门并没有发表具体意见。这番话说得很清楚,延长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只是专家的主意,政府部门并未表态。这番话虽然澄清了传言,但依然隐约令人感到一丝不安,相关部门此次没有表态,但不代表对此持否定意见?
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提高,增加社保缴费年限乃至延迟退休本不难理解,公众竞相对此吐槽,并非过于锱铢必较,而是担心自己缴纳的养老保险是否能足额用在自己身上。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年2月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75.4%的职工养老金不高于2000元,92.3%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都高于4000元,这组数据的另一面是,公职人员并不缴纳养老保险金,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则占工资收入的28%,居全球最高水平之列。在并轨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的当下,想要说服普通工薪阶层主动增加缴费年限,显然还存在着不小的难度。
13.当前改革所处的社会环境不佳,甚至比不上改革初启时。某些改革措施,放在从前是掌声一片、现在被骂成一片,但现在某些改革动议,公众似乎没耐心去了解,怎么做都是错。推进养老改革越来越难了吗?——是公众的需求重点在变。制度安排严重缺失时,有份保障是最突出的需求;制度逐步健全后,提高待遇水平的需求会强烈起来;待遇达到基本水准,公众的期待则会转向其它方面。
对养老改革,公众很容易产生的疑问是,自己缴纳的养老保险金是否会通过双轨制输送到其他地方?无论养老保险方案如何改革,取消双轨制都注定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点,毕竟,与任何其他公共政策一样,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也是保障公平。
经过多年改革,容易改的、能获得普遍支持的差不多已完成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在社会保障领域,“双轨制”就是这样一个又明显、又难啃的“硬骨头”,必须拿出直面难题的勇气和全面详尽的破解方案。如果继续回避难点,希望再等一等,先推出一些其他方面的改革措施,哪怕出发点再好,恐怕都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更会让公众怀疑政府部门深化改革的勇气和诚意。
三、作答要求
(一)请根据给定资料,归纳概括“以房养老”难以推行的原因。(20分)
要求:准确、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二)给定资料7、8中谈到了农村养老中涌出的一种新型模式,请根据给定资料,谈谈如何更好地推广这种养老模式。(20分)
要求:解释准确,对策可行。不超过350字。
(三)请根据给定资料,谈谈你对“养老金并轨试点工作五年无进展”这一现象的看法。(20分)
要求:问题分析准确、对策可行。不超过350字。
(四)“制度安排严重缺失时,有份保障是最突出的需求;制度逐步健全后,提高待遇水平的需求会强烈起来;待遇达到基本水准,公众的期待则会转向其它方面。”请根据给定资料,认真思考公众到底在期待什么,并以“期待”为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不脱离“给定资料”;
3.可以针对资料中的某个问题,也可以结合全篇资料,进行论述;
4.800~1000字。
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模拟申论试卷(参考答案)
(一)请根据给定资料,归纳概括“以房养老”难以推行的原因。(20分)
要求:准确、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以房养老”模式在推广的过程中受到了民众观念、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一、制度本身不够完善,申请的门槛高;缺乏法律及监管等配套措施。二、市场缺乏风险化解机制,房价稳定预期低,投资风险大。三、受传统继承及“养儿防老”等观念的影响,大部分老人不愿意将房产进行抵押。四、机构及落后的养老服务现状,引发了民众“有钱也不能养老”的担忧。五、“缺乏资质、风险顾虑和业务各自为营”的状况,导致金融保险机构难以操作该模式。六、城镇住宅用地使用权仅有70年限期,缺乏后续规定,增加了金融机构的风险。七、社保领域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导致民众对该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以房养老”的推行缺乏良好的舆论环境。(计空格288字)
(二)给定资料7、8中谈到了农村养老中涌出的一种新型模式,请根据给定资料,谈谈如何更好地推广这种养老模式。(20分)
要求:解释准确,对策可行。不超过350字。
【参考答案】
这两则资料中谈到了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该模式依托村民自治和集体经济,在农村社区中心或较大的建制村发展以“村级主办、自助服务、政府支持”的互助式养老院,以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是介于专业化社会养老与传统居家养老之间的一种新模式。
该模式的推广要注意:一、尊重老年人主体地位,要以完善的管理、优质的服务、有效的宣传来吸引老人主动加入互助式养老。二、在由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充分调动企业、村民、公益慈善等民间力量,并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收益的模式,实现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和持续化。三、积极搭建平台,建立城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协作机制,通过对口支援、调动城市闲置人力资源等方式不断提高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四、充分利用村委会、卫生所等现有公共场所,避免浪费资源。(计空格325字)
(三)请根据给定资料,谈谈你对“养老金并轨试点工作五年无进展”这一现象的看法。(20分)
要求:问题分析准确、对策可行。不超过350字。
【参考答案】
在我国,企业员工、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额度不同,后者比前者高出若干倍。国家开展了“养老金并轨试点工作”以实现二者的统一,但工作开展五年来,几乎没有任何进展。
“养老金并轨试点工作五年无进展”,一方面是因为受到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由于缺乏制度设计导致养老制度碎片化阻碍了改革。但更大的现实障碍:利益纠葛,机关及事业单位不愿降低自身养老金,致使改革受阻,但政府又没有提出具体措施及明确的时间表,改革并未落到实处。“养老金双轨”是一种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如不改革,会影响社会稳定及政府公信力,会导致我国养老金难以持续,会消解、破坏改革共识,阻碍改革进行。在“养老金并轨”大方向明确的情况下,政府应完善顶层制度设计,逐步推进并轨。(计空格335字)
(四)“制度安排严重缺失时,有份保障是最突出的需求;制度逐步健全后,提高待遇水平的需求会强烈起来;待遇达到基本水准,公众的期待则会转向其它方面。”请根据给定资料,认真思考公众到底在期待什么,并以“期待”为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不脱离“给定资料”;
3.可以针对资料中的某个问题,也可以结合全篇资料,进行论述;
4.800~1000字。
【参考例文】
期待
——养老改革 公平不能缺失
2008年,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个省市启动了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试点工作,广受社会舆论质疑的“养老金双轨制”的“并轨”终于让民众看到了希望。然而,根据最新报道,五年过去,该工作除了在广东“破冰”外,在其余各地均未获得实质性进展。
多年来事业单位一直靠财政供养,致使财政不堪重负,也成为改革进程中的巨大不公平。但是,任何改革都是一种利益博弈,养老金涉及退休人员切身利益,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尽最大努力减轻阵痛,减少矛盾,是事业单位养老改革应秉承的基本原则,而兼顾公平则是改革平稳推进的必要前提。而这里的“公平”又包括“大公平”与“小公平”。
所谓小公平,就是将事业单位养老金“置身于”公务员退休金和社会平均养老金的范围中进行对比。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月人均养老金1080元,这主要是企业退休职工的水平,公务员退休金起码是这3倍以上,事业单位养老金基本是仿照公务员标准的,如果完全按照企业标准发放,意味着已退休人员要降薪三分之二,显然有失公平,易激化矛盾。
所谓大公平,就是着眼于社会公平,逐步将公务员纳入社会退休金统筹。公务员退休金大大高于企业职工,这是最大的不公,群众意见很大。近年来,政府一直在倡导“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事实证明,对养老金中存在的不公,人民群众很不满意,政府应下大力气,“削峰填谷”,一方面逐渐递减公务员退休金,起码要封顶,另一方面大幅增加企业人员退休金,达到基本平衡,这样事业单位人员向企业“靠拢”就不会有太大意见。
近年来,公众对社保改革耐心尽失,即使是“企业年金九连涨”的惠民政策也遭到了习惯性质疑。可见,当公众对公平的期待上升到核心位置,此时推进改革,制度安排中不公平、不合理的地方就再也无法绕过。“双轨制”已成为社会保障领域最突出的“硬骨头”,政府必须拿出直面难题的勇气和全面详尽的破解方案,否则,任何善意的改革恐怕都难以推进,甚至出现“事与愿违”的局面。(计空格900字)
申论真题 | 申论答案 |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答题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