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华侨报网近日刊发了对日本国立一桥大学中国留学生顾邱鹏的采访。采访中顾邱鹏谈了自己在留学及就职生活中的经历与感受。文章称,到日本留学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只要能感受到海外的多元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就不能说留学生活没有收获,即使是回国,也能根据这段经历总结,给自己一个更好的人生规划。
文章摘编如下:
人物介绍:顾邱鹏,中国江苏省南京人。1996年赴日留学。1998年考入日本国立一桥大学,就读于上学部。毕业后在日本企业就职。2009年4月,接受公司派遣,前往中国上海市分公司工作。
顾邱鹏:自从外派以后,见面机会就少了,也只有你到上海,我们才有机会见面。
《日本新华侨报》:虽然我是已经很了解您了,但您能否向我们的读者首先做一个自我介绍?
顾邱鹏:好的。我是中国江苏南京人,15年前去日本留学,在日语学校学习了两年之后,考入了国立一桥大学商学部。毕业之后和很多前辈一样进入日企就职,2009年4月开始被派驻中国上海分公司工作。
《日本新华侨报》:能谈一谈您去留学日本的契机么?
顾邱鹏:我是1996年出国留学的,说到契机,其实主要是高考失败吧,那时候有点万念俱灰的感受 ——觉得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低迷的状态一直持续了半年多。突然有一天觉得自己应该走出去看一看,给自己一个改变的机会。正好当时姐姐又在南京的一家出入境服务中心上班,在家里人的帮助下,我得到了去日本学习的机会。
《日本新华侨报》:既然是考虑出国留学,为什么没有考虑前往欧沙巴体育官网:家而想去日本呢?
顾邱鹏:欧美不是没有考虑过,我父亲是英语教授,妈妈也是老师。从小受父母的熏陶,我的英语一直不错,刚开始是想去沙巴体育官网:留学的。但是大家也知道,去沙巴体育官网:念书,申请不到全奖的话,对于工薪家庭来说负担太重。另外签证也很难申请到。日本毕竟在距离上比较近,又听说可以靠打工赚学费。所以最终决定来日本留学,那年和我一起办签证的有12个人,结果就我一个人的签证下来了。
《日本新华侨报》:您刚到日本的时候日语水平如何呢?
顾邱鹏:50音图大概能认全,标准日本语的第一课会背,现在内容还记得很清楚。
《日本新华侨报》:呵呵,也就是说您几乎没有什么日语基础,这样的状态,刚到日本时非常不方便吧?
顾邱鹏:那是很显然的。我觉得自己刚到日本的时候犯了两个错误,首先就是把在日本的留学生活想得太简单了,觉得到了日本随随便便找份工作就至少有10万日元左右的收入;其次就是没把日语学好,让自己走了不少弯路。
《日本新华侨报》:看样子您有一段辛酸的故事?能说说么?
顾邱鹏:说辛酸倒也不至于,只是觉得要是提前学好日语,就可以少走些弯路了。刚到日本的时候是1996 年,那时候的日本连手机都还没太普及,想打电话、找工作,都要用公用电话。当然,自己的日语也不好,跑了很多家店,人家一看我是外国人,日语还不好,连面试的机会都不会给我,为了生存,我只好天天省吃俭用,有时候一天就吃一顿饭,500日元过一个星期都是常事,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已经是我到日本半年以后的事情了——那还是语言学校的一个老大哥介绍给我的。那份工作是新宿的一家饺子店,第一天打工就站了13个小时,下班的时候腿都麻木了,但是一点都不感觉累,有的只是刚刚找到工作的兴奋。
《日本新华侨报》:对于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来说,有一份工作意味着自己至少有了一份经济的保证,我也很理解您当时的心情。
下面,我想请您谈谈您是如何学日语和考大学的。因为我们当时都很佩服您,几个认识您的前辈和我说,你是大专中退、一句日语也不会来的日本,结果一年以后日语能力考试一级就考出了379分,英语托福考试更是考出了650分的高分,通过了早稻田和一桥的入学考试,还差点合格了东大,让人觉得不敢相信。
顾邱鹏:这个说法太夸张了,不过我觉得自己确实在学语言上有一定的天赋。当然,另一方面因为父亲就是英语教授,我小时候开始接触英语,所以准备英语考试所需时间大大减少。到了日本以后反正打工也不多,于是干脆把时间花在看书、学日语上面了。我记得那时候一天看书十几个小时是常有的事情,感觉自己整个人都痴迷在日语学习里面了。家里到处都让我贴了单词标签。有时候我在电车上看书,看到不懂的地方,就会直接问身边素不相识的日本人,虽然日本人觉得很怪异,但大多数人还是很热心地告诉我。晚上睡不着的时候,我干脆背字典。可以说,我当时用了各种能想到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日语能力。为了能让自己的日语提高得更快,我申请了语言学校的跳级考试,直接升入了中级班,就这样,一年以后我的日语突飞猛进,考日语能力一级的时候单词和读解语法成绩都接近满分,就是听力扣了一些分数。
《日本新华侨报》:您果然不是一般人,我当年考大学的时候一天能看五六个小时已经是很不错的了。这可不能说天赋了,而是努力的结果。
顾邱鹏:任何事物都是一样的,能达到“痴”的状态,很多事情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日本新华侨报》:您留学的故事我大概清楚了,接下来我想问问您就职的故事。
顾邱鹏:我是2004年大学毕业后进了住友财团下属的一家公司,初进公司时,我感受最深的是日本公司完善的新人教育体制和日本人特有的按部就班。日本公司的培训可以说五花八门,只要是觉得可以用上的,就全都要培训,所以,不管你大学学得如何、专业是什么,进了公司都从一张白纸开始,这也算是日本公司的特色之一。此外就是日本公司的教条主义了,比如说我,我的英语和日语都不错,中文是我的母语,和一般日本人相比,我有语言上的优势。但我当时所在的公司就是不给我国外业务做,因为他们觉得只有先做好国内业务才能接受国外业务,丝毫没有考虑到我作为外国人的特长,只是把我当一个普通员工来用,而我个人还是想回中国工作的,所以我考虑了转职。
我在第一个公司工作了大约一年多后,转职到了另一家大手的汽车公司,也开始接触到了中国国内业务,比起新人的清闲,第二份工作忙多了,公司不会用看待新人的角度看待我,而是直接把我当成即战力使用。虽然忙些,但是还是很开心,不过,因为这家公司只能把我外派到中国长春,而我还是想去中国的上海、江苏地区,就又转职到了现在的公司。目前我所在的公司是日本数一数二的饮料公司,经过两年的各部门轮训后,2009年我被外派到上海,一直工作到现在。
《日本新华侨报》:您在日本工作和在中国工作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么?
顾邱鹏:以前总觉得日本环境好,但是工作压力大。现在回中国工作之后,觉得在很多方面中国发展非常快,在硬件方面已经不逊于甚至超过日本,只是软环境上有待提高。压力方面我反而觉得中国更大一些。但毕竟这里是自己的祖国,有不可替代的东西,如果让我再次选择,我还是会选择回国的。
《日本新华侨报》:谢谢,其实您的留学历程是我们大多数中国留学生都希望走的路。最后,面对广大即将留学日本的后辈们,您有什么话要说么?
顾邱鹏:我有两点想告诉后辈们。一是看到外面世界的大,才知道自己的小。来日本留学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只要能感受到海外的多元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就不能说留学生活没有收获,即使是回国,也能根据这段经历总结,给自己一个更好的人生规划。
还有一点就是,在很多人看来我的留学生活充满了坎坷,但现在看来,这些坎坷只是我的人生经历的一部分,不算什么大事。我的留学生活中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我至今还记得给我介绍第一份工作的老大哥说的话。当时我很感激,请他吃饭,想按潜规则给他一些酬劳,那时他说:“我帮你不是为了介绍费,只是看你学习很刻苦,想帮你一把。如果你想感谢我的话,那你以后看到后辈有困难的时候,也伸一把手就行了,记住,千万别收钱。”这句话一直伴随我走过了整个留学生活,所以我也希望各位后辈们记住自己留学路上的艰辛,多多帮助自己的后辈。
《日本新华侨报》:谢谢顾邱鹏先生的分享。
记者手记:顾邱鹏先生其实是我的多年好友,也是我留学的大前辈。在我刚来日本的时候,他给我介绍了第一份工作,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事后我同样想感谢他,请他吃饭,不但被他反请,他还对我说了上述相同的话,这句话也同样足以影响我的一生。
今天,我从事留学生进学教育工作,也会对后辈们说同样的话,希望这种互助的精神能代代相传下去。(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