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大家记住一些化学知识,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中考化学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2014年中考化学复习:第三单元知识点
知识点一: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1) 地球:水占地球表面积的3/4(以海水为主),地层内部也都有水存在。
(2) 大气: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也含有少量的水蒸气
(3) 生物体:人体内含水量约占体重的2/3;鱼体内含水量要高于人体;某些植物体内含水量甚至超过90%。
知识点二:水的应用
(1) 农业:世界上用于农业的淡水占人类消耗淡水总量的60%以上
(2) 工业:用于溶解、洗涤、冷却和用做化工原料等
(3) 生命活动:动植物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成人每人平均需要补充2.5L左右的水
知识点三:水的组成
(1) 实验名称:电解水实验
(2) 实验装置
(3) 实验现象:与电源相连的两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体积较少,与负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较多,体积比约为1: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该气体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的唯一生成物是水,可推出该气体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推知是氧气。由此可见,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氢、氧两种元素,既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知识点四:水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色、态、味:通常情况下呈液态、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
熔、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100℃,凝固点是0℃
密度:4℃时,密度最大,为1g/cm?,水凝固成冰时,密度变小
重要性质:水能溶解多种物质形成溶液
(2) 化学性质
水在通电条件下可以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水还可以与许多单质(金属、非金属)、氧化物、盐等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知识点五:氢气简介
(1)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2) 化学性质:
具有可燃性,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热,火焰呈淡蓝色,唯一生成物是水。
注意: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一定要验纯。
知识点六: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及联系
单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氮气、铁、铜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化铝、二氧化硫、高锰酸钾、双氧水等
两种联系:均属于纯净物,单质发生化学反应可以生成化合物
知识点七:分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1) 分子的基本性质:
a. 分子的体积很小,质量也很小
b.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c.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2) 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说明: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知识点八:原子
(1) 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原子核不变)
注意:原子不是最小粒子,只是在化学变化的范围中为“最小粒子”,它还可以再分,如原子弹爆炸时的核裂变,就是原子发生了变化。
(2) 原子是直接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直接由原子的物质有:稀有气体,金属单质和某些非金属单质和化合物,如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
注意:原子能保持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九:分子与原子的区别
(1) 微观粒子的共性:体积很小,质量也很小,不断地运动,粒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化学性质不同
(2) 本质区别: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不可再分
(3)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知识点十:化学变化与分子、原子的关系
原物质的分子→ 分解→原子→重新组合→新的物质的分子
知识点十一:水的净化
(1) 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2) 净化方法及原理
方法:静置:使不溶性大颗粒物质沉降
吸附:加入明矾,形成的胶状物对杂质吸附沉降;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悬浮杂质和臭味
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蒸馏:净化程度较高,除去溶于水的杂质,使硬水软化
此外,水中还含有细菌,病毒,可使用杀毒剂如通入氯气等杀菌消毒
(3) 硬水的软化
硬水: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的水。硬水对人的健康不利,锅炉中有硬水浪费燃料,甚至引起爆炸
软水:含较少钙、镁化合物的水
硬水软化方法:煮沸、蒸馏等
(4) 蒸馏和过滤
① 蒸馏:给液体加热,使它变为水蒸气,再使蒸气冷却,凝聚成液体,这种方法叫做蒸馏。通过蒸馏,可以把沸点不同的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也可以把挥发性液体与溶解在液体不挥发性杂质分开,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
② 过滤: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操作。操作时应掌握的要点是:“一贴、二底、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底: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在过滤中还要始终注意到滤液的液面需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一是倾斜液体的烧杯口与引流的玻璃棒紧靠;二是指玻璃棒的下端要与三层滤纸的那边相接触;三是指漏斗的下端与烧杯的内壁紧靠,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不会向四周飞溅,且形成液柱,加快过滤速度。
2014年中考化学复习:第四单元知识点
知识点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 上
(4)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5)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核决定原子的质量
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知识点二: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
注意: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2、O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
(2)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a、书写方法: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O、C等
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Na、Mg、Al等
b、意义: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原子。例如:元素符号“H”的含义为:a.氢元素;b.一个氢原子。元素符号前加上系数后,就只能表示该元素原子个数,不能表示该元素。
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 如Fe、He 、C 、Si
*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
c、有关元素周期表
*发现:门捷列夫
*排列依据:7个横行,即7个周期;18个纵行,划分为16个族,其中第8、9、10纵行 共组成一个族。
*注:原子序数=质子数
d、元素之最:地壳:O、Si、Al、Fe 细胞:O、C、H
知识点三:离子
一、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 :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2)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注意: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结构示意图
*质子数≠电子数为离子结构示意图
(3)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的种类 :原子、离子
离子有阳离子和 阴离子两种
区别: 粒子结构: 原子:质子数=电子数
阳离子: 质子数>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粒子电性: 原子:不显电性
阳离子:显正电性
阴离子:显负电性
符号: 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
阳离子:用阳离子符号表示
阴离子:用阴离子符号表示
二、物质的组成的表示:
1、化合价
a、写法及意义:Mg: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MgCl2: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b、几种数字的含义
Fe2+ 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3 Fe2+:3个亚铁离子
2H2O 两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c、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d、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单质分子中元素化合价为0
2、化学式
(1)写法:
a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而氧气、氢气、氮气、氯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其化学式表示为O2、H2、N2、Cl2
b化合物:正价在前,负价在后(NH3,CH4除外)
(2)意义:如化学式H2O的意义:4点 化学式 Fe的意义:3点
知识点四: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2)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化学式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
(3)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原子个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推荐阅读:中考化学
中考政策 | 中考状元 | 中考饮食 | 中考备考辅导 | 中考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