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上海财经大学在国内高校中首推“常任轨”(出国留学网 liuxue86.com)海外人才培养考核机制,以探索接轨国际师资管理模式。
日前,6年一考的成绩单揭晓。当年首批引进的8位“常任轨”教师经过终期考核,3位获常任教职,2位延聘, 1位缓考,2位被终止“常任轨”合同。另有1位未满6年试用期的教师,因表现突出被提前授予“常任轨”教师常任教职。
6年要大考
时间回到6年前,2005年,上海财大开始批量引进海归博士,借鉴北美著名大学师资管理模式,首推“常任轨”教师管理制度。学校规定:海归博士进入“常任轨”,一般都有不超过6年的试用期,试用期满,学校对其教学、研究和服务等进行全面考核,最后的考核结果将决定其能否获得常任教职。
其中很重要的考核因素是发表论文的质量和数量,“常任轨”教师每人至少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4篇论文,其中包括诸如《沙巴体育官网:经济评论》、《经济学人》等顶尖经济学学术刊物的论文一篇。
“4位教师经受住了严格的考验,说明我们的探索有了成效。”考核结果揭晓后,上海财大副校长周仲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看看此次获得常任教职的4位教师的高质量学术成果,就能掂出周仲飞这句话中“严格考验”的分量。
经济学院的孙宁教授在经济学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在其他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4篇,于2009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经济学院的陈庆池教授有2篇论文在经济学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另有3篇在其他国际知名期刊发表,于2009年入选上海高校特聘教授(出国留学网 liuxue86.com);经济学院的周亚虹副教授在经济学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在其他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4篇,于2009年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会计学院的靳庆鲁副教授在会计学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另有多篇在其他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
压力之外有动力
考核如此严格,教师的压力可想而知,但压力之外,也有动力。“虽然压力大,但因为机制透明,有奔头,所以压力也是动力”,靳庆鲁的这番话是他的切身体会。
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的他,来上海财大的前三年,一篇论文都没发表,不仅学校依然加以鼓励,校长、院长也没有“给脸色”。第四年开始,靳庆鲁厚积薄发,发表了高质量论文,第六年在会计学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两篇。
“严格管理和宽松氛围并举,让教师有压力也有动力。”上海财大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没有形成国际化的同行专家评审规范的背景下,必须通过硬性的高质量学术标准来确立发展方向。否则,即便是优秀的海归教师引进后也会逐渐被“同化”。
有媒体评价认为,在我国高校,海外引进人才待遇普遍优于原有教师,如何使其更好地助力学校科研、教学发展,相关考核的尺度把握亟待探索。上海财大推行“常任轨”管理模式,便是意在寻找宽松成长环境与严格考核指标之间的平衡。
“国际轨”和“国内轨”并行
6年来,上海财大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管理考评办法,“常任轨”教师管理的制度体系基本成型。周仲飞指出,“常任轨”教师管理制度的推行对学校整个人事制度改革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对学校现有的管理制度也带来了冲击。
确实,该教师管理制度在鼓励海外引进人才创新的同时,对本土教师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如何逐步促进海归和本土教师的融合是摆在学校面前的难题。改革过程中,上海财大探索建立开放型、互通式的双轨制师资管理制度,实行“国际轨”(出国留学网 liuxue86.com)与“国内轨”并行的制度体系。
上海财大人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开放式的“双轨制”师资管理既能够保证吸引优秀海外人才,同时也能够充分激励现有优秀教师,确保人事制度的激励相容性。
事实证明,这一管理模式为上海财大带来了教学、学术等各方面的变化。数据显示,2005年至今,共有120名海归青年人才加入“常任轨”,海外人才队伍初具规模。近年来,学校在世界一流经济学期刊上的论文发表量居全国首位,海归教师和国内教师携手,在国家级课题立项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
周仲飞表示,从今年开始,将有更多的“常任轨”教师通过努力获得常任教职。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常任轨”教师管理制度,为广大教师取得更多更好的学术成果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不断探索开放竞争环境下的师资队伍建设新模式。(出国留学网 liuxue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