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近日发布了网约车新规,给予网约车司机合法身份,允许私家车从事网约车运营,受到了各方的热烈欢迎。这是网约车行业第一个政策性管理规定,在明确了网约车合法地位的同时,也规定了网约车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这对于市场竞争各方来说,从新规中收获的并不完全是喜悦。
由于目前主要几家网约车公司的情况不尽相同,因此新规的削峰平谷作用非常明显,有些公司能从新规中获得更多利益,有些公司则面临着利益流失的状况。新规实施之前的三四个月,各家公司首先要做的是以政策为基础进行业务调整,或许这个市场又将热闹一番。
新规首先会对神州租车带来一定压力,因为神州租车在入市之初就主打安全牌,以此展开相对其他对手的差异化竞争。神州是租车公司,所有司机均领取工资享受社保,经过精心挑选和岗位培训方才上岗,因此神州租车的安全性好一些,而这家公司也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
与此同时,滴滴和uber由于政策不明朗,业务则一直游走在政策边缘,整日提心吊胆,司机和车辆经常会被地方监管部门扣留、罚款,神州租车的安全牌,其实相对而言正是打向了滴滴和uber的软肋,但在新规出台之后,神州租车这一优势将荡然无存,新规对司机的从业资质做出严格规定,肯定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而神州租车原本屡试不爽的安全牌,将在新规下无效,神州租车必须找到新的差异化竞争路线,方能保持其现有地位。
这一点,在新规公布之后各家的声明中,可以看得很明显,仔细阅读一下神州租车公告的文案,就能感受到这种失落情绪。之后这三四个月时间,对于神州租车来说将是充满挑战的,公司必须重新确定竞争策略。
滴滴出行是目前最大的网约车平台,但俗话说份额大责任也大,新规对滴滴来说效果仅是平平,很难让其感受到更多喜悦。此次网约车新规的核心,就是将网约车的身份地位合法化,规定了私家车从事运营活动的条件。未来滴滴要做好准备与监管部门协作,处理大量资质审核工作以迎合监管需求。过去私家车司机经过简单程序就可上路运营,今后不行了,这是否会增加成本,目前还不得而知,工作量增大是肯定的。
更大的挑战在于与监管的磨合方面,本次网约车新规明确规定了将各项管理权限下放到地方,各地可在新规的基础上出台自己的价格、安全、保障等规定,而各地管理部门对新规的不同理解,将会体现在地方具体管理细节中。滴滴是个技术平台,业务已经遍及全国300多个城市,如果每个地方都去谈几遍,显然不符合运营效率,通过技术平台与地方监管方沟通又不现实。滴滴与监管方的磨合,将会对其构成一定压力,而磨合却又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交通部新规相当于网约车的基本大法,日后落实到地方上后,将会有各种稀奇古怪的监管条款出来,由新规引发的监管震荡肯定会有,在各方达成默契之前,也许会状况频发,因此切不可对新规的作用盲目乐观。滴滴出行作为行业的领先者,首先享受到了新规对整个行业的普惠,即你有我也有的特权,谈不上从新规中获得太多加持,但与此同时却要担负起整个行业的困惑与不安,冲锋在前,起到为整个行业遮风挡雨的作用,压力不可谓不大。
与神州租车和滴滴出行相比,uber从此次新规中获得的利益就大得多了,很多人对uber能否成功的关注,集中在对其身份的关注上。Uber这种来自海外的互联网公司,能不能做好本地化,成功地跟上监管步伐,是uber能否存活的关键。【出国留学网 liuxue86.com】
可喜的是,uber不但成功抵御了竞争冲击,在符合监管要求和本地化方面做得也非常出色。Uber目前已将服务器放在中国境内,获得了增值电信服务ICP证书,同时也将中国uber公司改造成VIE结构公司,一切滴滴出行所具备的条件,uber都做到了,某种意义上中国uber已是一家中国公司,除了名字和基础技术外,与沙巴体育官网:那个uber已没太大关系。
作为市场第二,uber巧妙地躲在滴滴出行后面趋利避害,从各种政策中最大化自身利益,最小化损害。新规给网约车的合法身份地位,是普惠性的,滴滴出行享受,uber也享受,神州租车和易到用车也享受,这里面没有差异。Uber也不必去与各地监管多打交道,一切比照滴滴出行所谈的结果就行,监管是具有一致性的,怎么监管滴滴,就怎么监管uber,大家都没有吃亏占便宜的问题存在。
新规等于是把一些非市场因素给固定下来了,这有利于各方展开公平竞争,比拼服务、技术、价格和运营。这是Uber最欢迎的一种场面,因为uber是一家技术型公司,最擅长的就是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提升效率。新规的出台,将为中国uber打开发展机遇之门。
回顾:网约车新规出台
交通部今日就《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要求运输车辆车内设施配置及车辆性能指标高于当地主流巡游出租汽车,随车携带《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
《意见》对运输车辆提出了相关要求。
1、车辆技术条件、车辆维护、检测、诊断、车辆污染物排放限值、车辆内饰材料、车容车貌应符合 GB/T22485的相关要求。
2、车内设施配置及车辆性能指标应明显高于当地主流巡游出租汽车, 宜提供互联网无线接入、手机充电器、纸巾等供乘客使用。
3、应安装应急报警装置和车载卫星定位装置,车载卫星定位装置应符合JT/T794及其他有关规定。
4、宜使用嵌入式车载终端,不应在车内悬挂或者放置影响行车安全的设施设备。
5、车辆标志应符合当地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6、应随车携带《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
随着国家对外正式出台《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网约车合法性终获肯定。
行车记录仪成标配
本次出台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对网约车准入条件上有了更明确、更严格的要求。新政策中有一项明确指出,7座及以下乘用车,需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应急报警装置。
有关部门将必须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应急报警装置视为网约车必要条件不无道理。行车记录仪可以记录行车中车内、车外的情况,在记录路况的同时,也可以对车内的车主或乘客起到保护作用。尤其是在行车中遇到突发状况,记录仪可以为当事人于第一时间还原事发全过程,可谓必不可少。
网约车《暂行办法》的推出,也为行车记录仪本就充满活力的市场再添一把火。
行车记录仪于2015年异军突起,成为了车主们的新宠。有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行车记录仪全年出货量约为1000万套以上。其中国内品牌商超过30家,代工厂超过1000家,各种方案供应商超过100家,声势之浩大引各厂商为其倾倒。【出国留学网 liuxue86.com】
不仅如此,人们从此次井喷式的爆发中还嗅出一丝“意犹未尽”的味道。据业内人士分析,行车记录仪市场远未达到饱和,还将在近年出现新一轮出货量高潮。预计2016年全年出货量可超1700万台。而考虑到《暂行办法》对网约车的相关限定条件,在未来几年,行车记录仪还将保持可观的持续增长,并有可能迎来新一轮爆发。
其中,相较于传统的“傻瓜式”行车记录仪,多功能车联网行车记录仪更受车主喜爱。就其中的代表360行车记录仪来说,其主推的人机互动,ADAS功能,各种新鲜玩法,在不忽略传统的“安全”、“保护”功能外,还为司机和乘客们带来更多使用、驾乘乐趣。上线一年多时间已跻身行业一流水平,出货量超百万,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行业领导者。在促进行车记录仪市场发展中贡献着傲人成绩。
网约车新规的变化
一、新规有哪些变化?
《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暂行办法》新规相对与征求意见稿做了大量改动,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9个方面。
1、交通口以外的管理部门模糊了,除了明确交通部门主管。
以前是发展改革、价格、通信、公安、商务、人民银行、工商、税务、网信等部门依据法定职责,对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实施监督管理。
新办法是“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法定职责”其他部门模糊化。
2、去掉了征求意见稿中“在服务所在地具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和相应服务机构及服务能力;的要求,避免了互联网约租车必须全国各个县设置分支机构。
3、资格申请发生重大变化。
原来征求意见稿,申请审批的部门是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正式意见是出租车行政管理部门,把审批权力给了出租车管理部门。
另外,正式办法对数据接入做了更细致的规定。
4、运营资格发生重大变化
原来是通用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现在是特许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
4、约租车性质发生重大变化
征求意见稿要求是车辆使用性质登记为出租客运。如今取消了这个要求,就是说私家车只要取得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就可以合法营运。
5、取消了类似于出租车管理的无厘头条款
征求意见稿原来有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者应当提供24小时不间断运营服务,使用符合规定的出租汽车计价器,向乘客出具相应的出租汽车发票。正式版取消了这个规定。发票的责任由约租车公司承担。
6、取消了网约车不得接入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平台的限制,一辆车可以同时干多个平台。
7、取消了交通部门以外各个相关部门处罚的规定,工商,公安,人民银行,税务的处罚改为相关部门的监督。
8、罚则简化,刑事责任仅仅放到准入条款和信息泄漏里面,其他都是罚款,取消了价格管制的罚款规定。
9明确互联网约租车的报废与运营年限。以前是按照营运车辆管理,现在的规定是60万公里报废,8年是退出网约车经营而非报废,这是一个大利好。
二、新政会带来什么?
从新政看,有几个重大的变化。首先是审批部门是出租车管理部门,审批权在它们手里,批与不批,批多少,什么时间批的自由裁量权很大。这个部门必然要参与分肥。而且属地化管理,开展业务的城市都要被管理。互联网约租车公司必然要让出一块利益。
但是,新政把互联网约租车的营运权单独拿出来,而且也没有8年报废的规定,而是8年退出网约车运营,这实际上给了私家车继续跑活的便利,车本来60万公里也要报废,8年后车况跑约租车也会被嫌弃,基本没有报废成本。只要审批不卡,互联网约租车的数量不会减少。
对行业来说,未来会出现一个比较混乱的局面,大城市的出租车管理部门,有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迟迟不批复异地约租车公司的请求。还有可能发起自家的互联网约租车APP,占领本地市场。
互联网约租车公司之间有可能对政府的出租车管理部门开展公关,尽可能让自己的约租车通过审批,而减少对手的约租车数量。
出租车公司也会做公关工作,甚至会煽动出租车司机的群体活动,要求出租车管理部门减少本地的互联网约租车数量。
由于罚则的简化,只要是取得了许可证以后。信息公开这类处罚都是罚款,而没有刑事责任。所以只要拿到互联网约租车公司的许可证,运营管理监管部门完全依赖于互联网约租车提供的数据。
就是说互联网约租车公司的地方入场券重要,拿到入场券以后,各地的管理部门对车辆和司机管理无法做到很严格的监管。
分肥谈不拢,一些地区会出现地下运行的状态,你不审批,我就不注册实际运行,让出租车管理部门去下处罚决定,去异地执法。在注册地公司因为有纳税,出租车管理部门去异地执法会比较困难。
三,如何看待新政
在新政的条款中,我们清晰的看到新旧势力的博弈。最终的新政是一个各方利益妥协的结果。
资本一方赢得了普通社会车辆参与运营的资格,这是一个重大的胜利。【出国留学网 liuxue86.com】
而传统势力一方,特别是出租车管理部门赢得对专车分肥的权力,这是一个重大胜利。
最终,资本与传统势力,达成了利益的妥协。在实际的执行中,初期必然会有一些混乱。而后期在各地也会达成一种利益妥协。划分出各自的势力范围,分享互联网租车的大蛋糕。
虽然不算完美,但是互联网约租车的合法化终于还是来到了。
对于消费者来说,新规会让消费者多付出一部分成本,但是合法以后,消费者的用车会更加便利,这也算是一件好事。
任何改革都是有代价的,互联网专车改革的代价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