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整理关于高中音乐鉴赏《非洲歌舞音乐》教案的内容,供大家浏览参考。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教案栏目。
高中音乐鉴赏《非洲歌舞音乐》教案一
教材分析:
《非洲歌舞音乐》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第五单元。这一课所指的非洲音乐是按音乐文化范畴划分的,不是地理概念上的划分,主要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黑人居住地区的音乐,所以没有把北非阿拉伯地区(如埃及)和南非部分白人的音乐包含在内,因此在教学中可称其为"黑非洲音乐"或"非洲黑人音乐"。本课通过欣赏非洲民间的鼓乐和歌舞音乐,使学生体验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了解世界音乐,拓宽音乐视野。
教学目标:
(1)了解非洲音乐中丰富多彩的鼓乐和歌舞,以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开阔音乐的视野。
(2)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感受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及其丰富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重点: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
教学难点:了解、掌握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
教学内容:
(1)《鼓舞》(片段)
(2)《男孩之舞》(片段)
(3)非洲歌舞(片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的非洲面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课前播放黑人跳街舞的表演片段。
(2)提问:"同学们刚才在大屏幕上看到的是什么表演?"(街舞)
(3)师:"我们班上有同学会跳街舞吗?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为大家表演一个!"(学生们热情高涨,推荐出一位同学上台表演。)
(4)师:"刚才这位同学跳得很棒,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街舞又称hip-hop舞,由于它没有固定的条条框框,舞者可以随音乐节奏自由创编自己的、动作,是种本能的体现,最适合年轻人张扬个性,所以得到全世界青少年的欢迎。街舞虽然成型在沙巴体育官网:,但要追溯起源,可寻找到遥远的非洲大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邻略非洲音乐的魅力。(大屏幕上展示课题《非洲音乐》)。
设计思想:
非洲音乐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为了让学生能快速的接近非洲音乐,愉快地接受、体验他,进而喜欢他,我选择了以学生们所喜闻乐见的黑人舞蹈 ----"街舞"为切入点,使同学们感觉到原来黑人音乐离我们并不遥远,他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产生一种亲切感,愿意去接近他、体验他,为下面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情境。
二、体验导趣
(一)了解非洲的地理人情
1、分别请学生代表介绍课前了解的非洲。
2、老师补充。(出示非洲地图和有关非洲的图片。)
(二)欣赏《鼓舞》(片段)
师:今天我们所要欣赏的非洲音乐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黑人地区的音乐。大家知道被誉为非洲音乐之魂的乐器是什么吗?
生:鼓。
师:大家回答得非常正确。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鼓在非洲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和用途。除了用于音乐外,还经常与宗教仪式紧密联系。
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在特殊的场合演奏的鼓乐(布隆迪圣鼓)。
1、边听边看书上图片和有关介绍。
2、感受音乐体现了什么样的特点?(热烈的、激动的、富有震撼性。)
3、听到了哪些声音?(呐喊声、鼓声、歌唱声。)
师:"圣鼓"表演时,不仅有歌声、鼓声而且还伴有简单的舞蹈,非洲人生活中的舞蹈是不可缺少的,而舞蹈又离不开鼓,接下来就请大家来欣赏一首为舞蹈伴奏的鼓乐曲《男孩之舞》(片段)。
(三)欣赏《男孩之舞》(片段)
1、感受音乐的情感特点。(奔放、热烈)
师:《圣鼓》和鼓乐《男孩之舞》让我们感受到了非洲鼓乐的奔放与热烈,我想请同学来谈一谈听了刚才的音乐,你能想象出非洲鼓乐演奏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吗?
(学生们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两段音乐中都是哪一个音乐要素在发挥主要作用呢?
生:节奏。
师:对。非洲音乐中最突出、最主要的因素是节奏,鼓正是非洲音乐节奏的基础,是表达音乐语言的最重要的乐器。非洲鼓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无论是制鼓的材料、形状和演奏技巧都是独特的。非洲有几十种基本鼓形和数百种鼓的变形,大如水缸到小如茶杯鼓的形状有陀螺形、圆锥形、台柱形、正方形,还有各种飞禽走兽,甚至还有人形的鼓。持鼓的方法有把鼓置放在两腿中间,也有把鼓夹在腋下,或挂在颈上,持在肩上。击鼓的方法也多种多样。鼓的演奏方式有独奏、重奏和合奏,演奏带有很强的即兴性。(介绍非洲鼓的时候大屏幕展示各种鼓的图片。)
设计思想:
在每一段音乐欣赏前先围绕音乐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提出问题和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和要求去欣赏,引导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展开积极的思考,充分发挥想象。适当地插入一些相关的介绍和图片资料,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起他们探索非洲音乐的兴趣。
三、创编拓趣
师:鼓是非洲人的亲密伙伴,他们经常会用丰富多变的鼓声来表达各种不同的情感,快乐的、激动的或是悲伤的。下面就请同学们运用节奏这个音乐要素来进行创编,体验一下非洲人的情怀。
1、分组创编。
大屏幕上显示要求:
A、创编一条二四拍的节奏,长度为三小节。
B、可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如:击掌、跺脚、敲打桌面等,形式不限。
(小组讨论创编,老师巡回指导。)
2、分组表演创编的节奏。
A、每组选一个代表把创编的节奏写到黑板上。
B、各组用不同的方式把创编的节奏表现出来。
(老师做简单评价)
3、学习模仿非洲人的舞蹈
师:在非洲人的生活中歌舞和鼓乐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非洲人的歌舞。
A、欣赏非洲人的歌舞片段。
B、请学生谈谈非洲歌舞的特点。(舞蹈伴随着歌唱,节奏强烈,伴奏乐器是以鼓为主的打击乐器,歌舞中常伴有喊叫,以抒发情感,增加舞蹈的气氛。)
C、教师教基本舞步,学生模仿。
4、跟着节奏舞蹈
老师选一部分同学上来跳非洲舞,并把课前准备好的非洲人面具分发给他们,其他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次、重复的演奏本组创编的节奏。全班同学都活跃起来,有几个胆大的学生还不时的加进几声叫喊声,仿佛大家就在广袤的非洲大地上尽情地狂欢。
设计思想: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在音乐教学中要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普通高中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因此,在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都应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意识,重视艺术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因此,在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之后,为了让他们能更好地、更准确地了解非洲音乐的特点,对非洲音乐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设计了分小组创编节奏、学跳非洲舞蹈、和乐舞蹈等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使学生们在合作交流中体会到快乐,体会到真正非洲音乐的特点。
四、总结
1、请学生谈谈对非洲音乐的印象。
2、教师补充完善。
五、拓展与探究(课后作业)
1、自主欣赏《门库尔雅》(马林巴二重奏)、《非洲赞歌》(歌唱和马林巴演奏)
2、你知道非洲音乐对世界其他地区的音乐有那些影响吗?找找在现实音乐生活中有哪些非洲音乐的影响。
高中音乐鉴赏《非洲歌舞音乐》教案二
一、 学习目标
(一)欣赏几首有代表性的非洲民间音乐,感受、体验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并能表现出非洲歌舞音乐的主要特点。
(二)参与唱、奏、跳的实践活动,从而探讨非洲歌舞音乐中歌舞、乐器、舞蹈三个方面的音乐特点,在自身的体验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初步了解非洲音乐的概况,知道非洲音乐的功能。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教材提供的几首非洲民间音乐,感受、体验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在参与实践活动中了解非洲音乐的功能。
难点:了解非洲音乐的功能,感受、体验并掌握节奏特点。
三、 教学内容安排
(一)舞蹈鼓乐《男孩之舞》
(二)鼓乐《鼓舞》
(三)歌曲《非洲赞歌》
(四)马林巴演奏《门库尔雅》
四、 教学资源
(一)运用《鼓舞》的两个基本节奏型,指导学生模仿。
(1)║:ⅩⅩ Ⅹ∣ⅩⅩ Ⅹ∣ⅩⅩ ⅩⅩ∣ⅩⅩ Ⅹ :║
(2)║:ⅩⅩ ⅩⅩ Ⅹ :║: ⅩⅩ ⅩⅩ ⅩⅩ :║
(二)教师充分利用教学参考书,了解非洲音乐的相关音乐知识。
(三)老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上马林巴乐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形状、基本结构、所用材料等。
(四)教师引导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或本地区的书店及网站搜集有关非洲歌舞音乐的资料http: //www.google.cn/search
五、 教学方法与指导策略
(一)教学方法:
1.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体会《非洲赞歌》中无任何装饰音的旋律走向;鲜明而单一的节奏;曲调与伴奏、说唱、喊叫声、独奏等交替进行的音乐特点。
2.指导学生用合作式的方法会用所学习的非洲音乐的基本节奏为歌曲《非洲赞歌》片段伴奏。
3.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感受和体验活动与过程中,探究关于非洲歌舞音乐的知识与特点,建议可以通过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口头或书面总结和归纳出非洲歌舞音乐的特点。
(二)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聆听歌曲《非洲赞歌》,感受、体验非洲歌舞音乐的特点。
2.聆听乐器马林巴演奏的乐曲《门库尔雅》,在通过观察教材上马林巴的图片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述出音色特点,基本结构、形状、制作材料等。
3.观看各种鼓的图片或音像资料,说出制作材料并利用自制的鼓模仿、学习“鼓语”敲击方法。
4.聆听鼓乐《鼓舞》,《南孩之舞》,探究鼓在非洲音乐中的功能和用途。学习《鼓舞》片段,体会鼓手以有力的身体动作,敲击出洪亮的、富有震撼性的鼓声。
5.学生活动,分别播放爵士乐和非洲歌舞音乐,并让学生跟随音乐舞蹈,感受非洲音乐和爵士乐之间的联系。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一、导入:通过聆听《男孩之舞》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体验非洲音乐的特殊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
|
1.播放赛内加尔鼓乐《男孩之舞》片段,结合课本上的图片,启发学生想象鼓乐演奏的情景并让若干学生自由的跟着节奏跳起来。
2.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刚才播放音乐的特殊性。
|
1. 学生聆听和舞蹈,感受、体验非洲民间音乐的特殊性。
2. 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3.学生提出不同见解。
|
二、新授:
(一)欣赏《鼓舞》片段 (二)欣赏《非洲赞歌》 (三)《门库尔雅》
|
1.教师把学生的表述进行总结并引出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
2.介绍鼓乐《男孩之舞》和《鼓舞》 3.播放各种非洲鼓的图片 播放音响《鼓舞》片段,4.指导学生拍手模仿音乐中两个基本节奏型,引导体验节奏变化(速度、重音、强弱变化): ①║:ⅩⅩ Ⅹ∣ⅩⅩ Ⅹ∣ⅩⅩ ⅩⅩ∣ⅩⅩ Ⅹ:║ ②║:ⅩⅩ ⅩⅩ Ⅹ :║: ⅩⅩ ⅩⅩ ⅩⅩ :║ 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认识到鼓的音色和节奏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性。 1.简介《非洲赞歌》 2.播放音响《非洲赞歌》,让学生体会无任何装饰音的旋律走向;鲜明而强烈的单一节奏;曲调、伴奏、说唱、喊叫声、独奏等交替进行的音乐特点。 3.指导学生以合作的方式,用所学习的非洲音乐的基本节奏型为歌曲《非洲赞歌》伴奏。让学生在自身的体验活动中加深对非洲音乐特点的理解。 1.播放《门库尔雅》,让学生自己听辨伴奏乐器是由什么材质构成的。 2.介绍伴奏乐器马林巴(基本构造、形状、制作材料)并展示图片。 3.聆听器乐曲《门库尔雅》,让学生表述马林巴的音色特点。 4.教师进行点评。
|
1.学生观看图片
2.学生感受非洲鼓的音色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拍手模仿。 3.体验非洲鼓乐的节奏,可做逐人连续的练习 4.学生讨论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性。 1.聆听音乐并感受其特点。 2.学生分组合作,为《非洲赞歌》伴奏。 1.学生聆听并回答 2.学生观看图片 3.学生聆听音乐,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述马林巴的音色特点。
|
三、拓展与探究
|
1.分三组讨论
第一组:非洲歌舞的特点 第二组:非洲音乐社会功能 第三组:非洲音乐的风格特征 2.教师总结 3.分别播放爵士乐和非洲歌舞音乐,并让学生跟随音乐舞蹈,感受非洲音乐和爵士乐之间的联系。
|
1.学生分组讨论
2.学生跟随音乐舞蹈
|
四、课堂小结
|
欣赏了几首具有代表性的非洲民间音乐,感受、体验了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在参与实践活动中了解了非洲音乐的功能及特点。
|
(一)通过本课的学习,谈谈非洲歌舞音乐有哪些特点?又有哪些社会功能?(回答形式教师可以根据情况或采用口头回答或采用书面回答问题)
(二)引导学生自由组合,用非洲音乐和歌曲编排非洲舞蹈动作进行表演。师生共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