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却都是父母含心茹苦抚养大的。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整理育儿经验:父母娇惯可导致孩子不孝,供您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出国留学网查看。
一、孩子不孝敬父母是父母娇惯的结果
这些父母在抚养子女时,没有对孩子进行尊敬父母、热爱、孝敬父母的教育,没有使孩子从小形成尊敬、孝敬父母的意识。有些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自己不吃,让孩子吃,自己不穿,让孩子穿,甚至给孩子当马骑,使孩子感觉到父母这么做是理所应当的。有的家长自己吃鱼头,让孩子吃鱼肉,孩子却习惯于“妈妈爱吃鱼头”……诸如此类事情,导致孩子没有尊敬父母的意识,成年后就难于有孝敬父母的行为了。
二、怎样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意识
1.从小抓起,每次给孩子吃东西时,应该当着孩子的面,自己也分一份吃,吃鱼时,自己也夹一块鱼肉。这种做法,不是为了与孩子争吃,而是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吃东西要先让父母吃,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谦让”这棵文明品行的种子,同时,也表示对食物的冷热甜苦辣的先试和共食,以示关心,以利增进两代人之间的感情。
2.幼儿确实需要大人照料,但不能包办代替。否则就会使孩子产生一种心理:“父母为我服务是天经地义的”。
解决的办法是,当你教会孩子一种劳务时,你就应该让他自己承担起这个责任。例如,5、6岁的孩子学会了自己穿鞋子,父母就应尽量让他自己去穿,不要包办,有时还要让孩子为你取鞋,取袜,做力所能及的劳务,逐渐培养孩子为父母服务的意识习惯。孩子每次为父母服务,父母应该笑脸相迎或亲亲孩子,以示表扬和鼓励,使孩子逐渐养成为父母服务的自豪感、光荣感。在适当时候还可以让他帮你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洗碗、抹桌子等。尤其是让孩子替父母添饭、沏茶,这不是为了单纯的劳动,而是有意无意地在培育孩子孝敬父母的心理。如家人围桌吃饭时,让孩子给大人盛饭;当父母生病时,让孩子给你沏茶送饭,端送到你的床前。看起来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它却能帮助你的孩子养成孝敬父母的行为习惯。
3.常言道,“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抚育子女天下作父母的无不默默地尽着义务,毫无怨言,并常常随着时光的推移,把这些淡忘得无影无踪,他们对子女很少计较报酬和指望报答,但有些子女因此也就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受之无愧”了。在孩子懂事之后,父母可以浊谈或叙旧的形式,把家长为他们呕心沥血的一些往事,讲解给孩子听,潜移默化地烙在孩子的记忆中,这会使孩子慢慢增加进行孝敬父母的心理作用。千万不要把这些事当作“口头禅”,这样会适得其反。
4.培养孩子的文明语言与增进子女孝敬父母的心理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文明语言的训练,首先在于父母本人的语言要文明。
训练的方法大致有三个方面:
①用正确的语言教读;
②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较好的语言文明的榜样;
③善于诱导。
你和孩子都听到了别人在发泄污言秽语时,你可有意问孩子:某叔叔(阿姨)或小朋友说得合适、好听吗?为什么。并及时抓住这一实际例子,分析污秽方的坏处。这样可增强孩子对污秽语言的免疫力。同时,对别人的文明语言也要这样给予分析和讲解,以增强孩子对文明语言的接受和适应能力,逐渐地使孩子能够分辨出语言的文明与粗野,从而提高孩子的语言文明水平和素质。
5.如果家长在家庭中处于既是父母,而同时又是子女的情形,就更要注意在孩子面前的形像,要随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家长是怎样对待孩子的爷爷奶奶的,孩子是会模仿的。身教比言教的影响更大。
总之,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心理和意识行为,是一项很细腻的工作,我们广大家长必须认真对待。只要我们有相当的耐心,就一定会有足够的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