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并非中国父母独有的教育理念。《泰晤士报》文章指出,英国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争抢入读名校机会,不惜重金聘请家教,近年风潮尤盛。和出国留学网小编一起来看看英国补习班竟然这么火!连政府都掏钱让孩子补课。
家教风源于当代社会竞争压力日增,刺激家长们”望子成龙”心态。教育界人士担心这可能过早增加孩子负担,有碍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并可能扩大贫富阶层受教育权利不平等的矛盾。
家教业兴旺
毕业于牛津大学的吉尼斯23岁那年,就已经拥有自己补习班。刚运营一年,在伦敦家教界已小有名气,平均一天能接到10份客户申请。
吉尼斯本人就是其中的王牌家教,是很多家长”抢购”的对象。由于口碑太好,她在纽约上东区一户富人家里过了一个月奢华生活,为的是帮一个准备上伊顿公学的男孩进行考前冲刺。
吉尼斯说,因为复活节假期刚好在公学入学会考前,常有些有钱的家长让家教跟着全家一起去国外度假,家教帮孩子准备考试的同时也可以免费享受一下滑雪等昂贵的休闲活动。
“我们准备在明年的公学入学考前,在(法国滑雪度假胜地)梅里贝勒开设一项复习课程,因为那里总有好多人带着家教去度假。”
在吉尼斯看来,对那些成绩很好、但难以找到高酬劳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而言,做家教是最佳职业选择。”任何拥有大学理科文凭、性格又随和的人都有好前途。”
吉尼斯的成功应归功于英国家长爱请家教的风潮。据英国教育慈善机构”萨顿基金会”的政策总监说,目前教育界存在一种”军备竞赛”现象。
“我们做调查之前有一种假想:经济不景气,家教业也随之衰落。但事实并非如此。”他解释说,经济衰退期,父母们可能会为了省钱而放弃让孩子上昂贵的私立学校,但他们会觉得有必要请家教来补偿公立学校采取大班制教学无法个别辅导的缺憾,或是为了让孩子能入选只选”好学生”的文法学校就读。
“假如你没有足够的钱把家搬到有好学校的地区,或交不起(私立学校)学费,至少一个家教还是请得起的,”他说。
在伦敦,有些家教是”个体户”–可能只是个退休女教师,中介人兼助理就是自己的丈夫;也有些已成规模的中介公司,旗下网罗了数千名家教。
不光是家长爱给孩子请家教,英国政府也一定程度上也起到鼓励作用。政府曾推行的”取得大进步”教育扶助项目,就针对在公立学校就读的9岁至14岁儿童,由政府掏钱雇家教,为数学或英语科目成绩不达标的孩子提供每星期10小时的一对一补习。
政府为这个项目投入1380万英镑,覆盖60万名目标学童–其中一半是数学不好的学童,一半是英语不好的孩子。公立学校内的后进生往往家境不佳,所以对这些学生家庭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请家教能否保证孩子一定达到家长的期望?
在伦敦北部开设家教中介所的安吉拉说,她从不向家长保证学生能达到什么水准,因为家教的作用”关键在于增强信心,而非加压。即使家教确实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提高,可能还是无法达到他们想进的学校标准。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现实。”
她认为有些父母是在把自己未完成的梦想转嫁到孩子身上。”我听过(有些家长对孩子)这么说,‘你要是进不去(那个学校),就是毁了我们的梦想’。这些家长大多自己小时候未能入读名校。”
有些人认为,家教虽然能提高学生成绩,但长远而言对学校发展有害无益。
伦敦某小学校董事会主席菲奥娜认为,请家教风气使一个学校的真实成绩得不到体现。她说,伦敦很多有名的小学在考试中表现出色,并非因为学校教学质量高,而是学生家长们为了让孩子以后能上好中学,一直在请家教辅导孩子。
而这对于不少慈善性质学校并不公平,因为这类学校招收的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家庭,家长付不起请家教的钱。如此,在各名校按照成绩选拔学生的考试中,没请家教的学生就会处于不利地位。
有15年教龄的芙朗辛也做家教。她承认家教风可能扩大教育不平等,但确实能起到促进孩子学习的作用。她在担任私人家教的同时,也参加政府资助的差生补习项目,为两所公立小学成绩不达标的孩子补习,这让她觉得自己在”回报公立教育系统”。
过度家教适得其反
沙巴体育官网:心理学家马德琳·莱文所著的《优先权的代价》一书中,描述了沙巴体育官网:新一代”危险儿童”的特征–不是那些传统意义上的”问题儿童”,而是那些从小被各种家教和培训师塑造成各科成绩优异、却变得感情冷漠的孩子们。一些”望子成龙”的父母看了之后颇受触动,因为里面描写的给孩子施压的家长俨然是自己的写照。
伦敦教育顾问弗兰肯常指导家长们如何提高孩子应付各种考试的能力。她并不赞成过早给孩子学业压力。”我的主要建议是在7年级(大约相当于中国初一)时开始做好起跑准备,无论孩子在什么类型的学校就读;过于密集的训练可能适得其反。”
她回忆自己担任某著名私立女子学校小学部主管时面试申请入学者的所见所闻,看到”11岁的孩子嘴里,每个名词前面都要加上5个极其复杂的形容词,还有一些孩子被家教训练得非常死板,在那些没有标准答案的即兴环节中,常常表现得目光呆滞,因为这和家教教给他们的一套完全不同”。
“家长必须摆脱一种迷信:想进好学校,不需要让孩子变得像爱因斯坦那么聪明,”弗兰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