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一个范围时间段,这时我们应该如何去调理自身呢?来了解一下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今日大暑全年最热的时候该如何调理自己(精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今日大暑全年最热的时候该如何调理自己(精选篇)
(一)
大暑养生要点及养生方法
1、精神调养
注重“心静”,保持心情平和。
2、起居调养
大暑暑湿交蒸,避免烈日下暴晒,预防中暑;避免汗出后即吹冷风,寒邪侵袭而出现感冒、关节疼痛等疾病;注意休息,适当午睡,保持精神充沛和心情舒畅。
3、运动调养
可以选择早晨或傍晚在河边、花园里进行低强度运动,如瑜伽、散步等,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
4、饮食调养
宜进食温软食物,切忌任性进食寒冷食物、不知饥饱,可多喝热米汤、热粥、绿豆汤等养胃生津,益气消暑。
大暑节气吃什么消暑
1、应季的蔬菜水果:苦味的蔬菜比较适合在暑天吃,例如苦瓜、黄瓜、豆芽等等。水果方面常见的有西瓜、荔枝、哈密瓜、提子、桃子等等,帮你轻松度过大暑。
2、青草豆腐:指的是采用仙草、甘草、夏枯草与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煎制成豆腐形状、冷却后即可食之,清凉解毒,生津止渴。
3、饮消暑汤:主要是由老冬瓜、新鲜荷叶和赤小豆制成,喝了有清热解暑的功效。
4、喝暑羊:指的是羊肉汤的意思,人们认为羊肉在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同时吃了容易大量出汗,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极有益健康。
大暑节气注意事项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在我国华南以北的中下游等地区,如苏、浙、赣等一带处于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有“小暑雨如银,大如金”的民谚。
而在我国的华南西部地区,大暑期间虽然高温出现也最频繁,但雨水也最丰沛、雷暴最见,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这里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及。
大暑时节暑湿俱盛,人之心气易于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将养,致注夏、中暑等病。如果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多为中暑先兆,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给病人喝一些开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
大暑期间预防中暑,应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并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室内降还要保持睡眠充足,讲究饮食卫生。有条件的人适宜常服用一些芳香化浊,清解湿热之方,藿香叶、佩兰叶各10克,飞滑石、炒麦芽各30克,甘草3克,水煎代茶饮,也可在大暑天里一些仁丹、十滴水等。
(二)
大暑的养生常识
1.大暑时节要穿着棉质服装
浅颜色的衣服可以减少热量的吸收,穿起来比较凉快;深颜色的衣服会吸收更多的热能,穿起来比较闷热。棉织品透热、吸汗优于化纤制品。所以,大暑天运动着装以浅颜色棉织品为最好,款式越宽松,散热性能就越好,颜色越浅越不容易吸热。
2.大暑时节晨练不宜过早
大暑天时天亮比较早,很多有晨练习惯的人都是天一亮就出门运动。但晨练不宜太早,以免影响正常睡眠。
3.大暑时节要避免阳光直射
大暑天每天上午11时到下午4时是紫外线、红外线最强的时候。过强的紫外线可造成皮肤和眼睛的损伤,并可致皮肤癌。而长时间照射红外线,可使颅内温度上升,脑膜出现炎症,发生日射病。因此应尽量避免在阳光最强的时候在室外运动,更不可光着上身运动。
4.大暑时节要控制运动强度
大暑天人体能量消耗很大,运动时更要控制好强度。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到阴凉通风处坐下,喝些凉盐开水,呼吸新鲜空气,在头额部或腋下等处进行冷敷。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服用人丹、十滴水等祛暑药物。如经过处理仍不见好转,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5.大暑时节要及时适量补水
大暑天运动出汗多,盐分丧失量大,容易使细胞渗透压降低,导致钠代谢失调,发生抽筋等现象。所以,大暑天运动及时补充水分非常重要。补水方法最好是少量多次,运动中每10到15分钟饮水150到200毫升。但不要喝过甜的饮料,以避免增加胃的负担。运动后也应及时补充水分,但不要一次喝得太多,狂饮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6.大暑时节别用冷饮降温
有的人运动后习惯吃冷饮。事实上,在身体温度很高的情况下吃冷饮会伤害肠胃。这是因为运动时大量血液涌向肌肉和体表,而消化系统则处于相对贫血状态,这时进食大量冷饮不仅会降低胃的温度,还会冲淡胃液,使胃的生理机能受损,轻者会引起消化不良、呕吐、腹泻、腹痛等急性胃肠炎,重者还可能为以后患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埋下祸根。运动后温稀盐水是最好的饮料。
7.大暑时节要不要立即冲凉
人体充分运动后会大汗淋漓,全身的毛孔都打开了。如果这时突然用冷水浇身,会引起感冒、发烧。且冲凉并不能帮助肌肉放松,反而会使肌肉更加紧张。正确的方法是等身上的汗都干了,再用温水冲澡,水温应高于体温1~2℃。
大暑节气的养生要点
巧用芳香植物消暑化湿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这个时候往往心气容易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抵御酷暑,而导致中暑等问题发生,出现头晕、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等症状。
要化解这些症状,最好的方法是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室内降温;保证充足的睡眠;讲究饮食卫生,正确的饮食可以帮助人体抵御暑湿的侵袭,可以多吃一些冬瓜、薏米、茯苓、山药等食物,最好的方法是以这些食材熬粥或煮汤。
如果已经感觉到头晕了,也可以用芳香型植物来缓解头晕。比如新鲜的藿香叶、薄荷叶、佩兰等,用来煮汤或熬粥。因为新鲜藿香叶的主要功效是芳香化浊、祛暑解表;薄荷的主要功效是疏散风热,利咽透疹,舒肝泻热,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专家也提醒,夏季以湿热为主,服用藿香鲜叶保健是可行的,但要注意不能过度,也不能将其作为治疗疾病的方法。而且藿香和薄荷均不宜久煎,以藿香为例,煮的时间长了其芳香之气会消失,就起不到原有效果了,因此最好在粥、汤煲好前的几分钟才放入。
趁暑化湿解冬病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是最佳的治疗时机,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不过也不是所有慢性病都能利用暑天来治疗,还得依个人体质。”专家说,暑天阳气旺盛,治病就是通过艾灸等方式利用补充阳气来达到疗养效果,通常情况下,那些冬天容易患的疾病也就是阳虚症的疾病是可以冬病夏治的。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等阳虚症疾病,有上述慢性病的人可以利用好大暑这个时节治病,若是一些体质热的慢性病人就不适合用这种方式来治疗了。
多饮暖水益消暑
夏季养生,水也是人体内十分重要、不可缺少的健身益寿之物。俗话说“人是水浇成的”,这话不无道理。水约占人体重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传统消暑的养生方法十分推崇饮用白开水。
需要提醒的是,为了解渴有人一次性饮水过多,殊不知这样会增加心脏负担,使血液浓度快速下降,甚至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现象。所以,炎热季节,渴极了应先喝少量的水,停一会儿再喝。
药食同粥补气清暑
大暑气候炎热,可以用粥来滋补身体。李时珍认为,“粥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医学界公认,粥能补益阴液,生发胃津,健脾胃,补虚损,最宜养人。粥是在相对温度较低、时间较长的情况下熬出来的,可减少对蛋白质、脂肪的分解破坏和维生素的流失,并使一些矿物质能够溶于汤中,使粥更具营养价值。
在大暑节气,典型的“度暑粥”可以选择绿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这些食材都具有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功效,可以帮助市民安度盛夏。
药粥则对老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均适宜,大暑喝粥,可以放一些拇指淮山、茯苓等药材,祛湿效果会更好。
消暑切莫动“肝火”
另外,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经常会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无精打采、食欲不振等问题,也被称为“情绪中暑”。“情绪中暑”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由于情绪障碍时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还会引发猝死。
专家提醒,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避免生气、着急等极端情绪,应尽量做到“心静自然凉”。
“桑拿天”健身宜散步
大暑时节东莞的天气往往闷热、潮湿,人体感觉热,但即使大汗淋漓也不能解热,很容易中暑。因此大暑养生首先要避开 “桑拿天”,闷热天气尽量少出门、少活动,即使出门也不能长时间暴露在露天环境中。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应尽量在早晚温度稍低时进行散步等强度不大的活动。
大暑的农事安排
大暑处在三伏的中伏阶段,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禾到大暑日夜黄”,大暑时节对南方一些种植双季稻的地区来讲,一年当中最艰苦、最紧张、顶烈日战高温的“双抢”季节正式拉开序幕了。当地农谚说“早稻抢日,晚稻抢时”、“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箩”。适时收获早稻,不仅可减少后期风雨造成的灾害,保证丰产丰收,而且可使双晚适时栽种,争取充足的生长期。要依据天气的变化,灵活安排,晴天多割,阴天多栽。在7月底之前栽完双晚,最晚不能晚过立秋。
“大暑天,三天不下干一砖。”酷暑盛夏,水分蒸发很快,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期,旺盛生长的作物对水分的需求更加迫切,真是“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棉花花铃期叶面积达一生中最大值,是需水的最高峰,要求田间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的70%一so%为最好,低于60%就会受早而引起落花落铃,必须马上灌溉。
要注意灌水不可在正午高温时进行,避免土壤温度变化过于剧烈而加重蕾铃脱落。大豆开花结荚也恰逢需水临界期。对缺水的反应特别敏感。农谚有“大豆开花,沟里摸虾”,出现干早应及时浇水。黄淮平原的夏玉米大多已拔节孕穗,快要抽雄,是产量形成最关键的时候,要严防“卡脖旱”的危害。
我国一年中农业生产重要的时节就是伏天,这是因为伏天的高温为喜温的农作物生长发育和高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早稻灌浆成熟;晚稻插秧;棉花开花、结铃;玉米抽雄吐丝,等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