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月一日直到八月二十六日,中间这一段时间对于今年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考生而言就是最关键的时刻,因为这将是他们考前最后的复习冲刺时间,小编在本文中为大家带来了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提分密卷,快来看看吧!
1、单选题
当日W公司2×19年1月1日,S公司以银行存款5 500万元为对价,取得W公司60%的股权,形成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等于公允价值)为9 000万元。2×19年,W公司实现净利润200万元,分配现金股利40万元,未发生其他引起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事项。2×19年12月31日,S公司又以银行存款3 000万元为对价,取得W公司30%的股权,且另支付交易费用10万元;取得股权后,S公司继续对W公司实施控制。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有关S公司2×19年继续取得股权时的处理,表述不正确的是( )。
A、S公司继续取得W公司30%股权投资不形成新的企业合并
B、S公司因取得30%的股权应在个别报表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3 010万元
C、S公司因取得30%的股权应在合并报表确认资本公积262万元
D、S公司取得30%的股权之后合并报表的少数股东权益为916万元
【答案】
C
【解析】
自购买日至 2×19年末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价值=9 000+200-40=9 160(万元),购买少数股权应调整减少资本公积的金额=3 010-9 160×30%=262(万元),即确认资本公积-262万元,选项C不正确;新取得股权之后,合并报表少数股东权益=9 160×10%=916(万元),选项D正确。
S公司个别报表相关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3 010
贷:银行存款 3 010
合并报表相关会计分录为:
①原持股60%成本法转权益法
借:长期股权投资 [(200-40)×60%]96
贷:投资收益 96
②购买少数股权调整减少资本公积
借:资本公积 262
贷:长期股权投资 262
③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和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抵销分录
借:W公司所有者权益 9 160
商誉 1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5 500+160×60%+3 010-262)8 344
少数股东权益 (9 160×10%) 916
甲公司为一家规模较小的上市公司,乙公司为某大型未上市的民营企业。甲公司和乙公司的股本金额分别为800万元和1 500万元。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甲公司于2×21年9月30日通过向乙公司原股东定向增发1 200万股本企业普通股取得乙公司全部的1 500万股普通股。对于该项反向购买业务,乙公司模拟发行的股数为( )。
A、1 000万股
B、1 200万股
C、1 500万股
D、2 500万股
【答案】
A
【解析】
甲公司在该项合并中向乙公司原股东增发了1 200万股普通股,合并后乙公司原股东持有甲公司的股权比例为60%[1 200/(800+1 200)×100%],如果假定乙公司发行本企业普通股在合并后主体享有同样的股权比例,则乙公司应当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为1 000万股(甲公司取得乙公司的股权1 500÷持股比例60%-已经发行股份数1 500)。
【提示】反向购买,在实务中常见的就是“借壳上市”,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举个例子:比如A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C公司是B公司的母公司,A公司想取得对B公司的控制权(目的可能是想借B公司上市融资等或想向B公司的经营领域进军),这样A公司就向B公司的原股东发行自己的普通股(超过50%),以此作为对价,取得从C公司处取得B公司80%的股权,这样,表面上看,是A公司合并了B公司,但从实质上看,C公司取得对A公司的控制权,同时C公司还通过A公司,依然间接控制着B公司,这样一来,A公司自己反而成了被购买方,所以称为反向购买:形象的说,A是螳螂,B是蝉,C是黄雀。
2、多选题
下列有关多次交易实现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相关处理,表述不正确的有( )。
A、合并日应按照合并后应享有被合并方净资产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B、个别报表中,合并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或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应于合并日转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C、个别报表中,合并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被投资方净资产中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应于合并日转入当期损益
D、合并报表中,合并方在达到合并之前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原股权日与合并方和被合并方向处于同一最终控制之日孰晚日起至合并日之间已确认有关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应分别冲减比较报表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或当期损益
【答案】
BC
【解析】
个别报表中,合并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或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暂不进行会计处理,直至处置该项投资时才转入当期损益或留存收益;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被投资方净资产中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暂不进行会计处理,直至处置该项投资时转入当期损益;因此,选项B、C不正确。
3、单选题
甲公司为房地产开发企业,2×21年将其开发的一项商品房销售给其子公司乙公司,售价为800万元,该商品房成本为700万元。假定该商品房应缴纳土地增值税为3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公司个别报表应将应交土地增值税计入当期损益
B、甲公司个别报表应确认损益影响70万元
C、甲公司合并报表应抵销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100万元
D、甲公司合并报表应将缴纳的土地增值税作为一项资产列示
【答案】
C
【解析】
选项C,合并报表中应抵销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800-700-30=70(万元)。
4、单选题
2×21年1月3日甲公司取得乙公司80%的股权,付出一项投资性房地产,该投资性房地产当日的公允价值为5 500万元;当日乙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为6 000万元,账面价值为5 500万元。该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且乙公司各项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原账面价值相同。甲、乙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业务应确认的合并商誉为( )。
A、700万元
B、800万元
C、1 100万元
D、985万元
【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且从集团角度考虑,会计上认可被合并方的公允价值,税法上认可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被合并方净资产的公允价值 6 000万元大于原账面价值5 500万元,即合并报表角度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6 000-5 500)×25%=125(万元);因此应确认的企业合并商誉=企业合并成本-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持股比例=5 500-(6 000-125)×80%=800(万元)。
5、单选题
20×0年5月30日,甲公司以2 000万元的价格自非关联方A公司处取得其持有的乙公司15%的股权,取得投资后,甲公司对乙公司不能形成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甲公司为取得该股权还发生手续费等交易费用50万元。20×2年1月1日,甲公司为了提高闲置资金的利用率,继续以5 000万元的价格自A公司处取得乙公司40%的股权,自此甲公司能够控制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金额为12 000万元,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11 500万元,原持有15%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 875万元。假定不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上述交易不属于一揽子交易,20×2年1月1日甲公司取得乙公司控制权的合并成本是( )。
A、7 050万元
B、6 875万元
C、6 325万元
D、5 000万元
【答案】
B
【解析】
非同一控制下多次交易分步实现企业合并,合并成本=购买日原股权公允价值1 875+新增投资成本5 000=6 875(万元)。
6、单选题
下列关于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的会计处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对增加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处理
B、因购买少数股权增加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C、因购买少数股权新增加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按照新取得的股权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商誉列示
D、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应以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金额反映
【答案】
C
【解析】
因购买少数股权新增加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选项C不正确。
7、多选题
下列各项属于投资性主体特征的有( )。
A、拥有一个以上投资
B、拥有一个以上投资者
C、投资者不是该主体的关联方
D、该主体的所有者权益以股权或类似权益存在
【答案】
ABCD
【解析】
投资性主体通常应当符合下列四个特征:一是拥有一个以上投资;二是拥有一个以上投资者;三是投资者不是该主体的关联方;四是该主体的所有者权益以股权或类似权益存在。
2、多选题
A公司为B公司的母公司,持有B公司90%的普通股股权。B公司釆用授予职工限制性股票的形式实施一项股权激励计划,2×21年1月1日,B公司以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向其5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2万股自身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每股10元,限制性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20元。该计划规定,这50名管理人员须从2×21年1月1日起在B公司连续服务5年,所授予股票将于2×26年1月1日全部解锁;其间离职的,B公司将按照原授予价格回购相关股票。当日,这些管理人员均出资认购了相关股票,B公司履行了相关增资手续。A公司2×21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0 000万元(不包括子公司的利润),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 000万股。B公司2×21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0 000万元,发行在外普通股(不含限制性股票)加权平均数为4 000万股。2×21年度B公司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为每股46元。至年末,B公司管理人员无人离职,预计未来也不会有人离职。假定不考虑现金股利及其他因素,下列有关每股收益的计算,正确的有( )。
A、B公司确认基本每股收益为5元/股
B、B公司确认稀释每股收益为4.88元/股
C、A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基本每股收益为8元/股
D、A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稀释每股收益为7.97元/股
【答案】ACD
【解析】( 1) B公司每股收益:①基本每股收益= 20 000/4 000= 5(元 /股)。
②行权价格=限制性股票的发行价格+资产负债表日尚未取得的职工服务的公允价值=10+20×4/5=26(元)。
由于行权价格均低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46元,因此应当考虑限制性股票的稀释性。
发行在外的限制性股票在2×21年的加权平均数=50×2×1=100(万股)。
稀释每股收益=20 000/[4 000+(100-26×100/46)]≈4.95(元/股)。
(2)A公司合并报表每股收益:
①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母公司净利润=30 000(万元)。
包括在合并基本每股收益计算中的子公司净利润部分=5×4 000×90%=18 000(万元)。
合并财务报表中基本每股收益=(30 000+18 000)/6 000=8(元/股)。
②子公司净利润中归属于普通股且由母公司享有的部分=4.95×4 000×90%=17 820(万元)。
合并财务报表中稀释每股收益=(30 000+17 820)/6 000=7.97(元/股)。
3、单选题
A公司为上市公司,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制定和实施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2×19年1月1日经股东大会批准,A公司通过定向发行股票的方式向5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万股股票,每股面值为1元,授予价格为每股8元。当日,50名管理人员全部出资认购。A公司估计该限制性股票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每股8元。激励计划规定,这些管理人员从2×19年1月起在A公司连续服务3年的,以上一年净利润为基数,A公司2×19年度、2×20年度以及2×21年度3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不低于10%,期满后并且满足解除限售条件的,所授予股票将于2×22年1月1日全部解锁;期间离职的,A公司将按照原授予价格每股8元回购。2×19年度,2名管理人员离职,净利润增长率为12%,A公司估计3年中离职的管理人员合计为5名,今后两年每年净利润增长率均能达到10%,当年宣告每股分配现金股利1元,该现金股利不可撤销。假定A公司2×19年度实现净利润为7000万元,2×19年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不含限制性股票)加权平均数为10000万股。不考虑其他因素,2×19年度的基本每股收益是( )。
A、0.7元/股
B、0.67元/股
C、0.71元/股
D、0.68元/股
【答案】
B
【解析】
对于现金股利不可撤销的情况,等待期期内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分子应扣除当期归属于预计未来可解锁限制性股票的净利润;分母不应包含限制性股票的股数 未来预计可解锁限制性股票=(50-5)×10=450(万股)。归属于未来预计可解锁限制性股票的净利润=7000×450/(10000+450)=301.44(万元)。每股收益=(7000-301.44)/10000=0.67(元/股)。
4、单选题
B公司20×9年度净利润为216万元,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0万股,该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为8元。20×9年年初,B公司对外发行6万份认股权证,行权日为次年3月1日,每份认股权证可用于购买本公司1股新发的股份,行权价格为4元。B公司20×9年度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分别为( )。
A、5.4元/股和5.02元/股
B、5.2元/股和5.02元/股
C、5.32元/股和5.2元/股
D、5.4元/股和5.2元/股
【答案】
A
【解析】
B公司:
基本每股收益=216/40=5.4(元/股);
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6-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6×行权价格4÷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8=3(万股);
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3×12/12=3(万股);
稀释每股收益=216/(40+3)=5.02(元/股)。
5、单选题
A公司2×15年及2×16年年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为5000万股,除此之外,2×16年还发生以下可能影响净利润和发行在外普通股数量的交易或事项:(1)1月1日,发现一项已完工但尚未结算的厂房未计提折旧,该厂房于2×15年6月30日完工,至2×15年年末,该厂房的建造支出总额为510万元,其中完工后发生的专门借款利息费用5万元,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支出2万元;该厂房的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3万元;厂房本期生产的产品均对外出售。(2)6月10日,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3股,除权日为7月1日;(3)7月20日,定向增发3000万股普通股用于购买一项股权;(4)9月30日,发行优先股8000万股,按照优先股发行合同约定,该优先股在发行后2年,甲公司有权选择将其转换为本公司普通股。A公司2×15年对外报出实现净利润1250万元,2×16年实现净利润为275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A公司编制2×16年的利润表时,重新计算的2×15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
A、0.55元/股
B、0.25元/股
C、0.23元/股
D、0.18元/股
【答案】
D
【解析】
资料(1),A公司因发现该会计差错应该调整报告年度的利润表,并重新计算2×15年的每股收益;因该事项调减2×15年的净利润=5+2+(510-5-2-3)×5/(1+2+3+4+5)×6/12=90.33(万元);完工后发生的专门借款利息费用5万元应计入财务费用;2×15年的基本每股收益=(1250-90.33)/5000=0.23(元/股);资料(2),为了保持可比性,企业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时应重新计算比较期间的每股收益;重新计量的基本每股收益=(1250-90.33)/(5000+5000/10×3)=0.18(元/股)。
6、多选题
对于盈利企业,下列各项潜在普通股中,具有稀释性的有( )。
A、发行的行权价格低于普通股平均价格的期权
B、签订的承诺以高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回购本公司股份的协议
C、发行的行权价格高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的认股权证
D、持有的增量股每股收益大于当期基本每股收益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答案】
AB
【解析】
选项C,对于盈利企业,发行的购买价格低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的认股权证,具有稀释性;选项D,对于盈利企业,持有的增量股每股收益小于当期基本每股收益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具有稀释性。
7、单选题
甲公司2×19年归属于普通股的净利润为2400万元。2×19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1000万股。2×19年4月1日分派股票股利,以总股本10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送4股。2×20年7月1日,新发行股份300万股,2×21年3月1日以2×20年12月31日股份总数17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2股。甲公司2×20年度报告于2×21年4月15日经批准对外报出,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在2×20年度比较利润表中列示的2×19年基本每股收益是( )。
A、1.38元/股
B、1.41元/股
C、1.43元/股
D、1.71元/股
【答案】
C
【解析】
2×20年度比较利润表中计算如下:2×19年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000+1000/10×4)×1.2=1680(万股),2×19年基本每股收益=2400/1680=1.43(元/股)。
1、多选题
企业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包括( )。
A、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B、交易性金融负债
C、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
D、将以普通股净额结算的看涨期权
查看答案解析【答案】ABD
【解析】选项 C,划分为持有待售时应该按照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计量,属于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选项D,可能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确认,因此属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
2、单选题
甲公司主要从事X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生产X产品使用的主要材料Y材料全部从外部购入,2×20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Y材料成本为5 600万元。若将全部库存Y材料加工成X产品,预计尚需投入1 800万元;预计所生产的X产品的销售价格为7 000万元,估计X产品销售费用及税金为300万元;Y材料如果单独销售,其销售价格为5 000万元。2×20年12月31日Y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 )。
A、4 900万元
B、5 000万元
C、5 300万元
D、6 700万元
【答案】A
【解析】本题由于 Y材料是专门用来生产 X产品的, Y材料的可变现净值= X产品的售价-销售 X产品的销售费用-用 Y材料加工成 X产品尚需要的成本。 Y材料的可变现净值= 7 000- 1 800- 300= 4 900(万元)。
3、单选题
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一批实际成本为30万元的原材料,另支付加工费6万元(不含增值税),委托乙公司加工一批适用消费税税率为9%的应税消费品,加工完成收回后,全部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乙公司代收代缴的消费税款准予后续抵扣。甲公司和乙公司均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3%。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收回的该批应税消费品的实际成本( )。
A、36万元
B、39.6万元
C、40万元
D、42.12万元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存货。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用于继续加工应税消费品的,委托加工环节的消费税是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的借方,不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所以,本题答案是 30+ 6=36(万元)。如果是用于生产非应税消费品时,应支付给乙公司的消费税=( 30+ 6) /( 1- 9%)× 9%= 3.56(万元),收回的该批应税消费品的实际成本= 30+ 6+ 3.56= 39.56(万元)。
4、单选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外地购入原材料5 000吨,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每吨100元,增值税税款为65 000元,材料运输途中取得的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运费为2 000元,增值税额为180元,另发生装卸费1 000元(不含增值税),途中保险费800元(不含增值税)。所购原材料到达后验收发现短缺20%,其中合理损耗5%,另15%的短缺尚待查明原因。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为( )。
A、43 533元
B、432 650元
C、503 660元
D、428 230元
【答案】D
【解析】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 100× 5 000+ 2 000+ 1 000+ 800]×( 1- 15%)= 428 230(元)。
5、多选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20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盘点中发现:(1)原材料收发计量差错盘亏5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0.65万元;(2)原材料自然溢余盘盈20万元;(3)因洪水爆发仓库进水导致原材料毁损12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56万元,获得保险公司赔偿800万元,出售毁损原材料取得残值收入200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26万元;(4)盘盈某产品10万元。假定上述存货盘盈盘亏金额均为成本,存货盘点发现问题已经甲公司管理层批准处理。不考虑存货跌价准备及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存货盘盈盘亏在甲公司2×20年度会计处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A、盘盈某产品10万元计入当期营业收入
B、原材料自然溢余盘盈20万元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C、原材料收发计量差错盘亏5.65万元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D、洪水爆发导致原材料净损失356万元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答案】
ABCD
【解析】
存货盘盈应当冲减管理费用,因此,选项AB不正确;收发计量差错导致的存货盘亏,进项税额不需要转出,盘亏净损失应计入管理费用,即应计入当期管理费用的金额=5(万元),选项C不正确;因自然灾害导致的存货盘亏,进项税额不需要转出,盘亏净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即应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的金额=1200-800-200=200(万元),选项D不正确。
6、单选题
下列各项关于存货跌价准备相关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通常表明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等于存货账面价值
B、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存货,在对外出售时,应当将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转回,并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C、一项存货中有一部分有合同价格约定、其他部分不存在合同价格的,应当合并确定其可变现净值
D、生产产品用材料的跌价准备,应以材料的市场价格低于成本的差额计量
【答案】A
【解析】选项 B,出售时应将存货跌价准备结转至营业成本,而不是转回计入资产减值损失;选项C,应当分别有合同部分和无合同部分,分别以合同价格和市场价格为基础确认可变现净值;选项D,生产产品用材料的跌价准备,应以所生产产品的价格为基础计算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的差额计量,而不是以材料的市场价格低于成本的差额计量。
7、多选题
下列关于企业存货计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季节性停工期间发生的停工损失应计入存货成本
B、生产设备发生的日常维修费用应计入存货成本
C、受托加工存货成本中,不应包括委托方提供的材料成本
D、存货入库后发生的仓储费用应计入存货成本
【答案】
ABC
【解析】
选项A、B,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企业生产部门(如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折旧费、 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车间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选项C,委托加工业务中,受托方收到的委托方的材料,应登记备查,不能确认为本企业存货。选项D,企业在存货采购入库后发生的仓储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
推荐阅读:
注会会计考试 | 注会审计考试 | 注会税法考试 | 财务成本管理考试 | 战略与风险管理 | 综合阶段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