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文言实词,最根本的还是要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的词义和用法,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但在具体的考试做题中也存在一些容易掌握的破解词义的技巧,这里介绍四种技法。
一、通达分析语法结构来确定实词的词性。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还是一致的。除了一个特殊句式——“倒装句”以外,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主+状+谓+定+宾”的顺序排列的,所以其相应成分上词的词性与现代汉语相一致。即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谓语一般是动词,定语一般是形容词,状语一般是副词。所以我们解释实词时就可通过分析这个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所充当的成分先判定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义项。
例1:①文章冠世②不跻大位③盈其箱笥④为时所排
【解析】一般来说,谓语动词在文言中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解释这四个词语,首先应排查它们是否是句中的谓语动词,句中有没有其他词语可能充当谓语动词。这样一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四个句子中的其他词语是不可能为谓语动词的,这样一定性,词语的准确义项也就八九不离十了。(冠:超出一般人,居于首位。跻:升、登。盈:充满、装满。排:排挤。)
例2:资生之业,靡不毕书。资:资财。
【解析】此句中“资生之业”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作句子的主语,“资生”为偏,作定语;“之业”(……的方法)为正,作中心语。如果解释“资”为“资财”义,则“资生”就是两个名词(资财、生活)作定语,而这是不可能的。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动宾短语——谋生。
例3:天下宗周。宗:祭祀。
【解析】此句的判别其实非常简单,“祭祀”是一个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而原句中有宾语,所以肯定不对。正确翻译是:天下都归顺了周朝。
二、借助对举关系来推定词义。
文言文中为了某种强调的需要,作者常常在一句话中将意义接近的两个词在相同的语法位置上并列出现,形成对举关系。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种对举关系来推定二者中较难的一个实词词义。
例4:南迫洛阳。迫:逼迫。
【解析】解释此句中的“迫”字,不妨再看原文中的前一句。“北通上党”与“南迫洛阳”结构完全一致,故“迫”和“通”就属于意义接近的对举关系,解释成“逼迫”自然是相去甚远了。
例5:间以婀娜之声。间:间或。
【解析】根据对前一句(缀以排比之句)的结构分析,可知本句的“间”与前一句中的“缀”当同属动词,此处可译为“间杂”“夹杂”“穿插”等。
三、紧密联系上下文,从文意逻辑上猜一猜词义。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不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用代入法,瞻前顾后,从逻辑上去检查词义是否正确。
例6:季布匿濮阳周氏。匿:隐瞒。
【解析】此句中“匿”肯定为动词,但是否是“隐瞒”的意思呢?这时考生就应结合上下文来进行逻辑推理。前文说到,季布为项羽效力,后项羽被消灭,刘邦悬赏千金捉拿季布,那么你想一想,季布会怎么办?肯定是躲藏了。因此只要结合上文就可知“匿”非“隐瞒”的意思。
例7:赋形受质。质:资质。(“受”通“授”)
【解析】这个句子比较难,“质”解释成“资质”乍一看没有问题。查看原文,“赋形受质”后还有一句“人物是分”。由此推理可知前一句的“形和质”谈的是“人和物”两个方面,那么一般的物何来资质呢?从逻辑上有点讲不通。此句正确的理解是:赋予它形体,授给它本质,使人和物得到了区分。
四、“望文生义”的选项通常是错的,也就是说等同于现代汉语的解释往往是错的。
这可以说是一种不是方法的方法,但也是最简便的方法。为什么呢?首先从文言实词本身的特性上讲,它有一词多义的特点,且在古代文言文中的用法与现代汉语往往有较大区别;其次从考查目的讲,出卷的目的不是看你有没有掌握某一文言实词的现代用法,而是看你能不能理解它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所以呈现给考生的四个实词通常是不能用现代汉语去解释的;再次从干扰项的设置上讲,命题者要在四个选项中故意把一个词解释错了来迷惑考生,那么怎样才能使迷惑性加大,让一般的考生上当呢?命题者的通常做法就是对这个词“望文生义”。
例8: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拜:拜访。
【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也是低级的望文生义类错误。“拜”古代用在表官职的名词前面,一般解释为“授职、任命”。
例9:委之百姓。委:任命。
【解析】因为现代汉语中有“委任”一词,所以此句的命题者就强行地对“委”这个字望文生义,其实它的正确解释应该是“交给”,与“任命”根本沾不上边。
例10: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纠:纠正。
【解析】“纠正”,跟现代汉语的意思完全一样,真这么简单吗?考生可不要轻易相信啊。它的正确意思乃是“检举、告发”。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考复习方法 |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 高考饮食攻略 | 高考励志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