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体育官网_新沙巴体育投注【app平台登录】

图片
出国留学网

目录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字典 |

2022-12-26 15:06

|

【 liuxue86.com - 小学教案 】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轴对称、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二年级学生的能力差别比较大,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有不同的层次,对空间图形的理解水平参差不平,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课时目标也应有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变换,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教学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体,注重实践活动的丰富多样性,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在不同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可以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2、数学思考: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问题解决: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4、情感态度: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

  从实物对称抽象出轴对称图形,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课时

  平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初步体会平移的特点。

  2、通过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使学生体会在格子图中数物体移动距离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感受平移,提出问题

  今天这节课,老师跟小朋友们一起来研究平移这种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运动方式。(出课题)

  1、交流预习内容

  昨天晚上同学们自己预习了平移这个内容,小朋友们通过预习你们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说自己预习时了解到的,并提出问题,学生互相帮助解决)

  2、举生活中的例子。

  ①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自己预习时了解到的有关平移的知识,那现在你们能给大家举一些生活中你认为的平移的例子,并用你的身体演示给大家看?

  (先在四人小组里做,让小组的朋友评价一下你做的是不是平移,在上台来表演给大家看)

  老师在中间插一些平移的画面,介绍生活中有的平移

  ②刚才小朋友表演的都是按照一条直线的平移,那还有不按照直线运动的平移吗?(学生上台表演)

  注意:让学生展示多种不同形式的平移。

  (在表演过程中让台下的学生评价他做的是不是平移)

  3、出判断题:找出这些运动中全是平移的一组。(在全是平移的一组中,加入一个沿曲线平移的物体)

  判断的时候,先排除有不是平移的组,然后重点讨论全是平移的一个组。这组平移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通过这组判断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结平移的本质

  刚才你是怎么样判断一种运动是不是平移?平移运动是怎么样的运动,你可以说说你的想法吗?(先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5、练习:鱼图(提要求时强调:是要作平移)

  二、格子图中数移动距离

  1、课件出示:房子(烟筒上有一只小鸟,屋檐上有一只小鸟)

  请你观察房子做了什么运动?(平移)

  (配音)移动后烟筒上的小鸟说:我向上移动了5格(对)

  屋檐上的小鸟说:我向上移动了4格(错)

  谁说得正确呢?(学生讨论)你觉得它为什么出错呢。

  2、移动房子

  整座房子移动了多少格?(让学生发表意见,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让学生对他的做法进行评价。

  3、出示:房子向右移动图全班一起完成。向()移动()格

  4、学生自已动手开书完成其他。

  5、练习:动手完成p43第1题。

  三、用平移的知识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出示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画面。

  3、人们在生活中运用了平移,你们觉得你能运用平移改进一下我们身边的东西,来方我们的生活吗

  教学反思:

  学生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比较熟悉,我重点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比如抽屉的抽拉是平移现象,汽车运动是平移现象等,力争表达准确。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2、培养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含有两级运算(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和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板书课题:5.混合运算)

  二、复习旧知。

  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看大屏幕(课件),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

  (学生回答)

  哪位同学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它们的运算顺序?

  (学生回答)

  谁能用自己的理解形象的说一说它们的运算顺序?

  (学生回答)

  看来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的很扎实,理解的很透彻。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其实,数学之间是有联系的,只要你们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就能从旧知识中发现并学到许多新知识,不信,你们看这道题(板书:7+43),观察一下,与上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

  1)做一做

  那么,当他们遇到一起的时候,你们应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拿出本子试着做一做。

  2)读一读

  同学们想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吗?(想)请打开书48页,对照48页的脱式计算,看一看自己做的对不对。做对的同学就在旁边为自己画上一个大大的笑脸,以示鼓励。做错的同学,认真观察,找到自己错误的原因,并在旁边改正过来。

  (学生独立看书并更正)

  3)说一说

  (请做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并更正:请做对的同学说说正确

  的计算顺序)

  4)做一做

  我们知道了当加和乘遇到一起时,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那么,当减法和除法遇到一起的时候呢请同学们再试着做一做这道题。(课件显示:15-105)

  (学生试做)

  5)说一说

  (请做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并更正:请做对的同学说说正确的计算顺序)

  6)议一议

  同学们知道了当乘加在一起时,先算乘后算加;当减除在一起时先算除后算减,那么这些算式你们知道他们的运算顺序吗?

  (课件显示10道不同级的混合运算算式,请同学们说运算顺序)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组算式的运算顺序,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

  谁愿意把你的发现与同学们分享?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7)读一读

  我们打开书,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

  (学生自读两遍,齐读两遍)

  8)讲一讲

  现在,谁能告诉老师,我们下次再遇到这样的算式,该怎么计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板书: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加法),那么,我们再来看这道题,先算什么?(43=12),再算(7+12=19)(同时提醒注意事项)

  9)练一练

  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学会了)老师现在要考一考你们,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吗?(课件显示)

  四、总结提升

  同学们,数学是一门很神奇的学科,你们看(课件显示)我们把昨天学的知识稍微变动一下,就成为了我们今天所学的新知识,如果老师把今天学习的知识再添加一个小括号,它的计算顺序又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你们说,神不神奇?(神奇)其实,数学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正等待着你们去研究和探索呢?加油吧!同学们。老师期待你们更精彩的表现。下课!

  板书设计:

  5.混合运算

  7+43先算乘、除法

  =7+12后算加、减法

  =19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3)

  教学内容:

  平均分(一)。

  教学目标:

  1、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

  平均分的意义。

  2、通过活动操作,培养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形成认真

  观察,独立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平均分的操作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这是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光头强、熊大、熊二,光头强现在不砍树木了,他和熊大、熊二成了好朋友。光头强好多天没见到熊大、熊二了,怪想他们,于是就买了些糖果,打电话邀请熊大、熊二来吃糖。可是只有6块糖,怎么分呢?

  今天就请同学们一起来帮他们分一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出示例1:把6块糖分成3份,分一分。

  1、自由分糖果。

  (1)、仔细观察,明确要求。(把6块糖分成3份,有几种分法。)(2)、各小组动手操作。(让学生拿出学具6个圆片代替糖果动手分一分,分完以后小组内交流分的方法,看哪个小组的分法多。)

  (3)、各小组汇报情况。

  分法一:第一份和第二份都是1块,第三份是4块。

  分法二:第一份是1块,第二份是2块,第三份是3块。

  分法三:三份都是2块。

  2、理解平均分。

  (1)、仔细观察,引导学生了解分法的多样化。

  (2)、引导学生对比这三种分法,明确哪一种更公平,并说明理由。

  (第三种分法更公平。因为第三种分法每份都同样多,不会出现争议。)

  (3)教师小结: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板书课题)

  (4)、反馈练习。

  ①、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教材8页1题,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判断的。

  预设第一种分法和第四种分法是平均分,因为第一种分法的每份都是3块,第四种分法的每份都是4块,所以是平均分。其他的分法不是每份都同样多,所以不是平均分。

  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8页2题,然后把这句话补充完整,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结果的。

  预设一共有16片枫叶,每4片一份,平均分成了4份。

  (5)、说说我们的生活中遇到过平均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

  (二)、出示例2: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能分到几个呢

  1、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1)、组织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18根小棒代替橘子,动手分一分,然后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2)、汇报分法。

  分法一:先每份分1个棒,然后每份再分1根,直到把18根小棒分完,每份分了3根。

  分法二:每份先分2根,然后每份再分1根,正好分完,每份分了3根。

  分法三:每份分3根,正好一次就平均分成了6份。

  (3)、学习表述平均分。

  出示例2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分的,再看看图中是怎样表述分的结果的,然后引导学生按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的形式说一说分的结果。

  (4)、反馈尝试:完成教材9页做一做,巩固平均分的方法,然后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分法的多样化,学会平均分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述平均分的结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有效结合,加深对平均分含义的理解。

  三、总结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什么收获呢?

  四、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巩固练习。

  2、学生独立完成。

  3、师生一起小结。

  板书设计:

  平均分

  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3)个。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千,掌握千以内的数位顺序及各数位之间的进率。会正确地读、写、数1000以内的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知道数的组成。

  2、借助学具操作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

  3、在认数的过程中,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感受十进位值制思想,感受数学的简洁,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生活中听别人说起过比100大的数,自己也从书上、电视上听说过;更或许听老师在课堂上讲起过,所以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有一定的基础的,但在他们的脑海里却没有数感。还发现学生会按照100以内的数数方法数1000以内的数,有不错的数数能力,但拐弯处的数数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同时学生对于生活中估计事物数量的多少时大多都凭着感觉乱猜。所以,为突破重难点,关键要遵循儿童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从具体到抽象,借助直观操作,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架起一座认知桥梁。

  二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思维往往还要借助于形象直观的实物图像或实践操作的体验活动作为认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运用直观教学法、操作发现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准确把握概念内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千以内的数位顺序及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并数数。

  教学难点:

  正确地数出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

  具体感知一千的大小。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

  PPT出示宏庙小学照片,指名读一读:

  宏庙小学有100多年的历史,今年将迎来她132岁生日。其中,二年级有8个班,共320名同学。

  复习已学的数:100,学生谈谈对100的认识。

  【预设】100是最小的三位数;

  10个十是一百;

  百位上是1、十位和个位上都是0.

  你知道哪些比100大的数?尝试写一个,并读出来。今天一起来认识比100大的数。

  活动2【讲授】新课展开

  认识1000以内的数。

  用数字卡片摆三位数。

  013

  交流摆法、读法、写法。

  103:一百零三130:一百三十

  301:三百零一310:三百一十

  归纳:读数时,从高位读起,一位一位往下读。中间的零要写也要读,末尾的零要写但不用读。

  让学生再说几个要写也要读出零的三位数和要写不要读出零的三位数。

  用计数器表示数,说一说它们的组成。

  请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103并介绍组成。在数字小路上贴数。

  小组交流学习130、301、310.反馈交流。

  活动3【活动】学生活动

  巩固练习

  (学习单)看小棒图(236)、小棒图(502)、计数器(949)写数。

  反馈:读一读、说一说、数一数。

  236:二百三十六,它是由2个百、3个十、6个一组成的。

  请学生从236一个一个往后数5个数。

  502:五百零二,它是由5个百、2个一组成的。

  请学生从502一个一个往前数5个数。

  949:九百四十九,它是由9个百、4个十、9个一组成的。

  请学生十个十个往后数5个数。

  学生介绍999:

  【预设】它是一个最大的三位数;

  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都是9;

  由9个百、9个十、9个一组成的。

  添上1,是1000。

  活动4【活动】认识千,感受一千的大小

  认识计数单位千,感知一千的大小。

  认识计数单位千。

  请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1000,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

  归纳:从右边起第四位是千位。

  揭示课题:千以内数的认识

  感知一千的大小。

  出示1000个小立方体,请学生说一说看到了几个小立方体,是怎么看出来的?(课件演示)

  揭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

  出示一张纸,想象1000张纸的厚度,出示1000张纸来验证,感知数量的多少。

  出示全校学生上操的俯瞰图,想象1000个人的多少。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5)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自学能力和合作的技能,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巩固练习

  1、第76页的“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

  (2)请学生核对。

  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

  7504800795003207

  3、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二百二十五千零四七千零六十八千零五十四

  (1)学生写出这些数。

  (2)请几名学生说出自己写出的数并全班核对。

  (3)说一说你怎样判断,每个数中的“0”分别代表着几个“0”。

  4、同桌拨数,读写。

  一同学拨数,一同学在本子上写出写出这个数的读法和写法,然后再换过来。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的是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大家要记住的是不管是读数还是写数都要从高位往低位读写。写数时一定要看清这个“0”代表的是几个0,即要弄清前后两个数字所在的数位。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6)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有余数除法的内容。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研究了“正好分完”的情况后,再研究“分后还余”的情况。《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抓住“余数的认识及其含义”和“余数与除数间的关系”两个大知识点进行教学。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①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②能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表示商和余数。

  ③通过自主探究明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④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本课的重、难点是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明确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自主操作、体验感悟,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去探索新知,我设计了一个摆小棒等活动,让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体会余数的产生,以及余数的意义。

  三、教学流程

  为了能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巩固新知,体验快乐”三个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我们学习过除法,除法表示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除法打交道,除法就在我们身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有关知识。

  二、摆一摆,比较感知

  (一)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

  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1.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2.问: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6÷2=3(盘)

  问: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三)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1、课件出示7个草莓,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

  2、交流汇报摆的结果,并说发现。

  3、引导学生根据摆的过程列算式。

  4、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讲解: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个草莓,在算式中称为“余数”,今天我们研究的是“有余数的除法”。

  追问:余数表示什么?

  三、对比观察,理解关系

  (一)初步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用9根小棒,你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请动手摆一摆。

  2、能用除法算式表示你摆的意思吗?

  3、如果用10根小棒来摆呢?

  4、11根、12根、13根、14根、15根呢?

  5、余数和谁有很密切的关系?是什么关系?

  余数<除数

  (二)活动思考,加深理解

  用一堆小棒摆五边形。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小棒?

  1.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2.你是怎么想的?和同伴说一说,也可以摆一摆证明自己的想法。

  3.如果用这些小棒摆三角形呢?

  四、课堂作业: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第2题。

  五、课堂总结,明确学习目标

  师:同学们,在今天的学习中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师:看来,在家都很好地掌握了今天所学的知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7)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轴对称、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二年级学生的能力差别比较大,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有不同的层次,对空间图形的理解水平参差不平,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课时目标也应有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变换,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教学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体,注重实践活动的丰富多样性,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在不同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可以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2、数学思考: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问题解决: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4、情感态度: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

  从实物对称抽象出轴对称图形,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四课时

  单元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整理和练习图形和变换,巩固平移和旋转的表象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相帮助的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画平移的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数平移距离

  1、观察43页第一题,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样数平移的距离。

  2、动手涂颜色。

  3、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样找到那条船的。

  二、画平移后的图形。

  1、先让学生给43页第二题的四个点标上记号。

  2、问学生,图形移动3格上边的点移动几格?图形的大小还是保持原来的样子吗?

  3、学生讨论,该怎么样画平移后的图形。

  4、学生汇报方法。

  5、老师总结:先找好四个点移动后的位置,再把四个点连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平移后的图形。

  6、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第2题的两个要求。

  7、独立完成44页第5题。

  三、判断练习

  1、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和旋转。

  2、判断哪些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

  四、动手操作

  1、自己动手或小组合作完成45页的做一做。

  五、动手完成剪一剪。自学剪一剪,在全班展示作品。

  教学反思:

  结合动手操作,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平移现象。强调无论怎么平移,方向是不变的这个道理。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8)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内容,第4页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克和千克,感知克、千克的实际意义。

  2.在称一称、掂一掂等实践操作体验活动中建立克、千克的概念,能根据现实情境恰当选择克或千克计量物品的轻重。

  3.在现实情境和具体操作中理解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重点

  建立克、千克的概念,理解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在建立克、千克的概念过程中,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恰当单位进行计量物品轻重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白板展示:超市购物时的对话情境

  教师:同学们,画面中他们在说什么?(学生交流)

  教师引用对话中提到的克和千克引入课题:克、千克的认识(板书:克、千克)

  二、新知探索

  1.认识工具称。

  2.认识克(g)。

  (1)活动:称称。

  小结:大家观察了称出的1克、2克、3克、4克糖,用手感受下1克有多重。

  引导学生感受1克糖看上去很少,感觉很轻。

  (2)掂掂。

  我们身边有很多物品都很轻,比如一枚硬币(呈现1角硬币),介绍一角硬币重1克,你放在手心内掂一掂,感受1克有多重。把小组的硬币放在一起,掂掂,感受有多重。

  (3)说说。

  通过刚才的掂掂、称称,你们对1克或几克有什么感觉?(轻或很轻的感觉)

  小结:计量较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克用g表示。(板书:克g)

  (4)议议。

  在生活中,计量那些物品的轻重可以用克作单位?

  (5)填填

  学生独立教材第2页填一填,并汇报。

  小结:秤上的标注是g,读数就以克作单位,指针指着多少就是读多少克。

  3.认识千克。

  (1)称一称。

  一袋盐重多少?两袋盐呢?

  学生观察:1袋盐重500克。想:两袋盐是500克+500克=1000克

  让学生把两袋盐放在盘秤上称一称,老师:两袋盐多重?你是怎样知道的?

  (指针指着1,两袋盐重1千克)

  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得出:

  1千克和1000克都同样表示两袋盐的轻重,因此1千克和1000克一样重,1千克等于1000克。

  教师板书:1000克=1千克

  (2)估一估

  教师:你能估一估多少个苹果重1千克吗?

  先引导学生用手先掂一掂一个苹果有多重,再想1kg重的物品在手里是怎样的感受,然后估计几个苹果重1千克,组内先交流,然后让学生用盘秤验证估算结果(3个苹果重约1千克)。

  (3)称一称

  ①小组合作:用盘秤称出1千克大米。

  让学生先将大米放入袋中,先用手掂一掂,估一估,称出1千克大米。

  教师巡视,有困难的小组给予指导,让学生再掂一掂。

  ②小组合作用盘称称出2千克大米。教师巡视,有困难的小组给予指导。

  ③教师巡视:让学生先掂一掂,估一估,各小组再分别称出8个苹果和3个萝卜有多重。

  (4)填一填。6kg=()g7000g=()kg11000g=()kg

  教师指名回答,帮助学生分析填写错误的原因。

  三、练习应用

  1.完成第4页课堂活动第1题:称一称

  学生分组完成后相互交流。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一第1题。

  四、板书设计

  五、课后反思

  教学中忽略运用对比的方法感受轻重。可用右手掂两袋食盐,左手掂1个一角硬币,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轻重,形成较鲜明的表象。通过学生的随堂练习及课后作业,我发现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少,学生对克、千克的质量,认识体验还够,判断几克、几千克,误差较大,还需要通过更为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进。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9)

  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讲授新课

  教学例6.

  1、请学生先在下面试读这些数。

  2、请学生读出黑板上的数,教师板书。

  如1206读作:一千二百零六。

  3、师:读了这些数后你有什么发现?

  (这些数中,有的0读出来,有的0不读,教师板书后,让学生发现什么样的0要读,什么样的0不要读。)

  4、教师分别拨出4305、3003.

  (1)看着计数器,写出这个数,请一名学生板演。

  (2)再写出这两个数的读法。

  (3)说一说你是怎么读、写这两个数的。

  5、小组总结:怎样读万以内的数?怎样写万以内的数?

  师生小结:我们读数的时候要从高位读起,万位上有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有几就读几千……末尾有的0读不读。中间有0的数不管有几个0都读一个0。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想了解更多小学教案网的新沙巴体育投注,请访问: 小学教案

本文来源:/a/4495989.html
延伸阅读
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师接下来的讲课,你有收集过优秀的教案吗?出国留学网的编辑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最新小学生主题班会教
2022-12-26
一位优秀的教师要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老师伴随教案里的节奏让学生更沉浸在学习的课堂上。借助教案可提前规划好教学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你有过写教案的经历吗?我们的出国留学网特意搜集并整理
2022-12-26
很多名言警句都告诉我们应该提前做好准备。面对新的课程第一步就是写教案。教案可以帮助老师在课后复盘自己的教学工作,是否写教案时总会觉得有一丝困难?经过搜索整理,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呈现
2022-12-26
出国留学网精选栏目推选:“平行四边形教案”。教师工作从课前准备就需要尽善尽美,学会编写教案是每个老师必学的基础课程。教案,是实现教材及课标要求,向课堂教学过渡的必经环节。那么该如何
2022-12-26
关于小学生教案模板【篇1】一、教学目标:1.探访老街的历史和文化2.学习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对老街进行记录或描绘3.在感受和表现老街的传统风俗文化和历史建筑的艺术创作体验中,增进对地方
2022-12-26
时间过得好快,一下就到二年级下学期了,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英语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2022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英语教案(一)
2022-03-16
数学是人类目前各项技术的起点,只要学好了数学,民族就有未来,国家就有希望。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2022-03-31
没想到吧,上英语课也要准备教案哦,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下册人教版(通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篇一: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下册人教版(通用)教学
2022-03-16
我们知道教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是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小伙伴们,你们是不是还在为教案头疼,范文是很好的方向。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最
2022-03-16
教师的教案就好比战士手里的宝剑,是他们在职业生涯上的重要工具和伙伴。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篇一:二年级
2022-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