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初级阶段的表现:从总体上看,⑴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⑵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⑶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所以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2、我国的最基本国情(最大实际):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时间:100年即1956-21世纪中叶)
3、我国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社会主义体系的内容(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7、我国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8、其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注意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但并不等于党的基本路线。
9、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位。
10、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11、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
⑴坚持社会主义道路,⑵坚持人民民主专政,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⑷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2、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1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4、党的基本路线制定的依据: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15、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中心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16、“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17、我国的两个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18、新型民族关系的内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9、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20、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需要做到:三个尊重(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21、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基础和政治原则:一个中国。
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22、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和最佳方式:“一国两制”(提示:但决不承诺放弃武力)。
23、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是指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开放。
24、对外开放中坚持的根本基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5、对外开放中坚持的两个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对内搞活”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26、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27、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8、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其它特点: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衡、农村人口多;分布不平衡。
29、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0、计划生育的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31、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2、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的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坚持环境保护的原因)
33、我国资源现状(国情):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开发利用难度大。
34、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35、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36、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37、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良好,生产和谐发展。
3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是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39、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我国要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40、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精髓)的核心:爱国主义。
41、民族精神的内容: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42、民族精神的表现:井冈山,长征,延安精神。新时期表现为:大庆精神,两弹一星,抗洪,抗震,载人航天精神等。
4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4、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有力保障)。
45、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46、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总体)。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47、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8、参与按劳分配的生产要素有:劳动、资本、技术,土地,管理,信息等。
49、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50、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51、混合所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公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非公有制)
52、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要力量,集体经济体现了共同致富的原则,它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
5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它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54、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动后富的过程,不是同步富裕、同时、同等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它的含义是(鼓励一部分人、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55、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56、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时间:21世纪中叶即建国100周年时)
57、和谐社会的特征: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58、到2000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实现了小康、但是全面实现小康至少要到2020年(建党100周年)
59、总体小康的特点: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稳的小康。
60、全面的小康:惠及十几亿人口更高水平的小康(21世纪前20年的奋斗目标)。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生态更加文明。
中考政策 | 中考状元 | 中考饮食 | 中考备考辅导 | 中考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