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栏目推荐你阅读“教学设计思路语文”等专题内容。
教学设计思路模板语文 篇1
设计一
一、教师利用谈话,引入课题,并板书课题,让学生认识鼎字,书空。接着,教师提示上节课留下的问题:1、为什么说世纪宝鼎堪称宏伟杰作?2、从哪可以看出世纪宝鼎显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3、为什么说中国的世纪宝鼎比其他各国赠送给联合国的礼物意义更深刻?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还可以提出新的问题。学生自学后,按问题来汇报。
二、学生汇报第一个问题(课文的第一部分)时,学生抓住了鼎的样子、重量、外形、艺术价值,以及写作特点,边读边体会。一学生提问:为什么鼎上要设计商周时代的纹饰其他学生补充自己查阅的资料,并联想到了我国的青铜艺术。教师补充一个沙巴体育官网:人要买世纪宝鼎的故事。学生对宏伟一词展开辩论。教师小结,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带着激情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读中,注意了训练与评价。
三、学生汇报第二个问题(课文的第二部分)时,学生抓住了关键的句子来体会灿烂文化的,其中一学生,理解了一言九鼎的意思,而且拓展带鼎的成语。学生疑问:世纪宝鼎为什么是团结、和平、统一、权威的象征?为什么用鼎来象征中国?师生共同研讨,争议。教师小结,激发情感朗读课文。注意了读的感受,与评价。
四、学生汇报第三个问题(课文的第三部分)时,学生也是边读边体会的,重点体会和平昌盛,寓意深远的含义。最后齐读最后部分。
五、三个问题解决后,设计的是拓展训练。教师出示世纪宝鼎图片,让学生说一说此时的感受。学生感受有三个层次,一是谈到了我们的未来;二是谈到了中国的富强;三是联系到了战争与和平。
六、教师让学生假象:假如你是中国的代表,来到联合国,让你发表个演说,你将怎么说?学生思考后,讲演。
七、最后,围绕世纪宝鼎设计4个活动建议。
设计二
一、直接导入课文,揭示问题并板书。回顾上节课内容,书空鼎字。
二、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的最重要的内容在哪里?让学生结合阅读提示,默读课文,思考,怎么学习这篇课文?
三、学生讨论学习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按自己的方式来读书、学习。学生小组合作。
四、学生汇报交流。重点让学生体会表达的方法,以及作者的情感,让学生读出情感。
五、出示世纪宝鼎画面,假设学生去联合国做导游,介绍中国的世纪宝鼎。学生练习后,指名学生解说。教师采访其他学生的感受。
拓展练习。教师引导学生给奥运会设计吉祥物。然后,让学生画一画,写一写,读一读。
这是我听课后整理出来的,两个老师设计的思路。显然,这两个教师设计的切入点各有不同。设计一,是以问题为引线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寻找答案。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注重了学生多元的感受,意义的生成,以及新的问题发现。教学时依托文本,又没局限文本,注意了课外的拓展,资料的补充。当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情感生成的时候,教师激发情绪,引导朗读,读出情感。教学过程,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意义,教师能抓住有力的时机展开研讨,交流。课堂教学体现了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自我感受,以及情感的教育。例如,让学生看世纪宝鼎的图片,再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演讲等。最后的活动建议,也是很有意义,让学生感到不仅学到的是一篇课文知识,而且还有那么多的问题值得研究。体现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设计二,注重的是从课文的整体入手,先抓住重点段落与内容。然后是学法为先导,尊重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汇报交流,基本是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但学生停留在文本的表层了,没有深入意义的探究,教师也没有深入的挖掘,思路凌乱。导游与采访只是对文本的重复,没有意义的生成。后面的读写结合,显得牵强。
我的反思
1、没有教师的解构(包括解读)就没有很好的课堂建构。所谓解构就是教师带着一种对传统的反思与挑战来解读文本。教师要考虑的是文本还有没有其他意义的生成性,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过程,学生能够向什么样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应该有所预测与估计,然后根据可能出现的情况,考虑怎么教,如何建构课堂教学。现在有的教师,不能驾驭学生突如其来的问题,主要原因,教师事先没有把课文解读好,教师不能带着一种逆向的思维,或叛逆的思想,或没有多角度的考虑问题,那么课堂教学就会变成了教学的流程。设计一,对文本的解构,就有一种生成的意义,从课前的三个问题的设计足以看出对文本意义的理解。设计二,教学过程没有生成意义,是因为教师就没有对文本解读到位,例如,对中国赠送联合国世纪宝鼎的意义,究竟在哪里?我光靠学生是不能完全体会到位的,为什么要象征团结、和平、统一、权威这是最重要的价值。
2、不要过于追求教学形式。什么是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值得探究,从实际课堂反应,学生所说的学习方式,其实都是形式,也很笼统,而且蜻蜓点水,有的可以说自己也没明白。面对学习方式,学生说出了那么多花样,可是真正怎么学的,学生还是用正统的方法。那么在汇报交流的时候,教师是怎么引导的呢?无非还是按着自己的预案,让学生按着课文结构的有序性,课堂的程序性来汇报。因为不这样教学无法操作,我称为挂羊头卖狗肉。另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糊性,值得警惕,没有明确的问题,泛泛的合作,到底能解决多少问题。设计二的读写结合,目的是体现语文教学的基础性,但也不要牵强附会。
教学设计思路模板语文 篇2
设计思想:语文教学要从课文的主题本位、内容本位向言语的能力本位、品质本位转化。一、出示作家卡片季羡林季羡林,当代著名语言学家他的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二、出示一组词语和句字,读中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
1.出示一组词语
花团锦簇满院生辉
五彩缤纷万紫千红
美不胜收
(这些词语虽然都是描写花的美丽,但各有侧重,分别描写花的形态、花的光泽、花的颜色,最有一词是概括。)
2.出示两句话
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
夹竹桃的香气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
品味词语:熏透、袭、浓浓烈烈
三、理清文章思路
1.课文题目就叫夹竹桃,这是一篇写物的散文。速度课文,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直接表明了作者对夹竹桃的态度。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文章的开头和结为两个自然段
2.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作者的态度是什么点红最值得流连最值得回忆。
(1)流连和回忆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前者指看到夹竹桃后不忍离开,后者指夹竹桃虽然不在眼前,但一直想起它。)
最值得流连最值得回忆放到第一段中你是怎么理解的
(2)读懂了这个开头,你一定会产生一个重要的问题。请你质疑
为什么夹竹桃并不名贵,也不最美丽,但作者却最值得流连和回忆它
3.其实带着这个问题,当你读完全文的时候,我相信你已经找到了答案。
(1)那就是指名读:(结尾)
(2)当你读懂这个结尾的时候,我相信你已经找到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你找到的是什么
板书:韧性?引起我幻想?
四、学习韧性部分
1.课文哪里专门写到夹竹桃的韧性认真读读第四自然段,你从哪里读出夹竹桃的韧性随机出示相关句字,评析词句。
(1)第一句的两个又,看出韧性,坚持不懈的开花。从悄悄地一声不响看出它默默无闻、谦虚、不张扬的个性。
(2)第二句中的无日不迎风吐艳,看出夹竹桃每天都坚持开出美丽的花。
出示句子,与原句对比:
在春夏秋三季里,看不出有什么无日不迎风吐艳。
(原句写的更具体,对夹竹桃有更多的考验,不管环境适合还是恶劣,夹竹桃不受任何影响,每天坚持开出美丽的花朵。这样就更加看出它的韧性。)
(板书:无日不吐艳)
(3)第三句话读上去有些重复的感觉,你能发现吗
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迎春花就是代表春天,而玉簪花和菊花就是代表秋天,那么前面再写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不是意思重复了吗
(其实意思并没有重复,从春天一直到秋天强调的是时间不间断,而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强调的是各种花都不放弃。)
板书:无不奉陪(能否也加个日)不行,无不奉陪不仅强调每天奉陪,而且强调每种花都奉陪。这里一字不能多,上面一字不能少。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季羡林语言风格率真而不乏睿智。
2.欣赏几句描写花的句字,体会季羡林语言风格质朴而不是典雅。
师:刚上课时,我们就欣赏到课文五个描写花形花色的成语和两句描写花香的句字。我们体会到了季羡林先生质朴而不失典雅的语言风格。现在让我们再来欣赏这样一句话。
出示: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则在秋风中怒放。
师:为什么同样是秋天里的两种花,为什么给人的感觉是如此的不同作者描写得有没有道理呢出示玉簪花和句话的图片,图文对照朗读感受。
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写了两种花,不仅有外在的形象,更有内在的情愫,我们又一次体会到了季羡林老先生质朴而不失典雅的语言风格。
3.师指着板书引入思考,课文第四自然段从几个方面来写夹竹桃的韧性的第一方面能否也用上无不来概括。
板书:无日不开花
4.作者不仅描写出了夹竹桃的韧性,而且他有时怎样评价这种韧性的呢出示并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改成陈述句对比朗读,体会语气。
五、学习幻想部分
1.夹竹桃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幻想,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出示:
我幻想它是_______,它居然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幻想它是_______,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幻想它是_______,我就真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这样的句式展开一种幻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感受季羡林散文的睿智风格。
课文学完了,我们通过这篇散文的学习,初步领略了季羡林先生的语言风格
出示: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从哪里能够感受到季羡林先生的睿智
比如:
将夹竹桃与其他花对比的手法,突出夹竹桃的韧性。
开头设置悬念,结尾总结提升,首尾呼应。
这样的韧性,不仅对花来说是可贵的,对人来说也是可贵的。
作者爱上夹竹桃,是因为夹竹桃给作者带来了美,它让作者产生许多联想,这是一种形象的美,而夹竹桃的韧性,则给作者留下了精神的美。
板书设计:
其他的花夹竹桃
韧性引起幻想
一年三季花开花落无日不开花
万紫千红无日不吐艳
无不奉陪
教学设计思路模板语文 篇3
一、教材简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第十一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写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
课文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文质兼美,富有人情味,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十分接近。文章前一部分文字浅显生动,后一部分概括优美,个别语句含义较深,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了多维的思考感悟空间。
二、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五年的学习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本课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因此,对本课的教学,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
三、教学思路及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关于阅读教学,标准中进一步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
以上从课程标准中囫囵吞枣地搬来的几句,权当本课教学的理论依据。再立足教材本身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水平,把学生自选学法,自读自悟,教师扶助点拨作为基本的教学模式,以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情感氛围为特色。
首先,教师应定好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位置,变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者,为激励、组织学生主动的去学道、悟道,和学生共同参与学习的特殊学者。这是学生得以自主学习的前提。这种教师角色位置的变换,从以下的教学设计中可以体现。
一、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选读书方法。沙巴体育官网:教育家杜威说过: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做的才学得会。本篇课文的第一部分,是具体事例的记叙,具有情景性和情节性,在理解方面没有太大难度,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特点,自定读书方法,如小组编演短剧,练习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分析表达方式,甚至于把文字改变成漫画等等方法自读自学。让学生在编、说、读、演、议等实践活动中完成对语言文字先领悟内化,再积累外化的过程。体会文中母亲对子女的感性的爱,父亲的充满理性的爱。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有个性才会有创新。课文的第二部分,有不少含义较深,具有哲理性和启发性的句子,学生读时,肯定会有所感,有所悟,同时也会有疑问。因此,教学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从老师提供的两种学习方法中,选择一种自读自悟,一是找出文中自己感触较深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或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文体不限,可以是短文、诗句,格言警句的形式等;二是发现难以理解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可以先试着自己回答,或与同学讨论,也可以向老师求助。让学生在读、悟、写、问、议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热情的鼓励和严厉的警告都源于爱,只不过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学习感受爱,理解爱,明白鼓励与批评在成长中的作用,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
三、立足课内,放眼课外。语文教育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积累是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关于积累的理念,在新近修订后的语文教材中已有充分的体现。)倘若仅仅是让学生读好、读透教科书上的内容,积累的量毕竟是有限的。为学生课外阅读创造智力背景,积方法、打基础、激兴趣,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任务之一。在解答了学生的质疑问难之后,出示《父亲的爱》一文,让学生进行比较性快速阅读,巩固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并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抛砖引玉;布置自主性、开放性的作业:1.同学间互相推荐阅读反映亲情和人与人彼此关爱的文章或书籍。2.写一写你感受到的父母对儿女的爱,可以是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听到的或看到的。
总之,本课教学的设计根据教材的特点,不过多使用电教及其他辅助手段,教学程序也比较简洁,重在让学生自读,对语言文字予以直接的思考、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简述
(第一课时和第三课时略,只列出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引入新课。读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对反义短语的对比语气。
二、整体入手,把握文章的情感思路。小组讨论或自己独立阅读思考,课文主角巴迪在这件事情中的情感哪些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三、自读自悟,质疑问难。弄清了巴迪的情感变化,提出不理解的语句或别的问题,师生讨论,各抒己见,共同探讨提出的问题。(此间老师注意把握重点与主次,起好激发和主导作用。)
四、自选学法,加深理解与积累。出示学习方法:1、练习分角色朗读或把文中的情景用小品的方式表演出来:2、文章中什么使你感受最深,把自己的感受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写出来;3、辩论:两种断言究竟谁好谁坏。(此间学生自由分组,选择一种学法各自进行学习,老师巡视点拨。朗读或表演练习好了的同学,写好感受的同学自己到讲台上展示给大家。)
五、拓展阅读,增加积累。让学生用快速阅读的方式,阅读〈〈父亲的爱〉〉一文,读后评论此文和课文的异同。(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及文章的表达方式上进行思考比较。)
六、布置开放性作业。1、同学间互相推荐阅读体现亲情的文章或书籍。2、写一写你亲身感受到的或见到过的父母关爱子女的事例。
教学设计思路模板语文 篇4
一、教学目标1.掌握主题文本:(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2)找出重点描写茉莉花的句子和描写爸爸、妈妈细节的语句,在反复朗读中体会理解。2.感悟文本主题:从课文对故事细节的描写和对茉莉花的描写中,感悟出爱就是时时处处为对方着(zhuo)想这么一个主题。爱就像茉莉一样,虽然平淡无奇,但是它洁白纯净,清香弥漫,平凡但又珍贵。
3.培养语文品质:
(1)从课文描写爸爸、妈妈的许多细节中准确体会爱的具体内涵,从而培养感悟的准确性。
(2)从各个细节折射出的爱的具体内涵中,提炼出课文关于爱的主题:爱就是时时处处为对方着(zhuo)想,并与茉莉进行比较,找到两者的相似意蕴,它们虽然平凡,但纯洁而珍贵,散发着人性的芳香,从而培养感悟的深刻性。
(3)联系学生家庭生活,交流自己父母之间爱的种种细节,丰富对本文关于爱的主题的认识。同时仿照课文的表达方式,用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对爱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感悟的丰富性。
二、教学板块设计
(一)揭题质疑,体会茉莉的特点
1.读课题,质疑:爱为什么像茉莉呢?爱到底像茉莉的什么呢?
(1)出示课文中描写茉莉花的句子:
妈妈寻思了一会儿,随手指着那株平淡无奇的茉莉花,说:就像茉莉吧。
爸爸去洗漱,我悄悄溜进病房,把一大束茉莉花插进瓶里,一股清香顿时弥漫开来。
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他送来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2)指名朗读,找出描写茉莉特点的词语。
板书:平淡无奇、洁白纯净、清香四溢
(3)在课文中,作者三处描写到了茉莉的某些特点。现在请用一句话将茉莉的特点完整地表达出来(提示用虽然但是的句式)。
(二)学习6~8自然段,初步体会细节描写中表现出的父母之间的爱。
1.课文为我们讲诉了一个发生在作者家里的普通的故事。谁能用最简单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的内容。(妈妈得了急病住院,爸爸出差回来,到医院陪护妈妈,表达了爸爸和妈妈之间的真爱。)
2.仔细读读7~8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妈妈和爸爸之间的爱?
出示:
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
(在品析中体会妈妈对爸爸的爱,表现在自己虽然生病了,但还为对方着想,让对方先把饺子吃完,再告诉自己生病住院。爸爸对妈妈的爱,表现在自己出差回家,又累又饿,但知道对方住院以后,顾不了自己旅途的疲劳和饥饿,先去探望对方。遇到困难时,她们首先为对方着想,完全不考虑自己的处境。)
随机板书:记住直奔
3.师:同学们,爸爸和妈妈都深深地爱着对方,碰到意外,都能够为对方着想,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处境。(板书:为对方着想)
师:同学们,在7、8自然段中,爸爸和妈妈之间的爱都是从细微的地方表现出来的,有时是一句不经意的话,有时是一个小小的举动,这样的话,这样的举动,在文章中我们就称为细节。(板书:细节)
(三)学习7~18自然段,由扶到放,进一步体会爸爸与妈妈之间的爱
1.自读在一天清晨中发生的事情,看看从哪些细节中可以体会到爸爸与妈妈之间的爱。在重点语句上圈圈划划,并做些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
2.引导学生对重点细节的品读和感悟
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问:叮嘱能否改成嘱咐?爸爸为什么要叮嘱?)
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问:爸爸为什么要紧握着妈妈的手?板书:紧握)
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问:妈妈为什么不敢动?板书不敢动。既然妈妈手脚都麻木了,为什么嘴角还挂着恬静的微笑?)
上述三句相关联的话对比朗读,进一步体会父母之间的真切深沉的爱。
初生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问:探能否换成照、射等?出示插图,问:到底是什么让一切变得那么静谧美好,又是什么让这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3.师:同学们,在课文描写的这些细节当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爸爸和妈妈之间的那份真切深沉的爱。他们的爱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宁愿自己受点苦和累,也要时时处处为对方着想。(板书:爱就是时时处处)
4.出示17、18自然段,感情朗读,说说为什么爱如茉莉?作者为什么最后要反复说:爱如茉莉?
(爸爸和妈妈之间的爱,就像茉莉那样,虽然平淡无奇,但是纯洁美好,充满人间真情,芳香四溢。反复写爱若茉莉就是为了强调爸爸和妈妈之间这种爱的纯洁与珍贵。)
(四)联系生活,拓展深化
1.在你家里,你能够通过一两个细节来传达你爸爸和妈妈之间的爱?(前置性作业,交流)
2.用一句比喻表达自己对爱的理解,然后交流。
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爱的名言
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印度]泰戈尔
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暗。[法国]罗曼罗兰
板书设计
爱如茉莉
记住直奔平淡无奇
叮嘱洁白纯净
不敢动紧握清香弥漫
细节
爱就是时时处处为对方着想。
教学设计思路模板语文 篇5
《栩栩如生的小动物》设计思路-小学语文教案
单元导读课,之前听过几次,但是真正上导读课,还是第一次,说实在的,这么多年,一直没正式讲过语文课,所以,当领导安排我上这节课的时候,心里着实打鼓,从备课到课件制作,到试讲再到正式讲课,加上几个语文教研组长的指导,自己对导读课有了一定的认识,可以说收获颇丰。现在简单结合自己的课谈一下设计。
我的这节课主要主要围绕“栩栩如生的小动物”这一注意进行了两方面的导向,一是导方法,二是导内容。
首先开课伊始,先进行本单元的经典诵读,朗朗上口、富有韵味的的诗经诵读,导入了课前的关于小动物的演讲,让学生初步感受自己眼中的可爱的小动物的形象,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并在富有趣味的话题中,自然进入本单元的导语学习。
然后结合导语,让学生提炼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单元课文之前必须先阅读导语,知道阅读导语的重要性,这也是学习单元的第一步。
在接下来的环节上,主要是引领学生先从整体上对本单元的课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去初步感受作家眼中这些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并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单元课文,选择最感兴趣的课文段落进行体会感悟动物形象,在学生的交流的同时,让学生知道,学习本单元课文,体会动物形象,最常见的几种方法就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要词句段体会感悟,边读边想象动物的形象。这样以来,明确了学习方法就便于在以后的学习中知道如何去做。我认为在导读课上学到些有效阅读本单元课文的方法,这样做导读课最终才有意义,最终才有长远的发展,最终才能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又抓住了语文园地的关于动物的词语进行初读背诵,让学生明确对于课文中的词语也应该采用一些合适的方法,比如划一划,读一读,背一背的方式,并在习作中可以加以运用。
之后的习作准备环节,我主要是让学生自读习作要求,初步明确习作的要求,并且引导学生初步谈出接下来的时间要准备习作,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准备,鉴于本次习作是写身边熟悉的小动物,为了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我特地抓住了如何观察,让学生了解观察小动物的方法,便于在以后的两个周内有目的性的进行观察。学生知道了观察小动物可以看一看、摸一摸、喂一喂、玩一玩等方式,就能写出动物的特点。不至于上来就写不了解的动物,如大熊猫、长颈鹿等!
本单元的课外拓展阅读是法布尔的《昆虫记》,为了提起孩子们阅读的兴趣,我选择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昆虫——蝉,也是他们很熟悉的昆虫。开始,我选择的是螳螂,我从昆虫记中选择了一段描写螳螂优美外形的一段话,让学生猜是什么昆虫,然后提升学生螳螂表面看起来温柔,实际上是很残忍的动物,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可是试讲后,我们发现,学生根本猜不出螳螂,学生似乎不太了解螳螂,所以,我选择了知了猴蜕变成蝉的过程,让学生有兴趣去读。
就这样,一节课的时间,我带着学生基本理清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学生初读的第一感受;了解了学习语文不仅是学习课文,还要学习词语,积累词语,还有习作、阅读等内容,明确更重要的是明确了在学习单元的时候一些常用的学习方法,基本达成了课的设计初衷。
当然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也很多,如学生在初读感知的环节中,时间不够充裕,导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真实需要和读书感受。在最后一个环节的导入《昆虫记》环节中,让学生猜昆虫时,学生没有猜中,答案五花八门,我在处理的时候有些急,没有让学生充分读,在学生没有读懂理解的情况下,导致课堂乱,学生少思考的时间。
教学设计思路模板语文 篇6
1、听音乐提问,引起课题(放录音、流水声)提问:
小朋友,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你们喜欢水吗?水有什么用处呢?如果没有水会怎么样?(幼儿讨论后发言)
2、教师小结:对了,我们人需要水,植物和动物也需要水,而且需要清洁干净的水,如果水被污染了,(学习词:污染),那么,水生动物会怎样呢?(幼儿自由回答),水生动物到底会怎样呢?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
流程(二)通过看录像,让幼儿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及带来的危害。
1、第一次放录像后问:水生动物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它们生活得怎么样?(讨论发言)
2、第二次放录像后问:现在水生动物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画面上出现水生动物生活在污染的环境中),听听它们喊什么?
3、第三次放录像定格,放录音:(呼唤声:唉呀,我实在受不了了,快闷死了,救救我们吧!)
放完录音后问:哎呀,水生动物在呼喊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喊救命?水生动物的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怎么说的(放录像)。
动物甲: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原来的家到处是静静的清水,绿绿的水草,空气真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非常快乐。
动物乙:可是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实在太差了,水面上经常漂浮着塑料袋、烂菜、瓜皮果壳、废纸和各种垃圾,这些垃圾慢慢地腐烂,整条河水都被这些污染物弄得臭哄哄的。
动物丙:你们看,每天这个管子还排出许多有毒的污水,使我们的呼吸感到困难,透不过气来,许多伙伴已经死亡了,看,虾公公也已经生病了(咳嗽),快救救我们吧!
4、小结:现在,你们知道水生动物的家里,发生什么事了吧,原来水生动物生活得非常快乐,因为它们的家里都是静静的清水,绿绿的水草,空气真好,现在,生活在污染水里的水生动物们非常难过,很不快乐,我们怎样帮助水生动物呢?
教学设计思路模板语文 篇7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
2、通过多种方式朗读、感悟课文;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课文内容;用渐渐说句子,积累语言。
3、懂得遇到困难要认真观察,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感悟课文;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具准备:
小矿泉水瓶多个,小石子若干,道具一套,课件一组。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新课。
二、复习生字。
三、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生读、一生对其评价,师指导读,再指生朗读,齐读。)
2、学习二、三自然段。
(1)生自由读课文找出乌鸦喝到水所想的办法。
(2)生分组按课文内容进行实验。
(3)用渐渐说句子。
(4)指导读二、三段。
(5)用一句话夸夸乌鸦。
3、学生创作课本剧进行表演。
四、拓展思维:如果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
五、总结本节课学生学习情况。
教学反思
如何让低年级的学生乐学、愿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在《乌鸦喝水》一课的教学中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培养学生亲身实践的能力。
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让学生再回到课文看乌鸦是怎样想办法喝着水的,为了让学生尝试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小组合作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着水的过程。学生实验完成后,不禁发出:哟,水真的升高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通过合作实验,学生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实验、说一说实验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二、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在充分了解课文内容后,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你们想不想看一下我们班的同学表演的乌鸦喝水的故事?同学们是异口同声地表示同意。学生在分组创作课本剧的过程中都是很积极地把自己的好点子献出来,结果冯玮同学的表演更是让大家耳目一新。学生的表现欲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