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的编辑为大家带来的在桥边课件。老师的部分工作内容就有制作自己教案课件,需要老师把每份课件都要设计更完善。教案设计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
在桥边课件 篇1
一、教学目的:
1、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旨,理解小说所表现的一种内在的优美。
2、体会小说情节的基本模式,理解情节中的细节、情节的摇摆、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等技巧对情节运行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情节摇摆在本文中的具体体现。
2、思考并领悟对处于困境中的人给予物质帮助之外,还应给予精神关怀这一道理。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关于作者:
海因里希·伯尔,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作家。生于科伦一雕刻匠家庭。1939年入科伦大学学习日耳曼语文学,同年应征入伍,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曾负过伤,当过俘虏,对法西斯的侵略战争深恶痛绝。1985年逝世。是战后德国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被誉为是当代德国的歌德。他的著作有四十多种译本,在全世界拥有广大的读者。六年的军旅生活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鲜血、残骸、废墟……使他的作品充满灰暗、抑郁的基调。但也有人说伯尔的作品既弥漫着下层人民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欢乐的精神。
1947年伯尔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成为职业作家。这一时期伯尔参加了“以探讨一切当代问题为宗旨”的“四·七”社,并成为该组织的重要成员。他的创作主要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旨在探索战争给德国及其民族带来的种种灾难。作品基调灰暗、抑郁,主要人物形象大多是士兵。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火车正点》(1949)、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1951)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1950)等。成名作《火车正点》已成为联邦德国“战后文学” (即“废墟文学”)的代表作。五六十年代,伯尔创作进入一个新阶段,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更广阔,技巧也日趋姻熟。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小《……一声没吭》(1953)、《无主之家》(1954)、《九点半钟的台球》(1959)、《小丑之见》(1963)等。这些作品主要写西德战后“经济奇迹”中的小人物的种种遭遇,其中《小丑之见》被称为这一时期形成的“不顺从文学”的重要作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作品《在桥边》。
(二)整体感知:
1、浏览课文,并复述小说的主要情节。
我在桥边数人数,每次都故意把一个可爱的姑娘漏数掉。
(三)重点研习:赏析细节
(1)乱数
思考:怎样乱数?为什么乱数?我想通过乱数表达什么?
“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就送给他们几个。”“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当我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时,我就用五位数字表示我的慷慨。”
“整天,整天,我的不出声的嘴像一台计时器那样动着,一个数字接着一个数字积起来,为了在晚上好送给他们一个捷报。”这就是“我”的工作,“我”早已等同于一架“计时的机器”了。这个工作对我而言是枯燥、无聊、单调、空虚、灰暗的。
我对这个工作不满意,但为了生存,“我”又无力抗争。我唯一能作的反抗就是故意制造不准确:“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时,就送给他们几个……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这些充满反讽和揶揄的笔调表露了“我”对这种生活的不满和反抗。
渴望意义的人面对无意义的世界,会表现出厌倦。厌倦是一种既不肯接受又不想反抗的心态。我把厌倦看做无聊的一种形态,一种包含激情的无聊。(周国平)
(2)不数:姑娘来的时候,和她同时过桥的人,我一个都没数。
思考:为什么此时会不数?
因为我心爱的姑娘此时过桥了,在单调、枯燥的工作中,姑娘的出现就像一泓清泉,冲淡“我”对毫无意义工作的不满,点亮了“我”原本灰暗的生活。这是主人公无聊生活中的唯一亮色了。
思考:姑娘在桥上经过的时候,我的心理感受是什么样子的?
“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所有在这个时间走过的人,我一个也没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动”“所有一切有幸在这几分钟内在我朦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过的人,都不会进入到统计中去而永垂不朽了。”“这很清楚,我爱她。但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我在爱她。这是很清楚的,我在爱她。”(齐读这两段,感受我的心理。)
小结:“我”是真的在爱着她了!在姑娘过桥的那个瞬间,如此美好而激动人心的几分钟成了主人公的全部幸福所在了。
(3)漏数:主任过来检查时,我把她一个人漏数了!
思考:为什么这次我会数得如此认真?
主任统计员的出现,这直接关系到我的生计问题。“我”的内心由之前的“愉悦和欢快”重又跌回了谷底,“我”内心充满了紧张和矛盾。
思考:为什么我数得如此认真,但还是把她给漏数了?
表面上看,“我”为了生计,压抑住了自己对姑娘的感情,“因为我必须数,不能目送她过去”,而在内心深处,仍然是真挚的爱情和精神世界的真正寄托压倒了空洞无意义的职业——“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我这个心爱的小姑娘不应该被乘、被除、变成空洞的百分比。”
思考:姑娘是我的什么?
毫无疑问,她是我追求的爱情,同时,她又不单单是爱情。那个“可爱的姑娘”代表“我”心中美好的事物,是我的精神寄托,并不代表我的现实追求,所以不具有特殊的固定性。换另一个可爱的人,甚至动物,“我”也会这么做。
思考:漏数有意义吗?作者想通过的漏数表达什么?
“漏数”并不能改变现实什么,但它表现着对美好事物的维护、坚守,表现着一种精神追求。对姑娘的爱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主人公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他在这样的社会氛围、这样的个人境遇中,依然坚持的对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种守望。
思考:漏数的结果是什么?
结果是我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这结果虽有点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小说的主色调还是比较明快的。
(四)重点研习:理解摇摆
1、小说中,即使故事的开端和结局都很简单,作家也不愿意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的,而是要让他千折百回,每一个地方都可能遇到难以逾越的困难,越是曲折,越是跌宕,小说越是精彩,这就是小说情节摇摆所产生的魅力。这篇小说也是如此,情节在短短的篇幅中几经摇摆,“我”的内心情绪也随之起起落落。请同学们说说故事的主人公的情绪有着怎样的起伏?
开端是主人公灰暗而毫无意义的生活现状,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爱上了过桥的姑娘,因了姑娘的出现,空洞的生活忽然有了亮色而心情愉悦,这是主人公第一次的情绪起伏。这也是情节的第一次摇摆。
随着情节的发展,主人公生活中唯一的那点幸福却也并不能一帆风顺。于是,就有了情节的第二次摇摆。作者安排了主任统计员的出现。主任统计员要来检查了,“我”的内心由之前的“愉悦和欢快”重又跌回了谷底,“我”内心充满了紧张和矛盾。
第三次摇摆在高潮部分,表面上看,“我”为了生计,压抑住了自己对姑娘的感情,“因为我必须数,不能目送她过去”,而在内心深处,仍然是真挚的爱情和精神世界的真正寄托压倒了空洞无意义的职业——“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姑娘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情节运行到这里,似乎要滑向悲剧的结局了。可偏偏峰回路转,“我”居然被主任统计员认为是“好人、很可靠”,幸运地逃过了检查,将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
小结:倘若只按“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看,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很简单的,甚至不会引发多少的同情与思考。但正是因为有了情节的一次次摇摆,有了主人公内心情绪的起起落落,才使得小说简单又丰厚,摇曳而生姿。以上是我们通过情节这一元素走进了伯尔的《在桥边》,感受了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的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悲欢。
2、伯尔通过这个故事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1)是爱情么?是表现爱情的巨大力量么?并请谈谈你的判断理由。
小说表面上,是在表现爱情对于一个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具有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深层的更在于表达对德国战后,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的精神状态的关注。因为主人公的爱情,仅仅只是暗恋,他甚至并不打算告诉那姑娘,“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插入问:主人公是把这次爱情作为可以实现的现实追求来看待么?)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主人公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他在这样的社会氛围、这样的个人境遇中,依然坚持的对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种守望吧。
(2)除此以外,作者还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请同学们将眼光再次投向小说的结局,谈谈它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
a)小说的结局极富戏剧性,多少有点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么?为什么?
既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故事的发生部分,已作足了铺垫。
b)要来检查的和认为“我”是一个可靠的人的并给予我数马车这一美差的都是“他们”。那么“我”眼中的“他们”到底是怎样一群人呢?
他们看到数字时的“脸上放出光彩、容光焕发、心满意足、眼睛闪闪发亮、喜欢这个未来完成时……这是一个只关心数字而完全忽略人的精神存在的社会,这更是一群只知道盲目陶醉和满足于“我”送上的数字的.官员,其实这些数字根本都是“不准确的”,随“我”的心情故意乱数的,“我”也“是一个不可靠的人”,这样的一个社会氛围,这样的一种官僚主义作风,注定会有如此荒谬的结局。所以,这样的结局又完全在情理之中。
c)作者通过这个结局反映了怎样的一个社会现实?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从始至终都没有人给过主人公真正的精神关怀。尽管由数人换成了数马车,但改变的仅仅是工种,他的处境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他的精神需求也许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他作为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也许同样被永远地忽略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课文这样的一句话“坐在马路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说明像主人公这样的遭遇并非特例。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
小结:这就是伯尔的小说,在极短的篇幅里,在看似平静的叙述里,既有小人物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理想主义的欢乐精神。通过情节的一次次摇摆,阐释了深刻而复杂的主题,带给人们无尽的思考。
(五)联系现实、拓展延伸
不仅在伯尔的小说中会出现这种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情况的发生。在纷繁复杂、追求利益的现代社会,人们太重视物质上的追求和满足,而忽视了精神的充实和探索。很多人舍得给自己的父母花钱买很多高档物品,却舍不得每天陪父母聊聊天;很多父母整天忙于挣钱,却没时间陪自己的孩子好好谈谈心。在这个社会,很多人认为物质上的满足就是最大的幸福,给人物质上的帮助就是最大的帮助。孰不知,真正的幸福与物质无关,真正的幸福也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相反有时失意时的一句鼓励,痛苦时一个拥抱,沮丧时的一个眼神,落魄时及时伸出的一只手,那才是真正的帮助,真正的关爱,那才能让别人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在桥边课件 篇2
一、背景介绍
《外国小说欣赏》是在学生完成高中语文必修阶段的学习任务之后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属于小说与戏剧系列。《外国小说欣赏》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适当地勾勒外国小说史的轮廓,简单介绍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以及诸种流派,最终目的是了解小说艺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
二、目标设定
《外国小说欣赏》分为八个单元,按小说的基本元素来设定,分别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 结构情感和虚构。《桥边的老人》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要求是:
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
3.考察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和题旨呈现的关系;
4.了解小说的叙述腔调和速度控制。
《桥边的老人》篇幅短小,笔法简练,但是意蕴却很深刻,叙述角度也很具有代表性,所以结合单元要求和文本特点,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置为:
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
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在桥边课件 篇3
今天正式上课了。我给同学们介绍了一下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的特色,指导他们学习时怎样做好预习,提醒他们这学期将结合所学小说要多练笔,强调每单元至少要写一篇习作。
这节课另外一项教学内容为鉴赏《桥边的老人》第一段场面描写: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扳着轮辐在帮着推车。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
我先叫同学们闭上眼睛听我朗读上面文字,然后问他们眼前出现了什么,他们都感受到了画面。然后我叫他们又自读了两遍,然后思考,要是将这个画面拍成DV,那该怎么调节镜头?他们思考了一会儿,悟到了上面的场面由这么些镜头组成:
第一个镜头为近焦镜头逐渐调为特写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接着,将镜头从老人身上逐渐移开,渐渐转换成长镜头向河上扫视,几乎成为全景:“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这里一个“涌”字,极力渲染出当时人们过桥时的混乱。潜台词是当时情况非常危急。这很能体现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可惜学生没能体会到,下节课需要引导一下。然后第三个镜头又把焦距调近,集中到:“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扳着轮辐在帮着推车。”镜头再挪移调焦出现:“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最后再聚焦到那个老人:“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简单说,就是先近看老人,然后调长焦距远看老人身边的人事,再聚焦回到老人。所以,可以这么说,描写画面,也像拍摄电影一样,需要注意顺序和调焦。这里的顺序,先写焦点,次写四周,后又回到焦点;镜头,焦点近镜头或特写,四周环境,长镜头扫视逐渐收拢。
为了使学生认识更加清楚,我又给他们朗读了《中国年度微型小说》中毕淑敏的《盲人看》的一二段:
每逢放学的时候,附近的那所小学,就有稠厚的人群,糊在铁门前,好似风暴前的蚁穴。那是家长等着接各自的孩童回家。
在远离人群的地方,有个人,倚着毛白杨,悄无声息地站着,从不张望校门口。直到有一个孩子飞快地跑过来,拉着他说,爸,咱们回家。他把左手交给孩子,右手拄起盲杖,一同横穿马路。
同学们能比较快地感受到作者用长镜头写整体后用特写聚焦局部写主要人物描绘场面。
最后我布置了本周第一篇周记:用一两百字描绘一场面,要求所写场面让人眼前如现。
附寒假涂鸦“场面”片断:
秋风瑟瑟,虫声唧唧。一轮皎洁如玉的圆月时而躲进云里,时而探出脑袋,在云朵里时隐时现,像与小星星们捉谜藏似的。
时候已经是农历十月的中旬,山野的梯田里,农人们乘着月色,正忙着晒薯丝。
一位十来岁的少年,正陪伴着他的父亲在田野里刨番薯。虽然有一点点凉意,然而少年跑前跑后,一会儿递番薯,一会儿递畚箕,忙得不也乐乎。
也许是小家伙忙累了吧,这时,他又抱着一条红薯心,坐在稻草堆上津津有味地一边啃着,一边看着月亮与星星捉谜藏。他想,月亮真是幸福,可以爬得那么高,可以跑得那么快,可以有那么多的星星与他作伴。但是,他并不羡慕,因为他爸爸曾经告诉他,只要天气好,番薯丝晒得漂亮,到集市上卖了,他爸爸可以给他买许多许多好吃的好玩的。
远处一声犬吠,打断了少年的思绪,同时也听到了父亲说,可以回去了,可以回去给他过十岁的生日了。这时,他才想起,今天,是他十岁的'生日。
月亮又出来了,整个山野就像白天一样明亮,星星倒不见了,也许他们躲起来想让月亮去寻找吧。
推荐昨天指导学生欣赏了《桥边的老人》第一段的场景描写,并布置学生描绘一个场景。今天披阅了学生的场景作业,发现学生掌握得较好。我想,只要常指导学生这么练习写作,学生会改掉只抽象叙述而不知描绘的毛病。
今天课上主要鉴赏小说的主体部分“我与老人的对话”。在备课的时候,我怎么也抓不出学习此文对话部分的突破口,但当我进入教室走上讲台时,突然来了灵感,向学生提出了下面一些问题:
全文主要由对话组成。我们知道,若要真正对话,按理说彼此要有共同的话题,那样对话才能够顺利进行下去。那么文中的我与老人在对话,有共同话题吗?老人最关心的是什么?我最关心的又是什么?从老人所关心的话题可以反应出什么问题?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主张?
就这么几个问题,把学生注意力引导到了对“对话”的阅读上。通过阅读,学生很快发现,老人关心的是他老家几只动物的安危,而我虽然也关心老人的安全但更关心的却是战事的发展,所以他们的对话老出现问题。在具体分析时,我适时介入语用学知识帮助分析揣摩,学生终于明白,朴素的对话背后蕴涵着深刻的思想。
最后,我引导学生注意揣摩“涌”、“只是”和“复活”等这些词的微言大义,均收到比较好的效果,也使学生对“冰山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桥边课件 篇4
1.初步了解海明威及其创作风格。
2.通过对话把握作品主题。
3.通过叙述视角理解海明威的叙述风格。
1.通过对话把握作品主题。
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是《外国小说欣赏》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第一课,这篇小说的主题是揭示战争的残忍、罪恶。然而作者在构思取材上,却非常巧妙和独特,它不是以战火纷飞,血腥残酷的战争实景来表现该主题,而是以在战争即将到来前,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下,一个孤身老人当人们竞相逃命时的内心世界,冷静而逼真地揭示出了战争的残忍、罪恶。《桥边的老人》篇幅短小,笔法简练,但是意蕴却很深刻,叙述角度也很具有代表性,所以结合单元要求和文本特点,该课的教学主要扣住对海明威的这篇小说主要内容与题旨的把握及其创作风格的了解,同时渗透话题的相关知识,重在培养学生欣赏外国小说的能力。
他一生都在历险,当过战地记者,打过仗,付过伤。
他年少时因痴迷拳击而导致一只眼睛永久失明。
他两次参加世界大战,获过十字军功章、银质奖章、勇敢奖章和铜星奖章。
他因膝盖被打破,开过12次刀,取出237块碎弹片。
他擅长钓鱼,曾钓过7米多长的大鱼。
他喜欢冒险,斗牛、打猎样样在行。
他用自己的一生及作品诠释着“硬汉”的含义。
他在1954年凭借着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他就是海明威。
今天我们带着对海明威无限崇敬的心情来品读他的短篇小说《桥边的老人》。
1、请用一个词描述一下这座桥。
(1)学生自由回答,并说明理由。
文中告诉我们的是老人没有过桥,这又是为什么呢?
2、在人物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座桥串连起了老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下面让我们根据文中的信息,感受一下老人的过去,品味一下老人现在的情感变化,想象一下老人的未来。
(1)再次浏览全文,概括出老人的过去是什么样的,老人的现在是什么样的,老人的未来可能是什么样的。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老人的过去是 ? ? ? ? ? ? ? ? 。
老人的现在是 ? ? ? ? ? ? ? ? 。
老人的未来是 ? ? ? ? ? ? ? ? 。
(3)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概括的理由。
(4)老人从过去的幸福、快乐到现在的迷惘、无奈,再到未来的悲凉与痛苦。这一变化是由谁造成的?(战争)
(1)学生自由回答。
(2)老师总结:《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本篇小说没有英雄人物,写的是平民百姓,没有战争场面,可也一样感受战争的残酷。战争成了作者的谴责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
1.文中除了老人,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我”,“我”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2.小说的叙述人称除了有第一人称,还有什么?自读课本P7--P8。
播放《阿甘正传》《老人与海》的片头,体会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述故事的不同作用。
《桥边的老人》是海明威非常典型的一部短篇小说,语言简洁明快,内容朴实但不乏深意,非常符合海明威在文学创作中提出的“冰山理论”。我就依照这一理论,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去探究老人的心理变化以及小说的主题。而如何探究这些内容,应该是本课的重点。在问题的设计上不能太琐碎。一琐碎就容易让学生牵着老师走,增加了驾驭课堂的难度。老师上得辛苦,学生听着痛苦。所以整节课就围绕着老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展开对文本的解读。但由于课前没让学生充分预习,最后出现了三个问题:
1、整节课的教学任务没完成;
2、对文本的探究不深;
3、学生课堂生成的疑问比较多,教师难以掌控。这些问题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考验。这就要求我在课前还需要做好三个准备:
1、更深入、细致地解读文本;
2、注意对学生的适时引导;
3、要有针对性的布置预习工作。至于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要想在这一个课时里讲清楚是很难的。应该单独开设一个课时,来解读第一单元小说的“话题”。
在桥边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 叙述的角度对于故事内容和题旨呈现的的作用。
2、 叙述的减法(简洁)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设计理念:
由叙述的角度来切入对小说的阅读理解,引导同学深入思考叙述的简洁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及对主旨呈现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点:
叙述的减法(简洁)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课前准备:
1、请学生了解海明威的人生经历及创作。
2、自读文章,体验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的是沙巴体育官网:作家海明威的一篇短篇小说。说起海明威,我想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这句话:“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这出自什么作品?
明确:老人与海
海明威曾经在他的作品《老人与海》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强悍的老人形象——“硬汉子”圣地亚哥。这个古巴老渔民在海上苦斗了84天,终于制服了一只比他的船还要大几倍的马林鱼。然而,成群的鲨鱼却轮番袭击,吞食老人的捕获物。老人决不屈服,用鱼叉、船桨等排名抗击了三天三夜。最后,马林鱼还是只剩下一付骨架。老人虽然未能战胜厄运,但他确实一位精神上的强者。他留下了一句响当当的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2、海明威也正是凭借《老人与海》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大家知道海明威在创作上有何特点?
明确: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起来啦!”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欣赏他用简洁明快的语言为我们叙述的故事及人物形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概括小说内容。
1、这篇小说虽篇幅短小,但构思精巧,选材典型。自由朗读课文,试分析本文思路。
明确:首段:场面描写,介绍环境;主体:由对话构成情节;末段:交待结局。
小说首段进行场面描写,介绍故事发生的环境。主体部分由对话构成情节,通过对话,将老人的内心之痛刻画入微;最后一段交待结局,既是对背景的再次点明,又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2、从首段的场面描写和末段的结局交代,我们可以明确故事发生在战争的大背景下。作者又是选取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来表现战争?请大家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小说的内容。
明确:即将战争前,在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下,围绕劝离与不走而展开的“我”与一位老人的对话。
三、以话题为纲,解析文本
通过整体感知,我们对文章思路有了明晰的了解,也知道了文章的主体是由对话来叙述情节。老人与我之间的对话简单有效,蕴涵了所有该有的生动情节。因此,解析对话对于理解文本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就掐头去尾,一起来解读小说的对话部分。
1、听录音朗读,关注对话人物。
思考: 对话人分别是什么身份?你的依据是什么?
2、“我”是谁?
讨论: 由课文有关介绍:“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 “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
推测:也许是个战地记者,也许是与法西斯对立的阵营中的战士。
3、话题讲解:叙述
这篇短小的小说就是由“我”来讲述的。请大家思考:由“我”来说这个故事好处和缺点各有哪些?
大家先不要忙者回答问题。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叙述的相关知识。
(1)叙述视角:小说一开始,就要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述视角,或者叙述角度,这是小说的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作者—叙述者—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关系,从而使小说的叙述方式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2)我们可以把叙事角度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全知视角——全知视角的叙述者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是全知全能的,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甚至在叙述过程中加入评论,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叙述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如莫泊桑的《项链》。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象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
她不能够讲究打扮,只好穿着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很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分似的。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
有限视角——这时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第一人称“我”的运用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小说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讲述人,叙述者和人物重叠。
小结:全知视角讲述的故事,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所有线索、发展和结局都了如指掌;有限视角是凡人目光。这时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
(3)根据上面的介绍,请你再次阅读《桥边的老人》,请大家思考: 由“我”来说这个故事好处和缺点各有哪些?
明确:首先,采用第一人称,给了我们一种“亲历”的感觉,显得比较客观,增加真实感和亲切感。其次,由“我”来讲述故事,每一个环节都是“现在进行时”,使读者对下一步情节有所期待,抓住读者的心。
最后,“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讲述的仅仅是“我”的所见所闻,“我”所知道的内容是有限的,比如老人的身份、经历和未来,很难把故事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
4、根据大家刚才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桥边的老人》属于一篇使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讲故事的小说。作者在叙述中运用了一些“减法”,这就决定了我们在阅读中运用“加法”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来,才能很好地解读小说。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解读那个“我”不甚了解的老人形象。
5、老人是谁?
明确:一个年老孤苦的西班牙老人。
6、一个可能是年轻的侦察兵,一个可能是年老孤苦的老人,这两个人在桥边展开了一次怎样特别的对话?
关注对话内容。思考:对话中, “我”关注的是什么? “老人”关注的又是什么?
明确:如:(1)“我”问老人的家及政治态度时,老人的“敷衍”;(2)老人问“我”动物能否挨过炮火,“我”的心不在焉。
这两个人虽然在对话,但是两个人的问答往往有矛盾。为什么两个人都对话会有答非所问的矛盾?
原因:两人身份不同。“我”作为反法西斯战士,关注自己的战斗任务,最多也只是对老人境况关心;而老人远离政治与战争,内心关注的是与自己相伴的动物的生命。
7、因为两个人的身份不同,所以他们关注点不同。老人关注的是动物,我们在一起细细品读一下关于动物的对话,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你从哪儿来?”我问他。“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明确:提到故乡便暂时忘记了眼前艰难凶险的处境并微笑了起来的这一细节,告诉我们他是多么爱他生活的家园。 呆在那儿照顾动物直到最后离开说明他是多么不舍。离开自己深爱之物、让它们被炮火摧残,充满了被迫和无奈的苦涩悲哀。
(2) “什么动物?”我又问道。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你只得撇下它们了?”我问。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明确:老人对动物如数家珍,我们不但了解了老人平日的生活状况,这几只动物在老人心目中所占据的地位,还了解到老人离家时的无奈和被迫。“我”“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暗示了我对老人命运的担心:没赶上去巴塞罗那的卡车就等于要留在战场上了,而此时,最后的大车也即将驶离。
(3)结尾处,当“我”再次催促老人离开、而老人无力动身时,海明威这样写道:“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最后说的比前一句多一个“只是”,却意味深长。可能包含了哪些情感?
明确:——这里面交织着一种“怨”与“冤”得情感:我招惹谁了?我们招惹谁了?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在这言简意深的话语中暗含着对战争无声的控诉。
8、通过解读对话,我们可以看到,在《桥边的老人》中,海明威让人物自己对话,他只是客观地将那些人与那些事呈现出来,而不对他们的对话作任何判断。他让我们凭借小说所透露的信息推导出整个故事。作者的叙述是一种“减法”,隐去了一些内容,力求简洁明快,这也正体现出海明威所倡导的“冰山理论”。
海明威说,“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时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他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你认为,这样写小说是否会影响内容、主旨的顺利表达?
讨论、交流:应该说不会影响的。其实,作者的写作的“减法”正是要求我们读者做好阅读的“加法”:一切被省略的东西都是可以联接和弥补的。读者既可以从“我”的角度体验故事,也可以发挥想象,推测每一个人物的心理,读者自己去推理、想象、判断,极大地丰富故事的内容。这是现代小说对我们读者提出的要求。
9、作者通过简洁的叙述表达了什么主题?
可以让学生思考:对动物的关心说明了什么?老人的形象与故事的主题有什么关系?
在老人的话里,我们似乎能够看到,在他孤独的垂老之年,只有几个动物与他相依为命的晚景。然而,残酷的战争使这一点温馨都无处藏身,一无所有的老人在炮火中不但失去了家园,也失去了最后几位可靠的伴侣,前景的凄凉显而易见,这也许正是老人不急于逃离,也不惧怕战火邻近的缘故。
也许你们会说,在这样一个战乱的年代,人人自危,只求自保,又何必去考虑动物的安危?可是,当你的生活中,连亲人都没有,只有动物相依相伴时,动物就如同亲人一样了。在人们自顾自的逃离中,动物是最无助的,他们被抛弃,无辜的面对人们制造的炮火,对人类的仇恨一无所知,战争的双方,有谁会关注生命的被扼杀,被销毁,被剥夺呢?然而,在老人的眼里,这却是世界的价值所在。
因此,我们说,老人充满爱心,其形象闪耀着普遍的人性的光辉,与践踏人类生命的残酷战争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旨在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斥责非正义战争给世界带来的灾难。
明确:
《桥边的老人》实在是一篇小品:仅由一幅画面、一段对话构成,格局之小,笔法之简练,在宏大战争主题的小说林中,可以说微不足道,但《桥边的老人》仿佛一个小小的窗口,以小见大地揭示出战争的残忍、罪恶,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
四、课堂小结
《桥边的老人》通过一个侧面揭示了战争的残忍与罪恶。然而,作者的构思取材和叙述,却是非常巧妙和独特。它不是以战火纷飞,血腥残酷的战争实景来表现该主题,而是以在战争即将到来前,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下,一个孤身老人当人们竞相逃命时的内心世界,冷静而逼真地揭示出了战争的残忍、罪恶。
《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残酷的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在这里,战争成了作者的谴责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
五、作业
课外阅读莫泊桑的作品《项链》,并与《桥边的老人》相比较,领悟不同的叙述方式产生的不同的审美效果。
在桥边课件 篇6
我们每天都在对话,我们一般都能在语境中判断出对方言语的真实用意。比如A同学问B同学:上个周末你回家去了么?”B同学回答:“我们去爬山了,真有意思,我们还采了野果子呢,要不要给你尝尝?”B显然没有回答A的话,他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学生回答)很显然,他是想让A分享他上个周末爬山的快乐,对于有没有回家这个问题,他不感兴趣。
现代西方语言家认为,对话是有原则的,即有问有答,答和问构成对应关系,显然上述对话没有遵循对话的原则,但这种破坏往往是任务内心真实感情的表现。这在文学作品中也是经常运用的,通过破坏对话原则来达到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作品主题的目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以人物对话为主的小说——《桥边的老人》。
1.对话在“我”和老人之间展开,但我们无法确定二人的具体身份。你能否依据文本内容对他们的身份作一点推测?
【明确】故事讲述者“我”可能是个共和军战士,也可能是个战地记者。
(判断依据:“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查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你的政治态度怎么样?”我问。)
老人:没有别的人,坑内一个人在家,没有工作,也可能在动物园照看动物。
2.这篇短小的小说就是由“我”来讲述的。请大家思考:由“我”来说这个故事各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参考阅读:课本“叙述角度”部分)
【明确】(可能出现的答案):
(1)由“我”来讲述故事,给读者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有很强的真实感。亲切感。(优)
(2)由“我”来讲述故事,故事的每一个情节都是“现在进行时”,使读者对下一个情节有所期待,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优)
(3)由“我”来讲述故事,“我所知道的内容是有限的,比如这个老人额身份、经历和未来,很难把故事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缺)
【点拨】这种由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来讲述故事的视角是有限视角,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通常用第一人称。
3.小说还有一种视角就是全知视角。
请看莫泊桑《项链》中的一个片段:
她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
她不能够讲究打扮,只好穿着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很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份似的。因为在妇女,美丽、风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有没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他们唯一的资格。
这两种视角的区别是什么?
【明确】全知视角的叙述者是全知全能的,了解小说全部的细节和所有的心理和命运,甚至在叙述过程中加入评论及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有限视角的叙述者则只介绍故事的部分细节,把其他部分内容隐藏起来。
【点拨】作者海明威正是用有限视角来叙述故事的,他隐藏了一些内容,使得叙述简洁。
1.仔细阅读这篇小说,请用横线画出老人答非所问或者无问也答的地方,并在旁边写上你的理解。
①那时我在看管动物。
【理解】“我”并没有问他在圣卡洛斯干什么,这是老人主动提起的,表明他很希望能讨论这个话题,这是他谈话的兴趣所在。
②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理解】“我”并没有问老人是什么时候离开圣卡洛斯的,但他强调自己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其用意在于表明动物对他来说真的很重要,若不是迫不得已,他是不会离开自己心爱的动物的。
③唉,只能把它们撇下了。
【理解】“我”问的是“什么动物”,他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说自己离开动物的无奈,表明其恋恋不舍。
④“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理解】在“我”再次问及“什么动物”时,老人终于回过神来,但没有只回答“什么动物”,他把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说得很清楚,他不在意“我”对此是否感兴趣。在谈及动物的时候,他如数家珍,如同谈论自己的家人一样,在老人看来,他所照看的每一只动物都是值得珍惜的。
⑤“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理解】“我”问的是老人又没有家,但老人除了回答这个问题外,还提到了动物的安危,他念念不忘自己照看的动物,为他,它们的安危担心,并在后稳中不断重复这种担心,表明他对自己照看的动物发自内心的牵挂。
⑥“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是再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明确】老人的自言自语表明了老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同时也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性。战争一旦爆发,便全民都要卷入战争,不管你是照看动物的还是种植庄稼的。
2.根据我们的推测,照看动物也许只是老人的工作职责,也许只是他晚年的一个爱好,但他却如此牵挂他所照看的动物,那么这些动物对老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明确】他所照看的动物是他生命的全部寄托,他没有家,没有家人,他所照看的动物便是他的全部,没有了这些动物,他便失去了精神依靠。
3.作者把这样一个故事置于战争的背景下,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
【明确】战争意味着杀戮,战争无视生命的存在,战争漠视生命的价值,战争使这样一位无辜的老人也不得不逃离家园,离开自己心爱的动物。战争史残酷的。
老人只是照看动物,但他却对动物充满了爱,把它们看做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不仅仅是动物,这与战争的杀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人的行为体现出来的是对生命的尊重,而这尊重在战争的背景下弥足珍贵,正是这种尊重才使我们人类永久的和平有了希望。
作者海明威以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来叙述故事,他隐藏了一些内容,使得叙述简洁。而相比之下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则繁复得多。如果说伍尔夫偏爱叙述的“加法”的话,海明威则更爱叙述的“减法”。
我们再细读小说的主体部分(对话部分),看看作者哪些地方用了叙述的“减法”,在“减法”中作者隐藏了什么?
1.“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明确】“微笑”就是一处减法。作者隐藏的是:老人暂时忘却身处艰难凶险却微笑是因为谈起了故乡,因为热爱故乡,因为故乡有他温暖的回忆,包括这些有关动物的回忆。
“最后一个离开”也是一处减法。作者隐藏的是:老人因为战争,不得不离开,最后才离开是因为不舍,但是让自己心爱的动物留下遭受炮火的摧残又是多么的无奈和悲哀。
2.“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明确】这也是一出减法。“最后几辆大车”没赶上,就意味着老人要留在战场上了。平静而简洁的叙述中隐藏的是作者对老人命运的深深担忧。
(与老人命运相关的句子还有):
“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坐了下去”也就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来。
明知此处即将成为战场,“我”两次荃老人离开,但老人为什么不走?
【明确】一方面是因为体力不支,疲惫不堪,“我七十六岁了。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再也走不动了。”另一方面,老人还有对故园的留恋,对未来的茫然,“那边我没有熟人”,老人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求生的欲望减退了。
3.“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不敢想”
……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明确】小说全篇简洁,惜墨如金,这里却反复提及另外几只动物的危险,好想用了“加法”,其实依然是“减法”。因为在这简单的疑问背后深深的隐藏着老人对动物的同情、担忧,老人“每家”,也就意味着没有亲人,那些动物是与他相依相伴的。但是,战争来了,人们自顾自地逃离,动物是最无助的,被人们抛弃在战火中。
可接着讨论:这位老人连自己的生命都难以自保,为何还念念不忘他的那几只动物?
【明确】在老人眼中,动物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是一样可贵的,老人博大的爱心,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与残害生命的战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命何其可贵,战争多么残酷!
4.“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明确】这个“只是”意味深长。这里交织着一种“怨”和“冤”的情感:“我”只是在照看动物,招惹谁了?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这个“只是”隐藏的是对战争的控诉。
通过以上阅读和讨论,我们知道作者的叙述是一种“减法”,隐去了一些内容,力求简洁明快,这正是作者“冰山理论”的表现。
(海明威说:“冰山在海里移动是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他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动作等八分之一的内涵隐藏起来)
作者叙述“减法”正式要求我们读者阅读做“加法”:一切被省略的东西都是可以连接和弥补的。读者既可以从“我”的角度体验故事,也可以发挥想象,推测每一个人物的心理。读者自己去推理、想象、判断,极大地丰富了故事的内容。这是现代小说对读者提出的要求。
在桥边课件 篇7
一、教学目标
《桥边的老人》篇幅短小,笔法简练,但是意蕴却很深刻,叙述角度也很具有代表性,所以结合单元要求和文本特点,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置为:
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
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二、教学过程
(一)准备与预习
1.查阅关于海明威人生经历及创作风格的资料。
2.阅读《诺贝尔文学奖文库·授奖词与受奖演说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中关于海明威的部分。
3.阅读小说,能通过人物对话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且在你思考的人物对话下面做出记号。
4.不看课文,回忆课文的大致内容和阅读时的感受。
5.试着思考一下:你的阅读感受和小说的写作手法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换句话说,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使你产生这样的阅读感受?
(二)体验与建构
1.赏析作品
(1)想象你就是文中的叙事主人公"我",请你依据课文,以简单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战争来临前忙乱的画面,进而品味小说语言简约却寓意深远的艺术特色。
(2)依据课文中的对话,尤其是"我"与老人对话时"答非所问"的情景,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与同学一起思考、讨论:
短篇小说不可能像长篇小说一样对社会历史作壮观的描写,它只能选取一个小角度、一个侧面,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有意义的主题来,那么《桥边的老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2.叙述分析
(1)介绍叙述视角。
小说一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述视角,或者叙述角度,这是小说的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作者一叙述者一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关系,从而使小说的叙述方式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2)介绍叙述人称。
叙述视角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全知视角基本上是叙述者等同于作者,他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全知视角的叙述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有限视角是现代小说的一大贡献,这时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第一人称"我"的运用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小说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讲述人,叙述者和人物重叠。
(3)根据上面的介绍,请你再次阅读《桥边的老人》指出这篇小说的叙述人称,并结合"准备与预习" 第三题,与同学讨论、分析这种叙述人称的艺术效果。
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指导,得出观点:
《桥边的老人》中,第一叙述人称"我"的出现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
(2)《桥边的老人》叙述视角分析:
首先,这种角度给了我们一种"亲历"的感觉,仿佛这是一篇来自战场的报道,一个真实的特写,可以增加一些真实感和亲切感。
其次,采用第一人称,可以避免作者的介入,更多的是显示故事而不是讲述故事,显得比较客观。具体说来,小说通过"我"之眼,通过"我"与老人之间的对话,尤其是老人三次唠叨着"猫会照顾自己,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 "这样的细节描写,将老人的内心之痛刻画入微。尽管没有一句带有情绪化的语言,却令我们感受到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的热爱。
最后,"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讲述的仅仅是"我"的所见所闻,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只能推测,这对读者而言,要求能挖掘人物的心理,玩味故事的内涵。比如,在小说末尾,当"我"再次催促老人离开,而老人却无力起身时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老人"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这一切都是客观地呈现出来的,关于老人在战争中的命运和老人对现实的情感等,都需要读者借小说的信息推导出来。
(三)应用与拓展
1.找出一篇采用全知视角写作的短篇小说,并与《桥边的老人》相比较,领悟不同的叙述方式产生的不同的审美效果。
2.完成课后"思考与实践"第一题:《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看的小动物们,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试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
3.再找几篇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来读,体会他提出的语言"冰山"理论。
三、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是新课程推进中的一个新课题。如何完成从必修课向选修课的过渡,实现延伸、拓展、补充和巩固的目的,并且凸显选修课的特征,这一切还都在探索之中。上完《桥边的老人》,结合学生和听课老师的意见,笔者认为这节课大体上抓住了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学习过程中的专题意识较强。如前所述,教材每一单元所提供的小说文本,都是按照某一话题择定的,而这一话题正是小说的某一基本元素。这节课的总体设计围绕"叙述"这个专题,把教学重点和难点放在学习并了解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这两个方面。相比于必修课的教学,无论是对文本的赏析建构还是对文本的专题分析(包括练习部分),教学目标的指向性都更强,课堂教学的张力也有所增大,教学的效益有也所提高。
第二,关注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在"体验与建构"这个教学环节上采取了活动式学习的方式,以体验、欣赏、探究、总结这些综合性较强的学习活动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选修这门课程的同学大都对外国小说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大都具备了良好的阅读能力,这时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来完成教学活动。笔者在"赏析作品"这个环节设计三个问题,就是为了给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
第三,在教学设计上注重和必修课的连接,问题设计难度适中。选修课是必修课某一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难度和容量势必有所加大,但同时也要考虑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和特点,跨度不能过大。《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既把必须掌握的名词术语,如“叙述视角”"叙述人称"等交代清楚,又没有过于纠缠这些概念,而是注意多结合文本进行分析,教学重点偏重在理解和运用上。另外,如"请你依据课文,以简单的白描方法勾勒出一幅战争来临前忙乱的画面,进而品味小说语言简约却寓意深远的艺术特色"等活动的设计,都是和必修学习内容十分接近的,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太大的陌生感和隔膜感,对以往的知识体系也是一种巩固。
但是,这节课对某些问题的考虑也不充分,出现有的问题太浅的情况。如对"短篇小说不可能像长篇小说一样对社会历史作壮观的描写,它只能选取一个小角度、一个侧面,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有意义的主题来,那么《桥边的老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这一问题,大多数同学随口就能说出"在残酷的战争中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和平的渴望"等答案。其实笔者在设计这个问题的时候,更希望学生关注的是问题的前半部分,即小说是通过关注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来彰显主题的, 进而引导他们体会内容和题旨之间的关系。如果把问题设计成..我"和老人的对话始终围绕着"动物",有人说在这样的战乱之年,人人自危,只求自保,又何必去考虑动物的安危呢?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想的,谈谈你的看法。这样,问题指向不仅是开放的,而且更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同时也让学生在思考中必然地体会到内容和题旨的关系,从而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在桥边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1.阅读并仔细玩味小说的情节,体会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2.了解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及其与内容题旨的呈现关系。
教学重点:
1.玩味小说的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小说的题旨;
2.了解本文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
教学方法:
在教师引导下研读课文,读、思、议相结合。
1.学生展示作者材料搜集成果。
你在小说中看到了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我”在侦察敌情的时候在桥边偶遇一位老人,并与之攀谈的事情。
(二)重点精读:
1.老人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场的?
2.逃难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单单这位老人能引起“我”的注意,并与之攀谈起来呢?
明确:人们都竞相逃命,可这位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3.认真阅读课文中两人的对话。
(2)在谈话中,老人说得最多的是什么?
(3)老人急着逃跑吗?
明确:不急。“一动也不动”“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上的尘土中坐下去”
4.思考:
(1)老人为什么“微笑”?透过老人的“微笑”,你能读出什么?
明确:从“微笑”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家乡的爱恋。同时也表现出老人被迫逃离的苦涩和悲哀。
(2)老人为什么不自己逃命,而只担心那些动物们呢?
明确:a.老人无亲无故,动物是他的伴侣,他的亲人。表现了老人的孤独和善良。而且此处爱的温暖与正发生着的战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b.老人太累了,走不动了。
c.老人对家乡爱恋,对动物不舍。
d.老人对未来的生活茫然,家没了,他不知该去何方。
5.把握题旨:
通过阅读这篇小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揭示了战争的残忍与罪恶,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悲悯情怀。
四.艺术手法:
海明威在小说创作上有一个很著名的理论——冰山理论。关于冰山理论,他曾在《午后之死》一书中这样写道:“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那么你能从这篇小说中感受到他这一理论的运用吗?
在桥边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旨。(难点)
2、体会小说情节的基本模式,理解情节中的细节、情节的摇摆、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等技巧对情节运行的作用。(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了海明威《桥边的老人》,还记得那位“戴钢丝边眼镜,衣服上尽是尘土”的老人吗?他对动物的爱怜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今天我们要走进的是另一个发生在桥边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品味,看看它的动人之处在哪里。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用一两句话概括小说最主要的情节内容。
明确:他们让我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我每次都故意把一位可爱的姑娘漏数掉了。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了解主要故事情节,并找出情节中矛盾冲突最突出的部分。
开端——空洞乏味的工作发生:1—3段,交代主人公的基本现状以及他对职业的态度。(现实生活乏味)
发展——心悸忘我的暗恋发展:4—5段,主人公暗恋过桥的姑娘,她成了主人公乏味生活中的亮色。(暗恋过桥姑娘)
结局:8—9段,主人公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数马车,交鸿运)
高潮——突然到来的检查高潮:6—7段,“我”逃过检查,被调去数马车。(逃过突击检查)
结局——出乎意料的鸿运结局:8—9段,主人公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数马车,交鸿运)
矛盾冲突最突出的部分:第六自然段
2、从这一部分可以读出什么?
最主要的矛盾——工作与爱情
主人公内心情感——痛苦、挣扎,
请学生自己轻轻品读、体会。
三、赏析情节
1、师:围绕着这个矛盾的核心,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生发的?让我们往前追溯,看看故事的发生,请同学们精读故事的发生部分,圈出相关语句,说说故事的发生部分交待了哪些内容?
明确:开篇的第一句就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在战后。(“他们替我缝补了腿……”)还交代了主人公的生存现状:这也许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甚至连姓名都无需交代,他在战争中负了伤,大约也丧失了一般的劳动能力,战后“他们”给他疗伤,给他安排了一个“可以坐着的差使”,每天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
(2)请同学们关注有关主人公工作状态的几处细节。请读读这些细节,试着用几个形容词来概括。
明确:“整天,整天,我的不出声的嘴像一台计时器那样动着,一个数字接着一个数字积起来,为了在晚上好送给他们一个捷报。”这就是“我”的工作,“我”早已等同于一架“计时的机器”了。
形容词:无聊、空洞、单调、空虚、灰暗等。
(3)主人公自己满意这个看起来还算轻松的工作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明确:不满意,但为了生存,“我”又无力抗争。我唯一能作的反抗就是故意制造不准确:“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时,就送给他们几个……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这些充满反讽和揶揄的笔调表露了“我”对这种生活的不满和反抗。
2、师:以上是故事的发生,它只是构成了故事的背景,就好比挖了一个水塘,还需要有一股活水引入,方能有其波澜,有波澜情节才有动力。故事中的活水又在哪里呢?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主人公的生活?请同学们继续关注往下的两段。看看情节是怎样发展的。
明确:故事中过桥的姑娘,便充当了这股活水,是她改变了主人公的生活。
追问:怎么改变?从哪里看得出来?
明确:“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我又停止了心跳”“我一个也没有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
问:与前面的行文相比,语调有何变化?
作者一改前面的反讽语调,写得如散文诗般,调子也比较欢快。
问:这说明相比于故事的发生部分,主人公的情绪有着怎样的起伏?
明确:开端是主人公灰暗而毫无意义的生活现状,无聊、灰暗,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爱上了过桥的姑娘,因了姑娘的出现,空洞的生活忽然有了亮色而心情愉悦。
3、这也是情节的第一次摇摆。可是,随着情节的发展,主人公生活中唯一的那点幸福却也并不能一帆风顺。于是,就有了情节的第二次摇摆。请同学们根据情节的发展和高潮部分,说说情节的第二次摇摆作者是怎样设计的?作者的心情又有何变化?
明确:作者安排了主任统计员的出现。主任统计员要来检查了,“我”的内心由之前的“愉悦和欢快”重又跌回了谷底,“我”内心充满了紧张和矛盾。
4、情节迅速过渡到了高潮部分。在高潮部分,“我”做出了怎样的抉择?
明确:主人公为了生计,压抑住自己对姑娘的感情,“我的心都碎了,因为我必须数,不能再目送她过去”。(补充:表面上看,主人公为了生计,压抑住自己对姑娘的感情,恪尽职守;而在深处,则仍然是鲜活的情感和生活的真正寄托压倒了空洞无意义的职业——“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只是一个小小的故意漏计,就击溃了来自现实世界的压力,不仅在情感上,而且在指挥上也高于自己所要抗争之物。)
5、在情节的发生部分,矛盾的核心,也就是情节的生发点,是主人公对姑娘的暗恋和技术工作之间的矛盾,但是,由于很容易蒙混过关,由于主人公明白如何“唤起人们对我有城市的印象”,这个矛盾并不突出,他很轻松自得地就能享受到“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不让他们侵占去的”两分钟。但是,在高潮阶段,这个矛盾则充分激化,以至于“我的心都碎了,因为我必须数,不能再目送她过去”。生计和爱情发生了严重的近乎惨烈的冲突,似乎要滑向悲剧的结局了。可偏偏峰回路转,情节再次出现了摇摆。请同学们阅读故事的结局部分,说说情节的第三次摇摆。
明确:“我”居然被主任统计员认为是“好人、很可靠”,幸运地逃过了检查,将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
小结:倘若只按“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看,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很简单的,甚至不会引发多少的同情与思考。但正是因为有了情节的一次次摇摆,有了主人公内心情绪的起起落落,才使得小说简单又丰厚,摇曳而生姿。以上是我们通过情节这一元素走进了伯尔的《在桥边》,感受了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的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悲欢。
四、简介作者:
伯尔是战后德国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被誉为是当代德国的歌德。他的著作有四十多种译本,在全世界拥有广大的读者。六年的军旅生活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鲜血、残骸、废墟……使他的作品充满灰暗、抑郁的基调。但也有人说伯尔的作品既弥漫着下层人民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欢乐的精神。
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正点到达》、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等。1971年发表的《与一位女士的合影》是其全部创作的结晶,获次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五、主题挖掘
接下来请同学们联系故事背景和你的阅读感受:你觉得伯尔通过这个故事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1)是爱情么?是表现爱情的巨大力量么?我的爱情可以实现吗?
明确:小说表面上,是在表现爱情对于一个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具有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深层的更在于表达对德国战后,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的精神状态的关注。因为主人公的爱情,仅仅只是暗恋,他甚至并不打算告诉那姑娘,“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主人公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他在这样的社会氛围、这样的个人境遇中,依然坚持的对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种守望吧。
b)要来检查的和认为“我”是一个可靠的人的并给予我数马车这一美差的都是“他们”。那么“我”眼中的“他们”到底是怎样一群人呢?请同学们回顾相关的语句。
c)数人这一工作目的何在?
战后重建,恢复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d)“他们”看到“我”送上的数字时的神态、心理的细节描写有哪些?
明确:他们看到数字时的“脸上放出光彩、容光焕发、心满意足、眼睛闪闪发亮、他们什么也没有料想到!喜欢这个未来完成时……。”等细节。
e)从中我们发现“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什么?
明确:这些细节的充实,让我们对主人公生存的空间有了深切的了解。这是一个只关心数字而完全忽略人的精神存在的社会,这更是一群只知道盲目陶醉和满足于“我”送上的数字的官员,其实这些数字根本都是“不准确的”,随“我”的心情故意乱数的,“我”也“是一个不可靠的人”,这样的一个社会氛围,这样的一种对战后重建近乎痴妄和盲目乐观的态度,注定会有如此荒谬的结局。所以,这样的结局又完全在情理之中。
坐在人行道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
f)主人公对自己的工作为什么不满?
人的心灵被忽视了。
最主要的矛盾——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
g)结局有无改变?作者通过这个结局讽刺了怎样的一个社会现实?
明确:结局:处境没有真正改变,精神需求可能永远无法实现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从始至终都没有人给过主人公真正的精神关怀。尽管由数人换成了数马车,但改变的仅仅是工种,他的处境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他的精神需求也许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了,他作为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也许同样被永远地忽略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课文这样的一句话“坐在马路那一边数汽车的矿工”,说明像主人公这样的遭遇并非特例。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
小结:这就是伯尔的小说,在极短的篇幅里,在看似平静的叙述里,既有小人物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理想主义的欢乐精神。通过情节的一次次摇摆,阐释了深刻而复杂的主题,带给人们无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