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体育官网_新沙巴体育投注【app平台登录】

图片
出国留学网

目录

游褒禅山记教案汇总5篇

字典 |

2023-04-21 09:28

|

推荐访问

褒禅山教案

【 liuxue86.com - 实用资料 】

  我们根据您所提供的信息撰写了一篇《游褒禅山记教案》的文章,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教案课件在老师少不了一项工作事项,因此教案课件可能就需要每天都去写。老师在上课时应按照教案课件来实施。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各”、“极”、“观”、“求”、“其”等实、虚词的多种含义;辨析词类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等文言的基本知识。

  2.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写作意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学习并能够使用边叙边议、叙议结合,正反论证,首尾相和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想要达到目标必须有“志”“物”“力”三个因素;以及治学要“深思慎取”的道理,能够阐释出这两者在当今时代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1.理解并能够吸收作者在文中所阐述的想要达到目标必须具有“志”、“物”“力”三个因素;以及治学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2.能够使用正反论证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并能够使用文中边叙边议、叙议结合,正反论证,首尾相和的写作方法。

    教学思路

  通过理清作者游览经历来分析作者论证的逻辑以及行文的思路,最后深入理解作者所阐发的两个道理。

    教学活动

    一、启——导入课题

  师:我们曾经学过不少文言游记,如《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小石潭记》等,大家认为这些游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抒情感怀 ;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王安石的游记《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特别之处?

  检查预习成果:看学生是否在课前疏通文意,总结重点文言知识。

    二、承——记叙游览经历

  师:通读全文,作者一共游览了几个地方?游览顺序是怎样的?你能否画出作者的路线图?

  补充提问:(1)作者是先游览的华山洞还是先游览的仆碑呢?

  明确:游览了两个地方:从禅院出发,游览华山洞、仆碑

  禅院 → 仆碑 → 华山洞 → 仆碑 先游览的仆碑。

  (2)既然先游览仆碑,作者为什么在抒发议论的时候要先议论华山洞呢?

  明确:作者在游览华山洞之前路遇仆碑,发现“其文漫灭”,知道是“谬误”,后游历了华山洞,有感而发,原路出洞后又遇仆碑,再见则抒发感慨,说理记文。

  师:在这些地方作者分别遇到了什么事呢?请大家集中阅读第一、二段,找出景物的特点并填空。

  ①王安石在山道旁看到什么?(有碑仆道)

  上刻什么字? ( 花山)

  ②华山洞有二洞。其前洞情况如何?( 平、旷)

  前洞洞壁上题记之人如何?( 众)

  其后洞情况如何?(高、寒)

  后洞洞壁上题记之人又如何?(少)

  ③王安石一行人在洞中又有什么经历?往洞里走愈( 深) 愈(难)其见愈( 奇)。而随洞深入, 题记者( 少),乃至( 加少)。

  ④在游洞过程中,有怠者呼“不出,火且尽。”当时力尚足,火尚明,王安石随怠者出后,他又有什么表现?( 悔随之出)。

    三、转——说理记文

  主问题:在这样的游历经历中,作者感悟了什么道理呢?

  次问题:

  (1)作者是如何将文章从叙事转为议论的呢?

  明确:通过“于是余有叹焉”。

  (2)作者“叹”的是什么? 作者又为什么叹呢?

  明确:

  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2作者有力足火明却游而未尽,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3)作者认为如何才能“不悔”?

  明确:

  1.欣赏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到达目标)

  2.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尽力却没到达目标)

  (4)作者认为如何才能欣赏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明确:志、力、物首先要有“志”;虽然有失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主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

  (5)作者出洞又遇仆碑,此时他论说了什么道理?

  明确:治学要深思而慎取。

    四、合——叙议结合,结构严整,思想深刻

  1、回到我们之前的问题:既然先游览仆碑,作者为什么在抒发议论的时候要先议论华山洞呢?作者又是如何论说华山洞的经历的?

  明确:游览顺序和说理顺序一一对应,叙议结合,行文严谨,首尾呼应。第三段通过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论说华山洞的经历。

  2、作者本文中一共论述了两个道理,请运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在这区区一篇游记中论说这些道理呢?

  补充材料:从文章后面有“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字样,据此可知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写的。当年4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罢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同时王安石同欧阳修交好,反对当时诗歌文章浮华的弊病。

  明确:

  1.作者借“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他主张改革的远大理想,并指出,要达到这远大理想必要有志、物、力;倘若条件齐备却没有达到理想,作者“无悔”。以文言志,表明作者改革的决心。

  2.又在途中遇仆碑,想起文坛流弊,指出学者治学要“深思而慎取”。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2

  3.讨论: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

  4.为什么说“华( huá )山”是“音谬”?

  2.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而慎取”的依据。

  3.汉字最初无“花”字,“花”小篆中写成 像花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与“华”分开,“华”才读“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写的今字,仍然应读 “huā”,而不应该读成“huá”。

  2.学生讨论: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第四段又是如何与第一段照应的?

  点拨: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的头脑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吸取其中有真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采用“不……不……”(“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双重否定,强调突出“深思而慎取——深刻的思考,谨慎的采用对于治学的重要”这种治学态度是作者本人躬身实践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前面提到的“仆碑”,为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的治学态度提供了具体的资料前面是伏笔,后面是照应有叙有议,照应紧密构思严谨,逻辑严密。

  小结:第一段是把所游之地交代清楚(所游之地有褒禅山、慧空禅院、华山洞),主要说明褒禅山和华山洞名称的由来,辨识“华实”之“华”应为误读第四段中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照应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简介前洞和后洞第二层: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点拨:这一段先介绍前洞和后洞,接着写游后洞的情形,然后简析他们本来具有进洞尽游的条件,结果却是半途折回介绍前洞极简略,只点明因“平旷”而“记游者甚众”;介绍后洞较具体,写“窈然”,突出其艰险,写“寒”和“深”都与“窈然”有关,也是“好游者不能穷”的原因写前后两洞相互照应,着力突出“窈然”——洞险、深、尽、寒,为下文写半途退出作铺垫。

  点拨: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欣喜和懊悔两种情感,哪一种对文意来说更重要?)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本段写游洞,并不写景,只是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这与第一段中写上山独写一块倒在路上的碑类似显然记游不是重要的,而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是为后面进行议论准备材料的。

  (1)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于是”的“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在第二段中找“是”所指代的“这种情况”都包括哪些语句?——“是”说“游华山洞”从“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到“火尚足以明也”。

  (2)“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启下,自然地转入议论。

  2.主要写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作者以游洞为喻,自己无所得产生的懊悔,就是因为没有“求思之深”。

  3.写现在一般“世人”的做法: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人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1.思考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提示:可以从过渡、衔接,前后呼应,游山与治学处世三方面联系上思考)

  明确:文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再一是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正因为回家探亲途中游山探胜,却因轻信随从,失诸检察,半途而废,褒禅山最为奇妙之处未能一睹为快,作者悔之不已,感慨系之,从而悟出“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正因为游览中发现“有碑仆道”,“花”“华”音讹,于是由此发出了“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感慨前后照应的句子体现了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2.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明确:“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即可看出两个观点的联系)。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学习“盖”“所以”“以”“观”“名”“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体会文言断句及句中停顿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3、学习本文以记游写感的写法,领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

    教学重点:

  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记游写感的写作方法。

    学法点拨:

  诵读、自学、讨论、展示、点拨等。

    教学准备:

  自学,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增强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2、探讨法:以学生为主,还课堂于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课堂气氛。

  3、借助多媒体课件,感知,品读、赏析,讨论。

    朗读方式:

  1、自由朗读

  2、齐声朗读

  3、指名朗读

  4、熟读背诵

  5、配乐朗诵

  6、范读

  第一课时

  学案(学习活动)

  一、自主选择式朗读、齐声朗读课文全文。(早读时间)

  二、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自主完成“语言积累”五大题。(20分钟)

  (一)下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褒禅(bāochán)无物以相(xiàng)之咎(jiù)其欲出者

  B、今言“华”(huā)如“华实”(huá)之“华”(huá)者

  C、庐冢(zhǒng)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D、窈(yǎo)然庐陵萧君圭(guī)君玉余弟安国平父(fù)

  (二)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①有碑仆道

  ②何可胜道也哉

  ③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兰亭集序》)

  ④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⑤独其为文犹可识

  ⑥险以远,则至者少

  (三)下列各句里的“其”字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距其院东五里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独其为文犹可识

  6、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7、既其出

  8、则其至又加少矣

  9、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0、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1、其孰能讥之乎

  (四)下列各句里的“以”字的意义各不相同,试加以辨析。

  1.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五)请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

  1、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有泉侧出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至又加少矣

  6、则其至又加少矣

  7、火尚足以明也

  8、常在于险远

  9、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三、板演展示、表演展示(10分钟)

  教案(教学过程)

  一、配乐朗诵、范读《游褒禅山记》。

  二、指名朗读《游褒禅山记》译文。

  褒禅山也叫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现在把“华”念做“华实”的“华”,原来是读音错了。

  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松气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大约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那左右的洞壁,来到这里题字记游的已经少了。大概洞更深,那么到达那里的人就更少了。正当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也还足够继续照明。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

  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感慨了。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无处不在。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到达的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也不能到达。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但是力量足够到达那里,结果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同游的四个人: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某记。

  三、指导研读语文必修2《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79—85和语文必修2《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37—40,并要求自主完成“语言积累”五大题。(15分钟)

  四、精讲并点拨“语言积累”五大题(答案见幻灯片16—19)(10分钟)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4

    〖教学要点

  1、研读三、四、五段。

  2、小结本文。

  3、练习。

    〖教学步骤

    一、复习背读第一二段(或抽查词语理解情况)

    二、分析解读三四五段

  1、补充注释:

  ⑴ 于是余有叹焉 焉:语气词,不译。

  ⑵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以:因为,由于。

  ⑶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夫:那。以:而,并且。

  ⑷ 其熟能讥之乎 其:岂,难道。

  ⑸ 何可胜道也哉 胜:完全。

  2、下列词语在句中应怎样解释?

  ⑴ 焉:

  A、于是余有叹焉

  B、而人之所罕至焉

  C、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⑵ 其: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其熟能讥只乎

  D、其真不知马也

  E、汝其勿悲

  ⑶ 观:

  A、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⑷ 名:

  A、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莫名其妙

  E、不名一文

  F、以奇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3、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⑴ 往往有得

  ⑵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⑶ 险以远,则至者少

  ⑷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⑸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⑹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4、比较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⑴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⑵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⑶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⑷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⑸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⑹ 于是余有叹焉

  ⑺ 往往有得

  ⑻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⑼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指出下列句中含有的文化常识:

  ⑴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⑵ 四人者:庐陵箫君圭君玉……

  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⑷ 《临川先生文集》

  ⑸ 今之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6、分析后三段:

  ⑴ 王安石基于这次旅游产生了一点感想?请具体说明。

  答:赏“非常之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对于古书“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⑵ 王安石分析要赏“非常之观”必需哪些条件?

  答:要有志、有力、有助。

  ⑶ 学习了本文,你有了怎样的体会?你将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讨论)

    三、朗读后三段,边读边翻译

    四、小结本文

  1、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请找出本文中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作者记游褒禅山不为记游,而为发表议论:无论治学处事,首先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也要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2、因事见理,叙议结合。本文前两段记游山,后两段发议论,前面的记游处处与后面的体会有关,后面的议论又紧扣前面的游山经历。前后呼应,结构谨严,具体生动,浅显易懂。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课后练习。

  2、课后作业:

  ⑴ 背诵全文。

  ⑵ 完成《高考神梯》。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5

  一、说教材

  《游褒禅山记》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课文。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1、教材简析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力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

  2、教学目标的定位

  (1)知识目标

  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2)能力目标

  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情感目标

  领会“意志”、“ 深思慎取”对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意义。

  3、教学重点

  一、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三、判断句、陈述句、反问句等常见文言句式

  4、教学难点的突破

  一、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二、说教法

  1、点拨法:蔡澄清先生大力倡导的语文点拨教学法是根据中国汉语文的特点,针对中学生学习语的实际,为落实启发式教学原则而采取的一种教法。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方法。简单说,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游褒禅山记》中,我主要点拨的是准确理解词语含义的几种方法,使学生学会“猜”,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2、归纳法。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如《游褒禅山记》一文的第二课时,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文”“盖”“道”三个实词义项及 “乃”“然”“其”三个虚词用法

  3、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情境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诵读法———古诗文需要熟读背诵。

  小组合作法———文言文需要小组协作。

  提问法———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

  讨论法———课堂上需要活跃气氛。

  反馈法———新知识需要及时整理。

  练习法———教学上需要精讲多练。

  三、说学法

  1、学生的情况

  此前,学生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习经验,上了高中后也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但是部分文言字词的读音、句读、释义依然会对高一学生存在一定的挑战。

  2、学法的指导

  高一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习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独立学习的境界。

  1、 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诵读能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言语声音形态与情味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从感知的`直接性来说,文字不如声音彻底、深刻、细腻。

  2、圈点法。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这也是需要学生掌握的一种常见的阅读方法。

  3、猜读法。哥德曼认为,阅读过程并非一个精确知觉的过程和系列加工的过程,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和预期的过程,阅读是一种语言心理学的猜测游戏。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后,碰到难词时,教师应引导点拨学生大胆猜测,在小心求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词在文中的含义。

  4、归纳法

  高二游褒禅山记语文说课稿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这也是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

  四、说教学程序

  (一)教学环节与设计思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就是一个例子,第一篇课文我是详讲、细讲,后面的课文,学生在把握方法的基础上以自学为主)所以本课的教学我安排了四课时,教学环节共分三关即诵读关、通义关、悟志关,其中诵读关解决这样几个教学任务:读准字音、读准句读;通义关主要把握文章的大义、重点实词的含义、重点虚词的用法、文言句式及特殊用法的整理;悟志关在前两关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本中的人文内涵及其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包括文章的自然游览的路线、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2、教师领读。

  也要提示学生考虑如何划分层次。

  3、学生分层练习背诵。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可以采取三种方式:(1)全班学生齐背;(2)抽查个别学生背诵;(3)分别默写若干句。后两种方式可以同步进行。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五、留作业。

  1、连贯背诵第1至3段,准备背诵第4段。

  2、绘作者游踪示意图。(据第一、二段绘制)。

  3、整理“之”“以”二字的用法。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网的新沙巴体育投注,请访问: 实用资料

本文来源:/a/4788447.html
延伸阅读
制定得好的策划书可以展示你的能力与决心,策划书为实际执行时候的难题打好基础并解决,策划书写好了之后,工作才会更顺利,如何制定一份完整详细的岗位策划书呢?出国留学网特意搜集并整理了大
2023-04-21
在大多数人的成长过程中,写一份检讨书是让人铭记于心的。写检讨书,往往是一种比较轻微过程的处罚方式,你写检讨书的方式容易获得他人的原谅吗?在这里,你不妨读读高中生打架检讨书,欢迎你阅
2023-04-21
自我欲望要有节制,要注意冷暖。定期体检,疾病早治。~~估计你此时正在整理相类似的句子吧?出国留学网的编辑陆续为大家整理了健康舞的正能量文案,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健康
2023-04-21
工作总结应该注意哪些?这段时间的工作辛苦了。我们需要对这段工作进行一个总结,做好工作总结是对自我和工作负责的表现,我们用心筛选为大家推出了这篇极具收藏价值的工作报告,相信您在阅读网
2023-04-21
助残日讲话稿(篇1)教师和同学:每个人都说今天的话题:让爱照亮和温暖残疾人的生活。每年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国庆日残疾人士,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群体,与正常人相比,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困难和艰难
2023-04-21
出国留学网相关专题:“褒禅山教学反思”。《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篇1过去的文言文教学,为了教得踏实、放心,大多老师都会大量地讲解文中出现的文言字词,甚至有的还逐字逐句翻译,否则也一定
2023-01-04
请你阅读出国留学网编辑辑为你编辑整理的《小溪生病了教案》。老师在开学前需要把教案课件准备好,需要老师把每份课件都要设计更完善。教案是完整课堂教学的蓝图。欢迎你来品鉴本文!小溪生病了
2023-03-13
预防传染病教案是我们在网络上整理并加工的内容,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因此我们老师需要认认真真去写。老师上课要根据教案课件来实施。预防
2023-02-24
看《昆虫记》有感篇1这个假期,我读了一本关于昆虫,而且十分有趣的书——《昆虫记》。《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博物学家、昆虫学家、科普学家——亨利·法布尔。他被雨果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
2023-03-18
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学之中所必须的。通过教案可以了解学生并指导方案尊重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权利,你知道如何起草一份教案吗?或许"独坐敬亭山教案"是你正在寻
202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