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十进制的数学建模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模型来表达数,建构适合自己的数世界。
2、认识数位顺序表。
3、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操作、探究,培养学生协作与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千数图的简图来表示千及千以内的数,你知道这张图表示哪个数吗?(出示图)它表示(),由()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 写作(),读作()。
2、能不能用其它的方法来表示千以内的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用其它的数学模型来表达数。出示课题:小探究。
二、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用小正方体积木块来建构千以内的数。
(1)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能不能用桌上的学具小正方体来表示数呢?
引导:一个一个地数10个小方块组成一条10个一就是十十个十个地数10个条组成一板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个一百个地数10个百组成一大块10个一百是一千多媒体演示,完成表格。你们知道一块、一条、一板、一大块分别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吗?请你填入表格。导出数位顺序表:……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2)练习:它表示哪个数?书最后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2、用货币来表示数(课前准备好面值一百元、十元、一元的人民币)
(1)小朋友请你数一数学具中共有多少人民币?
(2)你是怎样数的?个别交流。
(3)你们小组一共有多少钱?它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综合应用
1、请小朋友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表达243。你怎样表示243?学生交流。多媒体演示。小胖:用货币来表达243。小巧:用小正方体组成的块、条、板来表达243。小亚:用千数图的简图来表示243。
2、现在我们来看图写数。书第三题,个别完成后交流,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游戏:同桌互动,说说我摆的数或者我说数你来摆。
4、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
四、拓展提高可以合成几(必须合成三位数)?
比一比、赛一赛,你能写出几种?
9 400 30
8 70 500
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点,理解并掌握解题思路。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鼓励性的情感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并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教学难点:
懂得要解决最后问题必须先找出隐藏的中间条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桃园参观,你们想去吗?(课件演示)
今年的桃子大丰收啊!这里有4筐桃子,每筐有6个,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谁会算一算?(学生口答,说一说怎样想的?)
如果第一棵树上有80个桃子,第二棵树上有60个桃子,两棵树上一共有多少个?
谁会列式解答?学生口答并说一说怎样想的?
二、探索新知
(1)你们真了不起,遇到的两个问题都解决了。我们一起去看看猴妈妈和猴宝宝在桃园遇到了什么问题想请你们帮忙。
媒体演示例题
(2)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大猴:3筐,每筐12个。
小猴:6个
你能根据两只猴子的采桃情况提出问题吗?
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出来,再引导学生先解决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
(3)怎样求出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
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123=36(个)
36+6=42(个)
你先算的什么?你是怎样想到先算大猴采了多少个的?
教师归纳:有的同学这样想:要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就要把大猴采的个数和小猴采的个数合起来,可题目上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大猴采了多少个,所以必须要先求出大猴采了多少个,然后把大猴采的个数加上小猴采的个数。这是从问题想起。还有同学是从条件想起,根据大猴采3筐,每筐12个,就能先算出大猴采了多少个,再把大猴采的个数和小猴采的个数合并起来,就是两只猴一共采的个数。这两种想法都很好。(WwW.xd63.cOm )
我们在解决问题后要写出完整的答语。教师板书答语。
回顾:刚才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时用了几步计算?(板书课题: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为什么这道题要用两步呢?
(4)教学试一试
刚才有同学还提了一个问题,你会解答吗?
先在本子上独立解答再同桌互相说说先算什么?
指明汇报,板书算式。提问:要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要先算什么?
比较:在解决例题和试一试这两个问题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相同的是两题都用两步计算,而且第一步都是要先算出大猴采了多少个?这一步都是用乘法算的。不同的是,第1题求两只猴一个采了多少个?所以第二步用加法计算,而第2题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所以第二步用减法计算。
三、拓展练习
(1)参观了桃园后我们再去森林公园看看,进公园先买票。我们来算算一共要多少元?(媒体出示条件和问题)
谁说说这题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要求一共有多少元先要算出什么?
学生列式解答。指名汇报,说一说152表示什么意思?提醒做完后别忘了写答语。
(2)我们进公园去。这里有2个小朋友在浇树呢!这里又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呢?你会做吗?在自己的本子上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后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我们继续参观森林公园,看,眼前又出现了什么?根据这些条件你会提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问题,再让学生分别解答。
解决这两个问题分别是怎样想的?都要先算什么?
四、全课总结
在参观的过程中同学们解决了好多问题,真是了不起啊!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关键是什么呢?
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在模拟旅游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旅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方法目标:在解决如何合理“租车”的活动中,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经历观察、思考,运算等数学练习过程,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积累生活经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积累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经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渗透有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
课件及车溪风景区美景视频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喜欢),大家去过哪些地方旅游,或者有什么非常想去的地方呢?
课件:春天来了
同学们一定也感受到了春天气息,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欣赏春天美丽的景色,到民俗风景区宜昌车溪去看看。我们要到车溪旅游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生:租车)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唤起学生对以前旅游美好经历的回忆或向往,为后面旅游活动作铺垫;接着出示宜昌风景区春天美景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参入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二、合作探究
(一)活动一:租车
1、(课件完整出示情境信息)生独立阅读信息后提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
(1)我们班的同学有31名,为了安全学校还派了9名老师。
(2)大车每辆限乘18人;小车每辆限乘12人。(大车、小车图)
2、我们怎样租车呢?(对话框出示问题)
3、研究租车方案
温馨提示:
(1)请独立设计租车方案,把你的方案填在表格里。看谁的办法多!
(2)四人小组交流,并对组内租车方案进行整理,填在小黑板上的表格中。
(3)看哪组合作,能把组内的想法有条理的进行描述。
A、学生活动
B、全班交流。(各组派代表上台发言)
教师白板出示自己的整理表格。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些表格,你认为那种整理得?为什么?(学生比较租车方案统计表)(板书:有序思考) 4、这么多种方案,你会选择哪种方案?为什么?
请看(课件添加信息):大车每辆160元,小车每辆120元。
5、猜一猜:哪种方案最省钱?
(板书:空位最少最省钱)
5、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分组计算各种方案需要多少钱.
比较得出租1辆大车2辆小车最合理,花了400元,空座位也最少。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得出不同的租车方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小组合作的优越,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活动二:购门票
1、出示信息:同学们,我们坐上汽车很快就来到了车溪风景区的大门口,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信息),购买门票就可以进去啦!
成人票每张80元,学生票每张40元。
团体票40元/人(45人起订)
2、提出问题:怎样买门票最合算?
3、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设计方案。
(2)集体交流
(三)游车溪:课件出示:车溪美景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游览车溪。(看图片及介绍)
师:我们徜徉于车溪的青山绿水时,无尽的乡土气息如清泉般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仿佛回到了“梦里老家”。
【设计意图】解决了租车问题后,学生已经略显疲惫。欣赏车溪风景区美景,调节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得到短时的放松,还能起到过渡的作用。
(四)活动四:用餐
师:醉人的景色真是让人流连忘返,不知不觉肚子饿了。同学们我们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多媒体出示37页快餐店图片
1、合理点菜
(1)师:假如你们一组人到本店吃饭,你们想吃什么?共花多少钱?请大家设计一个最合理的方案。
(2)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整理方案。
(3)汇报。
(4)仔细看看,哪种订餐方案好,为什么?引导得出点菜时注意营养,荤素搭配,主食搭配,同时注意养成节俭的习惯。(板书:荤素搭配,注意营养,节约不浪费)
2、合理配菜
(1)师:同学们,现在本店隆重向大家推出了20元四菜一汤并赠米饭的活动,假如你是快餐店的老板,你打算怎样配菜?怎样配菜才合理呢?请大家想一想,在小组内设计出一种合理的配菜方案。
(2)学生小组交流,设计方案。
(3)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点菜设计中,再与组内成员交流,使学生体验到与人合作的优越;对别人点的菜进行评价,提出合理的建议,增强了生与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反思交流、感受快乐
师:同学们,今天的旅游活动很顺利愉快,你们开心吗?在旅游中知道了什么?(生谈收获)
师补充:1.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数学。
2.旅游中除了学会计算,节约费用,还要注意安全、卫生、健康、文明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总结,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数学学习是有意义的,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四、实践活动,学以致用。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共同解决了旅游中许多问题,你们真棒!旅游中还有很多数学问题要考虑,如时间,住宿等等,课后为班级制定一份旅游计划。下节课再全班交流。
作业:
设计旅游计划
这次旅游,同学们非常高兴,还有很多收获,你们想去哪儿游玩?
布置学生设计旅游计划,填写旅游计划书。
数学教案 篇4
课题:跳绳 (共1 课时,第 课时)
教学目的:
1.逐步养成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2.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
3.会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
难点:逐步养成观察、思考、动手指好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课件,花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知道跳绳有什么好处吗?老师也喜欢跳绳,跳绳是一项锻炼身体的运动,也是小朋友们课间活动的娱乐方式之一。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跟跳绳照片。(课件出示)
师:大家看他们跳得多开心哪!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发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计算“8”的加减法。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现在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人?你会列式计算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自己解答。
师:我看许多同学都写好了。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刚才同学们说出图中的不少信息,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桌讨论一下。
2.分一分,填一填。
学生动手操作,摆花片,填写表格;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说一说。
师:谁能说说“3+5”还可以表示什么?
4、巩固练习。
教材第39页“试一试”
板书设计:
跳绳(8、9的加减法)
8 0 1 2 3 4 5 6 7 8
8 7 6 5 4 3 2 1 0
9 0 1 2 3 4 5 6 7 8 9
9 8 7 6 5 4 3 2 1 0
作业设计:
在得数是9的算式后面画“v”,在得数是8的算式后面画“O”。
2+7( )5+3( )6+3( )9—9( )2+6( )4+5( )
数学教案 篇5
第1课时 角与相交线
考 试 要 求
1、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换算。
2、了解并掌握角平分线及其性质。
3、了解并掌握补角、余角、对顶角的意义,会计算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并会应用其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 学 建 议 复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建议:
1、 知识点先由学生来说,再由老师将本节知识点串起;
2、 学生做题后,可由学生口述思维过程和答案,由于本节复习内容中角的计算和角平分线是重难点,相关习题一定要学生写好解答,教师也要有一定的板书示范。
教学流程安排
复习流程图 复习内容和目的
活动1 考试要求 明确相关知识点的考试要求
活动2 知识点与方法 知识点与例题对应讲解复习,熟悉知识点,熟练解题方法
活动3 课堂练习 巩固练习,突破复习的重难点
活动4 知识小测 小测小题,看知识点是否过关
活动5 作业布置 课后巩固与循环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考试要求
同学们看看角和相交线在中考中的考试要求:
1、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换算。
2、了解并掌握角平分线及其性质。
3、了解并掌握补角、余角、对顶角的意义,会计算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并会应用其进行简单的计算。
老师展示考试要求,
学生阅读。 让学生明确相关知识点的考试要求
活动2 知识点与方法
知识点:
1.直线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
2.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它只有一个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
3.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线段,这两个点叫线段的端点。
项目名称 端点个数 可延伸方向的个数 表示 图形
直线 0 2 两个大写字母或一个小写字母
射线 1 1 两个大写字母
线段 2 0 两个大写字母或一个小写字母
4. 直线公理: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5.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6.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例题1:如图,点B是线段AC上的点,点D是线段BC的中点,若AB=4cm,AC=10cm,则CD= cm.
8.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9.角平分线: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反之也成立.
例题2:如图,AB∥CD,BC平分∠ABE,∠C=34°,则∠BED的度数为()
A.17° B.34°C.56° D.68°
例题3: 如图,OP平分∠MON,PA⊥ON于点A,点Q是射线OM上的一个动点.若PA=2,则PQ的最小值为()
A.1 B.2 C.3 D.4
10.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即90°),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即180°),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11.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例题4:如图, 直线AB、CD相交于点E,EF⊥AB于E,若∠CEF=59°,则∠AED的度数为 .
例题5
如图,AB,CD相交于点O,AC⊥CD于点C,若∠BOD=38°,则∠A等于________°.
12.对顶角相等.
13.角度进制:
例题6
通过幻灯片,带领学生复习直线、线段、射线的概念
通过图形展示,让学生获得感知
板书较多,但内容难度底,用多媒体投影补充传统板书不足,用集体回答方式学习这部分知识。
复习线段公理,距离计算方法
图像直观显示角平分线及其相关定理,引导学生推导记忆
学生做题,口述解题思路
老师点评
通过图示,了解并掌握角平分线的概念和应用。
认识较易知识,让学生一起推理引导出来。部分为常理。
让学生掌握各线的定义
列表直观,利于学生判断和掌握
让学生通过题型进行更好的掌握。
通过练习,促进学生学习。
活动3 课堂练习
1.在墙上固定一根木条只需要钉___________个钉子。
2.107°23′56″-42°53′46″=__________.
3. 已知线段AB=9㎝,延长AB至C,使BC=3㎝,反向延长线段AB至D,使AD= AB,E是CD的中点,求AE的长。
4.如图,直线a与直线c相交于点O,∠1的度数是()
A.60° B.50° C.40° D.30°
5.如图,直线AB,CD交于点O,射线OM平分∠AOC,若∠BOD=76°,则∠BOM等于()
A.38° B.104°
C.142° D.144°
6.如图,在△ABC中,∠C=90°,AC=3,点P是边BC上的动点,则AP的长不可能是()
A.2.5 B.3
C.4 D.5
学生做题,口述解题思路
老师点评
基本知识点过关
活动4 知识小测
1.下列四个角中,最有可能与70°角互补的角是()
2.如图,点O在直线AB上,且OC⊥OD,若∠COA=36°,则∠DOB的大小为()
A.36° B.54°
C.64° D.72°
3.若 补角是 余角的3倍,则 = _________
4.如图,∠1=∠2,∠1+∠2=162°,求∠3与∠4的度数.
在下课前的8分钟,学生在《配套习题》纸上完成,并上交老师批改反馈。 检测课堂复习基本知识点的效果
活动5 作业布置
中考复习《分层导学》P64-P67
学生课后完成 分层练习,巩固考点,训练重点,提升难点。
教学反思:对知识点的复习学生掌握情况比较好,例题展示环节学生积极思考,通过鼓励全体学生去推理表述,及时掌握学情。课堂气氛热烈。推理的成功往往让学生更掌握的重点和难点,也让部分优生体验到成就感,增长数学兴趣。《课堂练习》由浅及深,充分照顾到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学生。
数学教案 篇6
猴子搬香蕉
一个小猴子边上有100根香蕉,它要走过50米才能到家,每次它最多搬50根香蕉,(多了就被压死了),它每走1米就要吃掉一根,请问它最多能把多少根香蕉搬到家里?
解答:
100只香蕉分两次,一次运50只,走1米,再回去搬另外50只,这样走了1米的时候,前50只吃掉了两只,后50只吃掉了1只,剩下48+49只;两米的时候剩下46+48只;...到16米的时候剩下(50-2×16)+(50-16)=18+34只;17米的时候剩下16+33只,共49只;然后把剩下的这49只一次运回去,要走剩下的33米,每米吃一个,到家还有16个香蕉。
河岸的距离
两艘轮船在同一时刻驶离河的两岸,一艘从A驶往B,另一艘从B开往A,其中一艘开得比另一艘快些,因此它们在距离较近的岸500公里处相遇。到达预定地点后,每艘船要停留15分钟,以便让乘客上下船,然后它们又返航。这两艘渡轮在距另一岸100公里处重新相遇。试问河有多宽?
解答:
当两艘渡轮在x点相遇时,它们距A岸500公里,此时它们走过的距离总和等于河的宽度。当它们双方抵达对岸时,走过的总长度
等于河宽的两倍。在返航中,它们在z点相遇,这时两船走过的距离之和等于河宽的三倍,所以每一艘渡轮现在所走的距离应该等于它们第一次相遇时所走的距离的三倍。在两船第一次相遇时,有一艘渡轮走了500公里,所以当它到达z点时,已经走了三倍的距离,即1500公里,这个距离比河的宽度多100公里。所以,河的宽度为1400公里。每艘渡轮的上、下客时间对答案毫无影响。
变量交换
不使用任何其他变量,交换a,b变量的值?
分析与解答
a = a+b
b = a-b
a= a-b
步行时间
某公司的办公大楼在市中心,而公司总裁温斯顿的家在郊区一个小镇的附近。他每次下班以后都是乘同一次市郊火车回小镇。小镇车站离家还有一段距离,他的私人司机总是在同一时刻从家里开出轿车,去小镇车站接总裁回家。由于火车与轿车都十分准时,因此,火车与轿车每次都是在同一时刻到站。
有一次,司机比以往迟了半个小时出发。温斯顿到站后,找不到
他的车子,又怕回去晚了遭老婆骂,便急匆匆沿着公路步行往家里走,途中遇到他的轿车正风驰电掣而来,立即招手示意停车,跳上车子后也顾不上骂司机,命其马上掉头往回开。回到家中,果不出所料,他老婆大发雷霆:“又到哪儿鬼混去啦!你比以往足足晚回了22分钟??”。温斯顿步行了多长时间?
解答:
假如温斯顿一直在车站等候,那么由于司机比以往晚了半小时出发,因此,也将晚半小时到达车站。也就是说,温斯顿将在车站空等半小时,等他的轿车到达后坐车回家,从而他将比以往晚半小时到家。而现在温斯顿只比平常晚22分钟到家,这缩短下来的8分钟是如果总裁在火车站死等的话,司机本来要花在从现在遇到温斯顿总裁的地点到火车站再回到这个地点上的时间。这意味着,如果司机开车从现在遇到总裁的地点赶到火车站,单程所花的时间将为4分钟。因此,如果温斯顿等在火车站,再过4分钟,他的轿车也到了。也就是说,他如果等在火车站,那么他也已经等了30-4=26分钟了。但是惧内的温斯顿总裁毕竟没有等,他心急火燎地赶路,把这26分钟全都花在步行上了。
因此,温斯顿步行了26分钟。
付清欠款
有四个人借钱的数目分别是这样的:阿伊库向贝尔借了10美元;
贝尔向查理借了20美元;查理向迪克借了30美元;迪克又向阿伊库借了40美元。碰巧四个人都在场,决定结个账,请问最少只需要动用多少美金就可以将所有欠款一次付清?
解答:
贝尔、查理、迪克各自拿出10美元给阿伊库就可解决问题了。这样的话只动用了30美元。最笨的办法就是用100美元来一一付清。
贝尔必须拿出10美元的欠额,查理和迪克也一样;而阿伊库则要收回借出的30美元。再复杂的问题只要有条理地分析就会很简单。养成经常性地归纳整理、摸索实质的好习惯。
一美元纸币
注:沙巴体育官网:货币中的硬币有1美分、5美分、10美分、25美分、50美分和1美元这几种面值。
一家小店刚开始营业,店堂中只有三位男顾客和一位女店主。当这三位男士同时站起来付帐的时候,出现了以下的情况:
(1)这四个人每人都至少有一枚硬币,但都不是面值为1美分或1美元的硬币。
(2)这四人中没有一人能够兑开任何一枚硬币。
(3)一个叫卢的男士要付的账单款额最大,一位叫莫的男士要
付的帐单款额其次,一个叫内德的男士要付的账单款额最小。
(4)每个男士无论怎样用手中所持的硬币付账,女店主都无法找清零钱。
(5)如果这三位男士相互之间等值调换一下手中的硬币,则每个人都可以付清自己的账单而无需找零。
(6)当这三位男士进行了两次等值调换以后,他们发现手中的硬币与各人自己原先所持的硬币没有一枚面值相同。
(7)随着事情的进一步发展,又出现如下的情况:
(8)在付清了账单而且有两位男士离开以后,留下的.男士又买了一些糖果。这位男士本来可以用他手中剩下的硬币付款,可是女店主却无法用她现在所持的硬币找清零钱。于是,这位男士用1美元的纸币付了糖果钱,但是现在女店主不得不把她的全部硬币都找给了他。
现在,请你不要管那天女店主怎么会在找零上屡屡遇到麻烦,这三位男士中谁用1美元的纸币付了糖果钱?
解答:
对题意的以下两点这样理解:
(2)中不能换开任何一个硬币,指的是如果任何一个人不能有2个5分,否则他能换1个10分硬币。
(6)中指如果A,B换过,并且A,C换过,这就是两次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