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体育官网_新沙巴体育投注【app平台登录】

图片
出国留学网

目录

函数课件

字典 |

2023-05-24 10:23

|

推荐访问

函数课件

【 liuxue86.com - 实用资料 】

  教师的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便是准备教案课件,需要每日进行更新。同时,在授课时教师应按照教案课件进行实施。希望本篇"函数课件"能够让您更加明确相关问题,欢迎您选拔本网站并持续关注我们的最新动态!

函数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①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经历从图中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理解函数图象的意义。会对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用两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象进行描述表达,初步认识函数与图象的对应关系。

  ②学会观察图象、识别图象及理解图象所表示的含义。了解图象的意义及其与实际轨道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③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探索精神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图象,再根据图象来研究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三角尺、CAI课件。

  教学设计

  提出问题

  下图是自动测温仪记录的图象,它反映了北京春季某天气温T如何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你从下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注:挖掘和利用现实生活中与函数图象有关的背景,让学生在观察背景中认识、理解函数的图象。

  “做一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的是进一步理解函数图象的意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解决问题

  下面的图象反映的过程是:小明从家里出发去菜地浇水,又去玉米地锄草,然后回家。其中x表示时间,y表示小明离他家的距离。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菜地离小明家多远?小明走到菜地用了多少时间?

  2、小明给菜地浇水用了多少时间?

  3、菜地离玉米地多远?小明从菜地走到玉米地用了多少时间?

  4、小明给玉米地锄草用了多少时间?

  5、玉米地离小明家多远?小明从玉米地走回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注:以课本例题中的实际生活问题为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师生共同参与合作,完成几个问题的探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成为问题解决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新课程教学理念。

  总结归纳

  围绕下面两点,以师生共同交流的方式进行归纳:

  (1)函数图象会使函数关系更为清晰,怎样画出函数的图象呢?

  (2)如何根据函数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来研究实际问题?

  注:进一步加深对函教图象的理解。

  布置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P、109 习题11、1第5题。

函数课件 篇2

  教学设计说明

  一、本课数学内容的本质、地位、作用分析

  本节课内容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数与代数”领域,反比例函数的核心内容是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核心,是图象“特征”、函数“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这也正是反比例函数的本质属性所在.

  反比例函数是最基本的初等函数之一,是继一次函数学习之后,对函数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的再次强化.是学习后续各类函数的基础.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首先,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本身就是“数”与“形”的统一体.其次,从本节课知识的形成过程来看,由“解析式”到“作图”,再到“性质”,充分体现了由“数”到“形”,再由“形”到“数”的转化过程,是转化思想的具体应用.再次,将函数中变量x、y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图象的形状、变化趋势,借助平面直角坐 标系和点的坐标,直观地予以呈现,这又充分体现了变化与对应的数学思想.

  因此,学好本节课内容将为今后的函数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

  1.准确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探究反比例函数性质的前提.虽然学生已经学过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但是由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殊性,会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仍是学习中的目标之一.通过列表、描点、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进而观察、分析、探究、归纳、概括,得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函数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的理解;

  2.数学思想的教学一般要经过渗透孕育期、领悟形成期、应用发展期、巩固深化期四个阶段,而非能复制与灌输.在探究反比例函数性质时,让学生领悟到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变化与对应思想的存在,并能运用这些数学思想观察、分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探究、归纳、概括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3.通过对反比例函数性质探究,使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探究、归纳、概括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三、教学问题诊断

  对于用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学生已经学过,但对每步要求的理解并不深刻.因此,在画反比例函数图象时,常遇到如下的问题:(1)“列表”时确定自变量x的取值缺乏代表性及忽略x?0等现象;(2)“连线”时,由于一次函数图象是一条直线,容易使学生产生知识上的负迁移,把双曲线画成折线;(3)对双曲线与x轴、y轴“越来越靠近”但不相交的趋势不易理解.

  在学习一次函数的时候,学生已经对研究函数性质所用的探究方法也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反比例函数图象比一函数图象的形态丰富,结构复杂,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故对性质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对性质探究中的数学思想的体会和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四、教法、学法特点分析 1.找准切入点

  从正比例函数切入,通过类比学习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明确学习任务;渗透探究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的方法.

  2.抓住关键点

  准确作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探究性质的前提,探究性质的关键是“形”与“数”间的转化.

  ① 作图

  (Ⅰ)描点法作图不是简单的复习与应用.“列表——描点——连线”体现的是描点法作图的一般步骤,而思维的真正起点在于对“解析式”中常量、变量以及变量间关系的分析(k?0,x、y的取值以及x与y间的反比例关系),进而对函数图象的大致轮廓形成影象.这也是函数学习中作一般函数图象的思维规律.

  (Ⅱ)连线时需防止学生受一次函数图象是一条直线的影响,而产生认识负迁移,把曲线连成折线.

  (Ⅲ)图象由 “一条”到“两支”,形态由“直”到“曲”,由“连续”到“间断”,由与坐标轴“相交”到“渐近”,折射出函数学习的深刻性,是继一次函数后,知识上的一次拓展,理解与认识上的一次升华,也是思维上的一次飞跃.

  ②“形”与“数”间的转化

  (Ⅰ)反比例函数性质本身就是“数”与“形”的整合体.(Ⅱ)探究反比例函数性质的思维主线是“数”“形”间的转化.(Ⅲ)“数形结合”是研究函数性质的一般方法. 3.注重发散点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教材中的一个发散点.可以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类比、猜想、知识拓展的过程,在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提出更新的问题,得出更多的结论.但如何发散,有个“度”的把握问题,诸如:k的几何意义;反比例函数y?kk与反比例函数y??图象的对称关系,反比例函数增减性的严格证明等,我的想法

  xx是作为下节内容或以后结合例题去研究.

  4.教学过程紧扣“三条主线”

  教学中突出三条主线,并注重三条主线的和谐发展.

  一是知识的“产生(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样的?)——发展(描点法作图、探究)——形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应用”主线;二是学生“动手(作图)——探究(观察、类比、猜想、交流)——巩固(练习)”的活动主线;三是教师“指导作图(列表:自变量取值, 连线:曲线的间断、大致趋势等)——引导探究(类比)——解析(归纳、概括、)——评价”的因“学”施“教”过程.

  4.注重思想方法的培养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首先,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本身就是“数”与“形”的统一体.通过对图象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确定函数本身的性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这在学习数轴、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学生已经接触过,结合本课内容,可以进一步加强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理解,发挥从“数”和“形”两个方面共同分析解决问题的优势.其次,从本节课知识的形成过程来看,由“解析式(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到“作图(列表、描点、连线)”,再到“性质(观察图象探究性质)”,充分体现了由“数”到“形”,再由“形”到“数”的转化过程,这种函数解析式及性质与函数图象之间的联系,突出体现了两者间的转化对分析解决问题的特殊作用,是转化思想的具体应用.再次,将函数中变量x、y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图象的形状、变化趋势“细微”到点,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点的坐标,直观地予以呈现,这又充分体现了变化与对应的数学思想.

  5.注重学法指导

  对于反比例函数图象及性质的研究与学习,尽管还处于函数学习的初级阶段,但它所体现的函数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是继一次函数学习之后的再一次强化.教材中呈现的“函数概念——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函数的实际应用”的结构,是学习初等函数时不可或缺的.使学生理解这样的“同构现象”,对于明确学习任务,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也将是非常有意义的.再有,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时,先由函数解析式考虑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析x、y的对应变化关系,然后构思函数图象的大致位置、轮廓、趋势,进而列表、描点、连线作出函数图象,反映了作函数图象的一般规律.另外,利用图象“特征”确定函数“特性”,也是初中阶段研究函数性质的常用方法.

函数课件 篇3

  23幂函数 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幂函数是继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后研究的又一基本函数。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将建立幂函数这一函数模型,并能用系统的眼光看待以前已经接触的函数,进一步确立利用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研究一个函数的意识,因而本节更是一个对学生研究函数的方法和能力的综合检测。二.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对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如何去研究一类函数的方法,即由几个特殊的函数的图象,归纳出此类函数的一般的性质这一方法,为学习本节打下了基础。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2)会画简单幂函数的图象,并能根据图象得出这些函数的性质;(3)了解幂函数随幂指数改变的性质变化情况。

  2.能力目标在探究幂函数性质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思想。3.情感目标

  通过师生、生生彼此之间的讨论、互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意识品质,同时让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四. 教学重点

  常见的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五. 教学难点

  画幂函数的图象引导学生概括出幂函数性质。六. 教学用具

  多媒体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多媒体投影)问题一:下列问题中的函数各有什么特征?(1)如果张红购买了每千克1元的蔬菜(g),那么她应支付p=元.这里p是的函数.(2)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a,那么正方形的面积为S=a2.这里S是a的函数.(3)如果立方体的边长为a,那么立方体的体积为V=a3.这里V是a的函数.(4)如果一个正方形场地的面积为S,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这里a是S的函数.()如果某人t(s)内骑车行进了1,那么他骑车的平均速度为v=t-1(/s).这里v是t的函数.由学生讨论、总结,即可得出:p=,s=a2,a=,v=t-1都是自变量的若干次幂的形式.问题二:这五个函数关系式从结构上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这时,学生观察可能有些困难,老师提示,可以用x表示自变量,用表示函数值,上述函数式变成:=xa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a是实常数.由此揭示题:今天这节,我们就来研究:§23幂函数

  (二)、建立模型定义:一般地,函数=xa叫作幂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a是实常数。(投影幂函问题二:数的定义。)深化认知

  (1)下列函数是幂函数的是:A.=2x+1

  B.=3x2

  .=x-3

  D.=1

  (2)幂函数与指数函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学生回答,老师点评。引导:有了幂函数的概念后,我们接下来做什么?―――研究幂函数的性质。

  通过什么方式来研究?――――――画函数的图象。

  为使作图高效,我们可先做点什么―――分析函数的定义域、奇偶性。

  (三)问题探究1对于幂函数=xa,讨论当a=1,2,3,-1时的函数性质.

  填表以上问题给学生留出充分时间去探究,教师引导学生从函数解析式出发来研究函数性质.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x,=x2,=x3,=,=x-1的图像,并归纳出它们具有的共同性质.学生回答,老师点评:幂函数的性质.(1)函数=x,=x2,=x3,=,=x-1的图像都过点(1,1);(2)函数=x,=x3,=x-1是奇函数,函数=x2是偶函数;(3在(0,+∞)上,函数=x,=x2,=x3,=是增函数,函数=x-1是减函数;(4)在第一象限内,函数=x-1图像向上与轴无限接近;向右与x轴无限接近。

  (四)解释应用例1.写出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并指出奇偶性:(投影)①=x ②=x ③=x ④=x学生解答,并归纳解决办法。引导学生与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对照比较。(演示)例2.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值的大小,并说明理由:①07,076;②,;③023,024;④031,031学生思考、作答,教师引导学生叙述语言的逻辑性。注意:由于学生对幂函数还不是很熟悉,所以在讲评中要刻意体现出幂函数图像的画法,即再一次让学生体会根据解析式来画图像例题这一基本思路.

  (五)拓展延伸探究:①已知

  (六)归纳小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有哪些?你有哪些收获和经验?

  (七)布置作业:本第87页 2、3题思考:幂函数=x在区间上是减函数,求的值。附:板书设计题…………

  问题一(1)………………(2)………………(3)………………(4)………………()………………问题二:………………………………………………定义:……………………………填表幂函数的性质.(1)………………(2)………………(3)………………(4)………………例1……………①=x②=x ③=x④=x例2.(1)………………(2)………………(3)………………(4)………………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教学后记(1)本节开始时要注意用相关熟悉例子引入新。(2)画函数图象时,如果学生已能够运用计算器或相关计算机软作图,可以让学生自己操作,以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并提高教学效率。(3)由于程标准对幂函数的研究范围有相对限制,故要求较低。(4)由于幂函数的性质随幂指数的改变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因此要学生在一节中象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那样完全掌握这类函数的性质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本人采用了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安排教学:先重点研究了几个常见的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然后通过几何画板软动态演示幂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随幂指数连续变化情况,让学生归纳幂函数性质随幂指数改变的变化情况(其他象限内的情况,可结合奇偶性得到),最后再通过改变画板中的幂函数的幂指数(用参数的方法),让学生预测将要出现什么样的图象,让学生检测自己探索成果的有效性,体验成功,享受学习的乐趣。

函数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道函数图象的意义;

  (二)能画出简单函数的图象,会列表、描点、连线;

  (三)能从图象上由自变量的值求出对应的函数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函数图象的意义,会对简单的函数列表、描点、连线画出函数图象。

  难点:对已恬图象能读图、识图,从图象解释函数变化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什么叫函数?

  2.什么叫平面直角坐标系?

  3.在坐标平面内,什么叫点的横坐标?什么叫点的纵坐标?

  4.如果点A的横坐标为3,纵坐标为5,请用记号表示A(3,5).

  5.请在坐标平面内画出A点。

  6.如果已知一个点的坐标,可在坐标平面内画出几个点?反过来,如果坐标平面内的一个点确定,这个点的坐标有几个?这样的点和坐标的对应关系,叫做什么对应?(答:叫做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

  (二)新课

  我们在前几节课已经知道,函数关系可以用解析式表示,像y=2x+1就表示以x为自变量时,y是x的函数。

  这个函数关系中,y与x的函数。

  这个函数关系中,y与x的对应关系,我们还可通知在坐标平面内画出图象的方法来表示。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的坐标(有序实数对)与坐标平面内的点一一对应;不同的坐标与不同的点一一对应;函数关系与动点轨迹一一对应,把抽象的数量关系与形象直观的图形联系起来,通过解读图象,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这种“数形结合”,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2.本课的目标是使学生会画函数图象,并会解读图象,即会从图象了解到抽象的数量关系。为此,先在复习旧课时,着重提问坐标平面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接着在新课开始时介绍了画函数图象的三个步骤。

  3.教学设计中的例3,既训练学生从已数据画图象,又训练学生逆向思维、解读图象、在图象上估计某日产量的能力,对函数图象功能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4.在小结中,介绍了函数关系的三种表示方法,并说明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有利于对函数概念的透彻理解。

  5.作业中的第1-3题,对训练函数图象很有帮助。

  第1题,目的要说明,对于x的一个值,y必须是唯一的值与之对应,而(b)(c)(e)都是对于x一个值,y有不止一个值与之对应,所以y不是x的函数,本题还训练解读图形的能力。

  第2题,训练学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在去掉绝对值符号时,必须分x≥0与x

  第3题,训练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函数解析式,并列表、描点、连线画出图象的能力,这些都是学习函数问题时应具备的基本功。

函数课件 篇5

  1.知识与技能:从形与数两方面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掌握利用函数图象和定义判断、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步骤。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函数图象的变化趋势——上升或下降,初步体会函数单调性,然后数形结合,让学生尝试归纳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并能利用图像及定义解决单调性的证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函数单调性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知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增强学生由现象猜想结论的能力。

  【教学重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判断。

  【教学难点】根据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讲授,学生探究学习。

  师:同学们刚刚从楼下走到了教室,如果把每一个楼梯的台阶都标上数字,我们一起来描述一下从楼下走到教室这一过程中,同学们的位置变化。

  生:随着楼梯台阶标号的增大,我们所处的位置在不断地上升。

  师:(积极反馈,全班鼓掌表扬)反之,我们下楼时,我们的.位置显然是在下降的。

  师:(阅读教材,人教版节首内容,引导学生看图)结合上下楼的问题,引导学生识图,捕捉信息,启发学生思考。

  观察图中的函数图象,随着函数自变量的增大(减小),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我们在学习函数概念时,了解了函数的定义域及值域,本节内容其实就是针对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行的专题研究之一──函数单调性的研究。

  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对函数随着自变量取值的变化函数值相应的变化情况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没有严格的定义,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通过形象的函数图象变化情况,为函数单调性建立严格定义。

  首先,我们来研究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单调性。

  师:在没有学习函数单调性的严格定义之前,函数的单调性可以理解为,

  师:根据图象,请同学们写出你对这两个函数单调性的描述。

  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互相检查,然后阅读教材,对比参照)。

  函数的性质离不开函数的定义域,在研究函数单调性时,我们也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函数的定义区间上描述随着自变量值的变化,函数值的变化情况。

  师:思考,如何利用函数解析式来描述函数随着自变量值的变化,函数值的变化情况?(注意函数的定义区间)

  生:在上,随着自变量值的增大,函数值逐渐减小;在上,随着自变量值的增大,函数值逐渐增大。

  师:如果给出函数,你能用准确的数学符号语言表述出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吗?

  生:(师生共同探究,得出增函数严格的定义)一般地,设函数的定义域为:

  ①如果对于定义域上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当时,都有,那么就说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

  ②如果对于定义域上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当时,都有,那么就说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

  【例1】下图是定义在区间上的函数,根据图象说出函数的.单调区间,以及在每一单调区间上,它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例2】物理学中的玻意耳定律(为正常数)告诉我们,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当其体积减小时,压强将增大。试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之。

  学生交流在本节课学习中的体会、收获,交流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共同完成小结。

  (1) 利用图象判断函数单调性;

  (2) 利用定义判断函数单调性;

函数课件 篇6

  反比例函数是继一次函数学习之后又一类新的函数,它位居初中阶段三大函数中的第二,区别于一次函数,但又建立在一次函数基础之上,而又服务于以后更高层次函数的学习,以及为函数、方程、不等式间关系的处理奠定了基础。函数本身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而反比例函数则是基础函数。具体老师评课如下:

  刘霞:通过反比例函数的应用使学生明确函数、方程、不等式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三种重要的数学模型,它们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在本节课的复习过程中,渗透着建模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方程以及方程组的思想,这些思想也为后面学习二次函数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而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是通过对例题的解题过程进行归纳总结而得到的结论。它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认知规律,蕴含了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推理方法。对今后学习数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孙法圣:巩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会求反比例函数表达式并能画出图象。 巩固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变化及性质并能运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李杰:可以说从复习课的角度来说这样安排教学目标是恰如其分的,使数学教学课标要求当中的了解、掌握、直至应用都考虑到了体现。

  牛媛: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梳理有关反比例函数的知识点(如:定义,表示法,图像性质),形成知识体系。尔后给出三道例题,学生做完后由学生板演再师生共同分析,最后学生再完成自我测验题。(冯老师精心设计本节课教学内容并通过印刷试卷给予呈现。)通过这些难度不同的习题来渗透反比例函数的相关知识与性质以及数学思想方法。使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听得懂做一些,也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面向全体,使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另一方面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

  梁淑祯:应该说冯老师能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数学思想方法都能从例题教学中得到了体现。总体上落实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复习课教学模式。

  在教学基本功方面:冯老师深入研读课标,钻研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把握教材准确、恰当,难易适中,重点空出,紧紧抓住数形结合的思想来求解有关反比例函数的应用问题。

  板书工整有示范性,有启发性,如在学生板演出现错误时给予及时纠正并用彩色笔加以区别经引起学生的特别注意。灵活地把黑板分成4大板面,内容紧凑

  又分明、清晰,主板书和副板书一目了然。个人以为在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书写过程时,教师不应把板演的任务交给学生,虽说教师已加以修改和订正,但看起来已经不够整洁,也不美观。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板书对示范性和启发性要求。

  教师上课娓娓道来,循循善诱,声音柔和,具有校强的语言功底,这有利于学生静心思考,与学生容易形成思维的碰撞,易于与学生达到心灵上的勾通,交流。不过引起注意是要多注视数学语言的生动有趣、简洁明了、富于启发的.特点,特别当学生情绪处于低落之时,若能制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就更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当学生在思维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应适时加以启发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深入,以期达到柳岸花明又一春的境界,这样也许更好。

  教师具有较强地把握课堂的能力,得心应手地实施教学设想。

  教师从概念入手引发性质,步步为营,有利于知识重组,形成知识体系,然后抛出例题由学生解答,学以致用。

  教师首先提问学生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及性质如:图像的位置、单调性、函数表达式的两种表示方式(少了一种,应有三种),由学生共同回答,当学生无法回答出反比例函数当k 的值互为相反数时图像的两支关于x轴或y轴成轴对称(最好补充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时,老师能给予及时的启发,让学生的思维得以顺利地进行(启发略嫌生涩)。接着进入典型例题的讲解,例题1两个小题是关于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求解以及实际的应用,其中涉及到解析式两个解取一个的情况,另一个解是负数不合实际意义,要舍去。解析式的求法用到了待定系数法,根据过函数反比例函数图像上任意一点作x轴或y轴的垂线,以垂足、该点和原点这三个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的两倍就是k绝对值。若设这一点的坐标为(a,b),则k=ab。教师在讲解完该题时若能及时给予归纳就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了,也更有深入浅出之意境,这样将大大提高了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另外教师采用由学生到黑板析演的方式,而不是先由自己板书再让学生做下面第二题时再让学生板书,有暴露学生解题过程之不足之意,此种做法的效率个人以为有待于进一步商榷。

  复习旧知时由学生一人主讲,让其他学生补充的方式。复习完旧知时,教师在不改变例题作用和降低例题使用效果的情况把三道例题结合为一道大例题,这样能节省学生因审题而花费的时间,也使题目的从易到难,层层深入,步步为营,同时照顾到了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也能让本节课不至于太沉闷。尔后,在讲解完例题后,还可留出一些时间给学生归纳反比例函数解题时所涉及的思想方法,让数学思想方法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导航器。

函数课件 篇7

  一、复习引入

  二次函数的最值:

   二、例题分析:

  例1: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以及取得最大值时的值。

  变题1:⑴、⑵、⑶、

  变题2:求函数()的最大值。

  变题3:求函数()的最大值。

  例2:已知()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2,求的取值范围。

  例3:若,是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求的最小值。

   三、随堂练习:

  1、若函数在上有最小值,最大值2,若,

  则=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实数根,则的最小值是()

  A、0B、1C、-1D、2

  3、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

   四、回顾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二次函数的的最值及其求法。

  课后作业

  班级:高一()班姓名__________

   一、基础题:

  1、函数()

  A、有最大值6B、有最小值6C、有最大值10D、有最大值2

  2、函数的最大值是4,且当=2时,=5,则=______,=_______。

  二、提高题:

  3、试求关于的函数在上的最大值。

  4、已知函数当时,取最大值为2,求实数的值。

  5、已知是方程的两实根,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三、能力题:

  6、已知函数,其中,求该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并求出函数取最大值和最小值时所对应的自变量的值。

函数课件 篇8

  (1)对于函数,其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函数为奇函数;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函数为偶函数。

  (2)奇函数的图象关于__________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_________对称。

  (3)奇函数在对称区间的增减性;偶函数在对称区间的增减性。

  六、达标训练:

  A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f(x)=x4;(2)f(x)=x5;

  (3)f(x)=x+(4)f(x)=

  A2、二次函数()是偶函数,则b=___________.

  _______.

  B5、如果定义在区间上的函数为奇函数,则=_____.

  时,=_______.

  D8、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则常数____,_____.

  七、学习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了函数的奇偶性,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通常有两种方法,即定义法和图象法,用定义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时,必须注意首先判断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单调性与奇偶性的综合应用是本节的一个难点,需要学生结合函数的图象充分理解好单调性和奇偶性这两个性质。

  八、课后反思:

函数课件 篇9

  1.1《反比例函数》教学设计说明

  一、本节内容的数学本质: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反比例函数》1.1反比例函数。

  从知识体系看,本章知识是学生继学习了八上第六章《图形与坐标》和第七章《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再一次进入函数领域,是一个再认知的过程,它是初中阶段三大函数之一,区别于一次函数,但又建立在一次函数之上,本章内容的学习为以后更高层次函数的学习,以及函数、方程、不等式间的关系处理奠定了基础,在数学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从数学思想方法看,本章蕴涵的类比、建模、转化、方程等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观察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都是十分有益的。

  2、教学目标定位:

  知识目标:从现实情境和已知经验出发,讨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探究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能运用函数思想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情感目标:通过已有知识经验探索的过程,体验数学研究和发现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

  惯,逐步增强用函数观点思考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难点:

  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例题中涉及《科学》学科的知识,学生理解问题时有一定的难度,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诊断分析

  1、学情分析:虽然学生在八(上)已学过一次函数及特例“正比例函数”的内容,对函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从学生接触函数所蕴含的“变化与对应”思想至今已经半年有余,学生对与函数相关的概念不可避免会有所遗忘或生疏。因此,学习本节课的关键是处理好新旧知识的联系,尽可能地减少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困难。

  2、学法指导:从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情境,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以“海宝提问、海宝小提示”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愿望;启发学生将新函数与正比例函数进行类比,使学生能轻松的得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了解反比例函数实质的基础上举出生活中的反比例函数实例,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函数;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杠杆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理论来自于实践,而理论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的哲学思想,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法构思和预期效果分析

  1、构思:采用“创设情境,激发热情——合作学习,探究新知——巩固练习,了解概念——合作交流,深化概念——运用新知,解

  决问题——反思总结,共同提高——分层作业,任务外延”七个环节贯穿本节课,使学生能自然而然地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会判别反比例函数、能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2、教法分析:

  (1)创设情境,激发热情

  由于学生在八(上)已学过“变量之间的关系”和“一次函数”及特例“正比例函数”的内容,对函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相隔时间已经很长,所以有必要让学生对旧知识进行一个回顾。因此在导入中设置的1、2两个正比例函数的问题,且问题与世博会吉祥物和场馆有关,比较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受到亲切、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两个问题中又涉及了函数表达形式中的表格法让学生感知两个新的函数,并且让学生体会两个变量的乘积是一个不为零的常数这一特质。

  (2)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通过从四个等式中找学生熟悉的函数,回顾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也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顺利得出做好铺垫。学生在找出熟悉函数的同时,也对另两个函数产生了疑惑,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通过回忆小学两个量成反比例,引出课题《反比例函数》。通过式子的变形,让学生抽象出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引导学生类比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方法,得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3)巩固练习,了解概念

  通过练习巩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反比例函数的三种变型形式;注意事项中两个不为零;在练习中通过“小海宝的提示”让学生对反比例函数定义有更深的认识。

  (4)合作交流,深化概念

  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检验学生是否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了反比例函数的本质,以合作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反比例函数的例子,从而加深对反比例函数意义的理解。

  (5)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教材中的例题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由于学生还没有接触过,在讲解例题前有必要简单地对学生描述一下杠杆原理。通过此例,让学生感受用数学模式的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使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上有一个提高。

  (6)反思总结,共同提高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要注意的地方和所涉及的数学思想等。通过小结,培养学生自我整理的学习习惯,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锻炼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再由老师对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加以整理归纳,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7)分层作业,任务外延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有层次地练习,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佘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并要求学生在课后细心观察生活,留心身边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学预期效果分析

  1)本节课以两个正比例函数的实例和两个反比例函数的实例导入,给了学生亲切感的同时,也回顾了已熟悉的正比例函数及定义方式,从而使新识和旧知之间产生碰撞,教师通过用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使得反比例函数概念水到渠成。

  2)在学生处于一节课最疲倦的时间段时,通过合作讨论、以有奖抢答的方式,再一次激发了学生踊跃举手回答问题的欲望,反而使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3)对于解决本节课难点“例题的第3小题”时,在第2小题中又补充了两个口答方式的“已知动力臂求动力”小问题,并用表格形式呈现,学生不难从表格中猜测出当动力臂扩大到原来的n倍,动力将缩小为原来的1/n,老师乘势用验证猜想的方式推出第3小题,同样利用表格的形式,让数据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轻松地解决本节课的一个难点,还让学生体验了真理的产生过程,即:实验——猜想——验证。

函数课件 篇10

  1. 在指数函数及反函数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能正确描绘对数函数的图像,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并初步应用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2. 通过对数函数的学习,树立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观点,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

  3. 通过对数函数有关性质的研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重点是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掌握图像和性质.

  难点是由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关系,利用指数函数图像和性质得到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今天我们一起再来研究一种常见函数.前面的几种函数都是以形式定义的方式给出的,今天我们将从反函数的角度介绍新的函数.

  反函数的实质是研究两个函数的关系,所以自然我们应从大家熟悉的函数出发,再研究其反函数.这个熟悉的函数就是指数函数.

  由学生说出 是指数函数,它是存在反函数的.并由一个学生口答求反函数的过程:

  由 得 .又 的'值域为 ,

  所求反函数为 .

  那么我们今天就是研究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对数函数.

函数课件 篇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图像,观察归纳出函数的性质;并会简单应用。

  (2)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的能力,通过教师指导发现知识,初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发现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三、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和直观演示法,本节课的难点是发现正比例函数的性质,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画图)、多观察(图象),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最后发现其性质。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归纳的学习方法。

  四、教具准备

  电脑PPT,洋葱学院电脑版

  五、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引入课题

  温故: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什么?

  答:正比例函数图像是经过原点(0,0)和点(1,k)的一条直线

  (二):知新:

  在两个直角坐标系内,分别画出下列每组函数的图象像:y=xy=3xy=4xy=y=x②y=-xy=-3xy=-4xy=-y=-x

  引导学生观察图像,看看每组直线分布的特征先让学生在坐标纸上画出上述函数的图象,之后利用洋葱学院播放《正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动态的演示画出函数图象,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查漏补缺,找出自己所画的图象与视频中的图象有什么不同?

  观察图像,思考问题:

  1.图像经过的象限与k的取值有何联系?不够明确。图像经过的象限与k的取值(特别是符号)有何联系?

  2.对其中的某一个正比例函数图像(例如y=3x),当x增大时,函数值y怎样变化?x减小呢?是不是要提出减小?请斟酌。

  3.你从中得出什么规律?

  第一个问题:图像经过的象限与k的取值有何联系?

  估计生:发现第一组的五条直线都经过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而第二组的五条直线都经过第二和第四象限。

  师:从比例系数来看呢,函数的比例系数和他们的图像分布有什么联系?用词前后宜一致

  估计生:第一组k>0,而第二组k

  师:很好,谁能把他们联系一下?

  估计生:当k>0时,函数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当k<0时,函数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

  师:那么是不是对于所有的正比例函数的图像都有:当k>0时,函数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当k<0时,函数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呢?【电脑演示:任意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当在一、三象限运动时,它的解析式中的k的值无论怎样变化都是大于零的,反之,图像在二、四象限运动时,k的值都小于零的。】(这个演示过程可以登录xx这个网址,进行演示,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到k的正负对函数图象的影响)

  下面由老师来证明这个性质:(由观察猜想到逻辑证明)

  板书:当k>0时,函数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当k<0时,函数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

  证明:当k>0时,若x>0,则kx>0,即y>0∴点(x,y)在第一象限

  若x

  当x=0时,则kx=0,即y=0∴点(x,y)即原点。

  即函数图像上所有的点(原点除外)都在一、三象限内,所以图像经过一、三象限。同理,当k

  我们看到:当k>0时,函数图像的走向很像汉字笔画里的“提”,当k<0时,走向是“捺”。这样更形象,容易记忆。

  PPT展示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当k>0时,函数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当k<0时,函数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

  师:现在我们做个小练习,由正比例函数解析式(根据k的正负),来判断其函数图像的走向。

  y=-xy=xy=xy=-xy=(a2+1)x(其中a是常数)y=(-a2-1)x(其中a是常数)

  鼓励学生踊跃抢答。

  反过来,由函数图象所在的象限,请你说出一个满足条件的正比例函数解析式。好,我们来看下一个问题,(电脑重现第二问题:2、对其中的某一个正比例函数图像,当x增大时,函数值y怎样变化?x减小呢?)播放洋葱视频。

  板书:当k>0时,自变量x逐渐增大时,函数值y也在逐渐增大;(即“提”的走向)当k<0时,自变量x逐渐增大时,函数值y反而减小。(即“捺”的走向)

  师:小练习:由函数解析式,请你说出它的变化情况:y=3xy=-xy=xy=-y=(a2+1)x(其中a是常数)y=(-a2-1)x(其中a是常数)

  鼓励学生踊跃抢答。

  第三个问题:你从中得出什么规律?

  归纳总结(由学生回答)正比例函数y=kx(k≠0)的性质:

  当k>0时,函数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自变量x逐渐增大时,函数值y也在逐渐增大;(也就是“提”的走向)

  当k

  归纳为一句话,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归根结底看k的符号。

  即:k>0提(一、三,增大);

  k<0捺(二、四,减小)

  (三)应用

  1、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它的图像一定经过___________。

  2、y=-的图像经过第___________象限。

  3、已知ab<0,则函数y=x的图象经过___________象限。

  4、已知正比例函数y=(2a+1)x,若y的值随x的增大而减小,求a的取值范围。

  5、当m为何值时,y=mxm2-3是正比例函数,且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思考题:

  ①已知正比例函数y=(m+1)xm2+1,那么它的图象经过哪些象限。

  ②分别说明下列各正比例函数,当m为何值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或y随x的增大而减小?

  a、y=(m2+1)x

  b、y=m2x

  c、y=(m+1)x

  (四)小结这节课让我们知道了……

  以表格形式小结,可以整理知识点,形成网络.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内化,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先播放视频,之后PPT总结本节课的重点)。

  (五)作业89页练习题

  (六)课后反思

  1.成功之处:本节课的重点是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难点是发现正比例函数的性质,通过教师的引导,洋葱视频的引导,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的去分析发现函数的性质。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达到了统一。使本节课的重点得到了突出,难点得到了突破;对学生学习中的情况进行了指导,作出了反馈;培养了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注重由传授单一的知识技能,转向为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总结规律”,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2.不足之处:

  (1)在探索正比例函数性质时,没有预估到学生画函数图象费时太长,导致后面的教学过程比较紧张。

  (2)在应用新知这一环节中对学生习题的反馈情况了解的不够全面。

  (3)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的课堂语言应精炼。

  3、改进措施:

  (1)要充分的相信学生总结规律的能力。在学生总结规律过后给予肯定,不必加以过多的语言进行重复,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思考回答问题。

  (2)在学生明确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后,应用新知反馈练习时,可以采取课堂小测验等方法进行,这样教师可以更准确的掌握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3)在性质的发现总结过程中,应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不必着急帮助总结,这样可以更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教师教学的主导性,我花费了很多时间在学生的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上,但如何能更好的处理好学生探索过程中的引导和讲解,还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地反思才能不断地进步。

函数课件 篇12

  §5 简单的幂函数(第1课时)

  交大二附中

  刘正伟

  一、课标三维目标:

  1.知识技能:了解简单幂函数的概念;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能进行初步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作函数图像,让学生体会幂函数图像的特点,会利用定义证

  明简单函数的奇偶性,了解利用奇偶性画函数图像和研究函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与类比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特殊归

  纳出一般的意识,体会幂函数的变化规律及蕴含其中的对称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幂函数的概念,函数奇、偶性的概念。

  难点: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三、学法指导:

  通过数形结合,类比、观察、思考、交流、讨论,理解幂函数的概念和函数的奇偶性。

  四、教学方法:

  对奇偶性要求不高,题目不需要过难,尽量用多媒体和计算机画函数的图像,重在从图上看出图像关于谁对称,着重从对称的角度应用这一性质,培养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活实例中抽象出几个数学模型)

  1.如果张红购买每千克1元的蔬菜x千克,那么她需要付的钱数 p=x元,这里p是s的函数.2.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a,那么正方形的面积S=a2,这里S是a的函数.3.如果正方体的边长为a,那么正方体的体积V=a3,这里V是a的函数

  4.如果正方形场地的面积为S,那么正方形的边长a=S1/2,这里a是S的函数.5.如果某人t s内骑车行进了1km,那么他骑车的平均速度 v=t-1km/s,这里v 是t的函数.【思考】上述函数解析式有什么形式特征?具有什么共同点?(教师将解析式写成指数幂形式,以启发学生归纳,板书课题并归纳幂函数的定义。)

  (二)探究幂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1.幂函数的定义

  如果一个函数,底数是自变量x,指数是常量α,即y = x,这样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如

  α【练】为了加深对定义的理解,让学生判别下列函数中有几个幂函数?

  212x2(1)y=x+x(2)y=(3)y=2(4)y=2(5)y=2x(6)y=x3xx 22.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通过几何画板演示让学生认识到,幂函数的图象因a的不同而形状各异 【2】引导学生从5个具体幂函数的图象入手,研究幂函数的性质

  ① 画出y?x,y?x,y?x,y?x,y?x?1的图象(重点画y=x3和y=x1/2的图象----学生画,再用几何画板演示)

  2312

  学生活动:1.学生自己说出作图步骤,交流讨论单调性。

  学生活动:2.观察交流,分析图像还有那些特点?

  3.观察函数值和自变量取值有什么特点?

  我们还可以看到,f(x)=x3 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并且对任意的x,f(-x)=(-x)3=-x3,即f(-x)=-f(x).

  (三)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图像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叫作奇函数,即f(-x)=-f(x);反之,满足f(-x)=-f(x)的函数y=f(x)一定是奇函数。

  2学生通过类比,自己找出偶函数的定义,可以建议利用y=x的图像特征?

  一定是偶函数。

  当函数f(x)是奇函数或偶函数时,称函数具有奇偶性。例1:画出下列函数的图像,判断奇偶性.(1)f(x)=-3x-1;

  (2)f(x)= x2,x∈﹙-3,3〕

  (3)f(x)= x2-3

  ;(4)f(x)= 2(x+1)2+1 图像关于y轴对称的函数叫作偶函数,即f(-x)=f(x);反之,满足f(-x)=f(x)的函数y=f(x)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1.总结奇偶性对函数定义域的要求.2.总结利用图像法判断函数奇偶性

  (四)根据定义法判断奇偶性

  例2.判断f(x)=-2x5 和g(x)= x4 +2的奇偶性.

  由于从图像上进行观察是一种常用而又较为粗略的方法,严格的说,它需要根据奇偶函数的定义进行证明。

  学生自己先动手证明,教师一旁指导。要注意书写规范,并讨论交流定义法证明的步骤。

  例3学生活动:动手实践

  在图2-28 中,只画出了函数图象的一半,请你画出它们的另一半,并说出画法的依据.

  结论:

  在研究函数时,如果知道其图像具有关于原点或y轴对称的特点,那么我们可以先研究它的一半,再利用对称性了解另一半,从而可以减少工作量.

  六.归纳小结:(学生自己交流总结)

  1.本节课学习的主要知识是什么?

  2.如何确定函数的奇偶性,其定义域有何特征?

  3.思考讨论填写常用幂函数规律表。

  七.作业:课本第50页A组1(2),2,3(1)(2),4

  选做:B组、第2题

  八.板书设计:

  简单的幂函数

  α一. 定义:形如y = x,α是常量.二. 奇、偶函数的定义: 三. 定义证明奇偶性。(教师板演)

  八.教学反思: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网的新沙巴体育投注,请访问: 实用资料

本文来源:/a/4883742.html
延伸阅读
“国庆节游玩不仅仅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经过整合梳理出国留学网的编辑为大家呈现出《国庆节游玩说说》的全貌,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句子内容。十月一号,这与国
2023-05-24
本编辑经过精心打造,“长相思课件”,可为您终身受益。我们将会不断提供相关内容。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老师应认真编写每个教案课件,并在上课时以其为依据。长相思课件篇1教
2023-05-24
下面小编为您呈送了“给老公认错的检讨书简短”主题的相关内容,检讨书也是提醒我们自身不再犯犯错行为的错误,你知道各类检讨书都是怎么写的吗?敬请您阅读并收藏本文!给老公认错的检讨书简短
2023-05-24
好的检讨书是从哪些方面入手的呢?检讨书的存在,对我们来说并不会陌生。检讨书对于错误行为有警示作用,出国留学网的编辑特意为你呈上“大学生没上早读检讨书”,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2023-05-24
在这个越来越注重契约精神的时代,合同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逐渐上升。签约合同可以让合作双方在履行合作期间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以下是栏目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技术咨询服务合同”,欢迎大
2023-05-24
出国留学网为了让您感到满足努力制作了这份“函数的课件”,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老师还没有写的话现在也来的及。一个精心制作的教案能够引导学
2023-05-13
具有启示作用的“课件”读后让人陷入深思。教案课件是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课件,需要我们认真写好每一份教案课件。教案是有效提高教学水平的必备工具之一。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课
2023-05-07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任务,因此老师应该认真对待。制定良好的教案能够有效地避免教学中的失误。写教案课件时需要注意的方面有哪些?本网站很高兴向大家推荐一篇有关“钓鱼课件
2023-05-23
以下是小编为您汇总的书画课件最新发展动态。为了教学更有顺利,老师会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课件,只要课前把教案课件写好就可以。教案是教学科研的重要资源。您在阅读本文以后相信有所收获吧!书画
2023-04-28
欢迎阅读我们为您准备的“信息课件”相关信息,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每个老师在上课前会带上自己教案课件,就需要老师用心去设计好教案课件了。做出好的教案是实现课程和教育学科质
2023-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