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体育官网_新沙巴体育投注【app平台登录】

图片
出国留学网

目录

长度单位课件锦集8篇

字典 |

2023-06-02 08:57

|

推荐访问

长度单位课件

【 liuxue86.com - 实用资料 】

  在这里您可以找到一些有关“长度单位课件”的有用信息。每位老师不可或缺的课件是教案课件,需要我们认真写好每一份教案课件。制作好的教案是实现优质教学的有力保障。敬请浏览以下网页内容!

长度单位课件 篇1

  教学重点:

  知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表示物品的长度。

  教学难点

  一、情境引入

  大家测量知识学得不错,想来考考大家你们愿意接受挑战么?

  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1.出示情境图:

  下面请同学们看看这件物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测量他们长度使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啊?

  2.温习提示:

  自己尝试解决,选完之后和其它同学进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三、师生互动

  交流后师生一起总结:

  测量特别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千米,

  测量特别短的物体的长度用毫米,

  测量一般物体的长度用米、厘米。

  四、质疑研讨

  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他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五、训练应用

  练一练1、2、3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需要探究的问题?

  七、课外延伸

  练一练4题。

  一、情境引入

  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三、师生互动

  四、质疑研讨

  五、训练应用

  七、课外延伸

长度单位课件 篇2

  一、单元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认识米、用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二、地位与作用: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这一部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三、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和1米=100厘米,并初步认识线段。

  2、能力目标:会用刻度尺量、画物体的长度及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3、德育目标: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四、单元教学重点:

  1、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2、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3、画和量线段的方法。

  五、单元教学难点:正确的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工具量和画线段。

  六、单元教法设计

  1、统一长度单位,用不同的物品做计量单位去测量统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3、关于线段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多补充线段的练习。

  第一课时 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2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量物体的正确方法,知道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摆放,要放平摆直

  2、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3、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及对生活的重要意义

  4、鼓励学生先估测再测量,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测量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用实物测量,体会测量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并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感知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课件,一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学具,小刀,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 演示“小马过河”课件,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能不能帮帮小马,让她顺利过河?

  二、 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1、用不同的物体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可以是一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或者小正方体,同学们一起来量一量我们数学课本的宽,好吗?

  师:同学们量得数学课本的宽是多少啊?告诉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量的啊?

  生:……

  (教师把学生的回答板书写到黑板,出现了数学课本的宽,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的情况)

  师:同学们请观察这里(教师指着板书),大家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

  师:哦,对了,我们发现啊,同样是数学课本的宽,但是,为什么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呢?

  生:……

  师:哦,原来是这样啊。那么,现在,我们一起用小正方体来量一量吧。

  2、用不同的物体作标准,量不同长度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大家想不想再量量其它物体啊?我们一起来量量数学书的长,铅笔盒的高吧。

  ……(教师把结果板书到黑板)

  师:大家发现了什么问题呢?(教师指着板书)

  师:对了,同学们观察的真好。学校课本的宽是5把小刀长,铅笔盒也是5把小刀长,它们一样长吗?

  生:……

  师:哦,原来是这样啊。那么,现在,我们一起用小正方体来量一量吧。

  三、 拓展延伸

  (该环节的被测量物体不是非常的规则,主要拓展一下估测和测量方法)

  师:接下来,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自己的手掌有多宽呢?同学们先估测一下,然后再认真测量,看看自己的估测对不对?

  师:好棒哦!跟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说说自己是怎样测量的。

  四、 联系实际,活动体验

  (该环节除了鼓励学生估测之外,还要引导学生知道,有些物体,可能不是一个一个地摆,而是一次接一次地量)

  师:同学们都做得很棒哦。下面同学们在教室里头,找找自己喜欢的物体,先估测一下它大概多长,多宽或多高,然后再测量一下,好吗?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样测量的吗?

  五、 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对你有什么帮助啊?今天学到的知识,你觉得它有什么用啊?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第3―5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让学生了解刻度线的概念,会认厘米尺上的刻度

  3、使学生掌握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并体会多种方法测量的必要性(限整厘米)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长度单位,用厘米尺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用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

  教学准备:厘米尺,课件,长短一样、颜色不同的线绳(学生每人2根)

  教学过程:

长度单位课件 篇3

  二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教学设计(人

  教课标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设计理念]: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方式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同时伴有一定的直觉动作思维。本节课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动手操作这一直观手段,来建立1厘米长度的表象,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测量和练习,到最后的开放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

  本节课,注重学生在脑中建立1厘米的表象,而建立这一表象的过程是让学生不断的感知、思考、测量、判断、验证的活动过程。通过先估计再测量,强化练习、加深表象逐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认识手中尺子的刻度线,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够在尺子上找1厘米或几厘米,然后由小组合作进行测量物体长度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此外,还注重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不同侧面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数学书第3页例2和练习1的1-3题。

  教学目标:、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

  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

  教具准备:尺子、图钉、纸条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物体长短难以说清楚,同时给我们带来了测量的不便。

  教师出示两枝长短不同的铅笔。提问:这两枝铅笔哪枝长?哪枝短?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一下:物体有长有短。

  教师接着出示课本图(幻灯机出示)提问:图中出示的数学课本短边与铅笔盒长边一样长吗?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用手中的学具去比一比、看一看,很快得出:数学课本短边有5个回形针那么长……,铅笔盒长边有5把小刀那么长……。

  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对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的规定,量较短的物体如:粉笔、小刀、文具盒、铅笔等的长度时可以用厘米作单位,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二、操作活动,建立表象

  [设计意图]:进一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简单问题的能力。介绍认识尺子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

  (一)、认识厘米、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

  师:请大家拿出直尺摸一摸,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教师演示,使学生了解尺子的结构。)

  (1)、在尺子上有很多数。(在尺子上出示0、1、2、3等数)

  师:有数。你们按顺序自由地读一读。

  (2)、尺子最左端的数是几?(是0)。

  师:0咱们以前已经认识了,那你们猜猜看,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生思考回答)。0对着的这根长刻度线就表示起点,咱们给它取个名字,叫0刻度。(闪烁0刻度并板书)

  (3)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尺子上还有很多线,有的长有的短。尺子上还有字母“cm”)。

  师:“cm”就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今天咱们就一块儿来认识厘米。

  (板书课题)

  2、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感受1厘米的长度。

  师:(出示一厘米的正方形)你们看,正方形的边是多长?

  学生们交流

  师引:同学们,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那你知道小正方形的边多长。(学生说方法)

  师:请你们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同桌可以相互验证。

  师:你们再看看,尺子上还有哪段也是1厘米长呢?学生汇报验证。

  师引导学生发现尺子上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长。每一小格的长度也可以用一种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咱们以后来认识。

  (2)身边的1厘米。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1厘米是多长,下面我们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

  学生自主探索发现:

  小纸条的短边长是1厘米。

  图钉的长是1厘米。

  小方块每边条的长是1厘米(全体验证小方块每条边是不是1厘米长)。

  手指的宽约是1厘米(全体学生比一比自己哪个手指的宽最接近1厘米,之后汇报,投影反馈。)。

  3、巩固1厘米的表象。

  师:用手比画一下,1厘米是多长呢?

  (学生比画出1厘米的长度)

  师:互相看一看。记住了吗?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呀?(生闭眼想像)

  4、认识几厘米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几厘米又是多长呢?(出示2厘米纸条)你们看,这一段是几厘米长?

  学生说长度,并说认得方法。

  师:(出示4个1厘米小正方形)那4个1厘米是多长?

  学生说方法。

  师:你们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长的一段吗?

  (生指出后汇报是怎么指的)

  (二)、用厘米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通过先估计再测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估测意识,同时也提高了估测能力。、估几厘米

  师:请你们把蓝纸条举起来。咱们先估计一下,它大约是几厘米长?

  (二)量几厘米

  师:究竟是几厘米长呢?咱们用尺子来验证一下。

  (学生试着用尺子进行测量,量好了的可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量的。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指名学生上台边演示边介绍量法,其他学生评价他量得怎么样。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

  师:请大家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然后在括号内填数字。

  三、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设计意图]: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2、4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给大家看。教师个别指导。

  3、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枝新铅笔的长,数学本子的长,橡皮的长等。

  4、深化练习。

  ⑴你们还想测量什么?

  ⑵让学生把没有测量的物体拿出来。

  ⑶小组讨论,根据本组要测量的对象,怎样测量?

  ⑷小组讨论后动手测量。

  ⑸汇报。

  5、开放练习。

  出示一张学生成绩通知单,提出问题,要印50张成绩通知单,请你去购买白纸。怎么办,小组讨论,全班汇报。

  ⑴用估计方法,估计要买的白纸的长和宽。

  ⑵用测量工具量出白纸的长和宽。

  ①用手指比一比。②用眼估计。

  四、课堂总结。

  [设计意图]:课堂结束之际,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对知识起到概括的效果,再一次让学生清晰地对知识进行再现。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本领?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厘米,知道了1厘米有多长,学会了用刻度尺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总结了测量的方法,要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看右端对准尺子上的刻度是几,就是几厘米。在生活中,见到较短物体时,我们应先估测它的长度,再用刻度尺实际量一量,比一比,看谁估测的准。

  《认识长度单位—米》

  ——人教版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长度单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也是在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习的。虽然学生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知识和基础,但是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对于二年级小朋友的认知能力来说,学习起来会感到有点抽象。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1厘米和1米、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学习中并不感到困难,但是在将物体从直观表象抽象成文字表述后再让其选择合适的单位时,一部分孩子就不能正确的对长度单位进行选择,这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全单元分4课时完成,本教学设计为第3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估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情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米用m表示,知道1米=100厘米。

  难点:认识米的长度单位,知道米的实际长度。

  【教学准备】、1米长的纸条八条、米尺

  【设计理念】

  因为长度单位的选择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针对小朋友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给学生设计了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提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厘米:

  、在尺子上分别找出1厘米、5厘米、10厘米的长度。

  2、用自己的尺子测量一下数学书的长度。

  【设计意图】对旧知识的回顾,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好铺垫。

  3、教师过渡语:小朋友真棒,对厘米的认识真好,那谁能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帮老师一个忙呢?

  二、量一量讲台的长度,看谁量得又快有准确。

  、请一名学生上来并用自己的学生尺跟老师(用米尺)比一比,量一量讲台的长度。

  2、提问:谁快点?(老师),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这么快吗?(可能有的学生回答因为老师用的尺子长或老师用了米尺)

  3、引出米尺并认识米尺:请学生观察米尺是怎样的?与学生尺有什么不同?

  4、小结:米尺与学生尺一样都是用来测量物体的,上面都有数字和刻度线,都是从0开始(0是起点),量物体时都是把尺子的起点(0)对准物体的一端,并与物体平衡,然后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尺子上的刻度几,就是几米。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与学生进行比赛的活动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对学习新知的求知欲望,对于米尺更感兴趣,渴望认识学习的情感。

  三、学习厘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米尺从0端到末端就是1米,那你想知道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吗?

  2、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测量,并感知1米=100厘米。

  3、汇报交流学习结果:请各组的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得出1米=100厘米。

  【设计意图】在建立“米”的观念时,由于长度较大,个体不易完成操作,就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让学生在小组里利用自己的学生尺,合作测量1米长的纸条有多少厘米。(学生利用教师课前准备好的1米长的纸条进行测量,纸条上有10个大格,要求学生测量出每个大格之间有几厘米长,然后再数数一共有几个格,是几厘米。

  四、练习巩固:

  、请出一名学生,教师用长纸条测量该学生的身高,并估一估该生大约多高?

  2、学生在小组内相互测量各自的身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小组里利用自己刚才测量出来的长纸条为组里其他同伴测量身高,让每个学生动手测一测,量一量,用眼看一看,用口说一说,用脑想一想,估一估,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的始终。

  五、知识运用:

  、出示练习:

  (1)

  填写长度单位:厘米或米。(要求学生用手比划)

  【设计意图】在将物体从直观表象抽象成文字表述后再让其选择合适的单位时,一部分孩子就不能正确的对长度单位进行选择,这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长度单位的选择需要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有所经验积累。针对小朋友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用手比划出厘米和米的长度,切身感受实际的长度,对区分厘米和米单位的机会,注重学生个体参与的过程性与实效性,让学生全程参与,全员参与,有效参与,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2)

  完成练习纸上的练习:

  ①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6()

  黑板长2()

  小明身高124()

  课桌长50()

  ②1米=()厘米

  00厘米=()米

  5米=()厘米

  200厘米=()米

  ③测量较长的物体是,我们一般用()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用()作单位。

  【设计意图】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

  六、卷尺(简单介绍)

  七、小结: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要测量物体时可以用学生尺或米尺,如果要测量较小的物体,我们就用()尺方便些,如果测量较大物体时我们就用()尺比较方便。

  《认识长度单位—米》

  ——人教版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长度单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也是在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习的。虽然学生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知识和基础,但是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长度单位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为了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于实际,课堂教学首先设计了让学生测量身边物体的长,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并能运用。全单元分4课时完成,本教学设计为第4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尺、米尺

  【设计理念】

  因为长度单位的选择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针对小朋友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给学生设计了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提高。

  【教学过程】

  一、米和厘米的复习

  回顾梳理、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2、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

  3、学生活动: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

  4、教师进行小结,并板书:1米=100厘米

  【设计意图】对旧知识的回顾,为本节课的活动做好铺垫。

  二、进行练习。

  、看书上2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学生活动)

  3、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动手量一量,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对米和厘米的长度表象。

  三、复习厘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米尺从0端到末端就是1米,那你想知道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吗?

  2、做一做

  (1)我估计我的铅笔盒长()厘米,用尺量铅笔盒的长是()厘米。

  (2)请你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3)细心算一算

  7厘米+8厘米=()厘米

  30厘米+6厘米=()厘米

  00厘米–40厘米=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3、知识运用:

  (1)抢答题:(出示练习)填写长度单位:厘米或米。

  黑板长约4()

  我们的身高约130()

  旗杆高15()

  橡皮擦长3()

  小红的手臂长约40()

  床长2()

  爸爸的鞋子长25()

  我们的房子高3()

  4、思考性练习

  如果有些东西的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的刻度,怎样量出它的长度呢?如量花生的长度,2分币的最宽的地方长多少?由学生量一量2分币,可以互相商量想办法。全班交流。最后得出可以用两块三角板辅助(如图)。或将物品直接放在尺子的刻度上来量。

  【设计意图】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

  三、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运用到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物体,如果要测量较小的物体,我们就用()作单位,如果测量较大物体时我们就用()作单位。

长度单位课件 篇4

  【教学内容】

  【教材设想】

  一、背景分析

  “统一长度单位”是小学阶段学习法定计量单位的开始。人教版教材在安排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注意呈现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这是新课程与老教材的明显差异。教材的主题情境是:先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硬币、曲别针、三角形、木块)作标准去量数学课本的宽,并提示:“为什么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再让学生用不同物品作标准量不同长度,教材让学生自由量,并思考:“为什么不同的东西量出的结果一样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相同的物品(如方木块)进行测量,去解决上面两个矛盾冲突,由此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材安排的意图十分明显:两个操作层次,实际上都是要让学生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研读教材,我们发现,虽然教材中两个操作层次最终指向的目的一致,但各自的思维角度不同,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数学呈现时,常常省略了知识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的形式展现出来,而小学生由于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这样的知识还是会感到抽象困难。尤其是本教材面向的上课对象是一年级学生,他们在生活中交流物体长度的经历比较少,要他们分层、理性地还原本教材知识内容的建构过程,是有相当难度的。

  通过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我们认为本节课的教学呈现以及预期落点有必要作适当的调整。

  二、策略选择

  1.变素材,降落点。

  尊重教材的编写意图,同时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现有思维发展水平,改变操作层次,简化思维难度。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在活动中建立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本节课的落点也适当调低,让学生能体会到长度单位不统一会给日常生活、交流带来不便,能初步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重操作,重体验。

  针对知识内容特点以及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实践操作、体验感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因此,本节课应注意安排设计多项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探究的活动,努力使知识的还原建构过程生动活泼,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同样,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时,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单位的名称,更重要的是了解该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能够在实际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找一找、估一估等实践活动,了解1厘米大致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初步体会统一单位长度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在实际动手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以及估测意识,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准备】

  学具准备:课件、边长1厘米的正方体、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导入新课,交流测量方法

  2.动手测量:桌子的宽。

  3.汇报结果:测量工具和结果。

  4.讨论交流:多样的结果。

  二、认识厘米

  1.认识尺子

  2.认识1厘米

  (1)教师介绍1厘米

  (2)学生找找1厘米

  (3)师生比比1厘米

  (4)学生找生活中大约1厘米的物体。

  三、应用

  (1)撕一撕:动手撕一段1厘米长的纸条。

  (2)估一估:书本等物品大约有多长。

  四、课堂总结

长度单位课件 篇5

  教学过程

  一、步步深入,比较异同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1)学生估计1厘米有多长?1平方厘米的面积多大?

  (2)教师出示:长是1厘米的线段图,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平面图形。看它们图形有什么异同?

  (3)教师出示:学生用和铅芯和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要知道它们的大小分别用什么单位来测量?

  (4)学生动手测出铅芯的长度和纸片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1)估计1分米的长度,1平方分米的大小。(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使学生的估计接近正确。)(2)估计铅笔盒的面有多大?长、宽各是多少?

  (3)学生动手进行测量铅笔盒的面有多大,长、宽各是多少?看自己的估计情况。(教师进行指导怎样才能减少误差。)

  3、比较1米和1平方米

  (1)前面我们学习了1厘米和1平方厘米、1分米和1平方分米。那么,我们可以用1米和1平方米来干什么呢?(学生可能回答用1米来测量黑板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各是多少?用1平方米来测量黑板的面积是多少?教室地面的面积是多少?)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并向学生说明教室的地面的面积大约是60平方米

  4、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学习,同学们讨论1厘米、1分米、1米和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什么异同?学生交流讨论情况,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5、教师总结

  1厘米、1分米、1米是长度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长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积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面积。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板书课题)。

  二、巩固反馈,深化认识

  1、书P751、2小组合作完成汇报

  2、书P753先自由说,再指名回答。

  三、小结

  四、拓展练习

  数学游戏:

  请你参加图案设计大赛,每个图案是5平方厘米。

  教学目的

  通过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面积单位,初步明确1厘米、1分米、1米是长度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长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积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面积。

  教学难点

  明确分清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长度单位课件 篇6

  教学内容:

  课本P102、105页。

  学情分析:

  复习米和厘米,使学生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能对一些实物的长度进行估算和测量,对于角和直角的复习,则使学生学会在几何图形中发现角和直角,并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

  复习观察物体,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而复习认识时间,让学生认识时、分和间隔5分钟的时间的读写,并会运用时间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3、培养学生观察物体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培养学生观察物体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教学准备:

  课件,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知道物体的长度。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一)米和厘米的复习

  1、回顾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2、表象与进率

  (1)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

  学生理解表象与进率,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方法。

  (2)1米是多少厘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活动: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

  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

  3、估计与测量

  (1)看书上第105页第10题中的2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

  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3)引导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4、组织完成104页第9题

  (二)观察物体(课件出示汽车观察图)

  1、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观察物体时,要多

  从几个方向观察。

  1、 观察圆柱,你可以看到什么形状?从不同的方向观察长方体,你可以看到什么形状?

  2、 观察球和正方体你又可以看到什么形状?

  3、 看到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它可能是什么物体?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学生独立完成105页第11题。

  教师巡视,对画法不规范的学生及时个别指导。

  2、想一想,填一填。

  (1)测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

  (2)一枚图钉的长约1()。

  (3)过两点可以画()条线段。

  (4)学生用尺上“0”刻度到“10”是()。

  (5)1厘米1厘米地数,数()次是9厘米。

  (6)70厘米-15厘米= 44米+26米=

  35米+18米= 56厘米-28厘米=

  1米-30厘米= 64厘米+28厘米=

  四、总结评讲,升华目标

  这节课你学到了的什么?

长度单位课件 篇7

  课题长度单位

  单元教材分析主要内容: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认识米、用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地位与作用: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这一部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和1米=100厘米,并初步认识线段。

  2、能力目标:会用刻度尺量、画物体的长度及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3、德育目标: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点

  1、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2、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3、画和量线段的方法。

  单元教学难点

  正确的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工具量和画线段。

  单元教法设计

  1、统一长度单位,用不同的物品做计量单位去测量统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3、关于线段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多补充线段的练习。

  第一课时: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争论意识及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感受成功的喜悦。

  第二课时: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

  第三课时:

  1、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知道量比较长的物体要用米做单位,会用米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四课时:

  1、初步认识线段,会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长度单位课件 篇8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内容为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页至第7页的教学内容包括:(1)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认识米、用米量。(2)认识线段、量画线段。本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身边的物品、学习用具等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这一部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这年龄段的学生认知能力已达到一定水平,在学习长度单位前对长、短概念已有初步认识基础,但怎么测量物体长度学生还不了解,对长、短的概念的理解也还不够透彻,需要系统学习来认识厘米、米的长度观念等。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勤观察、多动手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2、帮助学生形成厘米的正确表象。

  3、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和画线段。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

  回形针一盒、30厘米尺子一把、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题1、老师:新学期开始老师发现许多同学长高了,来,谁能跟大家说说自己的身高。

  请学生发言,将自己的身高说出来。

  2、老师:老师相信还有部分学生还不知道自己的身高,我们这堂课的学习内容为《长度单位》,同学们要是认真听讲这堂课,课后就可以同桌之间互量身高了。(板书课题:长度单位)

  学生思考自己的身高高度并踊跃发言。

  设置悬念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引出学习课题。

  探究、学习新知1、老师:老师看到大家课桌上都有一块橡皮擦,下面我们来玩个游戏,请大家把自己的橡皮擦那出来量一量我们手中的数学课本的宽度有几个橡皮擦那么长?

  请学生起来回答自己的测量结果。(板书学生的测量结果,同时PPT播放我测量的结果课件)

  2、老师:同学们是不是存在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数学书的宽度是一样的但大家测量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3、老师:我听到有同学说是因为大家测量用的橡皮擦不一样长,在这里老师把它说成同学们测量的标准不一样,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那下面老师老统一一下标准。老师手上有一盒回形针,现在发给每位同学一个,同学们再用它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度有几个回形针那么长。

  4、老师想学生展示真是的尺子并同步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尺子,分析尺子上数字、线段和线段与线段之间的含义,并让学生知道测量长度单位用的是尺子。

  1、学生举手回答自己的测量结果。

  2、学生思考疑问,得出结论。

  3、学生在课堂上带着好奇心重新测量起来。

  4、学生认真听老师分析尺子,认识尺子。

  1、让学生初步体验测量的形式和结果

  3、使学生形成测量物体要统一一个标准的概念。

  4、让学生认识尺子上的数字和线段的意义,认识1厘米的概念,知道生活中尺子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

  练习巩固1、课件展示询问学生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

  2、让学生在课堂上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并用课件展示画线段要注意点事项。

  3、课件展示让学生比较蚂蚱和蟋蟀谁跳的距离远?1、学生思考并踊跃发言。

  2、学生踊跃上黑板作画并积极动手画出5厘米的线条。

  3、同学们纷纷猜测起来

  1、加深学生对1厘米概念的理解,巩固新知。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巩固知识和了解学生是否会画一定长度的线段。

  3、培养学生对距离远近的估算能力和巩固学习内容。

  4、课件展示练习题:判断题,下列题目对的打√,错的打×,让学生起身来回答。

  4、学生踊跃举手发言

  4、巩固新知并锻炼学生的胆量让学生有发言的机会等。

  课后作业课后练习一:第2、7、9题学生课下做让学生巩固新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网的新沙巴体育投注,请访问: 实用资料

本文来源:/a/4908134.html
延伸阅读
您是否正在找寻发言稿呢?如果我们需要在公众场合进行发表讲话的话,发言稿即讲话者使用的文字底稿,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关于美容院开业致辞。还请您能收藏本网页!关于美容院开业致辞篇1各位
2023-06-02
春暖花开的季节,我想和你一起去看美丽的风景。在我们跟别人沟通的时候,会阅读一些好玩的句子一些不便于明说的情绪可以在句子展现出来。有哪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句子呢?相信你应该喜欢我们整理的
2023-06-02
推荐给您这篇关于“计划学习”的不可错过的精品文章。工作中的文档处理已经变得相当普及,写文章前不要忘记先浏览一下范文的写法,学习范文的写作技巧可以让我更好地适应写作的各种变化。希望本
2023-06-02
为了教学更有顺利,老师会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课件,相信老师对写教案课件也并不陌生。教案是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这篇精选文章将着重探讨“儿童教学课件”的重要性和价值,相信您在本文中有所
2023-06-02
在撰写前,你是否了解了检讨书的格式?为了防止此类事情再度出现,我们通常要用检讨书来悔过自新。由于犯错行为会带来不良影响,写检讨十分有必要,我们为您准备的“没有交作业的检讨书”将让您
2023-06-02
鸭的课件篇1一、说教材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三年级小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因此,这节课我引导学
2023-05-12
准备好教学课件和教案对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需要认真编写适合自己的教学课件。教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提供给您的“赵州桥课件”,经过我们深入理解和
2023-05-27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准备的与“优美课件”有关的新沙巴体育投注,希望本文能让您满意。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或缺的工具,每一位老师都应该精心设计教案课件。设计教案时需注重课堂互动与学生参与度的提
2023-05-14
以下内容为您提供关于法语课件的完整分析。根据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教案课件,因此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教案是引导学生发展的重要工具。相信您能从本文找到帮助!法语课件
2023-04-28
“韵母课件”为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相信本网页内容能为您提供帮助。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但老师也要清楚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行的。教案是多元教育思维的具体体现。韵母课
2023-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