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工业课件”类的相关内容,旨在为您提供帮助。为了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老师需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和课件,并且不迟不缩地完成。教案和课件能够帮助老师更好地传授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学效果。希望本文可以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
工业课件 篇1
(1)投入:土地、 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和原料、零部件
(阅读思考)(处理流程:先让学生阅读→教师出示归纳表,并做适当分析→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读材料和图,并分析、讲解)请同学们阅读P60“阅读: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读P60图4.5“每冶炼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并思考:①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是什么?(接近煤炭产地→接近铁矿产地→接近消费市场或交通便利的地区)②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科学技术的进步)③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什么会影响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变化?(一方面,冶金技术的提高,使得钢铁工业对原料、能源的依赖减少;另一方面,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应用,使原料、能源的运输费用在总的生产成本比例不断下降。因此,钢铁工业的区位选择越来越灵活,更多趋向市场和交通便利地区。)
(过渡)此外,社会因素如政府政策、决策者的行为等,也是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系统地阐述了工业区位选择的原理,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逐一分析,这也是 我们本单元的一个重点内容,应重点掌握。关于“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要明确不同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应因制宜,具体分析。其中,影响区位选择的这些区位因素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我们应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同时了解到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工业发展中,不仅要服从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要服从社会发展多方面的需要。总之,对工业区位的选择,我们应多方面、全方位考虑,因地、因时制宜,合理选择。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
一、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1)投入: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和原料、零部件
(2)产出:产品和三“废”(废气、废水、废渣)
2、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3、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经济目的)
4、五种常见的工业区位选择导向类型:
导向类型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则
原料
导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加工厂等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
导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
导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电解铝工业、化学工业等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劳动力
导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等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
导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的工 业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工业区位因素 及其作用的变化
(1)原因:
(2)结果:
2、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变化的因素
(1)科学技术的进步
(2)环境
(3)政策、决策者行为
工业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的内容,使学生知道大庆油田在我国工业中的重要地位。了解大庆人艰苦创业的事迹,学习大庆人艰苦奋斗、勇于探索,为祖国建设无私奉献的精神。
3.学习课文中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作用。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是如何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的,理解“铁人”精神的含义。
教学准备:
有关石油的图片资料以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出示课件:石油)这种黑色的液体是什么?
生:石油
师:石油能做什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联系,我国的
石油工作发展怎么样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第七课《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问问同学也可以问老师。
2.默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同时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3.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1.石油究竟是什么呀,为什么课文的第一句话说“石油是一种宝贵的能源”?谁能说一说?
师:原来石油有这么大的用处,所以这一段的最后作者说(课件出示:石油是工作的血液,一个国家缺少石油,就像是得了贫血症的病人,不但整个国家的经济会瘫痪,而且国家安全也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师:读一读这句话,这是什么修辞手法?
生:比喻
师:在这句话里把石油比作(血液),把缺少石油的国家比作(贫血病人),甚至于会瘫痪,可见石油确实很重要。
2.石油这么重要,那么在旧中国石油工业是一个什么样的的情况呢?
生:汇报(板书)
师:由于缺少石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有什么不便?(学生回答)
中国幅员辽阔,却缺少石油,每个中国人的心情怎么样(心酸,沉重),谁能读一读(指导阅读)
3.中国幅员辽阔,难道就真的没有石油吗?(学生回答)
师:是的,我国科学家经过大量的考察研究,终于发现了一个大油田正逢建国10周年,于是这个大油田就命名为“大庆”,发现了大油田无疑是个天大的喜迅,人们马上投入到了开发大庆油田的战斗中去。(课件:开发大庆油田记录片)在这当中有一个人物特别值得我们认识,是谁呢?
生:王进喜
师:是的,就是被称为铁人的“王进喜”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铁人。(课件)
师:正是因为经历了这些事情,所以他暗暗下定了决心,是什么决心呢?(我一定要为中国人民争口气,把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扔到太平洋去!)(教师指导阅读)
4.他的决心有没有实现?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他和他的战友们是一帆风顺的吗?他们又遇到了什么困难?读读课文的第6自然段,然后用笔划出来。再在小组内相互交流一下。
生:汇报
师:是的,他们遇到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但困难并没有压倒他们,反而让他们的工作精神为之振奋,请大家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影像资料)
师:看了这些,此时你有什么感想,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师: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做?(学生自由发言)
师:是的,正是他们的奋不顾身,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铁人”,那老师想问问大家,究竟什么是铁人精神?
(心系国家,不怕困难,忘我工作,艰苦奋斗,这就是铁人精神)。
5.其实在大庆,像王进喜这样的石油工人还有很多,他们就是以这种铁人精神,战严寒,斗酷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高质量的建成了我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
6.由没有石油到基本自给,此时人们的心情怎么样(高兴,兴奋),那谁能怀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课文(7自然段)
7.继大庆油田之后,我国相继又出现了许多大油田(课件)
这些油田的出现让我们国家终于摘掉了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由年产几百万吨到年产上亿吨,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变啊!(板书)
那么老师想问问大家摘掉这顶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究竟靠得是什么?(地质学家大量的考察,工人们为国争光的决心以及艰苦奋斗不畏牺牲的精神……)(课件,工人们开发石油的影像资料)
8.在开发石油工作过程中可以说贡献最大的就是我们的石油工人师傅们,是他们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我们的国家,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小结:
正是这些伟大的石油工人让我们摘掉了这顶落后的帽子,他们不怕困难,奋不顾身的身影永远定格在了你我的心中,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可敬的石油工人吧!
工业课件 篇3
《工业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作者/熊世培 一、目标设计 1.课程目标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影响工业生产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 ②分析某工业部门或工业区的主导区位条件。 (2)过程与方法 结合本地区的实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并作出适当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3.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 二、教学重、难点 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三、教学过程 1.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及设计意图。 2.课堂讨论 布置学生对居住场所附近的一些工厂及工业园区进行讨论,讨论的主要内容为这些工厂因素及园区选址的主要条件以及效益情况;学生分组讨论工厂及园区的情况;通过学生讨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脑能力。 3.阅读教材 多媒体投影: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各因素是怎样影响工业区位的?学生先阅读教材,然后思考问题。举例说明选择几个学生完成。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学会利用教材分析问题。 4.课堂活动 不同工业的个性化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 5.展示小组的讨论结果 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及时作出点评、补充;小组成员介绍讨论结果,本组其他成员补充。有利于学生了解主要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加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6.小结主导区位 教师针对学生的结果及时作出点评、补充,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区位的归纳总结。 案例分析一(惠普入驻重庆):教师针对学生的结果及时作出点评、补充,学生分析后展示,其他学生补充,有利于学生了解运输、聚集、市场等因素的工业区位的影响,加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二(艺伞厂):教师针对学生的结果及时作出点评、补充,学生分析后展示,其他学生补充,有利于学生了解信息等因素的工业区位影响。 7.探究活动(工业污染与区位选择) 学生思考后回答,有利于学生思考分析能力的培养。 课堂活动第69页规划图:教师点拨、指正;学生分析后说出理由;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8.成果归纳 教师讲授:刚才同学做得都很好,交通、土地和集聚是影响工业区位三大因素,但作为一个具体的工厂选址其影响的因素远远不止这三个,它要更加复杂。因为一个工厂在实际区位中不仅要考虑建厂,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建厂后所产生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归纳,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9.作业布置 教材第69页探究活动;学生课后讨论,并且按组上交作业。对教材上的活动题充分运用,给出课后作业,培养学生善于运用身边的案例分析所学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 1.此节课活动较多,所以课堂时间较紧。有些重点处未能很好突出。 2.由于设计了较多的活动,所以学生比较感兴趣,上课气氛很活跃。 3.课堂整个环节把控较好,但知识转换处应更加自然一些。 (作者单位 重庆市綦江区南州中学)
工业课件 篇4
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传统工业区》这节课属于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理必修2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第一课时,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主线,其中前两节课主要介绍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及工业地域的形成,而传统工业区这节课则是在前两节所学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主要传统工业区的形成条件,衰落的原因,综合整治的措施,并能借鉴他国的经验对中国的传统工业区提出综合整治的措施。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新工业区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 从课改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本节教学内容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传统工业区的概念和分布。
鲁尔区传统的区位条件及衰落的主要原因。
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
能力目标: 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工业图表和工业数据的技能。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从分析个别案例到上升到一般规律的思维过程。
情感目标: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关注全球的、我国的、当地的传统工业和环境现状,增强全球意识、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
3、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区位因素,衰落的原因及综合整治的措施。
难点:应用所学的理论及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
二、教法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 探究式教学: 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
2、 小组合作学习: 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 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学法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 运用地理图表:在地理课中,图表是最重要的一种知识载体,在图表上可以获得很多地理信息。
2、 学会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3、 学会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四、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在初中时学过世界地理,对教材中涉及到的国家及地区有一定的了解。
前两节课学习了区位因素及工业地域的相关理论知识。
2、能力基础:具备一定得阅读地图,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础:体验过合作学习的乐趣,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
五、说教学设计
1、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请同学们说出三次技术革命发生的时间及出现的工业部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发现前两次技术革命出现的工业部门主要是传统工业,第三次技术革命后出现的工业部门则属于新兴工业,我们发现新工业部门发展的十分迅速,那么传统工业将面临怎样的境遇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传统工业的兴衰与发展。
这样导入的目的:通过学生已有的旧知识自然的导入新课让学生轻松的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2、讲授新课
1)、传统工业区的特点及分布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说出传统工业区的特点,幻灯片出示世界工业分布图,让学生找出世界主要传统工业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沙巴体育官网: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的分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总结知识能力,训练读图能力。
2)、案例分析(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德国鲁尔区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区之一,下面我们以鲁尔区为例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兴衰与发展。教师边讲述边板书
板书 :兴--------衰--------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板书提示案例分析的思路与过程,即案例分析分一下三步进行。
第一步,运用地图分析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播放鲁尔区概况录像,通过这段录像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繁荣程度等概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出那么鲁尔区是靠什么发展起来的呢?幻灯片出示教材65页图4.9,让学生分组读图分析鲁尔区有哪几方面的优势区位条件? 在学生分析之前,教师及时进行学法指导,教师提示分析工业的区位因素应从资源、市场、交通等方面分析,这样学生就能有的放矢的在地图中搜索信息。讨论3分钟后让学生代表到讲台前指图讲解,其他同学补充。最后教师用课件总结,鲁尔区的区位条件主要包括①煤炭资源丰富②充沛的水源③靠近铁矿石产地④水陆交通便利⑤广阔的市场。
设计意图:通过录像让学生对鲁尔区有了更直观亲切的认识,然后展示地图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去挖掘地图中的信息,这样学生边讨论,边分析,充分利用多种器官来学习,不仅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与理解,与他人的合作能力等,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及时进行学法指导让学会分析传统工业区区位优势的方法。
第二步,通过材料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继续播放录像,展示鲁尔区衰败的景象,看了这段录像在同学们的头脑中不禁会产生一个巨大的问号,曾经繁荣的鲁尔区如今怎么衰败成这个样子?
这时教师顺势发给每组同学一份材料,让同学分组讨论分析材料,找出鲁尔区存在的问题。
材料1
材料2、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著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紅褐色的污水,还有飄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戶外一切東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門去,不一會兒便成为灰色。紅瓦白墙,綠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遙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學工厂林立的萊因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調成的鸡尾酒。
——德国作家HeinrichBoll1958年形容魯尔区
材料3
材料4
材料5教材P66第3、4、5自然段
设计意图:我没有直接让学生看教材上的文字表述,而是给出这些材料让学生自己分析,这样设计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及分析材料的能力。更加符合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的要求。最后师生用课件共同总结鲁尔区衰落的原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
鲁尔区的衰落的原因应该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主要有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方式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外因关键在于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例如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及炼钢技术的发展使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再加上世界上出口钢的国家增多,钢替代品的出现,导致世界性钢铁过剩,钢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德国鲁尔区的经济日渐萧条。
第三步,创设情境探索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
创设情境:面对这种现状德国人该如何应对呢?假如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是鲁尔区大大小小官员,面对你的城市经济一天天衰落,环境一天天恶化,你还能吃得香,睡的着吗,那该怎么办?马上召开小组讨论会,共同制定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方案。讨论5分钟后学生纷纷主动发言,说出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很快突破重点,为破难点打下基础。
教师总结:根据各位官员的报告,我的秘书也给我整理出一套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方案。
我认为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核心是调整产业结构,即减少煤炭、钢铁企业的数量,扩大单个企业的规模,并引进技术水平高的电子、汽车等中小企业,同时发展第三产业,使产业结构多元化,另外,调整产业布局,(结合鲁尔区综合整治图片)比较原采矿区和现采矿区的分布有什么不同,(新采矿区向西迁移,目的是就近获得铁矿石,甚至将钢铁厂向西部沿海地区转移, 与荷兰联营建立炼钢炉,然后将生铁运到鲁尔区。 )另外继续拓展交通,完善基础设施;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整治后的鲁尔区重新走上了经济良性发展的道路, 请欣赏整治后的鲁尔区的一角(录像),通过录像让同学们相信这些措施是可行的,也为下面的问题辽中南工业基地的改造提供思路。
3)、知识反馈与迁移
课件展示辽中南工业区图片,讨论分析:
比较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的区位条件有何异同?
分析辽中南工业区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谈谈你对振兴辽中南中业区的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这道习题让本节课的知识得以升华,让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也培养了同学们热爱家乡的情操。
课外探究作业:撰写“浅谈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兴衰与发展”小论文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1、成果:
①打破了“讲解、模练”的传统型教学模式,落实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过程意识的培养。
②大多数学生能达成预定目标。
③创新之处:课堂活动设计较新颖而且多样,能成功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问题设计有梯度,能实现分层次教学。
2.不足:①时间不够充裕。
②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表述不够精练。由于学生个体基础存在差异,所以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很好的突破难点。
3.改进方法:在课前培训“小先生”,课上由“小先生”带头组成活动小组,便于模拟活动的顺利开展;另外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对于课上未能很好把握和消化难点的同学,课后请“小先生”帮忙继续学习,而从而引导学生课上课下互相帮助,学会积极主动地学习。
工业课件 篇5
一.说教材
㈠.地位、作用:
本节旨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从而达到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目的。
本节教材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二是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三是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㈡.目标确定:
1.知识与技能: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理解工业化对珠三角城市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读图说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及城市分布特点。
②.运用教材材料和图片,剖析城市化进程,讨论“工业化对珠三角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提高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结合教材“活动” 展开辩论——如何实现珠三角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城市观、发展观与环境观。
㈢.教学重点:
1.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2.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㈣.教学难点:
城市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今后城市应如何发展。
二.说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组织分组学生讨论。
三.说教法:
1.多媒体教学法。
2. 探究式教学法。分组探究,展示成果;鼓励各组之间相互补充,相互质疑。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说教学过程:
1.整体感知教材并分组:学生分成四大组探究问题。
2.引入:用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场景——“启航”的画面和音乐引入,同时提问:“启航”包含了哪些含义?
(以上5分钟。)
3.新授:
一.位置、范围:
广义的珠三角
泛珠三角
二.城市化的含义
(以上3分钟)
三.分组探究: (看书讨论8分钟,展示成果共12分钟。)
第一组:珠三角城市化进程如何?各阶段有什么特点;
第二组:珠三角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三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有哪些;
第四组:如何实现珠三角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联系张家界市城市发展分组讨论:12分钟
第一组:张家界市城市的发展过程如何;
第二组:张家界市城市发展中哪个产业起到了推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三组:张家界市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第四组:如何实现张家界市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总结:
5.课后作业:
如何实现长株潭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就下面三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观点一:建立山水城市生态模式。
观点二:寻求最佳状态的城市规模扩张模式。
观点三:高效合理的产业结构模式。
工业课件 篇6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工业生产的定义,了解工业与其他经济部门间的联系,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读图了解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的分布,归纳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的分布。
2.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工业生产的定义。
三、教学策略
从知识本身来看,本节需要识记的不多。本章前两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交通运输和农业有所了解,教师可以采取对比的教学方法,尤其要突出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的差异,有利于学生理解工业生产特点及分布特征。
生活中学生接触工业部门的机会虽然不多,但接触到的工业产品很丰富。根据学生认知特点,教师可以以学生生活中常用的工业产品为例展开教学,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家乡的工业部门或进行网上学习。
生活中学生接触工业部门的机会虽然不多,但接触到的工业产品很丰富。根据学生认知特点,教师可组织实地考察或网上学习,搜集当地主要工业部门的资料,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鼓励学生多接触社会,增加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引入:前面我们学习的两个经济部门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个是发展经济的先行官──交通运输业;一个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解决完温饱问题之后,人们就要思考如何提高生活品质,这时候需要我们发展哪个经济部门呢?
教师:在我们家里仔细观察,就会找到这个经济部门的很多产品。
学生:完成活动“认识工业产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沙发这种工业产品追根溯源,激发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特点的学习兴趣。】
教师:工业生产是指开采煤、铁、石油等自然资源,对原材料(矿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工业产品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教师:展示学校不同时期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提问,对比我校建立初期与现在的办学环境的差异,反映出的我国工业发展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看图分析,得出我国工业取得辉煌成就。
【设计意图:用鲜活的事例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师:下面我们进行角色扮演,体会工业生产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
学生:扮演学校后勤主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为校长提供改善办学环境的设计思路,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并填写申报表。
产品名称
价格
产地
主要原材料
工业部门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探究的欲望。学生通过上网搜集信息,逐步了解各类工业产品的特点及各种工业生产部门,有助于学生对“什么是工业”这一难点内容的理解。】
教师:我们设计的方案中涉及的产品多属于工业产品,工业的发展可以改善学校的办学环境,对社会其他部门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
学生: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和总结,结合教材中的图片和资料,讨论工业与其他经济部门的联系,进一步体会工业生产的特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从材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教师:随着我国的工业发展,不仅在产品种类和产值上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工业中心的数量和分布上也有变化明显。(教师补充一些资料,例如,新老工业分布图,相关视频资料)
学生:读“我国工业分布地区的变化图”,说出我国四十年来工业中心分布的时间变化。
【设计意图:培养读图能力和落实德育目标。】
教师:依据“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分布图”,总结现阶段我国工业分布有何特点?
读图分析:
步骤1
教师:现阶段我国主要工业中心集中分布在哪些省级行政区域?
学生:读图,找出有4个及以上工业中心的省级行政区域。
步骤2
教师:工业中心密集的省级行政区域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注意方位用语)?
学生:读图,说出我国工业中心集中分布在我国东部及沿海、沿江地区。
步骤3
教师:在图中确认我国工业中心密集的四大工业基地(绿色区域)及位置(包括省区位置和海陆位置,以及附近河流分布)。
学生:读图,找到四大工业基地,说出它们的位置特点。
步骤4
教师:通过分析读图找出的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及工业基地集中分布的区域,请同学们归纳我国工业中心分布的地区差异是什么?
学生:归纳出我国工业分布的主要特征。
教师总结: 我国工业中心主要分布特征是:
1.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2.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和沿江地区。
【设计意图: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通过读图、探究,学生能够读出我国工业中心分布的地区差异,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提高学生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可以联系第一章疆域中的知识重点:行政区划,强调前后知识的联系。)】
学生:做笔记。
【设计意图:落实知识。】
教师:为什么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江、沿海地区呢?
布置课后探究作业:分组考察我国主要工业基地,搜集“辽中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等工业基地的发展资料,完成探究活动表。
【设计意图:为下节课的学习进行预习和知识储备,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探究活动表中的内容,从位置、交通、地形、资源、科学技术等方面,探究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五、教学反思
学生对工业生产活动接触很少,工业概念又比较复杂,因此,教师应该尽量利用丰富的图片或视频材料,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课堂活动的设计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尽量浅显易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了学习概念的枯燥乏味。
工业课件 篇7
一、课程所属专业培养的目标岗位
课程名称:《素描》;所属专业:美术特色;毕业方向:高考升学。这一切决定了该班的课程计划及培养目标等都要紧紧围绕美术高考进行。
二、课程的地位
《素描》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美术高考课程中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绘画能力等都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用专业的训练方法,用明暗调子去刻画、塑造物体的绘画技巧。
《素描》课程安排在六个学期,每周6课时。
三、课程的背景
1、《素描》课程主要采用适用于美术高考升学的教材与教辅资料(包括画册、光碟等)。
2、选定的理由:适应高考。
四、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确定及理由
《素描》课程教学基本分四个模块,即几何体写生、静物写生、石膏头像写生、真人头像半身像写生,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教师示范画法,学生模仿学习,通过观看优秀的素描作品提高鉴赏力及审美的素养。学生通过向老师的学习学到准确的观察方法及绘画方法,避免走弯路。
五、课程实施的条件
1、授课老师应具备的条件:热爱学生、无私奉献,具备娴熟的绘画技能技巧并擅长于表达,有自己的绘画风格,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勤于指导,教学经验丰富。
2、课程实践教学所需的设施设备:教学光碟、绘画用具、画架、木制的静物台、聚光灯、几何体、静物、石膏五官、石膏头像、真人模特等。
六、学生分析
1、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现状:09-8班有23名学生,有绘画基础的只有三四个,大部分学生在训练了近一年的时间,基本养成较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有良好的卫生、清洁习惯,遵守纪律、绘画用品有序摆放、爱护公物。
2、学生已具备的知识、能力情况:目前学生基本具备有一套观察、表现物体的方法,能够基本评价出一幅作品的好坏,善于学习他人所长。
七、教材分析
1、本节课所授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及前后章节的知识联系:本节课所授内容《日用工业品的结构造型素描》课程在教材中有着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及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对后面的课程有着铺垫的作用。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培养观察、分析、表现、概括事物的能力。掌握造型的法则与规律。结构的定义结构与形体,结构与造型。
(2)能力目标:获得直观的感受,学会结构造型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用线去表现物体的结构、形体。
(3)德育目标:
(A)通过教师的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B)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服务态度。
3、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线条的轻重、虚实表现;结构的分析与表现。
八、教法
1、教学方法的选择及依据:本人采用的是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老师绘画示范,边讲边画的方法,让学生直观获得绘画方法及步骤,明白绘画的技巧及要领。
2、应用这种方法应注意学生应灵活使用、活学活用,结合自己的分析理解去表现绘画。
3、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教师先讲解什么是结构造型、结构造型的方法及要领,注重“观察、分析、表现、”三大环节,在讲解结构造型是如何用线去表现形体的结构的,结构造型的目的是什么,教师通过示范写生,让学生看到结构造型的全过程,之后让学生用此法进行写生练习,教师当堂小结点评作业。
九、学法
从老师进行绘画示范,边讲边画中,学生直观地获得了绘画方法及步骤,并通过课堂反复练习,举一反三,提高绘画的技巧,掌握绘画的要领,达到学习的目的。
十、教学过程
教师先讲解什么是结构造型,结构造型的方法及要领,注重“观察、分析、表现、”三大环节,在讲解结构造型是如何用线去表现形体的结构的,结构造型的目的是什么,通过教师示范写生,让学生看到结构造型的全过程,之后让学生用此法进行写生练习,教师当堂小结点评作业。使学生明确作业存在的问题及优缺点。教学程序这样安排是遵循传统教学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进行的,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各个环节大致时间安排什么是结构造型需5分钟,讲解结构造型是如何用线去表现形体的结构的需10分钟,结构造型的目的需3分钟,教师示范写生需7分钟,学生课堂练习需10分钟,学生分析需2分钟,教师当堂小需3分钟,结点评作业,回顾课堂重点知识、布置作业需5分钟。
工业课件 篇8
工业设计自我鉴定
回首四年的大学生涯,犹如一晃而过,不过感谢大学这一个平台让我具备了较强的工作、自学、钻研能力。
在政治上,本人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现已是入党考察对象。本人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产、关心和帮助他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与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活动。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的,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奋斗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习上,我除了对自己的专业有兴趣之外,还利用课余时间专修计算机专业知识,使我能轻松操作各种网络和办公软件。曾获过学院奖学金。计算机中级维修工,计算机等级考试、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等方面的等级证书。除了在专业知识方面精益求精外,平时我还涉猎了大量网络管理与维护、网页设计以及广告设计等知识,特别对办公自动化软件有浓厚的兴趣,在学院组织的中英文录入比赛中获得B组一等奖。我相信在以后的理论与实际结合当中,能有更大的提高。
通过社会实践,在公司里的实习,向社会各方人士学习为人处世的哲理,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 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矗我深深的体会到:人的一生中,学校是我们打下扎实基础的平台,而社会是永远的大学,坚持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
大学时光就快结束,感谢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感谢一同奋斗的兄弟姐妹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我将摆正心态,正确定位,发奋学习,不断的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时代的需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回首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犹如一晃而过,不过感谢大学这一个平台让我具备了较强的工作、自学、钻研能力。
在政治上,本人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现已是入党考察对象。本人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产、关心和帮助他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与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活动。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的,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奋斗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习上,我除了对自己的专业有兴趣之外,还利用课余时间专修计算机专业知识,使我能轻松操作各种网络和办公软件。曾获过学院奖学金。计算机中级维修工,计算机等级考试、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等方面的等级证书。除了在专业知识方面精益求精外,平时我还涉猎了大量网络管理与维护、网页设计以及广告设计等知识,特别对办公自动化软件有浓厚的兴趣,在XX年度学院组织的中英文录入比赛中获得b组一等奖。我相信在以后的理论与实际结合当中,能有更大的提高。
ul>
工业课件 篇9
一、 说课标:
举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
二、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工业地域的形成是对前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内容的深化,同时也为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学习做铺垫,在教材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教材分成两大块: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工业分散与工业联系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工业联系的形成和原因,明确工业联系的两种主要类型及意义。
2、掌握工业集聚的优点及原因。
3、掌握工业地域的形成、发展和分类。
4、掌握工业分散的优点及原因。
过程与方法:
1、以乡土地理案例“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切入口,探究工业联系的形式;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的原因;
2、结合“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陈埭鞋业”等案例教学,了解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分类,并尝试对某一工业区域的形成条件、发展优势、各工业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综合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深入思考的钻研精神和取长补短、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的知识与情感交流,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在对家乡工业发展的对比分析过程中,培养热爱家乡,积极为家乡发展作出贡献的情感和意识。
(三) 教学重点
1、理解工业集聚的主要原因和优点
2、理解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的主要原因、优点。
(四) 教学难点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等概念多,联系紧密,容易混淆三、说学情和学法学情: 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对工业区位因素已有所了解;在实际生活中,对不同类型的工业区域,如经济开发区等有所耳闻。从学习能力看,学生的应用基础知识及读图分析能力较差,应加强此方面培养;从心理特点看,该年级学生对教师依赖性较强,新型自主互动学习能力较差,应多举身边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得出结论,培养他们的自信与独立。
1案例分析法: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案例进行分析,进而对知识进行归纳概括。
2.讨论探究法: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调查研究,提出对策。
3.观察对比法: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四、说教法多媒体教学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一系列多种形式开放的探究式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体验,总结规律。创设情境、拓展延伸:问题教学、启发式教学。除了以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作为多媒体辅助手段外,同时紧密结合传统的教学工具手段来弥补计算机辅助教学上的不足。
五、 说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过程与方法 设计依据 及意图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引入 新课 情境展示:“泉州市经济开发区新貌” (PPT) 结合乡土地理,引入本课学习内容 学生观察,讨论 创设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新 课 教 学 新 课 教 学
一、 工业联系和工业地域
(一) 工业 联系 情境展示: 泉州市经济开发区发展概况(PPT) 泉州市经济开发区平面图(PPT) 教师提问:我们学校就位于开发区内,你还能举出开发区的一些著名企业吗? 这些企业为什么集聚在一起? 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学生认真读图得出 结论:企业间存在联系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学会观察,提高学生获取地理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
板书课题:
一、工业联系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概括出工业间有哪些生产上的联系。
板书:
1、生产上的联系 产品与原料上的联系 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回答问题。 归纳概括 巩固:展示两幅PPT图片,判断各企业间的联系 “与钢铁厂有关的原料和产品”(PPT)。 “纺织—印染—服装厂间的联系”(PPT) 学生读图思考后回答 实例展示, 加深理解 提问:开发区内大部分企业之间并没有这种生产上的联系,如泉州神州电子有限公司、九牧王(福建)服饰发展有限公司、泉州安记食品有限公司、泉州美加美仿瓷餐具有限公司等。但它们共同布局在泉州经济开发区内,为什么呢?
板书归纳:
一、工业联系
1、生产上的联系
2、空间上的联系 学生讨论后回答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归纳的能力 过渡 小结:从上面的案例分析可知,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集聚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 自然过渡,转入下一个问题
(二)、工业的集聚 情境展示: 播放 “陈埭鞋业”(PPT) 专业生产的集聚 “加拿大炼铝工业的分布” 共用基础设施的集聚 学生读取案例,并联系已学过的知识和各自的生活实际,各抒己见,阐述,引导学生归纳出两种工业地域集聚现象及集聚的优势 实例展现, 直观易懂 提问:以上工业集聚现象有哪些有利之处呢? 联系实际,分析归纳 教师补充:泉州经济开发区积聚效益(PPT) 学生阅读 运用身边案例,加强理解 指导阅读案例2,回答63页活动题: 师小结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加强自主学习、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 承转: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如陈埭鞋业和泉州经济开发区,它们的成因相同吗?
(三)、工业地域 指导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掌握工业地域的两种分类
2、指导学生归纳完成工业地域类型的知识框架 板书:
(三)、工业地域
1、按形成: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规划形成的工业地域
2、按发育程度: 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 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
1、学生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合作完成问题
2、举例说明各种工业地域的类型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 承转 具有工业联系的企业是不是都要集聚在一起呢?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1、引导学生读图思考回答: 4.8 “福特汽车的全球化生产网络”
提问:
(1)、为什么福特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零部件合作伙伴?
(2)、许多汽车零部件厂相距较远,保证这种分散布局、全球范围生产协作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2、教师归纳板书 学生阅读课文并分组讨论后回答 通过实例,激活思维,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拓展延伸:工业分散的类型 举例说明:(“沙巴体育官网:传统工业的分散”PPT)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读案例回答问题 补充案例, 拓展 课堂小结 小结:工厂之间的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形成,根据工业地域的性质,可将其分为二种地域类型,工业在集聚的同时,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或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也形成工业的分散。 对比展示:工业集聚与分散 (以上表格,可让同学先自行填写,然后给出答案) 原因 表现形式 结果 工业集聚 获得规模效益 ①专业生产的集聚 ②共用基础设施的集聚 形成工业化的生产集聚地域 工业分散 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 ①复杂产品的原料和零部件由分布在很多地区的工厂供应 ②每一种原料和零部件都会销售到很多地区 形成跨国公司以及国际和区际的劳动分工 建构知识系统,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反馈 课堂练习 读图,回答1—4题。 1.甲图中①至⑥不同工厂之间的关系属于( ) A信息联系 B 地域联系 C投入—产出关系D 技术联系 2.从乙图所示的工业联系看,属于这种联系的工厂可能是( ) A 防治厂 B食品厂C 木材厂D 汽车厂 3.乙图表示( ) A 工业的分散B工业的集聚C 工业的地域联系 D工业的信息联系 4.乙图所示工厂的元器件生产的全球化,最终目的是( ) A 寻找最优区位,保护环境 B 促进全球经济发展C 减轻污染 D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知识点加强,并让学生收到成功的喜悦 课后作业 收集本地相关资料,进行资料整理与分析,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工业地域的形成。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说板书设计本节课概念较多、且其之间逻辑性较强,因此板书采取框架式罗列,简单明了、逻辑性突出。具体设计如下:
七、说设计意图本节内容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比较熟悉的、来自生活的学习情景,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的现实意义。在教学方式上,优化问题情境,强调师生互动,突出学生主体;在案例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本节内容比较抽象的特点,采用学生比较熟悉的乡土地理案例,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对问题的深层次分析探究,引领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并学以致用,帮助他们学会具体现象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方法。主要亮点:在教学中,紧紧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紧扣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这一主题,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利用多媒体,结合乡土地理,进行案例分析,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工业课件 篇10
教案示例2
——“基础工业和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基础工业的分布特点和四大工业基地的位置。
【教学难点】分析四大工业的特点。
【教学用具】我国主要钢铁工业的分布图、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图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上节课学习了哪几种基础工业?
(导入)除此以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业—钢铁工业。
(板书)5.钢铁工业:
(学生活动)举例说明钢材的广泛用途。
(总结)所以说,钢铁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学生活动)读图“我国主要钢铁工业的分布”:
1.读出我国大型钢铁工业中心。
2.这些钢铁工业中心的'分布与铁矿资源的关系,举例说明。
(总结、板书)在铁矿产地、
(提问、学生讨论)太原、北京、上海等地钢铁工业的建立,并非在铁矿产地,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总结、板书)煤炭产地、消费市场、交通便利地区
(提问)综合以上五种基础工业的分布状况,找出全国工业比较集中的地区。
(学生活动)
1.读图查阅,讨论回答。
2.将讨论结果与图“中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对照,并结合课文读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
3.在图中四大工业基地处,分别用①、②、③、④标注,同时也在课文中用相应的符号标注。
(板书)二、主要工业基地
(讲述)以上五种基础工业主要是为其它工业部门的生产提供物资的,我们把这种工业称为重工业;把为人们生活提供物质的生产部门,称为轻工业(如食品工业)。
(学生活动)说出自己知道的其它重工业和轻工业。
(提问)四大工业基地分别以哪些工业为主?
(学生活动)分四组,每组负责一个工业基地进行讨论。
(教师总结)可见,四大工业基地各具特色,有的是重工业基地—辽中南;有的是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沪宁杭;有的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
(板书)1.重工业和轻工业:
2.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和特点:
(总结)略
【板书设计】
一、基础工业的分布
5.钢铁工业
二、主要工业基地
1.重工业和轻工业:
2.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和特点:
工业课件 篇1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什么是工业,及工业生产,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和类型。明白工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是国家独立、自主、现代化的保证。结合同学的日常生活实际,了解工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享受工业带给我们的幸福。
通过本节教学和学生的表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工业分布特点:不能分析出分布的原因,沿线、沿海、沿江、沿河分布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便利的交通,再次体现交通运输的作用,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对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缺少综合的认识和分析,如:资源的分布对工业的影响,联系学习印度的工业分布与原料产地的关系,理解辽中南发展重工业的基础和有力条件。
3识图能力有待提高,读图分析能力单一。学习上海的工业,尽管没有发展工业所相关的资源,但不能从社会需求、市场空间、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城市特点等优势方面分析。
4联系生活实际,说己了解的家乡的一些工业,哪些是轻工业,哪些是重工业,他们的原料、生产过程、产品、对生活的作用等方面是否一样。
工业课件 篇12
一、说教材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工业及其地区差异》一章中的第三节《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工业的差异》,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中国的工业的增长和重要工业部门的分布,工业生产发展受交通,地形,气候、经济等条件的影响,从而造成东部地区和中东部地区工业的差异、东部经济发达,交通优越人口多,气候条件好,加上历史原因,因而工业发达,但资源匮乏,需要西部的能源支持,全国需要东西联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二、学情分析:
七(5)学生,学习认真,,读图细致,爱思考。对我国地域国情了解交多,有的喜欢看有关地理方面的纪录片,他们视野开阔。这节课虽然内容抽象,但通过媒体课件教学,通过较多的课堂练习促进教学效果,,达成教学预期目标、
三、说教学过程
1、导入:浏览图片和视频,了解西部面貌,引入新课,东、中、西部的划分,西部大开发内容。
2、新课教学
(一)发达的东部和崛起的中西部
我国的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部地区是如何划分的?有哪些差异?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来共同探讨《与中东西部地区工业差异》。
1、学生看PPT展示的彩色地图。重点关注东、中、西部地区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
2、明确了东、中、西部分界,现在我们来共同通过图片感受东部与中西部的差异。
3、国家也考虑到了缩小东西差距,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简介西部大开发的内容
学生欣赏东西部图片:我国四大工业区的分布、工业分布类型,工业中心城市。
4、分析东部发达的因素:观看地形图、人口分布图、公路、铁路分布图,结合图册中气候类型、降水进行分析。
东部富裕、西部贫穷;东部平坦,西部陡峭;有的说东部湿润,西部干旱……
5、浏览能演分布图,通过图表对比,分析西部的能源优势。
(二)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
1、通过欣赏图片、课文资料感受到了东西部的差异和各具优势。
2、读图说出西气东输的起讫点,经过的省级行政单位、地形、河流。
3、欣赏西气东输有关图片。
4、读西电东送示意图,说出三条线路起讫点,分析输送水电和火电的有力条件。
(三)东西联动互相促进
1、分析如何东西互动?
西部大开发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最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东西部交流与合作的原则: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目的:共同发展
为促进西部大开发,国家推出了对口帮扶的政策。上海对口帮扶介绍:航线增加,浦发银行开到喀什等、上大附中为新疆培养学生,晋元中学为西藏培养学生。
20xx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在北京召开,设立喀什经济特区。喀什将以“东有深圳、西有喀什”为目标,加快超常规发展步伐,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
深圳与喀什牵手,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标,我们的祖国也会因为东西部的交流与互补,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四、说板书设计:
1、发达的东部与崛起的中西部
2、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
3、东西联动互相促进
五、说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研究目标: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视频和图片导入激发学习兴趣,激活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通过不同的练习方式,比如读图填空、简答、选择等形式将本节知识点掌握,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引导学生进入思考状态,激发学生去分析,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