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题为“中班教案”,为大家推荐一篇精选文章。对于刚刚入职的教师来说,他们需要准备好上课会用到的教案和课件。每一天,教师都需要写自己的教案和课件,这是教师必不可少的工作。教案不仅仅是一份印刷品,更是教师教学理念与思路的具体体现。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也请您收藏!
中班教案 篇1
一、说活动教材
在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儿真正的作品是能够自然流露幼儿心灵的作品,靠传统的临摹和示范教学,不能诱发幼儿潜能的发挥和个性的展现。所以我把教学所选内容最好从幼儿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感兴趣活动中寻找幼儿的兴趣点,以培养幼儿的个性,发掘幼儿的潜能,并引导幼儿创作。本次教学活动结合幼儿平时日常生活中欣赏过的繁华街头景象,幼儿已加深了对街道上各种建筑物和景物的印象,我想通过主题性的绘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想象力和表现力,使幼儿能大胆地将自己所看到的《繁华的街头》景色,用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教学内容,并结合本班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实际发展水平,我制定了适合我班幼儿发展的两个目标。
(一)欣赏繁华的街头,加深对建筑物的印象,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使幼儿能大胆地将所看到的各式各样的房屋和街头的景象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
三、说活动重点和难点
中班的孩子绘画能力、想象能力、模仿能力都比较强,通过自己的动手绘画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因此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绘画的表现力。难点是:组织一幅主题性绘画。
四、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也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为了胜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做了以下相应的准备:
(一)事先请家长利用平时休息日的时间,带幼儿到繁华的街头去实地观察,并引导幼儿将自己所看到的繁华街头的景象,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物质准备:绘画纸、水彩笔、水粉笔等。
五、说教学方法
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据新《纲要》的精神:"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本次活动中我除了要以饱满、热情的情绪吸引幼儿外,主要还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谈话、提问法:谈话法维护宽松的精神氛围和自主表现的时空,而提问的方式又能引导幼儿靠近主题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已有知识经验。通过谈话提问的方法引入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来激发了幼儿探索求知的欲望,从而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讲解提示法:这是美术活动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能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体现了"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理念精神。通过讲解提示,展开讨论,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展开自由发挥、任意想像的翅膀。
(三)个别指导法:幼儿美术活动虽然游戏性很强,又非常自由,但它并不是单纯的娱乐或消遣,老师在把握幼儿现有水平和每个孩子特点的前提下,对个别幼儿适时、适当的指导才能出成果,才能为幼儿创造更多获得成功的机会。
(四)欣赏评价法:欣赏评价法指的是将幼儿不同特点的作品进行对比评价,肯定各自的特点。在本次活动的最后环节,我采用了欣赏评价法。
六、说活动过程
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次活动的目标要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谈话导入新课→授新课→幼儿作画→活动评价→结束活动为程序来展开一系列活动。
具体活动过程如下:
中班教案 篇2
一、 说教材
(一)设计意图
幼儿的美术活动是一种手、眼、脑并用的活动,他需要幼儿用多种感官感知审美对象,用脑去想象、理解、加工审美意象,用语言或动作以及其他非语言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而教师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美的快乐。
春雨过后,我和孩子们在散步时,发现草丛里和小树上躲满了小蜗牛。孩子们兴奋极了,纷纷都跑去捉蜗牛了。软软的身体,大大的贝壳房子,很是可爱。为此,我设计了这一主题活动,一方面是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可以好好的亲近可爱的蜗牛,另一方面是通过孩子的这一好奇心加以引导孩子认识蜗牛的结构特征。就如《新纲要》中所说的,"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次的活动来源于生活。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我制定了如下三大目标:
1、感知蜗牛的形态,并能在画面中表现出来。
2、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3、发展想象力,进行添画。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学习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蜗牛。 2、练习添画, 感知环境的意义,组织确立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关系。
难点: 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蜗牛的形态。
(四)说教学准备
1、自由观察蜗牛。
2、示范画一张(白纸中间画了一只大大的蜗牛妈妈),两簇草丛(用泡沫纸制作的)。
3、人手一盒蜡笔、一张画图纸。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应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主要有:
1、情景教学法:本次活动通过创设环境,带幼儿到一个富有童趣的世界中,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吸引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
2、直观形象法:中班幼儿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还没有摆脱具体形象的束缚,而活泼可爱的小蜗牛的直观形象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也易被他们所接受。
3、演示法:幼儿的绘画需要一定的经验基础。我带着孩子们帮助蜗牛妈妈寻找蜗牛宝宝,实际这一过程正是在教孩子们怎样画蜗牛。
4、操作法:让幼儿自己来操作,找一找,画一画,调皮可爱的蜗牛宝宝在哪儿呢?
本次活动借助调皮可爱的小蜗牛的吸引力,采用情景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教学情景,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帮助蜗牛妈妈寻找蜗牛宝宝。教师把自己放在与幼儿平等的位置上,与幼儿一起寻找,欣赏幼儿的童心,保护幼儿的天真,使幼儿的作品更富有童趣。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活动,不仅提高锻炼了绘画能力,更升华了情感。
审美教育不仅体现在对美的感受力、接受美的能力上,更主要体现在表现美的能力上。幼儿通过看看、想想,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画一画,表现自己对美的理解和表达,以及对蜗牛形态的把握。
同时采用展示法,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每个幼儿都获得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并对自己的表现能力逐步充满信心。其中也通过了幼儿间的互补学习等方法,表达着各自丰富的、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 的理念。
四、说教学程序
本次活动我设计了八个环节:
经验准备-激发兴趣-创设情景-绘画示范-添设情景-幼儿操作-评价指导-展示作品
1、经验准备:有了之前的观察蜗牛的经验准备后,孩子对于在绘画过程中需要把握蜗牛的形态,有所帮助。
2、激发兴趣:让孩子猜一猜,猜猜今天老师请来了哪位小客人,激发孩子的兴趣。
3、创设情景:出示示范画和两簇草丛,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场景。一场大雨刚下过,草地上湿湿的,太阳公公也笑嘻嘻的从云朵里钻了出来。蜗牛妈妈带着蜗牛宝宝们从草丛里钻了出来,呼吸新鲜空气,喝点甜甜的雨水。小蜗牛们可调皮了,不一会儿呀就都跑出去玩了。玩了好久,小蜗牛们还没回来,蜗牛妈妈就有些担心了。我们来帮助蜗牛妈妈找找小蜗牛,好吗?
4、绘画示范:一起找一找,边说边画:身体有点像横着的小水点一样,头大尾巴小。用一条螺旋状的线表示身体,它重重的贝壳就出来啦。再给它加上两根细长的触角,添上眼睛和嘴巴。哇,小蜗牛找到啦。
5、添设情景:提问:我们这两只小蜗牛是在哪里找到的呀?(在树枝上、在草地里……)再添画上相应的情景。让孩子发挥想象,提问:我们还可以在哪里找到蜗牛宝宝呢?
6、幼儿操作:在幼儿有一定的经验基础上再让他们来操作。
7、评价指导:在孩子们画画时我从旁巡回指导,先个别指导,当看到孩子们绘画的精彩之处时,就集体评点一下。并让让孩子大胆的介绍自己的小蜗牛是在哪里找到的? 绘画是幼儿表现自我,创造世界的一种有效的语言,我们要不断的培养幼儿在绘画方面的自信心。尊重幼儿的艺术表现,合理评价幼儿的作品,就能有效的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孩子就会大胆、自信的描绘出绚丽多彩的世界!
8、展示作品:将孩子的作品放到展示区,让大家共同欣赏。看到自己美丽的作品和听到各种各样的赞美声后,孩子们体验到了绘画的乐趣,往后更积极的参与美术活动。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看看玩玩中,了解生活中有些东西在水中会有褪色的现象。
2、尝试两两合作进行操作,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并连贯讲述发现。
3、体验玩水的乐趣,对水的探究产生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在观察和操作中发现哪些东西在水中会褪色,哪些东西在水中不会褪色,并记录结果。
难点:理解物体在水中褪色的原因,两两合作进行探究。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幼儿对水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2、有把物体放在水中玩水的经验。
物质准备:
1、PPT。
2、装了清水的矿泉水瓶若干、教师一张大统计表、幼儿记录表若干、勾线笔若干。
3、收集生活中的各种颜色的物体(如皱纹纸、蜡光纸、布、毛线、彩虹糖等)
4、座位安排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彩色水,创设情境:今天,森林里的小白兔要用彩色水装饰房子,现在需要小朋友帮忙一起制作彩色水。
提问: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没有颜色的水变成彩色水呢?
(问题是科学探索的起点,创设问题情境是探究式学习的“源头”,通过问题激发幼儿探索制造风的兴趣。)
二、出示材料,猜想结果。
1.教师出示材料,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
2.师:请你想一想,哪些材料能制作出彩色水呢?
3.幼儿猜想,教师统计。
(教师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猜想,使猜想记录助推下一环节幼儿的主动探究。)
三、两两合作,自主探究。
1.师:这些材料到底能不能制作出彩色水呢?我们去试一试吧!
2.教师介绍记录表,交代操作要求。
(1)一次只能选择一种材料放进瓶子里,试完后可以重新拿瓶子换一种材料试试。
(2)两人商量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操作和记录。
(3)一张桌子坐四位小朋友。
(4)听到音乐声,暂停操作,回到座位。
3.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关注:幼儿是否能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操作?是否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是否能合作探索并积极交流?
(幼儿在试试玩玩中亲历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经验,通过看得见的具体现象感受物体在水中颜色的变化。)
四、分享探索,拓展经验。
1.展示幼儿记录表,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流。
2.请幼儿借助记录表,集体交流。
3.教师再次统计并小结:物体放在水中,让水变了颜色,这是一种褪色现象。生活中,有的物体放在水中会褪色,有的物体放在水中不会褪色。
4.观看生活中褪色现象图片,讨论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比如:生活中一些颜色鲜艳的衣服不能混在一起洗,会相互染色;像彩虹糖、海带一类的食物要保存好,不能受潮等等。
中班教案 篇4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谜语,请学生猜一猜。
师:小朋友,上课之前呢,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想请小朋友来猜一猜,这个谜语是:"一片两片三五片,掉到水里看不见。"第一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网
(指名学生回答,谜底:雪花。)
2、回忆想象下雪天的情景。
师:猜对了,那你们看见过下雪时的情景吗?
(学生回答,有也有可能没有。)
师:有同学说有,有同学说没有,这都没关系,接下来,请小朋友闭上小眼睛,跟着老师,展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飞向小雪花的世界。
(教师配乐朗诵有关雪花的诗歌,学生闭目回忆想象下雪天的情景:下雪天,真好看,房子变成胖老汉。小树好像大白伞,地上铺了白地毯。我也变成小神仙,嘴巴鼻子冒白烟。
小朋友来堆雪人,小朋友来打雪仗,下雪天,真好玩。)
3、 欣赏《雪野》,感受下雪天的情景。
师:好,请小朋友睁开小眼睛,看,多美妙的景色啊!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白色的树、漫天飞舞的雪花、一望无边的大地……)
师:请你用一句话来赞美一下你看到的景色吧!
(学生略作思考后指名回答:"漂亮极了!""多么美丽的景色啊!""我真喜欢下雪天!"……)
4、揭题:《下雪天》。
师:那好,这节课,我们就来集体合作创作一幅有关下雪天的画。
(出示课题。)
〔点评:用猜谜来安定学生情绪,又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回忆想象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间,激发兴趣,欣赏感受丰富学生的下雪天的情景储备,自然地揭示课题。〕
(二)、交流欣赏,加强体验
1、交流下雪天最想说的一句话和最想干的一件事。
师:小朋友,如果你刚好碰到这一天下雪了,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而最想干的一件事又是什么呢?
(学生相互间交流,再指名说说。)
2、欣赏雪花造型。
师:刚才我听到有的小朋友说想打雪仗,有的小朋友说想堆雪人,那你有没有仔细观察过一朵雪花,它究竟是长什么样子?
(老师出示一些雪花的图片,学生欣赏造型。)
师:其实雪花形状多样,除了我们看到的这些,还有其它各种各样的造型。
〔点评:交流下雪天最想说的一句话和最想干的一件事,进一步激发兴趣,欣赏雪花造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也为下面环节剪雪花作铺垫。〕
(三)、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1、教师示范剪折三折的雪花。
师:看了那么多不同造型的雪花,接下来,就请小朋友看老师怎样用一张白纸,把它表现出来。
(教师示范剪折三折的雪花,一边示范,一边解释每一步骤的要点,并重点强调难点的解决方法,学生仔细观察,并记住步骤及要点:一折,二画,三剪。)
2、出示不同造型的雪花作品,欣赏讨论。
师:那,我们再看,这些雪花各有什么不同?该怎么剪呢?
(学生欣赏并思考剪法。)
3、学生尝试剪折雪花。
师:其实呢,方法差不多,只是画的花纹不一样,你能不能也来试着剪一朵跟老师不同造型的雪花?
(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折、剪,教师适时提醒每一步的要点,如折时注意"角"的问题,画的图案不要过分细小,剪时要细心,注意力度等。)
〔点评:教师的示范,让学生有"法"可依,能迅速掌握剪折方法,范例欣赏,拓展学生思维,尝试动手,让学生剪折出不同造型的雪花,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集体合作,创作表现
1、提出创作要求。
师:如果,我们只在这张纸上贴上刚才剪出来的雪花,老师总觉得这幅下雪天的画不够美,好像缺了什么。小朋友,请想想看,还可以加上点什么景物?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后,小结:这节课,我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一幅雪景图,先是将剪下来的雪花贴在背景纸上,注意在底部留出适当的空白,在空白的地方添画或拼贴一些简单的景物,如雪人、树、房子等,同时,请把你的心情也表现出来。)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
(学生以大组形式完成一幅作品,教师分发背景纸,播放背景音乐,并作一些指导,如下雪时景物的变化,用恰当的方法和工具材料进行合理地表现。)
〔点评:利用小组合作,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教师的适时指导,帮助学生创作出更加优美的画面。〕
(五)、作品展示,综合活动
1、交流展示作品。
师:差不多,我们已经完成了这幅雪景图,请各组组长将作品拿上来。看了这些画,你有什么话想说的?
(学生上台展示作品,同时师生共同评评作品。)
2、唱唱有关下雪天的歌。
师:是啊,那么美的画啊!下雪了,冬天到了,新年也迈着脚步向我们走来了,就让我们在《新年好》的歌声中,一起迎接2008年,一起迎接我们的北京奥运吧!会唱的一起来唱一唱吧!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听听,并跟着唱一唱。)
〔点评:赏析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游戏中,让学生的兴趣达到极点。〕
(六)、小结拓展,课后研究
1、教师小结。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折、画、剪、贴等形式创作出了美丽的雪景图,小朋友们个个都表现不错。
2、课后延伸。
师:下课以后,小朋友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了解一些跟雪有关的知识,如天上为什么会下雪?雪是怎么形成的?雪的种类有哪些?等等。
〔点评:鼓励学生,激发持续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开阔眼界。〕
九、作业设计
通过访问、查资料等形式了解跟雪有关的知识,如:天上为什么会下雪?雪是怎么形成的?雪的种类有哪些?等等。
中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在开展主题活动《水果》时,我让小朋友每人回家制作一样水果玩具。有一位小朋友用半个空西瓜皮制作了一辆小推车带来幼儿园,小朋友很喜欢,都围着它嚷嚷开了,说还可以用西瓜皮做盏灯、做只船……,这使我产生了灵感。幼儿想象如此丰富,这真是一个极好的语言活动素材。于是,我设计了这次大班创造性讲述活动,通过让幼儿看看、想想、画画、讲讲,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讲述能力。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对西瓜皮进行初步想象。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半个西瓜皮)这半个西瓜皮看上去像什么?(小船、小床、碗……)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么?(小伞、屋顶、台灯……)
二、对西瓜皮想象并添画,尝试用句子进行描述。
师:西瓜皮会变魔术,瞧!它变出了什么?(秋千),谁会在上面玩呀?(小猴子、小松鼠……)听,老师把这幅图编成了两句话:西瓜皮,变秋千,松鼠荡来荡去真有趣!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让西瓜皮变个魔术?变好魔术后想一想,哪个小动物会用它来干什么?幼儿自由想象添画并讲述。(提醒幼儿相互讲述)
请幼儿把作品展示在泡沫板上,大家一起欣赏。
三、引导幼儿再次对西瓜皮展开想象,小组合作创编《有趣的西瓜皮》的故事。
老师出示背景图,示范编故事:有一群小动物到草地上玩,发现地上扔了许多西瓜皮。
小动物们想:西瓜皮扔了多可惜呀!小猫捡了个西瓜皮说:“让我来做个翘翘板吧!”它到树林里找来一块木板,放在西瓜皮上,做成了一个翘翘板。
小猫和小狗一起玩,翘呀翘,玩得真开心!小朋友,西瓜皮有许多,别的小动物会用西瓜皮来做什么呢?他们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呢?请你们也来编个故事吧!一组上的小朋友你先编,再我编,再他编,大家一起接龙编个动听的《有趣的西瓜皮》故事吧!
幼儿分组创编故事每组提供一幅画有几个西瓜皮的背景图、若干小动物(提醒幼儿选好小动物,再讲述)请个别小组讲述鼓励小组间相互讲述。
活动评价:
整个活动构思新颖,趣味性强。活动设计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教师为每个幼儿提供了参与的机会,让幼儿充分想象,大胆讲述。因而活动中幼儿反映积极主动、情绪愉快,充分体验到了创造学习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西瓜皮上联想出多种物体,并通过添画表现其主要特征,激发想象力。
2、能主动参与创编活动,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丰富联想。
3、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幼儿间的合作精神。
中班教案 篇6
教学活动设计中班艺术《果树满园》
活动名称:艺术《果树满园》 活动目标:
1、萌发对撕纸活动的兴趣,感受撕纸画的特殊美。
2、学习用目测的方法将彩色纸撕成水果状,贴于指定的范围内。
3、画面能够表现出秋天果园丰收的景象。活动重点:
1、学习用目测的方法将彩色纸撕成水果状,贴于指定的范围内。活动难点:
1、画面能够表现出秋天果园丰收的景象。活动准备:
1、胶水,彩纸,剪刀,水彩笔
2、秋季果园的照片,撕贴画范例。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问导入主题,并示范操作方法。
教师:秋天的水果成熟了,你们知道都有哪些水果吗?
1、出示范例,幼儿观察。
教师: 这幅画和我们以前的画有什么不同?(激发幼儿撕贴画的兴趣)
2、教师出示撕贴画的方法。
教师:现在老师讲一下撕贴画的方法:双手的食指与大拇指相对捏住纸,朝相反方向用力撕下一小块纸,然后再捏住纸的一端,四成水果状的轮廓,背面涂上胶水,贴于果树内。
二、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纸张不宜撕的过小,撕撕纸时掌握好力度。
2、注意撕纸时碎纸及时放入小筐内,保持桌面干净整洁。
3、启发幼儿在画面上添画其他内容,丰富画面。
三、幼儿作品展示。
教师:请小朋友将自己的作品放在桌子上,大家一起欣赏。
(表扬画面整洁干净的幼儿。)活动延伸:
家长与幼儿一起利用废旧挂历纸等制作撕贴画。
四、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是以让幼儿撕贴水果为主,让幼儿在撕贴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培养幼儿对粘帖材料的兴趣。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让幼儿直接用纸撕出一个圆形或者椭圆形都是比较困难的,幼儿虽然本次活动的目标侧重“贴”,但是我想如果能帮助幼儿撕得也很漂亮那就更完美了。在纸张颜色的选择上我出于对课堂常规秩序的考虑而忽视了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没有让幼儿自由选择颜色不同的纸,以后在这一点上要注意一下。对于水果的形状幼儿掌握得尚可,大部分的幼儿都可以意识到水果的形状并且贴出来。本次活动幼儿都很投入,贴得也很开心,有一些幼儿更是意犹未尽,以后我会多开展类似的活动,让幼儿在快乐中锻炼手部小肌肉,发展手眼协调能力,让幼儿更好地成长。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
2、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1、出示两个表情(微笑、哭泣),说说你喜欢哪一个表情,看了哪个表情能想到快乐的事情?
让我们一起来微笑,老师给你们拍张照片好不好?
1、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看看小动物们都在为自己的朋友做什么?
小鸟想出什么办法为别人带来快乐?
小猴想出什么办法为别人带来快乐?
小鸭想出什么办法为别人带来快乐?
3、看看小蜗牛怎么了?(不开心)猜猜它为什么不高兴?(放录音:小蜗牛不开心的原因)
4、帮小蜗牛想个办法,想想它能为朋友做什么?
小蜗牛听了小兔他们的话,可着急了,他想呀想呀,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是什么好办法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充分想象并讲述,幼儿自由讨论)
2、小蜗牛为朋友们做了一件什么高兴的事情?
3、为什么小蜗牛会想到把微笑送给大家?
4、大家喜欢小蜗牛的微笑吗?为什么他们都认为小蜗牛了不起?
5、师总结:小蜗牛虽然能力很小,只会爬,但它有一颗爱心,它想到了要让自己的朋友快乐一点,它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
1、幼儿自制两枚“微笑”标志,即在圆形卡片上画上微笑的表情。
小蜗牛把微笑送给了大家,那小朋友想不想把你的微笑做成标志也来送给你的好朋友?
2、启发幼儿将其中一枚“微笑”标志别在自己胸前,另一标志则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中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1、在此以前幼儿已进行过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的活动,积累了一些运用感官比较物体量差异的经验,因此在本活动中可以启发幼儿自己想出比较物体粗细的各种方法,提高幼儿认识周围环境的能力。
2、幼儿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可能会遇到二个困难。第一是不能准确地将比较结果与相应的词匹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词与某些概念建立联系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应该先让幼儿通过非正式的教育活动积累有关概念的感性经验,然后在正式的教育活动中指认和命名活动完成词与概念的匹配。
3、第二是理解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由于幼儿思维不可逆,他们不易理解相对概念。因此活动中要采用变换比较对象和设问的方式引起幼儿的思考,帮助幼儿理解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4、该内容是幼儿以后学习相邻数和进行排序活动的基础。如果幼儿真正理解了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那么他们的逆向思维和推理能力也将得到相应的发展。
一、说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能从粗到细给五个物体排序、
2、能正确运用"粗"和"细"来描述物体的差异,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说活动准备:
自制金箍棒、串珠、牙签、笔芯、油画棒、胶棒、神奇的盒子、露露瓶子、胶水瓶、彩笔、刮画棒、吸管
三、说教学方法
1、演示法2、谈话法3、分组教学法4、观察法5、具体操作法。
四、说活动过程
1、以孙悟空会变的金箍棒引题,引导幼儿说出金箍棒能变粗和变细。
2、探索活动
(1)请全体幼儿帮助老师将一些圆柱体按粗细进行分类,使幼儿积累有关粗细的感性经验。(分类)
(2)请个别幼儿在藏宝袋中拿出一个粗的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了解粗细必须通过比较才能知道的。(指认)
(3)请幼儿从地上拿起自己喜欢的一样东西,并和旁边的小朋友进行比较,说出:"我的××比你的××粗"或"我的××比你的××细",从而知道粗细是相对的。(比较感知,命名)
3、集中活动:
(1)教师拿出笔、积木、可乐瓶,让幼儿找出最粗或最细的,并按从粗到细进行排序。
(2)教师出示圆柱卡片,让幼儿找出最粗或最细的,并按从粗到细进行排序。
4、分组操作:
(1)将筐中的圆柱体按粗和细把物品分成两类。
(2)让幼儿给粗细不同的小棒排顺序。
(2)将橡皮泥搓成五根粗细不同的小棒并排序。
5、总结:
(1)今天我们知道了通过比较能够知道哪个物体粗,哪个物体细。
(2)也学习了按从粗到细的顺序进行排序。
五、说教法,学法。
在活动开始时,我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金箍棒导入课题,引出粗和细,接着使用演示的教学法为幼儿示范串珠游戏,并让幼儿通过观察来谈谈自己的想法,然后使用自己的交学法让幼儿学会比较粗和细,并能顺利找出最粗和最细的物品,最后让幼儿通过在自己的具体操作学会由粗到细的.排序。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中班教案 篇9
一、说教材:
刚升中班幼儿可能会对调色活动本身感兴趣,他们的兴趣只是停留在操作上。所以本活动的主要是为幼儿提供观察、探索的机会,让幼儿在主动活动中使用颜色,同时充分感受颜色的丰富性。使幼儿的兴趣转移到对活动中出现的科学现象的兴趣上,从而引发进一步探索的愿望。因此我选择了科学活动:《会变的颜色》这节课。
二、说教学目的:
1、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发现颜色的奇妙变化,激发幼儿对调色的兴趣。
2、在示范的基础上,教幼儿学念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并引导幼儿进行一定的创编。
3、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三、说教学准备:
三个装了不同颜料的瓶子、碗、画笔、纸。
四、说教法:
在这一活动中,我为了让幼儿更形象、更直观的了解颜色的变化,我将在活动中采用讲解法、示范法、操作法的形式进行,使整个过程环环紧扣,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五、说教学程序:
活动流程为:
1、采用教具与故事相结合导入主题。
2、老师示范表演魔术。
3、幼儿操作活动。
4、幼儿作画。
教学反思:
1、这次活动的安排,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所以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幼儿观察老师实验的过程中,幼儿一直很安静很认真地看着实验过程。
2、给幼儿提供感性经验,幼儿在直观的感受中,能很清晰地讲述实验的过程。
3、鼓励幼儿多配色,并用自己配出的颜色进行绘画,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中班教案 篇10
中班艺术教学活动——《小小发型师》[1] 活动目标
L、学习用纸条和笔制作螺旋状卷发。
l
能用各色纸条在一次性碗上做出自己喜欢的创意发型。l
耐心做完整个发型,感受做发型师的快乐。
重点难点 l
重点:能用各色纸条做卷发,并在一次性碗上做出自己喜欢的创意发型。l
难点:处理好刘海和后面头发,耐心做完整个发型。
活动准备 l
经验准备:学会用纸条卷成“蜗牛卷”的“卷发”;会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走“猫步”。
l
物质准备:教具:PPT,范例一个;学具:做好的各种卷发及各色纸条若干;人手一支笔、一把剪刀、一个碗底贴满双面胶的一次性碗、一个奶粉罐。表演服装——各种纱巾。
【活动过程】
一、玩“理发店”游戏,引出课题。(1分钟)
明确幼儿和教师的身份,比比谁最能干,成为最有创意的发型师。
二、出示PPT,激发制作灵感。(5分钟)
1.欣赏时尚发型,说说画面中的发型刘海是怎么样的?后面的头发是怎么样的?(小结:刘还有很多种,大概分为齐刘海、斜刘海和不规则刘海。)
2.你知道几种制作卷发的方法?请个别幼儿(能力一般的)上来试试。
3.学习制作螺旋形卷发,请个别幼儿实际操作,理清制作要点:在不同位置上卷,卷得要紧。4.欣赏男生的时尚发型,知道幼儿欣赏男生的刘海及后面头发,知道男生发型制作时也可以用卷发。5师:“如果请你给自己设计一个有趣的发型,你有什么困难吗?”(根据幼儿的问题,请同伴说说解决方法。辅助问题:“老师有一个问题:怎么处理刘海和后面的头发呢?”)
三、提供制作材料,为自己设计创意发型。(15分钟)1.说明提供的材料,提醒制作好的发型不能挡住眼睛。
2.说明操作要求:做发型师要细心加耐心,头发要密,不能露出“头皮”,自己制造的“头发”垃圾自己清理。
3.播放轻音乐,幼儿操作,教师当发型总监,提示幼儿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发型,指导需要帮助的“发型师”。
四、戴上自己设计的发型,体验成功的喜悦。(3分钟)
1.帮助幼儿将制作好的创意发型戴在自己的头上,看看合适不合适,可以做微调。2.播放《甩葱歌》,在音乐声中走猫步,披上缤纷的纱巾,体验自创发型带来时尚感。【活动延伸】
在理发店或美术角提供相关材料,继续设计各种发型。一磨师傅意见:
1.前面环节用的时间太长,后面幼儿操作时间不够,建议欣赏的画面不要太多,应事先给幼儿撕好双面胶。
2.不用对刘海分门别类,只要欣赏不同的发型就行。3.一个活动重点不要太多,应该把重点放在卷发制作上。一磨反思:
本次活动从活动设计上就能感觉到会受幼儿喜欢,但是怎么样把效果做出来,重点就是留有更多的时间供幼儿操作。从活动效果上来说,幼儿确实很喜欢,但是效果没有完全出来,时 1 间主要浪费在:1.发型欣赏环节,与活动目标并没有紧密联系,可放在经验准备完成。2.幼儿撕开双面胶时,花费的时间比较长,最长的小朋友用了8分钟,幼儿操作的时间就短了。3.另外让幼儿说说怎么设计发型,似乎幼儿也没法说,这个环节也浪费了不少时间,赢吧重点放在怎么粘贴头发上。
结合师傅的建议,我将减少欣赏时尚发型的图片数量,事先帮幼儿撕好双面胶,并把重点放在制作卷发和贴头发上,力求出好效果。
中班美术活动:《妈妈的新发型》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各种线条表现妈妈的发型,并大胆想象并创造各种各样的发型。
3、增进母子之间的感情。活动准备:
1、多媒体幻灯片;
2、教师示范画;
3、白纸与幼儿人数相等;蜡笔,钩线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讨论妈妈的发型
①师:妈妈的头发是怎样的?哪位小朋友能来给大家形容一下你妈妈的发型呢? 幼:我妈妈的头发是直直的、长长的,我妈妈的头发是卷起来的,我妈妈的头发前面是直的,旁边是卷的??
二、出示发型图片教师示范绘画
1、师:今天老师 也带来了几种发型,请你们也来瞧瞧看 ㈠出示四中发型
①小朋友你们看这四种发型有什么不同呢?
②那你们有没有发现设计师们都用哪些线条来设计这四种发型的呢 ㈢出示短碎发
①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发型又是用哪种线条 设计出来的
④ 出示直线(不过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个发型呀是用短直线设计出来的)③原来直线也可以设计出很漂亮的发型
④老师这里还有几种很漂亮的发型,我们再来看看 ㈣出示弧线型发型
①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个发型他又是用什么线条来表示 的呀? 幼~~~~~: ②出示弧 线那我们来看看到底他是用哪种线条来表示的(点击幻灯片)③诶设计师用弧线也可以设计出很漂亮的发型 ㈡出示卷发图片
① 师 小朋友 你们看这种发型是用哪种线条来设计的呀 ② 那我们来看看到底他是用哪种线条来表示的(点击幻灯片)③ 螺旋线你们会画吗?我们一起来试试
④师:螺旋线可以设计出漂亮的发型,那我们也用螺旋线来设计一个新发型好吗? 5师:那除了直线,弧线,螺旋线还有哪些线条也可以设计出漂亮的发型呢? ㈤出示稍卷发型
①师:这里呀还有一种发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用 什么线条来表示的呀? ②幼~~~~~~ ③出示锯齿线
那我们来看看到底他是用哪种线条来表示的(点击幻灯片)师:用锯齿线也能设计出漂亮的发型,那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刚才我们都知道螺旋线,弧线,直线,锯齿线都可以设计出漂亮的发型,那你们觉得我们可不可以用几种线条一起来设计漂亮的发型呢?那我们一起来试试 ⑤教师演示用弧线与锯慈线设计发型,我们可以用一种线条来设计妈妈的发型原来还可以利用2种或者2种以上的线条来设计发型的,三、讨论幼儿心中喜欢的发型
1、师:除了这些发型还有许多不同的发型,那现在请小朋友想想看你希望自己的妈妈是怎么样的发型呢??
四、幼儿做画
1、刚才小朋友们都说了许多自己喜欢的发型,那现在老师请小朋友 来当设计师,用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线条来为我们的妈妈 设计一种新的漂亮的发型好吗??
2、幼儿自由设计发型
五、评画
1、那现在请画好的小朋友 拿好自己的画回到 位置上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都为妈妈设计了哪些发型??
2、请幼儿上来 评画;你现在是用什么线条来为妈妈设计发型的呀?/
3、小朋友设计的发型可真漂亮,那现在请小小设计师们带上我们设计的发型一起去给我们的妈妈来瞧瞧看~~
中班教案 篇11
我们开展的课题是《绘本在艺术活动中的运用与研究》,要求教师结合绘本的内容,寻找绘本中的`艺术教学点,让孩子学习用绘画、音乐的形式表现文学之美,用五彩的颜色,大胆的想象,肢体的动作,节奏的匹配,描绘出自己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表达自己对经典的理解和体会。
一、设计意图
本次我设计的教学活动,绘本《我的手掌印——动物园》中的内容全部是由手掌印画来表现的,十分新颖有趣。它们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我想这对于孩子们来说一定是个很好的绘本教材,一定能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让绘本活动与美术活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让孩子用手印画的方式来表现形态各异的动物们。
二、活动目标:
基于以上这些设计意图,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三点:
1、理解画面,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述自己所看到的内容。
2、初步激发幼儿对动物的爱护之情。
3、感受手掌印画的有趣与多变,初步尝试运用添画的方法完成手掌印画。这点不仅体现了这节课的主要设计意图,也体现了《纲要》中要求突出“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活动重点:理解画面,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述自己所看到的内容。
活动难点:感受手掌印画的有趣与多变,初步尝试运用添画的方法完成手掌印画。
三、活动准备:
课件《我的手掌印——动物园》(配入声音)、书中的图片、幼儿印好的手掌印的图,图画纸、记号笔。
四、教法和学法:
根据设计的活动内容,主要采用的教学法有“直观演示法”,在课的开始部分,通过课件演示,形象生动的将幼儿导入课题,引起学习的兴趣。导入课题后采用了“启发性提问法”,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并思考。最后采用了“儿歌讲解法”,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主要体现了“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理念精神。幼儿的学法主要有“操作法”也是美术活动中常用的学法,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从中体验情感教育 。
五、活动过程:
1、欣赏绘本,活动开始便出示绘本封面,交待活动内容,一起欣赏手掌的神奇造型。激发了孩子对欣赏活动的兴趣。随后,跟着一家人去参观动物园,在参观动物园的过程中,一共欣赏到了3种动物,分别是小手印、倒着走的长颈鹿、横着走的公鸡和合起来的孔雀。在每次欣赏时,教师都能让孩子按照图上的手印摆一摆,并用朗朗上口儿歌的形式出示动物添画过程,帮助孩子理解如何为动物进行添画,便利后面操作环节的开展。
2、幼儿尝试操作活动
交待要求后,并组织孩子进行操作,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进行创编活动。
3、送入动物园,展评
让孩子欣赏动物园的各种动物,说说各自都为动物添上了什么?体验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
本次活动中所选取的《我的手掌印——动物园》这本书,就融合了手印画的美术形式。教师能充分挖掘绘本中的美术元素,通过边讲述故事边播放课件的形式,让孩子们在故事的情境中欣赏了各种由手掌印变化出来的动物形象。在整个欣赏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大胆表述表述自己的想象。最后让幼儿尝试给手印添画,进一步感受手掌印画的变化和体验手掌印画的有趣,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大胆地进行想象、表达和创造,获得了愉快的体验。
中班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练习投掷(其中包括向不移动的物体及移动的物体透支的技巧)。
重点难点
两手侧平举随音乐走平行线。
活动准备
向幼儿提出这次活动的要求及活动时的注意事项。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整理队形由于班级幼儿的人数太多,所以将幼儿分为两个纵队。
二、中间部分:
1、幼儿每人头顶一个沙包,两手侧平举随音乐走平行线。
2、向幼儿提出这次活动的要求及活动时的注意事项。
3、学习及练习向不移动的物体投掷。老师分段讲解投掷时的规定动作。
4、幼儿练习、老师小结这一部分。幼儿再投掷、练习反复活动直至幼儿掌握动作要领。
5、老师示范,幼儿用沙包向移动的物体投掷的技巧。两位老师分别带领两个队做动作的分解练习。
6、比赛:老师带领几个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小结后,继续比赛看看哪一队取得最后的胜利。
教学反思
体育课是幼儿的手、眼、四肢、尽情的参与的活动、也是幼儿都乐意参与的活动之一。还是长期需要坚持的活动课内容。
这节活动课设计的合理、规范,充分的结合学前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体质特征而定。
开始以走平衡来稳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做好参与活动的心里准备;中间部分通过幼儿先练习向不移动物体的投掷让幼儿体验活动的乐趣,再通过分解动作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强化幼儿对动作的技巧的掌握。又有老师的亲自参与更增加了幼儿活动的乐趣;结束部分,通过“赛赛赛”游戏活动让幼儿的身体活动趋于平静。
在以后的体育活动中,应该活动器械更丰富、游戏内容更充实。在活动中让幼儿自己学会玩,体验活动课的乐趣,锻炼幼儿身体的灵活性。使幼儿的身体健康成长。
中班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能安静地,注意力集中的倾听完整个故事。
2、理解故事内容,能完整复述故事片段小老鼠清扫落叶的句子,学会“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老鼠扫落叶的热闹场景,并初步尝试复述小老鼠清扫落叶的句子
活动难点:
能运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进行完整的复述。
一、完整欣赏。
1、教师完整地,有表情的讲述故事一遍。
(在讲述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动作表情、语音、语速、语调以及与幼儿的眼神交流,将幼儿带入故事的情景中,同时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的小老鼠们在干什么?
二、出示挂图,分段理解故事内容。
(设计此问题旨在帮助幼儿了解季节与气候之间的联系,知道夏天过去后是秋天,秋天过去后是冬天,同时也为理解下面的故事内容做铺垫。)
(2)小老鼠往洞外一看发现了什么?
(小老鼠们看见好多落叶以后便准备干吗啦?扫落叶了,那小老鼠们又是怎么扫落叶的呢?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看图片,来讲讲看)
三、出示第二幅挂图,根据图片讲述故事。
2、教师根据图片讲述,让幼儿看着图片跟着复述。
(故事:小老鼠们有的拿着扫帚在扫落叶;有的拾起树叶,放在小框里;有的把树叶顶在头上,运到一个地方堆起来;还有的老鼠一起合作,用小箱子抬树叶……)
3、请小朋友上来模仿动作,一边做一边讲述相关的句子。
(1)小老鼠们刚打扫完落叶,发生了什么事情呀?
(2)刚打扫干净的地上怎么又会有树叶的?
鼠妈妈是怎么对小老鼠说的?
五、再次完整讲述故事,可让幼儿根据图片,跟着老师一起复述故事内容。
幼儿对故事的内容已有了大概的理解,再次完整欣赏可满足幼儿倾听的需求,在欣赏的同时鼓励幼儿跟着一起复述,从而进行语言锻炼,达到巩固的作用。
鼠妈妈带着五只小老鼠住在一棵大树的洞里面。
这些小老鼠都是夏天出生的,现在他们都已经渐渐长大了,已经能够帮助妈妈做事情了。
天气渐渐地冷了。这天,小老鼠们从树洞里往外一看,立即惊呼起来:“啊呀,哪来的这么多树叶呀?”
“噢!扫树叶喽,扫树叶喽!”
“哈哈,太高兴啦!”小老鼠们有的拿着扫帚在扫落叶;有的拾起树叶,放在小框里;有的把树叶顶在头上,运到一个地方堆起来;还有的老鼠一起合作,用小箱子抬树叶……
“哎哟,腰真酸呀!”“咳,累死我啦!”
打扫完了以后,小老鼠们都“呼哧呼哧”地直喘气。
这时,一只小老鼠发现地上又多了一片叶子,就指着另一只老鼠说:“这是不是你丢的叶子?”白老鼠说:“不是我丢的,是它丢的”,就这样小老鼠们吵成了一片。
正在这时,“嘻“的一声,一片树叶正巧落在一个小老鼠的头顶上。
这时老鼠妈妈来了,她对孩子们说:“秋天到了,天气变凉了,树叶会从绿色变成黄色,不用风吹,自己也会从树上掉下来。等到所有的树叶都掉光了,天会变得很冷很冷的”
天气越来越冷了,树上的叶子变红了,变黄了,即使没有风吹,它们也自然地从树上落下来。当树上的叶子全部落光的时候,天气就变得非常非常冷了。
小老鼠们不停地清扫着落叶,不知不觉,他们迎来了出生后第一个冬天。
活动反思:
1.在前几个教学环节中,幼儿的反映较为积极,兴趣也比较高,但由于问题提的较多,有点拖沓,导致到最后的一个环节,有部分幼儿已经开始坐不住了,提问题要精炼,有些没有必要的问题可以删去,要考虑到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3——5分钟,可以通过变换提问的方式去形式去激起幼儿的注意力。
2.在第一遍讲述故事的时候,由于紧张忘记说题目,导致提问的时候提了两个较细节的问题。幼儿在第一遍听完故事后较难回答此类细节问题。还有讲故事的速度仍可再放慢些。
3.教具挂图可能画的太小,坐最后排的幼儿不是很看的清楚,需要努力去看,就可能导致后排幼儿的积极性与前排幼儿相比较低。挂图画面的大小应该适合每个幼儿看清楚。
中班教案 篇14
教材分析:
美术课程内容结构设计是以学习活动方式来重新划分结构内容的。主要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本课《校园伙伴》属于“造型。表现”这一领域。“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美术课程内容中覆盖面最广,分量最重,这是因为美术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对培养人的造型能力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本课是用速写的形式描绘人物动态,一般是以线造型,强调简练、概括、生动的笔法。是为绘画创作搜集素材最为常用的手段。
学生分析:七年级正处于对万事万物具有极大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时期,农村小学的六年基本上没有美术课,所以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学习人物速写有很大难度,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让学生先学习简笔画再过渡到速写,效果会更好些。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体基本比例及其处于不同姿态情况下比例的变化
2、学习用简单的线条描绘人物动态的基本方法和人物写生的一般步骤
3、通过人物全身姿态的写生练习,感知人体结构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
教法分析:
1、多媒体演示法:人体基本比例
2、分组练习写生、由几名学生做模特
教学设计思路:
在完成教学目标1后,我的教学创新是我打破速写懂得传统练习方法,让学生们用简笔画的形式练习人物形态,降低了速写的难度(因为速写中的动态是不易把握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然后练习时由简笔画过度到速写,当然我作范画,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速写的方法步骤。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人体比例图,多媒体演示准备。学生准备学具:画纸、铅笔橡皮。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利用多媒体配合,介绍人体比例知识,为了学生便于识记,口诀“立七坐五盘三半”。
2、发展阶段:班里分成4组,每组选一名学生做模特,立、坐两种姿态。进行人物练习。①用简笔画的方式练习,每个动作练五分钟,②用速写的方式练习,每个动态10分钟。引导学生随时注意测量自己所画,人物身体比例是否正确、动态重心是否稳定,还要注意把握小伙伴的形象特征,并劲可能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
3、展示讲评
交流展示作业,师生同评作业优缺点、总结出存在的共性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课后总结:
在自然万物中,人体结构最复杂、机能最完善,造型最优美的机体。通过人物速写我们可以锻炼、敏捷地西靠整体关系,概括扼要地表现对象和敏锐、快速地捕捉对象形态特征的能力。
我说课的课题是校园伙伴,我准备从教学理念、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美术教学大纲的一个突出变化是强调了“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校园伙伴》这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的是人体的基本比例以及用简单的线描绘人物动态,所以本课设计思路是: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通过一系列“教”与“学”审美活动,体验不同姿态的变化,从而理解本课的知识点,并将自己在活动中的观察、表现和感受,通过抓住人物的动态与重心老作画。角色活动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角色表现,体验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会观察人物的动态变化、重心,在愉悦的学习气氛中轻松掌握知识与技能,激活和开发创造性思维。
二:说教材
本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也是本单元的重点。本单元主要围绕表现校园的学习生活来学习,而该课学习的是人体的基本比例,以及学习用简单的线描绘人物动态。本单元第一课主要学习怎样表现优美校园,而最后一课则是前面这些知识点的扩展训练。
根据人的认识规律与作画的步骤,而初一的学生对人物的动态非常的熟悉,但不知道该怎样来表现,所以我把学习不同姿态的人体比例与用简单的线描绘人物作为本课的重点;而人物画最难掌握的是人的动态和重心,更何况是刚接触人物画的学生更是困难,因此本课的难点是如何抓住人物的动态线和重心线,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达到以下的目标:
1了解人体的基本比例及其处在不同姿态情况下的比例变化。
2学习用简单的线描绘人物动态的基本方法和人物写生的一般步骤。
3通过人物全身姿态的写生练习,感知人体结构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
三:根据教学理念与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教法、学法。
作为一堂造型、表现课,初一的学生刚接触人物画,而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作用相结合的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这节课中我选择了这样的安排:
1表演法:参与性,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动态交互,参与面大,让学生表演和描述各种动作姿态,引发学习兴趣,获得知识。
2民主性,创设课堂教学民主和谐美,让学生在平和、宽松、愉悦的活动中感悟人体的动态美,教师是讲授者,也是鼓励者和引导者。
3观察法:这种方法是直观性很强的方法,观察人物的动态变化是在体验中进行,使学生在看得到、摸得着、听得见的环境中学习。
从发展的眼光看,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作为教师应在每节课中渗透学法。美术课的部分的时间是实践,所以教师要学会利用其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巩固知识、探讨新的学习方法。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有目的的安排如下的学法指导:让学生通过表演、描述,学习人体知识,在教师的示范中学习作人物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的教材、学情、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方法的分析,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过程:
1.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
针对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物都非常熟悉,并乐于讨论的特点,首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说一说在校园里能看到的小朋友的各种动态姿势,用语言描述这些动态特征,并相互表演这些动作。引出本课的内容是校园伙伴,并板书。接着利用挂图指导学生以人体头的长度为单位,测量立姿、坐姿和其他各种姿态人体的大致比例,并以真人为模特,指导学生认识人体各部分的比例,边分析边板书。从学生身边的人着手,学生更能理解,掌握人体的大致比例,并提出假设作人物画练习,要求学生先谈谈自己怎样来作画。最后请同学当模特,教师示范讲解人物画的作画步骤和方法,强调人体的基本比例,把握动态的重心线,把握人物的动态特征。学生从教师的讲解及一步步的示范,体验作画的全过程,这为实践打好基础。
2.仔细观察、思考,用线条画人物
通过以上对人体比例,作画方法和步骤的讲解,让学生先临摹静止画面(相片、图片)中的人物,注意人物的比例、动态线、重心线。教师利用指导的时间,选几幅人物比例,动态、重心抓得不准的学生作业,适时全班讲解,指导改正。最后,由学生当模特进行静止姿态写生练习,教师指导学生随时注意自己所画人物的比例是否正确,动态重心是否稳定,要注意小伙伴的形象特征,并尽可能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
3.展示讲评,归纳小结
(1)学生交流展示作业,师生共评作业的优缺点,总结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并要求学生课后多作人物画的练习。
(2)让学生自己小结本课的内容,谈感受。
五:板书设计
本着直观简洁原则,让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一目了然,板书设计如下:
校园伙伴
人体的基本比例:以头的比例为单位
立姿:七个头长
坐姿:五个半头长
席地坐约:三个半头长
跪约:四又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