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为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观后感而苦恼呢?观后感是自我审视和思维反省的过程,观后感是把具体的感受结合影视的真实情况写成的文章,这是小编为你准备的“《封神第一部》观后感”相关新沙巴体育投注,记得将本文保存随时查看参考!
《封神第一部》观后感【篇一】
看了封神,非常理解这片为什么是现在这样。
导演是有追求的,并不想重复之前一昧堆砌特效以耗资多少亿为卖点的神话奇幻大片的老路,但因为题材和原著的限制,以及市场的要求,却又无可奈何的走上堆砌特效以耗资多少亿为卖点的神话奇幻大片的老路。
导演不想拍成《封神传奇》,不想全片都是姜子牙申公豹斗法,那些观众已经审美疲劳了,讲杨戬哪吒的故事吧,之前已经有好几部电影了,也很难拍出新意。但又不能把姜子牙杨戬哪吒全扔掉,那一定会被骂这叫什么封神,这和拍西游不拍孙悟空去讲李世民的故事有什么区别。
所以真的好难,换我来当编剧,我也不知该怎么办。
其实我能理解导演以姬发为主角,但是全片又太多角色太多人要加戏了,导致姬发怎么看也不象主角,大家的关注点一会儿在纣王,一会儿在姜子牙,一会儿在姬昌,甚至殷郊的戏也比姬发的更有冲突性更抢眼球。
所以你如果要写姬发,你就好好写姬发,写阳光下两个少年的奔跑,姬发和伯邑考在麦田里打滚,写姬昌责罚他们毁了麦田,跟他们讲粮食才是老百姓的天,土地才是老百姓的神,所以人才要热爱自己的土地,保卫自己的家乡。
但姬发向往成为统一天下的大英雄,成为成汤那样的天下共主。不喜欢伯邑考的仁德,认为那是软弱。所以想去朝歌,加入天下闻名的质子团。
姬昌却举起麦穗向着阳光,眯眼自顾自的说:成汤当年灭夏,是因为夏君残暴,视人命如草芥,天下才推举有德的成汤为共主,起兵伐夏。五百年了,商朝又在重复夏的老路,是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姬发不爱听姬昌的唠叨,觉得他话都说不清楚,成天装的自己能推算未来的样子。最终他在比箭中胜利,来到朝歌成为质子,和皇子殷郊成为好友。
之后他跟着纣王东征西讨,不知为何天下总有那么多人要反叛。在破冀州城后纣王屠城,说要让世人看到反叛的下场。姬发救下苏妲己,但苏妲己发誓要灭商为冀州百姓报仇,之后她利用纣王不相信任何人的心理,成功引发纣王和王叔比干,姜皇后与其兄东伯候姜桓楚之间的矛盾,并让姜皇后之子殷郊也与纣王父子反目。
姬发早看清这种权力的游戏,纣王早就想除掉比干和姜皇后背后的姜氏家族,还有四大伯侯,好再没有人可以阻止自己倾尽国力建封神台,只为向天求得封神,他不满足成为人间的帝王,还要成为永生不死的神,接受天下人崇拜。
所以纣王早知道苏妲己的目的,不过是把她当成工具,将来若引发民愤,只需说一切都是妖女所为,杀了苏妲己,自己仍可安坐帝位。
殷郊要带质子团发动兵变,阻止纣王继续耗尽国力的造封神台。姬发力劝,他知道纣王精明早有准备,质子团内也不和,兵变必败,但殷郊不听。
一场惨烈的兵变后(这里可以拍一场很悲壮的战争戏,但千万不要拍成《满城尽带黄金甲》),殷郊被擒,对纣王说事情是自己策划的,质子团所有人都只是听自己的号令,自己愿一力承担,不要连累别人。
殷郊在纣王面前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这时纣王唤出姬发,说姬发告密有功,从此姬发才是自己的儿子。殷郊望着姬发,含笑而亡。
纣王召四伯侯进京,四伯侯虽然进京,但都把长子留在封地,扬言若被杀,四方必反。
纣王问姬昌说听闻你能预卜未来,请问大商气数。姬昌说不用算,大商必亡,将来必有新的天下共主出现,建立一个更文明昌盛的国度,国名大周。
纣王让姬发举剑逼姬昌改口认罪,姬昌不肯。纣王冷笑,说我也会算命,你必会改口认罪,命将姬昌下狱。
姬发去看望姬昌,表情冷漠,要和姬昌划清父子界限。姬昌将自己在狱中所著血书交给姬发,说此书是我一生心血,名为《周易》,其实我研究的,不过是推算气象,以利丰收,但世人却以为我通鬼神。天下兴亡,何需卜卦问神,只要通人心所向,自然知万世吉凶。
姬发说纣王才是我的父亲,你何必将此书给我。
姬昌说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你想成为成汤那样的天下共主,我帮你。
伯邑考为救父入京,想代父顶罪。姬发痛骂他看似仁义,却抛下西岐百姓,实为大恶。
伯邑考说当初比箭,我故意让你赢了,因为我知道那时的你不配做西岐之主,我也不想去当质子。但我知道你说想去朝歌,其实就是想替我去,因为你知道我这样软弱的人,在朝歌无法生存,但你忘了,软弱的我也带领不了西岐百姓。能守护西岐,进而守护天下的人,只有你。
姬发说你休想说服我谋反,我只效忠纣王。伯邑考说很好,那么杀了我,带我的头去见纣王,向他表示你的忠诚和决心。
姬发做不到杀伯邑考,伯邑考摇头说你还是不够坚强,离天下共主,你还差一点点。
伯邑考去见纣王后,纣王给姬昌和姬发送来了奇怪的肉饼,姬昌被迫食子肉后发疯,变成了一个疯老头。纣王把他锁在城门边,让众人唾骂。
封神台终于建成,纣王在台上召见姬发。姬发带剑而往。
纣王披发坐在台顶,苏妲己伏在他膝上。纣王对姬发说你带剑而来,是因为你早知道我从来也没有真的信任过你。
姬发说:你只是让想天下人都认为我是个出卖父兄的小人,这样没有人会跟随我,我也无法威胁你,你不过是把我和苏妲已都当成你的玩物。
纣王大笑说没错,你们的这点小把戏怎么骗的了我。我要收天下诸侯兵权,就必除掉姜皇后和四伯侯,与其等他们羽翼丰满,不如现在就逼反他们。我造封神台,也是为了征来四方民力,削弱各地诸侯,我为了这个国家殚精竭虑,你们却当我是暴君。
姬发说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这么多人的尸骨埋在封神台下,天下哀号一片,还谈什么千秋万世?
纣王说凡人果然无法理解神的境界,为了未来的万世安宁,我征讨四方不知杀了多少人,我破城必屠,就是为了消除仇恨。敌人都死光了,哪里来的仇恨?未来的人只会歌颂我的伟业。不过世人的怨恨的确需要平复,所以我会把你和苏妲已在广场上千刀万剐,告诉百姓全是你们两个妖女和奸臣做了那么多坏事,而我只是一时糊涂,现在我清醒过来了,还是一代明君。
姬发说我以前也认为你是志在四海的大英雄,世人却只知守着自己脚下的寸土。但我的父兄告诉我,连脚下的寸土和家人都不能守护,又何谈天下。我也想做我父亲和兄长那样的英雄,去成就他们梦想中的国度。没有错,未来必会有一个伟大强盛的国家,天下归心,百姓安宁,只是那个国家的名字,叫大周。
纣王狂笑,说你果然还是姬昌的儿子,你父亲连国号都给你起好了,在你出生之时他就开始屯积粮食,打造兵器,真是感天动地。我知道你不会束手就擒,只是想看看你还有什么招数。
纣王一挥手,士兵围来。
姬发一笑,说,你自以为英明盖世,却不懂算数,你应该看一看《周易》,那里面有一些基本的科学常识,比如人力计算机的原理,又比如高台搭的太高,而搭台的工人又满心怨恨,那么台一定会塌的。
这时四面传来歌声,那是无数工人在低沉歌唱: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天下受苦的人。歌声汇成宏大巨响,封神台在这歌声中颤抖崩塌。
纣王大喊:”不!我不会死,我是神!“
苏妲已猛的抱住纣王,说:”为了我的父兄,为了冀州被屠的三十万百姓!”,和纣王一起坠下高台。
封神台塌去,却只有姬发站的台阶丝毫无损。原来姬昌早就用《周易》为他算好一切,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只有科学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
无数百姓看着姬发站在高台之上,以为神人,一片片跪倒,向姬发叩拜。
姬发却一步步走下神台,来到城门边,看见疯颠的父亲,还紧紧抱着装了伯邑考肉饼的食盒。
姬发砍断锁链,抱起姬昌,说:“父亲,兄长,我们回家。”
白马奔回家乡,一片片麦田无边无际,农夫们抬头眺望,向白马挥手。一个个方阵的士兵已经聚集,整装待发,那是伯邑考为他准备好的军队。巨大的旗帜飘扬,舞着一个大字:“周”。
《封神第一部》观后感【篇二】
看完封神后,有种很吊诡的感受,一边感叹这部是中国电影工业路的起始之一,一边感慨特效时好时坏,第二部和第三部才是重头的可惜,说说剧情吧,我认为片子的看点还是剧情,乌尔善挺会讲故事的,这片颠覆了很多封神人物的刻板印象。
本人非常喜欢四大伯侯质子被逼弑父那一段,拍的非常荒诞,诡谲,很符合封神的气质,光影大殿还有血腥,殷商时期的野蛮和神话的结合,以及骨子里还带着点莎士比亚歌剧风味的架构诠释,但内核又是非常中国思想的静水流深感,非常精彩。
其实好剧情最终都是要落足于人物的,几个主要角色的塑造都没有流于表面,没有沦为推动剧情的工具人,这是我认为这部封神在做工业大片时瞄的最好的点,人物的刻画,没有流于表面,反而是的寥寥几笔,就勾勒出鲜明的性格,瞬间就立的住人物,但又给了留白让观众品味遐想。
最后封神这个故事是非常适合作为中国电影大片系列去做的,因为故事的底子就是是独有的中国神话体系的特色,内核很丰富精彩,阴暗面的人性,野蛮的生长,皇权天下的扭曲,人伦的载体,道教教义的碰撞,太多可以讲的了。
很期待第二第三部。
《封神第一部》观后感【篇三】
封神榜巨资大电影拖了好几年终于上映了,盼了这么久一睹为快。导演把叙事重心放在了各种父子关系上,看得出导演有自己的想法,想拍的有深度一些,避免沦为打怪流水账故事。于是以纣王和姬发为主角,拍天子传奇的感觉,重新塑造了这两个人物的性格和经历。
感觉电影的主题似乎有些隐喻在里边,比如纣王对质子们的洗脑 教育,塑造自己的光辉形象,教唆质子们揭发自己的父亲并打倒他们。纣王有自己的野心,并非妲己祸国殃民。姬昌说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你看到的只是他们想让你看到的,你认为的只是他们想让你认为的。姬昌游街示众说着我坦白我造谣我煽动什么的,被群众扔东西,就差头戴纸帽子胸前挂牌子了。
可惜姜子牙、哪咤、杨戬、雷震子这些受儿童喜欢的角色有点打酱油了。哪咤和杨戬主要负责送人回昆仑,先送婴儿雷震子再送殷郊,来去匆匆,一走就不露面,空中快递工具人。不知道后两部是不是戏份多点。
话说雷震子长大的也太快了吧,电影感觉捡到婴儿之后也没过多少天啊,这里把姬昌被囚禁七年的情节给删改了,于是大大加速了雷震子的成长速度,几天就长大了。
混血妲己够妩媚,演出了狐狸的感觉。姜子牙和申公豹算是在这部沉重电影里边一点搞笑担当了。结尾彩蛋里的闻太师和魔家四将很给力。
童年时最喜欢封神榜和西游记,电视剧版看了不少,如今终于有真正意义的电影版,那些网大不算。看完第一部意犹未尽,期待后两部。这不仅是中国的指环王,更是世界的封神榜。
《封神第一部》观后感【篇四】
看到电影结尾那么多人员,不难想象这部属实属于奇幻之作。总体创作上还是很给力的。特效什么的超过五毛。剧中演员除了老戏骨等不脸盲,众小生很让人脸盲。陈坤演的元始天尊很赞,演活了。黄渤大卖点费翔演技可以。新的狐妖也不错。李雪健挺让人难受的说话。感觉有点出戏。
其中蕴含的思想如题所示,懂得都懂。
我对封神系列,孙悟空系列都无抵抗力。所以看起来还是挺爽。尤其是仙人飞舞等看起来恨死花钱,没有很假的感觉,符合我心目中的玄乎世界。每一帧都很丝滑,不像之前的特效什么的,尬的抠脚,诛仙一类,让人真的无语。
另外,姜子牙确实可能是最平常的那一类,不是出类拔萃,但是那个为苍生的心,那种胸怀。所以他成为了封神榜的最佳人选。
同样姬发亦是如此,其心光明,所以他能成为天下共主。
另外纣王和妲己的感情也是很真挚,整个故事脱离不了因果。西伯侯救雷震子,雷震子救西伯侯。成汤封印九尾,纣王解封九尾。有始有终,因果轮回。
所以人现在的境遇以及以后的命运早已注定,便是因果。铸好因,结好果。铸坏因,结坏果。所以一切都是你应得的。运气不过也是因果长期运作的结果包括遇见烂人等等,皆是因果。
期待第二部,第一部打斗太少。故事设计还是用心了的,本子虽然老但是创作有新意。这部我给满分。
《封神第一部》观后感【篇五】
刚看完电影,感官很好。之前还担心是烂片,看到开头也很有疑惑,每个场景都很跳跃,可是越往后越能感觉到剧本的用心——剧本用了现代化的视角重新审视了封神这个故事,殷家与姬家互为对照,展示了何为人何为人心何为民心——你要记住你不是谁的儿子,你是谁!具体情节这里就不剧透了。
这部电影里人物动机都是延后说明的了,虽然不符合一般电影的处理手法,但耐着性子就能清楚的了解每个人物的性格:殷寿就是个没有人性的野心家,妲己就是个没有脱离兽性的妖精,姬家就是父慈子孝的一家……至少主要角色,除了姜子牙等可能下部才有发挥空间外,都能立得住。
再说场景冲突设计也是很用心,尤其是殷寿逼迫质子杀父那场,简直可以媲美经典戏剧里的情节。
至于很多打一分的说的那些细节处理,确实有不当的,但都不能掩盖这部电影的出彩。尤其是剧改编方面,很有耐心地在制造戏剧的冲突。反而是原著,前后矛盾的地方很多,更像是个故事会。
不设预期去看,更不要对比之前的故事,平心静气看下来,这绝不是个烂片,反而能收获惊喜。
《封神第一部》观后感【篇六】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非常值得突出的点,就是在电影的视听语言无论是从配乐的震撼,还是在镜头的运用,都较为优秀,在选择道具以及服装和妆容上面,能看出来非常用心,是在这方面花了不少心思的,当然所给我们观众呈现出来的效果也能看出来还是不错的。
再其次,我认为这部电影在人物性格,人物塑造上面也是较为突出的,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尤其是殷寿塑造了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并且能使观众铭记于心,气愤不已,也足以看出他人物塑造的成功。还有一个个年轻小将们,赤胆忠心,的形象更是表明了中华华夏5000年的历史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一个个年轻有为的小将,一个个有志之士所换来的。在其次在演员的选择上面也较为严谨,从一个个年轻小将舞剑的过程中就能看出他们肌肉线条的完美,以及苏妲己演员的选择,无论是肤貌还是神态都极其相似,尽可能的还原了神话小说里的情节。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是有突出点的,但是从最重要的故事情节来说,还是较为平庸生硬,给观众也没带来多大的惊喜,有了上一步即将就能猜出下一步也缺乏了很多实质性的趣味。
总的来说,可能是我们把这部电影的期望抬的太高,导致出来的成品一直没有达到自己心里期望的高度。但不得不说,从电影本身能看出导演拍摄这部电影确实很用心!
《封神第一部》观后感【篇七】
封神》真是一部非常好看的本土神话。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礼崩乐坏的时代,这是群雄竞起的时代;这是搅弄风云的时代,这是光怪陆离的时代。
1、开篇的冀州之战是非常好看的古战场。由一片雪花??的掉落拉出整个恢宏的上古战场。背景音的响起,纣王让马匹蒙着眼睛冲入火场,勇士们劈风浴火,犹如地狱使者。
2、纣王的形象让人惊喜。
商纣不再是昏庸虚弱的色批糟老头,从体魄到精神都非常强壮。
阴才伟略、刚愎自用、善蛊人心——狼子野心和强健体魄困在爹不疼兄猜忌的尴尬身份里,被狐狸一眼洞穿,两人的相遇天雷勾动地火,但那雷是喑哑的,火是地狱欲火,有着极阴的魅惑。
费翔诠释的纣王兽性、阴恻、野、疯批、甚至有一点点妖媚,提供了非常丰满妖异的人物形象。
3、妲己终于摆脱红颜祸水的刻板形象。
她是被成汤封印的妖孽,等待来自殷商血脉的救赎。殷寿在战场上流下的那滴随时会消失的血液拯救了她,让她得以附身在殉父而死的苏妲己身上。
她对殷寿有着报恩的仰慕、试探、操纵/成全。娜然的妲己有着小兽的混沌、天真、狡黠、残忍,让人耳目一新。
4、姜王后。《封神演义》中的姜后是贤良受气包,面对妲己之恶毫无招架,被剜眼炮烙,是个窝囊的悲剧角色。
这里的姜皇后是女中丈夫。姜皇后、妲己、纣王三人的温泉戏份张力拉满。
5、叙事性好、节奏感好。剧情紧张,层层推进。
得胜凯旋——战俘妲己一眼万年——朝堂风云交变——纣王登基天有异象——摘星阁魅影重重——皇后以身徇死——王子捉妖伤父——四侯之子被逼弑父,都有着莎士比亚般的古典悲剧美感。
6、让人惊喜的少年群像。
姬发、殷郊、苏全忠的完成度都不错。
姜文焕、鄂顺、杨戬的演员形象也非常养眼。
7、白月光伯邑考。伯邑考是全剧之眼,悲剧的源泉——悲剧就是把最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
杨玏的伯邑考积石如玉,列松如翠,温暖明亮,是商周之地最温润的君子、最淳孝的儿、最柔慈的大哥。
当殷纣把他做成肉饼,让姬昌吃下去,欣赏一个父亲的悲痛欲狂,这种极致的疯癫也把全篇的悲剧美学推上最高潮。
8、李雪健的姬昌。李雪健老师的演绎炉火纯青、毫无雕琢、静水流深。
《封神演义》中的姬昌是一位政治领袖,形象较为教条和脸谱化,李雪健的姬昌则是一位忠厚长者。他的思维里有一种“平视”:麦子、人民、妖婴、长子、少子,都是被珍视的。
他告诉姬发:不要想你是谁的儿子,你是谁,才更重要。送给的姬发的玉环谐音“还”;送给两个孩子的雪龙驹,最重要的使命是“识途”,天涯海角也能把孩子们带回家。
仁爱,家国之思,教诲成长,李雪健的姬昌承载了故事的核心价值观。
9、雷震子的故事线轻松愉悦振奋。
最简单的因果论,知恩图报来得不要太及时太爽感。雷震子的形象很上古,很志怪,氛围感拉满。
10、摘星阁和祭天台都很像那么回事。摘星阁美轮美奂,又有点阴气森然。祭天台粗粝崔嵬,巨木、大象、困苦的劳工,颇有上古之味。
11、夏雨的申公豹。贡献了剧中绝大多数黑魔法攻击,是晚上噩梦的好素材。
12、姜子牙、哪吒中规中矩。昆仑山众仙也较无感,工具属性比较重。
13、比干你们怎么看。宗庙那个故事背景不错,纣王的彻底疯批,伪装都不要了,也交待的很清楚。但比干剜心的特效让我有些出戏。
14、很多地方会让我想到《冰火》。中古战场,志怪奇幻,复活,巨人,吞心,怪力乱神有时襄助,但更主要靠自己杀出血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