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每课要点--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之一
第一部分
关于作者:
丁肇中,沙巴体育官网: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qr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希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关于“格物致知”:
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 ”(《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学习本文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 诚意 正心 彷徨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2、思考
(1)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2)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3)“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应怎样改进?
3、写作特色
这篇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表格如下:(请同学们把表格中空白的地方根据课文的内容补充完整)
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第二部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习要点〔二〕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会给出答案。本文是一篇阐述如何进行学术研究的议论文。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作者首先对中国传统教育中倡导的"格物致志"精神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作者阐述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作者从科学进展的历史、实验过程应有的态度和方法、中国大多数学生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观点,指出中国学生缺少实验精神。最后,作者结合中国教育历史与现状及个人经验,阐明真正的"格物致和"精神的涵义,指明它的重要性,并提出希望。同学们学习本文一定会从中受到很大的教育。
学习本文首先通读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一、字
1、读准字的音
丁肇中 彷徨 平庸
2、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应┍________( ) 当┍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2、区分形似字
┍遵__________( ) ┍治__________( )
┕尊__________( ) ┕冶__________( )
┍徨__________( ) ┍键__________( )
┕惶__________( ) ┕健__________( )
二、词
1、结合内容解释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
致知:获得理性知识。
修身:指陶冶身心,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帮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推广延伸到全国各地,流传千秋万代。
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和现象的科学。它包括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
人文科学:即社会科学,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它包括政治经济学、法律学、文艺学等。
自读指导:
1、根据文章内容分清论述层次并弄清层次之间内在联系。
2、区分记叙和议论两种表达方式。
3、关于题目的含义: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既是文章标题,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格物致知"就是通过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作者是一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也因此在学习和科研中吃尽了苦头,所以作者特地写了这篇文章告诫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4、积累、摘抄和熟记一些警句。
之二
(二)《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1. 词语积累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 简介作者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沙巴体育官网:密密歇根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歇根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沙巴体育官网:密密歇根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份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沙巴体育官网:,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沙巴体育官网:、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沙巴体育官网: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沙巴体育官网:密密歇根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沙巴体育官网: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3. 文章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以“我”举例,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3. 文章内容分析:
(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2) “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出自《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3)提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提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6)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己”,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对格物的理解是错误的。
(7)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学术上的突破。
(8)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进行成功的实验需要哪些因素?
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需要试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小心具体的计划,适当的目标。
第8段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9)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举我个人的经验也是论证中国教育的弊端。
(10)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
中考政策 | 中考状元 | 中考饮食 | 中考备考辅导 | 中考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