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您特别为您筛选的“找数字教案”一定能够让您满意,请相信本文里包含丰富的知识和实用的收获。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也是离不开老师提前备好教案课件,需要我们认真写好每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和课件编排得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找数字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对数字很感兴趣。为了让孩子感受数字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我让孩子们在自己的周围寻找数字。家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地方,因此让孩子观察家里的数字及物品,并让孩子们数数、记录、排列、分类等,在集体活动中进行交流分享,巩固孩子对数字及物品的认识,让孩子们发现数字的重要性,初步了解数字与生活的关系。
活动目标:
1、在了解“家”的基础上,尝试用寻找、记录地方法,了解家中各种物品的数量,进行物品分类。
2、进一步理解8以内数字的实际意义,并能根据物品的数量从小到大排列。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张记录卡
2、背景图“我的家”(有各种物品)
3、“厨房、客厅、卧室”图5份,家中的各种那个物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记录“我的家”
1、出示“我的家”背景图,说说你发现了那些数字。
(直观的数字:如电视机上的数字、钟的数字、电器上的数字等等)
2、家里有很多物品可以用数字表示
3、幼儿看图记录,教师观察指导(引导幼儿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记录)
4、交流记录卡。(如:家里有2台电视机可用数字2来表示、家中有6只杯子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等等)。
二、 数量排队
1、家里的这些东西那样最多?那样最少?
2、你能帮他们排排队吗?(从小到大)
3、请一位孩子来排队,其他孩子一起说一说
4、幼儿分组,把物品按从小到大的数量进行排队。
5、展示交流排列结果。
三、 物品归类
1、出示“厨房、客厅、卧室”图,幼儿说说这是家里的哪些地方?
2、想一想,刚才我们看到的物品应该放在哪个房间里?为什么?
3、幼儿分组操作分类,教师观察指导。
4、展示幼儿的分类结果
5、小结:孩子们交流了很多物品,这些物品都可以用数字表示,也知道了家里的物品要进行分类,这样家才能美丽整洁。
6、到我们的教室里看看、找找有哪些数字。
找数字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在一组数字的区间内,根据已有的信息判断自己的数字,激发分析推理的能力。2、体验运用方法猜出数字后的愉悦。
活动准备:
贴有1—16数字卡片的帽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老师拿一顶帽子戴上让幼儿说说帽子上面的数字,引出这些数字自己看不见需要别人给出信息才能猜出来。
二、游戏“猜猜我是数字几”。
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跟帽子有关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猜猜我数字几”。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
1、戴着帽子的人不能把帽子拿下来看也不能问别人是数字几。
2、坐在椅子上没有戴帽子的.人你们看到数字不能直接告诉他是几,也不能做手势告诉他们。
3、在得到信息后,听到老师说“抢答开始”,举手参对自己帽子上数字的小朋友获胜。
教师强调游戏规则请幼儿自己说一说规则。
三、热身:邀请四名幼儿玩游戏。
这次由老师提供信息“你们戴的帽子最小的数字是1最大的数字是4那这个数字是1——4四个数字、”围成一圈互看后。抢答开始。请说的准确的幼儿说说理由。
教师小结:根据提示看清别人的数字,能知道缺少的数字,就是自己的数字。
四、第一轮游戏:邀请5名幼儿上台玩游戏数字是6—10五个数字。
请坐在下面的小朋友提供信息台上的幼儿根据信息说出自己的数字。当台上幼儿说不出数字时,教师引导台下的幼儿多提供各种信息如:形状、谁的后面、比谁多几等。
五、第二轮游戏:邀请6名幼儿上台玩游戏数字是2—12的双数。
六、师幼互动猜数字。
老师自己戴上帽子让幼儿给他提供各种信息使老师能够准确的猜出数字。得出信息给的越多就越容易猜出数字。
七、第三轮游戏:邀请所有的小朋友围成一圈进行猜数字游戏提供的数字帽子是1—15。
教师先提供信息:“我提供的数字是1—15”。回答对的坐回小椅子,当别人不会时进行救人活动,(给不会的人提供信息让他知道是数字几)。全部答完后结束活动。
找数字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认识“0—9”数字前提下,将它们进行排序。(正数,倒数,单数,按规律排序,图形,相邻数)
2。在比较观察中,发现数字在生活中的意义。
重点:
让幼儿了解数字的用途
难点:
运用数字找不同的规律
活动准备:
PPT课件黑板
活动过程:
一、教师展示PPT,引出数字
1。出示10个格子,幼儿观看并数出。
提问:“数一数你一共看到了几个格子?”
2。幼儿根据提示猜出每个格子中的数字宝宝。
师:“每个格子里躲着一个不同的数字宝宝,请你找一找,猜一猜,它们分别是数字几?”“宝贝儿你找到了数字几?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
教师小结:宝贝们真棒,10个数字宝宝都找到了,它们分别是1、2、3、4、5、6、7、8、9,10
二、幼儿自己给数字宝宝排序并分享老师的各种排列方式
1。请幼儿自己给数字宝宝排序。(提示两种方式“顺数”“倒数”)师:“10个数字宝宝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看到,听到、用到的。现在请你给这是个数字宝宝排排队,你会怎样排?你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排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分享教师展示的各种排列方式。
(1)认识奇数1 3 5 7 9出示表格,上面一排填写奇数。请幼儿观察,并引导得出单数、双数。
师:“你看老师在上面的格子里放了哪些数字?"屈;老师。教,案网出处"那下面的格子里我会分别放数字几?”
(2)顺时针圆形
(3)三角形
(4)左边从小到大右边从大到
(5)相邻数
(6)按规律排序教师小结:数字排队不仅可以按照顺数和倒数来排,还可以排成不同的形状。
三、结合生活中的数字,幼儿理解这些数字宝宝所表示的意义。
1。幼儿交流讨论,说说生活中的数字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数字也是无处不在的?你在哪里能经常看到数字?这些数字告诉了你什么?”
2。教师展示PPT中不同的物体,引导幼儿寻找、理解数字的意义。
(温度计、日历、目录、奶瓶)提问:“我们来看看老师在家里还找到了哪些数字?”看看我都找到了什么?你认识他们吗?”“药瓶上是有数字的,它有什么用呢?”
教师小结:生活中到处有数字,它们有的告诉我们数量的多少,比如药水瓶上的数字;有的告诉我们日期是多少,比如日历上的数字;有的告诉我们位置在哪里,比如目录上的页码。所以说数字在生活中的用处是不一样的。
四、观察数字宝宝的组合图形,感受数字变形的神奇,萌发对数字的兴趣
1。幼儿逐一观察每个由数字宝宝构成的图形,了解数字变形的奇特之处。
师:“如果我把这十个数字合起来,会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发生呢?”出示图片,提问“说一说画的是什么图形?有那些数字组成?”
2。出示魔术师头像,引导幼儿观察并辨认数字充当了头像的哪个部分。
提问“7可能是他的什么?”
3。帮助幼儿找出“哪个数字没用过?”教给幼儿新的方法,从0开始,一个一个往下排除。
教师小结:数字宝宝变形之后可以组成很多有趣的东西,宝贝们以后自己可以试着用数字宝宝来画画哦!
五、活动延伸
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数字画,动手画一画。
课后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我首先让幼儿互相交流,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前我先请幼儿收集、寻找、记录一些生活中的数字,请幼儿将事先收集好的有数字的东西拿出来,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这些数字的作用。孩子们先个别交流自己带来的物品上数字的作用;因为孩子们都很想表达自己的发现,因此我让幼儿自己和边上的小伙伴说说自己的发现;接着我把我准备的有数字的物品和孩子们一起分析我的“发现”。第二是经验迁移,感知数字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在第一环节中孩子们拿着自己的东西,在第二环节中要求幼儿脱离直观物体,引发幼儿已有的经验寻找生活中的数字。孩子们很会找,什么公交车的路线号,汽车摩托车的牌照,超市里也有很多的数字,他们基本上都能知道这些数字作用的一二。孩子们发现有数字的地方还真不少,就连衣服拉链头上有数字也被他们发现了。真所谓人多力量大,我们共同找到的有数字的东西还真多。第三部分是幼儿操作。利用幼儿的对生活中数字的理解运用到实际中去。
通过本次活动,让我收获不少,整个活动环节很清楚,一环一环之间紧紧相扣、层层递进,设计的问题也具有有效性,能开动幼儿的小脑筋。但缺点也有存在,一些细节方面还要注意。在这个活动中让我深刻地了解到孩子自己收集课堂所需的东西是很重要。在活动中孩子们愿意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自由自在地采撷自己感兴趣的“果子”,他们采来的“果子”是绚丽多姿的,然后回到课堂交流,共享到了“果子”的丰富,起到“以一当数十”的作用。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他们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相信孩子,多给孩子一些亲身实践活动的机会。
找数字教案 篇4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数的世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3.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重、难点]
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教学过程]
一、数的世界
创设“水果店”的情境,呈现了生活中的数有自然数、负数、小数。在比较中认识自然数、整数,使对数的认识进一步系统化。
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中有哪些数,并给它们分类。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通过比较认识自然数、整数,使学生对数的认识进一步系统化。
二、因数与倍数
1、在解决书上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引出算式。
5×4=20(元)
以这个乘法算式为例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即20是4的倍数,20也是5的倍数,4是20的因数,5也是20的因数。引导学生认识倍数与因数,体会倍数与因数的含义。
在利用乘法算式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的基础上,出示一个除法算式,如:18÷6=3启发学生思考:根据整数除法算式能不能确定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说明:在研究倍数和因数,范围限制为不是零的自然数。
2、你写我说
让学生同桌间互相写算式,再说一说。算式可以是乘法算式,也可以是除法算式。
三、找一找
1、判断题目中给的数是不是7的倍数
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判断,再组织学生交流,使学生逐步体会可以通过想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的方法来判断。
2、找7的倍数:
引导学生体会一般可以用想乘法算式的方法来找一个数的倍数,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并逐步让学生领会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四、练一练:
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4的倍数和6的倍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做好记号。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并让学生说说找倍数的方法。最后,说说哪几个数既是4的倍数有是6的倍数。
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写一写,再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方法,并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体会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体会到像这样找一个数的倍数,一般用乘法想比较方便。
[板书设计]
倍数与因数
像0、1、2、3、4、5、…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像-3、-2、-1、0、1、2、…这样的数是整数。
5×4=20(元)20是4和5的倍数
4和5是20的因数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2、5的倍数特征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2、5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2、5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2、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是偶数。
3、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1到100的数字表格。
[教学过程]
一、5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
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5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并观察、思考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归纳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试一试:
尝试用5的倍数特征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
二、2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
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2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并观察、思考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归纳2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三、奇数、偶数
在学生理解2的倍数的特征后再揭示偶数、奇数的含义,并进行你问我答的
判断练习。
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
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四、练一练:
第2题: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方法。在引导学生判断时,应根据2、5的倍数特征说明理由。如“因为85不是2的倍数,所以不能正好装完”;又如:“因为85是5的倍数,所以能正好装完。”
五、数学游戏:
这是围绕“2、5的倍数的特征”设计的数学游戏,通过游戏加深学生对2、5的倍数的特征的理解。
[板书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3的倍数特征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3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
3、渗透集合思想和不完全归纳法。
[教学重、难点]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1到100的数字表格。
[教学过程]
一、3的倍数的特征的猜想
我们研究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学生可能会猜想:个位上能被3整除的数能被3整除等,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研究。
二、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
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3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并观察、思考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3的倍数每个数位的各个数字加起来再观察,逐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从而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引导学生归纳
3的倍数的特征每个数位的各个数字加起来是3的倍数。
试一试:
尝试用3的倍数特征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三、练一练:
第2题:
让学生准备几张卡片:3、0、4、5边摆边想,再交流讨论思考的过程。
(1)30、45、54(2)30、54(3)30、45(4)30
四、实践活动:
让学生运用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方法去研究9的倍数。让学生经历涂、画、想等过程,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
[板书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
3的倍数的特征:这个数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第4课时
[教学内容]找因数
[教学目标]
1、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到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1。动手拼长方形
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几种拼法。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着拼一拼,再交流不同的拼法。
学生一般会用乘法思路思考:哪两个数相乘等于12?然后找出:
1×12、2×6、3×4。这种思路就是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要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考,并体会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
2。试一试
找因数的基本练习:找9和15的因数。让学生独立完成,注意引导学生有序思考。
3.练一练
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18的因数和21的因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做好记号,然后让学生说说找因数的方法。最后,说说哪几个数既是18的因数,又是21的因数。
第3题;
利用数形结合,进一步体会找因数的方法。
第5题:可以引导学生用找因数的方法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将想到的排列方法列出来,在交流的基础上,使学生经历有条理的思考过程。48=1×48=2×24=3×16=4×12=6×8,48有10个因数,就有10种排法。如每行12人,排4行;每行4人,排12行等。37只有两个因数,只有两种排法。
【板书设计】
找因数
面积是12的长方形有:6种图形1×12=12
2×6=12
3×4=12
第5课时
[教学内容]找质数
[教学目标]
1、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
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动手拼长方形,揭示质数、合数的意义
1、用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几种拼法。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着拼一拼,边拼边填写书上的表格。
2、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些小正方形有的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有的能拼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长方形,为什么?”
3、揭示质数、合数的意义
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逐步发现特征,并把几个自然数分类,揭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从概念出发理解“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二、讨论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
1、尝试判断:2、8、9、13、51、37、91、52是质数还是合数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再组织交流“怎样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归纳方法:
只要找到一个1和本身以外的因数,这个数就是合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找不到其他的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
三、探索活动:
第1题:
用“筛法”找100以内的质数。引导学生有步骤、有目的地操作、观察和交流,找出100以内的质数。
介绍这种方法是两千多年前希腊数学家提出的研究质数的方法,称为“筛法”。现在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这种操作方法可以编成程序让计算机进行操作。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和兴趣。
第2题:
本题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探索规律。
第(1)、(2)题,学生会发现这些质数都分布在第1列和第5列,为什么?
引导观察:因为2,4,6列除2外,其他数都是2的倍数,这些数除1和本身外还有2这个因数,所以不是质数。第3列的数除1和本身外还有3这个因数,所以不是质数。第(3)题理由:用6除一个大于6的自然数,如果余数是0、2、4,这个数肯定是2的倍数;如果余数是3,这个数肯定是3的倍数
[板书设计]
找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就叫合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第6课时
[教学内容]数的奇偶性
[教学目标]
1、尝试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的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尝试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的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活动1:利用数的奇偶性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利用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教师适当进行“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
试一试:
本题是让学生应用上述活动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最后的结果是:翻动10次,杯口朝上;翻动19次,杯口朝下。解决问题后,让学生以“硬币”为题材,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开展游戏活动。
活动2:探索奇数、偶数相加的规律
先研究“偶数+偶数”的规律,在经历“列式计算—初步得出结论—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后,再引导学生用这样的研究方式探索“奇数+奇数”“奇数+偶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最后让学生应用结论判断计算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还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减法中奇偶性的变化规律
偶数+偶数=偶数
[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板书设计]
数的奇偶性
例子:结论:
12 + 34 = 48偶数+偶数=偶数
11 + 37 =48奇数+奇数=偶数
12 + 11 =23奇数+偶数=奇数
找数字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孩子发现数字在生活中的有趣和有用。
2.对数字变化后形状感兴趣,并乐意产生想象。
活动准备:PPT课件,笔,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一)请看大屏幕中出示格子,提问:数一数,一共看到了几个格子?
师:每个格子里都有一个不同的数字宝宝,请你找一找,猜一猜分别是数字几?
(二)大屏幕中出示不完整数字,让幼儿观察。
1.提问:找到了数字几?在哪个颜色里面?
2.谁能一下子找到两个数字宝宝。
3.灰色的格子里藏着数字几呢?老师告诉你们,每个格子里只藏着一个数字宝宝,10里面有几个数字宝宝?所以灰色的格子里藏的是谁?
二、数字排序
(一)小朋友真棒,一下子就找到了10个数字宝宝,请你给数字宝宝排队,你会怎样排?
(二)仔细观察下,这些数字一个比一个大,所以它们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三)谁会把数字从大到小排列?倒数:9876543210
(四)继续在大屏幕中展示老师用数字排列出的不同的图形师:数字宝宝还可以这要排列呢!
1.顺时针,圆形,三角形
2.从大到小,从小到大
(五)小总结:数字不但可以横着、竖着、圆着或三角,而且排列的顺序也可以不同。
三、结合生活中的数字,让幼儿理解这些数字宝宝所表示的意义,教师展示PPT中不同的物体。
(一)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们经常在哪里看见过这些数字?
1.林老师家里也有数字宝宝呢!请小朋友看看,找找。
(1)药瓶师:药瓶上面的数字是干什么用的?
师:药不是随便吃的,医生说吃多少,我们就吃多少。
(2)日历师:日历上面的数字有什么作用?
(3)页码师:页码有什么用?
师:如果这是一本故事书,我看着页码就能很快的找到我要看的故事在哪里。
(4)体温计师:体温计有什么作用?
(二)总结:生活中到处有数字,有的是告诉我们数量的多少(比如:药水瓶上的数字),有的是告诉我们顺序(比如:年历上的数字、门牌号码),有的是告诉我们方位(比如:书上的页码),所以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四、大屏幕中出示0123456789,把这些数字合起来,让幼儿观察有什么变化?
(一)师:你们猜猜如果把这些数字宝宝和起来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1.出示第一幅有数字组成的--鸡师:这只小鸡由哪些数字组成的。
师:谁愿意来告诉大家,数字几是小鸡的什么?
师总结:数字3放中间变成小鸡的翅数字3缩一缩变成小鸡的脚数字3倒过来变成小鸡的嘴数字3拉拉长,倒过来变成小鸡的头和背2.出示数字组成的冰激凌师:找找看数字3在哪里?还有数字几?在哪?
3.数字组成的猫,师:找找看数字3在哪里?还有数字几?在哪?
4.观察老师的作品--魔术师师:林老师也用数字宝宝画了一副画呢,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师:林老师用了9个数字宝宝画了一个魔术师。请你找一找,把9个数字宝宝找出来。
"8"帽檐"0"眼睛"2"眉毛"7"脖子"6"鼻子"3"耳朵"4""1""9"师:哪个数字没用过?
活动延伸:参照大屏幕中的数字图画,喜欢哪一幅数字图画,然后画一画,也可以创新,挑选自己喜欢的数字宝宝,动手画一画。
课后反思:
因刚接班不久对幼儿掌握数学方面知识的了解不是很清楚。所以我设计一节以游戏形式为主的课,以此来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我以捉迷藏导入课题,小朋友积极性很高,对数字也很有兴趣。在后面的操作过程中,我选了个别幼儿操作,让其他幼儿的等待的时间过长,假如我把它改成每人操作,也许小朋友对数字就更感兴趣了。在生活中找数字时,准备材料不够充足,没能很好的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幼儿连线画时有些幼儿找不到数字点,假如我把点改成彩色点,就会引起幼儿的注意,连线就更完美,也就会一下找到数字中的小动物了。
找数字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数字对幼儿来说是枯燥的,为了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我设计这堂以游戏为主的课,并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让幼儿了解数字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以激发幼儿在生活中观察数字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发现生活中的数字,知道数字无处不在。
3、运用数字进行游戏活动,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1、两行五列表格一张,藏有数字的表格一张。
2、数字排列图若干、
3、数字连线画、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猜想数字,激发兴趣1、出示空表格,让幼儿数数有几个格子。(10个)"小朋友你们喜欢捉迷藏吗?喜欢。今天有几个数字宝宝要和我们捉迷藏,你们想不想玩?(想)"
2、出示藏有数字的表格"你们看每个格子里都躲着一个不同的数字,它要小朋友的亮眼睛给找出来,谁来找一找。"
3、老师引导幼儿逐一寻找藏着的数字、
4、幼儿完整地读数字两遍。
二:用不同的方法给数字排队
1、让小朋友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数字。
"小朋友这10个数字中谁最大,谁最小?(9最大,0最小)"
2、让小朋友给数字从小到大排序"小朋友我们来给数字排排队,要求从小到大排,谁来排一排?"
3、让小朋友给数字从大到小排"刚才小朋友真能干,把数字从小到大排队,现在谁能它倒过来排一排?"
4、让小朋友想想还有什么不同的排法"小朋友你们还想到什么排法吗?"老师出示几张排列图标,问幼儿像什么?
三:在日常生活中数字的用处
1、让小朋友找出平时接触的数字"小朋友你们平时在家里或其它位子看到过,用到过这些数字吗?谁来讲一件。"
2、老师出示相关的数字实物"小朋友你们看这些是什么?上面有数字吗?你知道这些数字有什么用吗?"小朋友逐一回答后老师总结(有些数字是告诉我们时间的,比如说闹钟上的数字,日历上的数字、有些数字是告诉我们位子的,比如说小朋友在幼儿园茶杯摆放的位子,书目录上的数字。有些数字是告诉我们数量多少的,比如说药瓶上的数字,饮料上的数字、)
四、玩一玩,体验数字的有趣
1、如果老师把数字用一种画画的方式画下来,会发生什么情况?
2、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东西?(小鸡)找找小鸡身上有数字吗?看3又跑到别的地方去了,找一找(冰淇淋)我们再来看一个,这次数字娃娃多起来了,小朋友仔细找找。
3、用数字来画画竟然能画出这么多好玩的东西,看,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4、老师也用这些数字宝宝画了一幅画,不过,我每个数字只用了一次。
5老师刚刚给小朋友看了这么多由数字画出来的画,你们喜欢吧?
6、小朋友们下课后你们自己也动手用这些有趣的数字宝宝来画一幅画好吗?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百科:数字:人类最早用来计数的工具是手指和脚趾,但它们只能表示20以内的数字。当数目很多时,大多数的原始人就用小石子和豆粒来记数。渐渐地人们不满足粒为单位的记数,又发明了打绳结、刻画记数的方法,在兽皮、兽骨、树木、石头上刻画记数。中国古代是用木、竹或骨头制成的小棍来记数,称为算筹。这些记数方法和记数符号慢慢转变成了最早的数字符号(数码)。如今,世界各国都使用阿拉伯数字为标准数字。
找数字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认识“0-9”数字前提下,将它们进行排序。(正数,倒数,单数,按规律排序,图形,相邻数)
2.在比较观察中,发现数字在生活中的意义。
3. 感受数字变形的神奇,萌发对数字的兴趣
重点:让幼儿了解数字的用途
难点:运用数字找不同的规律
活动准备: PPT课件 黑板
活动过程:
一、教师展示PPT,引出数字
1. 出示10个格子,幼儿观看并数出。
提问:“数一数你一共看到了几个格子?”
2. 幼儿根据提示猜出每个格子中的数字宝宝。
师:“每个格子里躲着一个不同的数字宝宝,请你找一找,猜一猜,它们分别是数字几?”
“宝贝儿你找到了数字几?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
教师小结:宝贝们真棒,10个数字宝宝都找到了,它们分别是1、2、3、4、5、6、7、8、9,10
二、幼儿自己给数字宝宝排序并分享老师的各种排列方式
1. 请幼儿自己给数字宝宝排序。(提示两种方式“顺数”“倒数”)师:“10个数字宝宝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看到,听到、用到的。现在请你给这是个数字宝宝排排队,你会怎样排?你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排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分享教师展示的各种排列方式。
(1)认识奇数 1 3 5 7 9出示表格,上面一排填写奇数。请幼儿观察,并引导得出单数、双数。
师:“你看老师在上面的格子里放了哪些数字?那下面的格子里我会分别放数字几?”
(2)顺时针 圆形
(3)三角形
(4)左边从小到大 右边从大到
(5)相邻数
(6)按规律排序教师小结:数字排队不仅可以按照顺数和倒数来排,还可以排成不同的形状。
三、结合生活中的数字,幼儿理解这些数字宝宝所表示的意义。
1. 幼儿交流讨论,说说生活中的数字提问:“ 在日常生活中数字也是无处不在的?你在哪里能经常看到数字?这些数字告诉了你什么?”
2. 教师展示PPT中不同的物体,引导幼儿寻找、理解数字的意义。
(温度计、日历、目录、奶瓶)提问:“我们来看看老师在家里还找到了哪些数字?”看看我都找到了什么?你认识他们吗?”
“药瓶上是有数字的,它有什么用呢?”
教师小结:生活中到处有数字,它们有的告诉我们数量的多少,比如药水瓶上的数字;有的告诉我们日期是多少,比如日历上的数字;有的告诉我们位置在哪里,比如目录上的页码。所以说数字在生活中的用处是不一样的。
四、观察数字宝宝的组合图形,感受数字变形的神奇,萌发对数字的兴趣
1.幼儿逐一观察每个由数字宝宝构成的图形,了解数字变形的奇特之处。
师:“如果我把这十个数字合起来,会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发生呢?”出示图片,提问“说一说画的是什么图形?有那些数字组成?”
2.出示魔术师头像,引导幼儿观察并辨认数字充当了头像的哪个部分。
提问“7可能是他的什么?”
3.帮助幼儿找出“哪个数字没用过?”教给幼儿新的方法,从0开始,一个一个往下排除。
教师小结:数字宝宝变形之后可以组成很多有趣的东西,宝贝们以后自己可以试着用数字宝宝来画画哦!
五、活动延伸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数字画,动手画一画。
课后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我首先让幼儿互相交流,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前我先请幼儿收集、寻找、记录一些生活中的数字,请幼儿将事先收集好的有数字的东西拿出来,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这些数字的作用。孩子们先个别交流自己带来的物品上数字的作用;因为孩子们都很想表达自己的发现,因此我让幼儿自己和边上的小伙伴说说自己的发现;接着我把我准备的有数字的物品和孩子们一起分析我的“发现”。第二是经验迁移,感知数字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在第一环节中孩子们拿着自己的东西,在第二环节中要求幼儿脱离直观物体,引发幼儿已有的经验寻找生活中的数字。孩子们很会找,什么公交车的路线号,汽车摩托车的牌照,超市里也有很多的数字,他们基本上都能知道这些数字作用的一二。(本文.来源: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孩子们发现有数字的地方还真不少,就连衣服拉链头上有数字也被他们发现了。真所谓人多力量大,我们共同找到的有数字的东西还真多。第三部分是幼儿操作。利用幼儿的对生活中数字的理解运用到实际中去。
通过本次活动,让我收获不少,整个活动环节很清楚,一环一环之间紧紧相扣、层层递进,设计的问题也具有有效性,能开动幼儿的小脑筋。但缺点也有存在,一些细节方面还要注意。在这个活动中让我深刻地了解到孩子自己收集课堂所需的东西是很重要。在活动中孩子们愿意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自由自在地采撷自己感兴趣的“果子”,他们采来的“果子”是绚丽多姿的,然后回到课堂交流,共享到了“果子”的丰富,起到“以一当数十”的作用。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他们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相信孩子,多给孩子一些亲身实践活动的机会。
找数字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熟悉、分辨数字1-10。
2、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1、教师用投影仪放映PPT教学生认识数字1-10。
教师:我们来认识数字1-10,看看它们像什么?
一个数字用一张幻灯片显示,上面有现实中与数字相像的事物,并有顺口溜方便学生学习,记忆。
2、学习儿歌“1-10”
教师教学生学习有关“1-10”的儿歌,边说边做手指动作,说到几一定要正确指出几。
教学设想:
通过多媒体放映PPT,学生能够形象的看到数字与现实中和数字相像的事物,便于学习、认识数字。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通过图片看到他们认识的事物和数字相似时,会觉得原来数字并不是枯燥的,遥不可及的,原来数字就在他们的身边。PPT课件的背景卡通可爱,也能够吸引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力,让他们把视线都集中在生动形象的教学工具上,而不是一直盯着课本,也有利于学生对于学习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