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到了一篇网络上非常适合大家阅读的“税率的课件”文章。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因此在写的时候就不要草草了事了。教案是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的有效平台。希望这些提示可以帮助您在面试中脱颖而出!
税率的课件(篇1)
利率这一节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我认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以下两点:
1.我利用了学生乐于帮助教师解决困难的心理,创设了“老师的家里有10000元钱暂时不用,可是现金放在家里又不安全,有哪位同学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这一宽松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老师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谁来介绍一下?”学生十分踊跃将课前收集到有关储蓄的信息,通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活期、定期、等存款方式,以及利息、本金、利率等基本知识。
2.突出学生在堂课上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填写存款单,5(几年)年之后,存款到期了,老师取出来还是人民币壹万元整吗?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决定?如何计算利息?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得出利息的计算公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渗透“德育”教育,针对存款的利息必须要按5%的利率纳税,进行纳税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教育,提高学生的纳税意识。
1.让学生填写存款单,没有及时反馈不知是否全部会填单?
2.归纳利息的计算公式面不广。
3.应强调书写格式。
税率的课件(篇2)
⊙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家乡改造前后的对比图。
(1)看图,说一说我们的家乡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从家乡的交通、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感受家乡的变化)
(2)讨论:用于改造家乡的资金是从哪儿来的?(引导学生了解财政部门拨的款大部分是靠税收得来的)
2.导入新课。
什么是税收?国家征收的税有什么用处呢?纳税金额是多少?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纳税的知识。(板书课题:税率)
设计意图:通过对家乡变化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税收的重大用途,并对学习纳税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初步认识、理解有关纳税的知识
1.仔细阅读教材10页的内容,从中了解有关纳税的知识。
2.学生自学后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序地展示相关内容)
(1)什么是纳税?
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什么人需要纳税?
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3)税收有什么意义?
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
(在学生理解税收意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用税收为人民造福的例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税收的重要性)
(4)税收的主要种类有哪些?
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5)什么叫应纳税额?
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6)什么叫税率?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如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做税率。
3.初步了解我国的税收政策。
我国的税收政策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此,根据国家规定,集体或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关纳税的知识,了解税收的作用。
⊙探究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10页例3。(自主探究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2.读题,汇报从题中获取的信息。
已知营业额是30万元,税率为5%,求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3.思考如何运用所给信息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
4.学生尝试列式,师指名板演。
30×5%=1.5(万元)
答: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1.5万元。
5.讨论: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对接受本题解法有困难的同学,可结合线段图讲解:把营业额看作单位“1”,因为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所以应缴纳的营业税相当于营业额的5%,即应缴纳的营业税相当于30万元的5%。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设计意图:结合实例探究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用纳税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拓展延伸
某饭店11月份上缴营业税3.5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该饭店11月份的营业额为多少万元?[指名板演:3.5÷5%=70(万元),并引导学生说清解题思路]
⊙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布置作业
教材14页6、10题。
频道小编推荐: |
税率的课件(篇3)
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吨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万元的20%是多少?
2、税率的认识。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2)试说说以下税率各表示什么意思。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3、税款计算。
(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引导学生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
(3)学生列出算式。
相当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4)学生尝试计算。
(5)汇报交流。
1、教材第10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3、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
4、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8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纳税的知识,你们对纳税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教后反思:
这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告诉学生依法纳税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偷税、漏税是违法的。还告诉学生去饭店吃饭的时候也可以索要发票等等,学生表现出相当浓厚的兴趣,期待着教授利息时学生的表现。
就这节课来看,课堂氛围较好,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浓,都能够主动学习,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也很高,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计算技巧方面还有待加强,有的同学能够正确的列出算式但是结果却所错了,今后还要在计算上下功夫。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有几点感悟:
1.应和学生充分交流,具体感知,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虽然是知道的,但是又没有很深入的了解,所以当这些事物被拿到课堂上来时,又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急于要去研究它、解决它,向别人炫耀自己的成功,并且想获取同伴和老师的认可。所以,应该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让同学们作了非常充分的交流,使他们对知识的感知更加的深入和透彻。
2.课堂上要结合实际,体现价值,具有时效性。本节课的例题的设计结合实际,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自己都好象有这样的经历一样,又是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解决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税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并且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与乐趣。
税率的课件(篇4)
1.了解“纳税”及“税率”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应纳税额的计算。
2.了解一些有关利率的初步知识,知道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公式,会利用利息的计算公式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通过自主探索学习,体会到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1.通过对纳税及储蓄的认识,体会依法纳税的光荣和储蓄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理解储蓄的意义。
2.认识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纳税”“税率”及其相关概念的含义,并能进行应用。
教学难点:将“税率”与“利率”相关问题与百分数应用题建立联系,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请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纳税、储蓄的信息;教学课件。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主题图)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正在蓬勃发展中,为了让祖国更强大,人民生活更美好,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建设,你知道这些钱是哪来的呢?
2.谁能来说说什么叫纳税?为什么要纳税?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课前信息的收集和交流,使学生明白依法纳税的意义和重要性。
1.理解“税率”的含义。
(1)自学教材第10页,进一步明确纳税的意义。
(2)反馈: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纳税?什么是应纳税额?什么是税率?
(3)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纳税项目并进行简单介绍。
2.结合实例,进一步理解概念,并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例3。
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①读题,说说“营业额的5%”是什么意思?这里的5%就是指的(税率)。
②学生独立完成。
③集体交流反馈,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有如下关系成立:
营业额×税率=营业税。
李阿姨的月工资是5000元,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①读题,重点引导理解“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这句话的意思。这里3%的税率是所有月工资的3%吗?教师可以适当补充有关个人所得税的税法规定。
②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③集体交流反馈,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有如下关系成立:
(总收入-免征收部分)×税率=个人所得税。
(3)对比两道题,了解税收的算法各不相同,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在了解税率有关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解决,既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对概念有进一步的理解,又可以让学生利用概念的解读顺利地解决问题,使得问题解决和概念理解相辅相成,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3.理解“利率”的含义。
(1)除了税收,人们把有结余又暂时不急用的收入存在银行里,这也是支持国家建设的行为。你对储蓄有哪些了解?(学生根据课前了解说一说)
(2)自学教材第11页内容,初步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意义。
(3)结合实例理解信息。
①(实物投影出示存单的凭证)这里哪个是本金,哪个是利率,得到的利息又是多少?
②这是7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你发现什么?
③小结:存期不同,年利率也不同,银行的利率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的。
【设计意图】虽然对于储蓄这件事学生并不陌生,但是他们真正接触的并不多,在初步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基础上结合实例进行理解很有必要。
(1)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例4。
到期后,王奶奶一共能取回多少钱?
①到期后王奶奶能取回的钱应该包括哪几部分?我们可以先算出什么?试着先算一算王奶奶能拿到多少利息。
③哪种算法是正确的呢?
④想想利息的多少跟哪些因素相关?该如何计算?讨论得出如下关系式: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⑤小结:存期不同,利率也不相同,我们在计算时要注意存期和年利率的对应。年利率是指一年的,在算利息时还要考虑存款时间。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尝试自行计算利息,探讨利息的计算方法,在反馈中进行辨析答疑,从而得出利息的正确计算方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巩固。
⑥一共可以拿到多少钱呢?
⑦口答。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王奶奶到期拿到的钱应该包括利息和本金两部分。
208月,张爷爷把儿子寄来的80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为5年,年利率为4.75%。到期支取时,张爷爷可得到多少利息?到期时张爷爷一共能取回多少钱?
①学生独立解答。
②交流反馈。
重点对比两种解题方法:
方法一:8000×4.75%×5=1900(元) 8000+1900=9900(元)
说说这两种方法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分别是怎样思考的。
(3)教师:我们是如何计算利息的?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将例题及尝试练习略作调整,使得教学更有层次性,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10两题。
(1)李老师为某杂志审稿,得到300元审稿费。为此她需要按照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2)小明的爸爸得到一笔3000元的劳务费用。其中800元是免税的,其余部分要按20%的税率缴税。这笔劳务费用一共要缴税多少元?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集体交流反馈。
③对比两题,看看两种交税方式有什么不同,想想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3)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9题。
下面是张叔叔年8月1日到银行存款时填写的存款凭证。到期时张叔叔可以取回多少钱?
①要知道到期时张叔叔可以取回多少钱,得知道什么?(根据回答出示银行存款利率表)
②存期半年,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在过年的时候你收到过压岁钱吗?如果把这些压岁钱存起来,你打算怎么存,到时会得到多少利息?你准备怎么使用?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用生活中的实例设计练习,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认识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把握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2.课后调查(选做):
(1)问一问爸爸妈妈每月收入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了解我国对个人所得税的税收规定。
(2)了解家里的储蓄情况,了解我国最新的储蓄利率的信息。
【设计意图】课后调查,让课堂与家庭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税率的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经历了解税收的意义,解决有关“税率”实际问题的过程。
2、了解税收的有关知识,会解答有关税收的实际问题。
3、体会税收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依法纳税的意识。
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过纳税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纳税的问题。
1、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因此,每个公民都有纳税的义务。你都知道哪些税收的种类?
2、税款我多少与哪些条件有关?
(不同种类的税,征收的标准一定不一样,也就是不同税种的税率是不同的,所以税款的多少与税率有关;税款的多少除了与税率有关,还应该跟收入的多少有关。)
3、说明: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等)的比率叫做税率。
讨论:应纳税额、税率和相应的收入这三种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税率=应纳税额÷收入 ?应纳税额=收入×税率 ?收入=应纳税额÷税率)
5、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生。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这些知识在生活中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等)的比率叫做税率。
税率=应纳税额÷收入 ? 应纳税额=收入×税率 ? 收入=应纳税额÷税率
税率的课件(篇6)
百分数(二)税率
六(5)周
教学内容第10页“税率”、做一做及练习二第6、7、8、10题,百分数(二)税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点税率的理解和税额的计算。
教学难点税额的计算。
教法与学法合作交流,引导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情景导入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吨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万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二、新课讲授
1、阅读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说说:什么是纳税?
2、税率的认识。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2)试说说以下税率各表示什么意思。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3、税款计算。
(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教学反思《百分数(二)税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
(3)学生列出算式。
相当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30×5%
(4)学生尝试计算。
(5)汇报交流。
30×5% =30×0.05 =1.5(万元)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10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3、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
4、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8题。
5、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10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纳税的知识,你们对纳税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教后反思:
这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告诉学生依法纳税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偷税、漏税是违法的。还告诉学生去饭店吃饭的时候也可以索要发票等等,学生表现出相当浓厚的兴趣,期待着教授利息时学生的表现。
就这节课来看,课堂氛围较好,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浓,都能够主动学习,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也很高,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计算技巧方面还有待加强,有的同学能够正确的列出算式但是结果却所错了,今后还要在计算上下功夫。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有几点感悟:
1. 应和学生充分交流,具体感知,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虽然是知道的,但是又没有很深入的了解,所以当这些事物被拿到课堂上来时,又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急于要去研究它、解决它,向别人炫耀自己的成功,并且想获取同伴和老师的认可。所以,应该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让同学们作了非常充分的交流,使他们对知识的感知更加的深入和透彻。
2.课堂上要结合实际,体现价值,具有时效性。本节课的例题的设计结合实际,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自己都好象有这样的经历一样,又是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解决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税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并且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与乐趣。
税率的课件(篇7)
了解“纳税”及“税率”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应纳税额的计算。
通过自主探索学习,体会到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1、通过对纳税的认识,体会依法纳税的光荣和储蓄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
2、认识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纳税”及其相关概念的含义,并能进行应用。
教学难点:将“税率”相关问题与百分数应用题建立联系,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正在蓬勃发展中,为了让祖国更强大,人民生活更美好,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建设,你知道这些钱是哪来的呢?(到了高年级,好像很少在孩子们的数学课堂上进行思想教育,给出这几幅图片,虽然书本上也有,但ppt显示出示颜色更鲜艳,学生却也十分感兴趣。当我介绍到这些建筑与出资者是国家时,学生们自己便有了疑问:“国家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
也有极个别同学对纳税略知道一点。但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照本宣教”式的引入却也引来学生好奇的`目光时,我倒也觉得很有意思:他们的眼睛里仍充满了童趣与好奇,若是能在数学课堂上多动些脑筋,多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作为引入,那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定会更浓厚,他们也更能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单元是百分数学习的一个延伸,同时也是将数学中的百分数以更生活化的形式展示于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学习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生活中的百分数,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学也可以更生活化一些,更实际一些。)
1、理解“税率”的含义。
(2)反馈:(关上书本)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纳税?什么是应纳税额?什么是税率?(教材上已有对几个概念的解释,但要学生自学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念一下书上的原话,我希望他们能通过自学书上的解释,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几个词的意义,这样的处理能更深入学生心里,更通俗易懂。事实证明,学生在看过书关上书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得也十分准确,起到了我想要的“理解”目的。)
2、结合实例,进一步理解概念,并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例3。
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①读题(带着问题读题,不仅是为了对这道题的条件能理解,也希望这样的处理能给他们平时解决问题一个引领与示范的作用。经常这样带着他们读题,即使他们自己面对问题时,也能有这样的习惯。),说说“营业额的5%”是什么意思?这里的5%就是指的(税率)。
②学生独立完成。
③集体交流反馈,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有如下关系成立:
营业额×税率=营业税。
李阿姨的月工资是5000元,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①读题,重点引导理解“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这句话的意思。这里3%的税率是所有月工资的3%吗?教师可以适当补充有关个人所得税的税法规定。(学生对这个问题特别感兴趣,在这里我也介绍了一些生活中关于个人所得税的知识)
②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③集体交流反馈,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有如下关系成立:
(总收入-免征收部分)×税率=个人所得税。
(3)对比两道题,了解税收的算法各不相同,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设计意图】在了解税率有关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解决,既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对概念有进一步的理解,又可以让学生利用概念的解读顺利地解决问题,使得问题解决和概念理解相辅相成,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7两题。
(1)李老师为某杂志审稿,得到300元审稿费。为此她需要按照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2)小明的爸爸得到一笔3000元的劳务费用。其中800元是免税的,其余部分要按20%的税率缴税。这笔劳务费用一共要缴税多少元?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集体交流反馈。
③对比两题,看看两种交税方式有什么不同,想想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税率的课件(篇8)
税率
教学内容:
税率(课本第10页例3)
教学目标:
1、理解纳税的含义和纳税的重大意义。
2、能计算一些有关纳税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依法纳税意识。
教学重点:
能进行一些有关纳税问题的计算。
教学难点:
税额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吨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万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二、介绍有关纳税的知识
纳税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以便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根据国家规定应该纳税的集体或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1993年我国进行了税制改革,将纳税主要分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根据纳税种类的不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有说不同。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如销售额、营业额、应纳税所得额等)的比率叫做税率。
三、探索计算纳税的方法
教学例3
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结合例3,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营业额、什么是税率、什么是营业税、什么是应纳税额。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3。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
3、学生列出算式。
相当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305%
4、学生尝试计算。
305%=1.5(万元)
四、巩固练习
1、第10页做一做
2、某电脑公司4月份的销售收入为800万元。按销售收入的5%缴纳增值税。纳税后该公司4月份的收入是多少万元?
3、香雅饭店8月份在缴纳了5%的营业税后,收入为5.7万元。香雅饭店8月份的税前收入是多少?(渗透环保教育,保护动物)
4、小雨妈妈的月工资是4800元,按规定,超出3500元的部分要缴纳5%的个人所得税。小雨妈妈纳税后的月工资是多少元?
五、课堂小结
税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六、作业
第14页第6、7、8题
税率的课件(篇9)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百分数第99~100页。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与本课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学情和设计理念,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明白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率、利息、利息税等概念;了解主要的存款方式;掌握利息的计算公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性目标: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及口头表达能力,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实践性目标:学生在调查实践中了解储蓄的意义、种类,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设计理念】:关注学生发展,整合教学目标。本节课根据教材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背景,按照关注学生发展理念的认识,确立了知识技能目标、情感性目标、实践性目标,努力使学生在发展性领域和知识性领域获得发展、构建自我。
本节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百分数中(p99――100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常用百分率、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利率是百分数应用的一种,对于学生来说本节内容较为陌生,也更为专业化。教材在简介了储蓄的意义、存款的方式及相关概念后,编排了相应的例题,让学生感受到利率与人们的生活、理财等实际应用息息相关。
教材这样编写的好处是知识要点明确,思路清晰,易于教师和学生把握。
①学生刚学过百分数知识,总体上掌握得较好,所以学生较容易接受。 ②学生对储蓄、保险、纳税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同学之间的相互质疑,解疑的能力有一定的水平。但学生在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较薄弱,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课前让学生分组或者自由结合到社会上进行调查、搜集有关储蓄的信息,把调查的结果、遇到的问题或感受记录下来。
◆向家长和长辈了解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如储蓄的种类,银行存款的年利率、存款凭条如何填写等。
【设计理念】: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学习新知前,先让学生预习课本,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阅读资料及预习,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储蓄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分析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调查预习活动中的收集、提取、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纳税的知识。那么就先请同学们做一做这道题,看看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
(课件出示:小红的爸爸上个月的收入是420元,如果按5%的税率缴纳个人所
师:嗯,看来大家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还是不错的。那如果,小红的爸爸的收入暂时不用,可放在家里又不安全,可以怎么办?
师:对,可以把它存入银行,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学的知识,利率。(师板书) 师: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储蓄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我们的个人财产更加安全和有计划。此外我们还可以得到利息,增加一些收入。看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那你们知道银行存款的方式都有哪些吗?
师:嗯,原来银行存款还有这么多方式。那什么是本金呢?有谁知道? 生(预设):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
师:嗯,我存了20xx元,但到期取回了20xx元。那么这多出来的20元就叫做什么?
师板书。
【设计理念】:在巩固上节课知识的同时,自然地导入新课。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不仅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利息、本金及利率等概念,为接下来的解决问题做好铺垫,而且让学生感觉到亲切,从课的开始就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起到了开动思维的作用,使学生乐于参与数学活动。
师:好。刚刚我们认识了本金、利息和利率,对它们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就让我们结合具体的题目,去加以理解运用。请同学们做一做这道题。 课件出示:20xx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如下:
师:我们来看一下20xx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存期三个月对应的利率是3.33%,而存期半年的对应利率是3.78%,存期一年的呢,对应利率是4.00%。由此可见,利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存期不同,对应的利率也就不同。所以在计算时,我们要看清存期和对应的利率。
师:这不,王奶奶想存1000元进银行,她想知道一年后,她可以取回多少钱。热心的李阿姨告诉王奶奶,除了本金,还有一些利息。同学们,在这道题中,本金是多少?
师:利息是要我们自己求的。谁知道利息该怎么求呢?
师板书。
师:嗯,看来大家的预习工作都做得非常好。那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本金和时间,利率呢?是多少?去哪里找?
生(预设):是4.00%,在表格里找存期一年对应的利率。
师:好,现在本金、利率还有时间我们都知道了,那请同学们自己列式计算一下,王奶奶存款能得到多少利息呢?
生列式计算,小组内交流。师巡视。
生答师板书。
税率的课件(篇10)
学习目标:
1、我能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含义;也掌握了计算利息的方法,并进行简单计算。
2、我能养成勤俭节约,积极参加储蓄的良好习惯。
3、我一定能树立支援国家、灾区和贫困地区建设的思想品德。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是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2、难点是正确地计算利息,解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增加,人们可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这样一是支援国家建设,二是对个人也有好处,既安全和有计划,同时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那么,怎样计算利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1、自学课文P99“利率”知识,解决以下问题:
(1)储蓄的意义是什么?
(2)银行存款方式有哪些?
(3)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教师指导:利率由银行规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利率有按月计算的也有按年计算的,同一时期各银行的利率是一定的。
4、阅读理解P99―100例6,解决以下问题:
(1)利息怎么求?
(2)结合例6,求一求老奶奶两年后的利息是多少?
(3)老奶奶实际能拿到的利息是多少?
(4)到期后,老奶奶一共能取回多少钱?
(5)P100的两种解法你理解吗?
三、反馈练习:
阅读P100“做一做”,了解存款凭证每栏的作用,从中获取信息,并解答。
(2)依据P102第7题,各自发表意见。
(3)完成P103第9题.
2、拓展提高:
李奶奶5年前用5万元买了国债,存期为5年,当时的年利率为5.40%(不纳税),今年李奶奶一共可以拿到多少钱?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师:请同学们课后把平时积攒的零用钱存入银行,在储蓄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你能想办法解决吗?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