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本次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常用公文的写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150分钟,其中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申论各题均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作答,准考证号须用2B铅笔填涂,答题须用蓝、黑色墨水笔(圆珠笔)作答,在作答时,不得使用本人姓名,答题中凡出现本人姓名者作违纪处理。
二、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如下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1.根据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网络情况,归纳概括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要求:全面、有条理、有层次,字数不超过250字。(20分)
2.请结合给定材料,分析产生第一题中问题的主要原因。
要求:分析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30分)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掌握在1000字左右。(50分)
三、给定资料
1.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一份统计报告披露,截至2009年6月,我国青少年网民已达到1.75亿,目前这一人群在总体网民中占51.8%,半年增幅5%。
网络是个虚拟世界,光怪陆离,像其他事物一样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如发布虚假新闻、虚假广告和暴力、色情、恐吓、凶杀等有害信息。少数人散布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进行人身攻击。这些都搅乱了网络的纯净,影响了互联网健康有序的发展。
尤其是网络中的低俗内容,对心地不成熟的青少年影响甚大。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48.28%的青少年接触过黄色网站,43.39%的青少年收到过含有暴力、色情、恐吓等内容的电邮或电子贺卡。年龄在16岁到25岁之间的网民中,42%的中国网民有时会感到自己网络成瘾。
可以说,网络不健康的内容犹如“电子海洛因”,让青少年身心分散,影响其健康成长,有的甚至还走向了犯罪的道路,这些现象都说明网络并不仅仅是虚拟世界,它对社会带来的辐射力不可低估。
与此同时,这种不良的文化极易产生“蝴蝶效应”,从而在文化识别能力不强的青少年群体中引起文化震荡。因此,我们既要看到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带来的积极作用,也应该充分重视网络文化带来的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如何抵制不良网络信息对青少年的侵蚀,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文化成当务之急。
2.日前,在“2009中国互联网大会网络安全主题沙龙”上,12321举报受理中心常务副主任李红发布了首届中国网民文化节《网络十大低俗现象调查报告》。本次调查采取大范围的网上调研形式,从内容、行为、技术3方面了解中国网民对网络低俗的认知。
根据调查数据,制作传播或炒作淫秽色情内容以71.3%的被选择率成为网民首斥的网络低俗现象;传播违背社会公德、有损国家声誉的信息被62.1%的网民斥责为网络低俗现象,位居第二;而网络色情聊天、网上同居亦被58.1%的网民视为网络低俗现象,排名第三。此外,“在网页中弹出淫秽色情图片或视频”、“制作散布诋毁他人的信息”、“窥探传播他人隐私”、“制作传播或炒作血腥暴力内容”、“网上教唆他人从事违法乱纪、违反社会公德活动”、“刻意浏览淫秽色情内容”、“制作传播网络病毒、流氓软件”均在2009年十大网络低俗现象之列。
对此,李红强调,整治网络低俗之风必须紧紧依靠网民教育、互联网市场的导向以及政府的有效监管这三股主要力量,从三方面同时着手。中国互联网协会将积极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在法律法规不能触及的灰色地带,或者在法律滞后的情况下,率先在业界起到带动反低俗、树新风的良好作用。
3.垃圾邮件早已成为全球电子邮件用户的灾难。专门从事电子邮件安全业务的MessageLabs公司在其最新公布的2009年7月份分析报告中指出,全球在2009年7月发送的电子邮件中,有89.4%是垃圾邮件,比6月份下降了1个百分点;每295封电子邮件中,有1封带有病毒,比上个月少了0.03%;每20封垃圾邮件中,有1封不是用英语书写。
该报告指出,一个明显趋势是非英语地区的垃圾邮件增速很快,在德国、荷兰,7月份的垃圾邮件总量比2009年5月上升了13%,使垃圾邮件的比重上升到95%。在德国,46.5%的垃圾邮件使用德语;在法国,53%的垃圾邮件使用法语;在中国,54.7%的垃圾邮件不使用英语;在日本,62.3%的垃圾邮件不使用英语。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垃圾邮件的散播者在利用自动翻译软件传播垃圾邮件。
全球2008年发送的垃圾邮件超过62万亿封,按地区分,亚洲是最大的垃圾邮件生产基地,占31.7%,欧洲其次,为27.1%,北美占18.8%。如按国家排名,沙巴体育官网:第一,占15.6%,巴西第二,占11.1%,印度、韩国、土耳其各占5%左右。
垃圾邮件不仅浪费了人们的宝贵时间,也给气候变化带来了负面影响。垃圾邮件每年要消耗330亿度电,相当于240万户家庭的一年电耗,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当于310万辆汽车。
4.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王凤翔介绍,“网络暴力”现象畅行于中文互联网,最先进入公众视野的当属2006年2月的“高跟鞋虐猫事件”,主人公虐猫的行为引起网民公愤,在网络追缉令的强大攻势下,她丢掉了工作,付出了代价。
最初,人们还为网络时代舆论力量的强大欣喜不已。随后,网上追缉令越来越频繁,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私密,甚至涉及到私人情感(如“铜须门”和“姜岩”事件),歪曲真相造成冤假错案(如“史上最毒后妈”),网络声讨从正义的道德审判转变成对公民****的践踏。
发生在2007年底的“很黄很暴力”事件,把“网络暴力”推向极致。
2007年底,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放一条有关净化网络环境的新闻。北京13岁女孩张××接受采访时说:“上次我查资料,突然蹦出一个窗口,很黄很暴力,我赶快给关了。”
短短几秒钟的出镜,因一句“很黄很暴力”涉嫌被“教唆操纵”,各大论坛随即出现了许多帖子,有人制作了色情漫画图影射张××;有人发起了人肉搜索令、悬赏通缉令,希望把这个孩子找出来。不久,孩子的出生年月、所在学校、平时成绩以及所获奖励、家庭电话、住址甚至精确到出生医院等暴露在网上,关于张某某的视频、图片、信息、恶搞漫画、帖子一夜之间泛滥成灾,数万网民恶搞一个未成年女孩,“很黄很暴力”顿时成为2008年最时髦的语言。张××的父母发表网文强烈谴责这种行为。
中国传媒大学网络口碑研究所副所长杨飞指出,“网络暴力”的很多因素都可以用狂欢心理来解释。早期事件大部分出于对当事者的道德审判,发的帖子多是就事论事的评论;而现在的“网络暴力”则呈现出恶搞当事者的倾向,有了娱乐化的倾向,公然放弃维护道德正义的外衣。“很黄很暴力”事件是这一转型的分水岭。
申论真题 | 申论答案 |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答题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