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伴你梳理 1.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阔绰(chuò) 舀出(yǎo) 绽出(zhàn) 拭擦(cā) 蘸了酒(zhàn) 打折了腿(shé) 间或(jiàn) 附和(hè) 不屑置辩(xiè) 颓唐(tuí) 戕害(jiāng) 砚台(yàn) 2.字形字义。
不屑置辩(认为值得做) 不省人事(清醒) 污人清白(弄脏毁坏)
君子固穷(安守) 颓唐(精神委靡) 附和(语言或行动追随别人,多贬义)
3.知识点
学习课文精巧的布局和社会环境描写,在典型环境中刻画典型人物的手法。抓住课文中人物的肖像,个性化的语言、动作的描写,认识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他性格特征,理解这个形象的深刻意义。把握小说反映的是时代特征,理解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社会的揭露和批判。思考如何对待弱者,如何对待别人的不幸,进行人文关怀。
整体感知
1.课文结构。第一部分(1-3),主要介绍鲁镇咸亨酒店的情况,简要勾勒了鲁镇的世俗风情,这是孔乙己和其他各色人们活动的特定空间,点明了当时的社会环境。第二部分(4-13),主要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和社会的凉薄。可分如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4-9),故事情节的开端和发展,通过四个片段记叙了孔乙己几次到咸亨酒店喝酒的情形,描绘了孔乙己迂腐可笑的语言,刻画了他自命清高而又自欺欺人的性格。第二层次(10-11)描写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悲惨结局,这是情节的高潮。通过掌柜和喝酒人之间的对话,从侧面交代了孔乙己的悲剧结局。孔乙己最后一次的狼狈出现,如此可怜,却仍逃不脱众人的笑声,正是人世凉薄啊。第三层次(12-13)交待了孔乙己的悲惨结局,这是故事的格局。孔乙己形象,由酒店小伙计的眼光引入,也在小伙计的眼光中淡出。孔乙己在咸亨酒店的四个经典片段:第一个片段:取笑孔乙己偷书。第二个片段:取笑孔乙己没有进学。第三个片段:孔乙己教“我”识字。第四个片段:孔乙己给孩子们分茴香豆。
2.主题。当时辛亥革命刚推翻封建帝制,但是中国社会封建势力仍然根深蒂固。鲁迅作为进步知识分子以文章作为武器,从各个角度向封建礼教发起进攻,深刻批判了“礼教吃人”的罪恶。《孔乙己》就是这样一篇小说。鲁迅通过描写孔乙己这个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和摧残的下层读书人的悲惨遭遇,揭露和控诉了封建教育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出封建社会中人情淡薄以及普通群众的麻木、冷酷的精神世界。正如鲁迅所说的写这篇小说的用意:“单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薄凉”,从而“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合作探究
1.答:本题意在把握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及形成的社会根源。孔乙己读书而未能“进学”,当不成官,却又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死抱“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落后观念,死守读书人的“清高”。他不愿脱下作为读书人标志的长衫,满口之乎者也,既穷且酸,迂腐可笑,又好喝懒做。孔乙己的这些性格特点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心灵,导致孔乙己这种病态性格的产生。
孔乙己既有迂腐可笑、好喝懒做的一面,也有诚实忠厚、善良纯真的一面,他可气可笑又可怜可悲,作者对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2.本题意在品味课文中精当传神的用词。课文中这样的句子很多,如:“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摸出四文大钱”中的“摸”,“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中的“走”等。
3.众人的“笑”是破解小说主题的关键。孔乙己这样一个不幸的人却成为众人取乐嘲笑的对象,甚至和他一样的“短衣帮”也鄙视他。孔乙己被打折腿后,众人仍不同情他,仍然取笑他,这反映了当时人们冷漠麻木的心理,而这是统治阶级残酷压迫劳动人民、用封建思想对人民长期实行愚民统治的结果。小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朽与黑暗,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
4.开放性的题目。注意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去分析。
[体验中考](2003年浙江金衢两市)
下面的选题旨在精巧的布局谋篇中,认识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性格特征,理解这个形象的深刻意义。
失而复得的项链
去鼓浪屿旅游,给母亲挑了一串珍珠项链。淡粉色的,色泽柔和,珠子大小也均匀,虽然比不上名贵的珍珠,但已经花去我一个月的工资。
母亲生日那天,我很恭敬地送给了她。
中午,我们在酒店的餐厅吃饭,母亲说要去一趟洗手间,谁知一去半天都没回来。我和姐姐赶紧去找。在洗手间门口,看见母亲在跟一个年轻的女孩说话,很客气的样子。见我们来了,母亲对那女孩说:“我女儿来了,再见!”女孩微微地向母亲弯了弯腰,匆匆走了。
我和姐姐都以为那女孩是母亲的学生。
一直到晚上回到家里我们才知道事情的经过。
母亲从洗手间出来,在镜前想梳洗一下。酒店的洗手间分两间,外面梳妆,里面是女厕。她怕肥皂水弄脏了珍珠,就摘下项链放在梳妆台的一个专门用来放小饰物的白色小瓷盘里。
等到母亲洗完脸再看,小瓷盘空着,珍珠项链不见了!母亲想了想,洗手间里只有她和那个女孩,母亲梳洗的时候她就站在母亲身边,现在那女孩正抓住洗手间玻璃门的铜把手,而且神色慌张要出去,母亲叫住了她。
母亲说,我知道我不能着急,哪怕是一点儿急躁的样子,也会把那个女孩吓跑,就算我判断正确也没用。
“姑娘。”
“干什么?”那女孩一惊。
“请你帮我个忙好吗?”
“什么事?”
“我有一条珍珠项链,是我的小女儿送给我的礼物。不是很昂贵,但那是她用自己的钱给我买了。刚才我洗脸怕弄脏了,随手一放就不记得放在什么地方了,人老了,记性真不好。今天是我第一次戴它。要是找不到了,我女儿可要伤心死了。因为今天是我的生日,我今天整60岁了,一家人高高兴兴地非要到这儿来给我过生日。其实,像我这样的年龄,我倒希望她们不刻我的生日才好,免得老是提醒我一天比一天老。”
女孩长久地看着母亲,紧张的神情开始缓解,慢慢地脸上现出一丝微笑:“您一点儿都不老,您看上去比我妈妈还要年轻,她才40岁>”她停了一下又说:“我帮您找找看吧。”
“那就麻烦你了,我到里边去找找看。”母亲推开了里边那扇门。
过了一会儿,母亲出来。女孩用餐巾托着那串珍珠项链说:“您看,是这串吗?”
母亲接过来说:“就是它。年轻人眼睛好,真谢谢你了。”
女孩连忙说:“不用,真不用。”停了一下,她又说,“我也祝您生日快乐!”
就在这时,我和姐姐找来了。
母亲抚摸着脖子上的珍珠项链,说:“那女孩,真不错。”
“她偷了您的东西,您还谢她,您应该去叫保安。”我和姐姐叫道。
“我觉得她也许不是有意要偷我的东西,”母亲说,“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
1.“女孩”为什么会把珍珠项链还给“母亲”?
2.“母亲”凭什么认为珍珠项链可能是“女孩”拿的?
3.“母亲”为什么说“那女孩,真不错”?
4.“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句中“母亲”可能丢掉的“珍珠”指什么? “女孩”可能丢掉的“珍珠”指什么?
5.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解 析]
1.“母亲”的理解、宽容和母女深情,使女孩深受感动,所以把项链还给了她。(3分,意思对即可)2.洗手间里只有她和那个女孩,母亲梳洗的时候她就站在母亲身边,现在那女孩正抓住洗手间玻璃六的铜把手,而且神色慌张要出去。(3分)3.女孩能知错就改。(3分,意思对即可)4.母亲:珍珠项链;女孩:尊严,人格等美好的东西(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4分;每空2分,第2空意思对即可)5.对犯错误的人要多一点理解和宽容(或给犯错误的人以改正的机会;或正确对待犯错误的人;或知错就改;等等。)(4分,言之有理即可)
供你尝试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附和( ) 模样( ) 檄文( ) 蘸了酒( )
涨红了脸( ) 哄笑( ) 戕害( ) 跌断 ( ) 2. 对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②扑的只一拳……却便似开了个酱油铺,咸的,酸的,辣的,一齐都滚出来。
③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已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了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已还欠十九个钱呢!”
④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吗?
A.比喻、比喻、反复、反问 B.夸张、比喻、排比、反问
C.夸张、排比、排比、反问 D.夸张、比喻、反复、反问
3.解释下面词语。
绽出:_____________
绰号:____________
污人清白:_____________
窃书:___________
4.常识填空。
《孔乙己》的作者________,这是他继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创作的第________篇白话小说.本文体裁是_______________,是一篇讨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战斗檄文.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脸乱蓬蓬的胡子。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让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已”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已。孔乙已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吁道,“孔乙已,你脸上又添了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已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已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5.孔乙已站着喝酒说明他_____________________,“穿长衫”说明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一”说明他________
6.“长衫又脏又破”,“脏”说明他______,“破”说明他______。
7.“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句表明了孔乙已_________。“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能算偷吗?”这句话反映了孔乙已___________的心理活动,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写人们对孔乙已的态度用意在于( )
A突出酒店气氛和谐 B表明当时社会人与人间的冷漠无情
C说明人多管闲事 D说明孔乙已是个快活的人,能引人发笑
9.说说“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的深刻含义( )
A.表明讲信誉,从不赊账
B.表明孔乙已有钱
C.孔乙已显阔,故意炫耀,非常得意
D.既表示分文不少,自己是个规矩人,又对短衣帮有取笑表示若无其事来,以掩饰内心的不安,活画了孔乙已拮据穷酸的本相。
10.省略号的作用主要有:
A表思维的跳跃 B表心情的矛盾 C被抢白而话没说完 D表思索正在进行
说明下列各句中省略号的作用
①“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
②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
11.“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气氛”,在文中反复出现,其表达效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段文字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3.选段刻画的人物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写人们对孔乙已的态度,目的是什么
孔乙己
1.hè mǘ xí zhòn zhàng hōng qiāng diē 2.B 3.绽出:裂开。绰号:外号。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窃书:偷书。 4.鲁迅 《狂人日记》 5.穷 自命清高,显示自己与短衣帮不同 身分特殊 6.懒 穷 7.经常受欺凌 爱面子,掩饰错误 自欺欺人迂腐可笑 8.B 9.D 10.C D 11.渲染哄笑的气氛,增强悲剧气氛,同时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 12.外貌 语言 动作 神态 13.热衷科举,自命清高 ,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 14.提示当时社会人们的麻木,社会的冷酷无情。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
语文试题 | 数学试题 | 英语试题 | 政治试题 | 物理试题 | 化学试题 | 历史试题 |
语文答案 | 数学答案 | 英语答案 | 物理答案 | 化学答案 | 历史答案 | 政治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