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长查询相关信息,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别搜集汇总了中考语文资料以供参考:
(答题时间:80分钟)
一. 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根据原文,将l—10句补充完整
1. 曲径通幽处,
2. ,潭影空人心。
3. 云横秦岭家何在 4. ,谁言天地宽。
5. 人有悲欢离合,
6. 但愿人长久,
7. ,有暗香盈袖。
8. 一封朝奏九重天,
9. 身世浮沉雨打萍。
10. 山随平野尽,
1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嶙峋(xún) 陡坡(dǒu ) 汲水(jí) 蟹壳(ké)
B. 葱茏(1óng) 提防(dí) 独占鳌头(áo) 瘦瘠(jí)
C. 浸润(qìn) 干涸(kū) 安然无恙(yàng) 铁砧(zhān )
D. 造诣(zhǐ) 肆虐(nuè) 坦荡如砥(dǐ) 载重(zǎi )
1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惟妙惟肖 披麻带孝 覆盖 玲珑
B. 全军覆没 消声匿迹 蔓延 谕告
C. 重峦迭嶂 别具匠心 急燥 弥漫
D. 自出心裁 姿态万千 点缀 驯化
13. 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镂空(雕刻) 胜景(优美的) 记载(刊登)
B. 游弋(巡逻) 不毛之地(长草木) 肆虐(任意)
C. 安然无恙(病) 花树相间(隔开) 秀颀(高)
D. 逞强施威(显示) 鸟瞰(看)
14.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恰当的一组是( )
然他已经丧失了明 是非的能力,那么 使跟他争 得面红耳赤,恐怕也无济于事。
A. 即 辩 既 辨 B. 既 辩 即 辨
C. 既 辨 即 辩 D. 即 辨 既 辩
15. 下列各句的主干已用横线标出,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B. 这个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
C. 这本来不是王永华同学初来学校时的本意。
D. 海水一阵阵地将满含着血腥的浪花泼溅在我们身上。
1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两天一夜没停的大风又刮起来了。
B.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我们能否取胜的条件之一。
C. 这次社会调查,对同学们的启发很大。
D. 每一个有志气的人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祖国建设有贡献的人。
17. 从修辞角度看,下列句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
B. 事业是人生的常青之树。
C. 和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事业相比,共产主义事业是最宏伟的。
D. 金钱,财产,享乐都只能是人们生活中的奴仆。
18.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登上月球,现在已经不再是异想天开。
B. 我们对待 工作不能拈轻怕重,要勇挑重担。
C. 列车终于安然无恙地驶抵目的地。
D. 他家养的小猫呀,小狗呀,都那么活泼可爱,栩栩如生。
19. 下列各句能与“天边偶尔漂浮着的白云”连接成贴切比喻的一项是( )
A. 像缕缕洁白的棉絮 B. 像条条闪耀的银练
C. 像片片光滑的羽毛 D. 像股股奔涌的喷泉
20. 若要强调“学生负担过重” 这层意思,下面句中的停顿标示正确的一项是( )
A. 最多的一天/上八节课 B. 最多的/一天上八节课
C. 最多的一天/上/八节课 D. 最多的/一天/上/八节课
二. 课内现代文语段
(一)
①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汁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②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③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④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21. 为了强调设计者与匠师们的“一致追求”,作者使用了一系列强调作用的词语。文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这一类的一个是( )
A. 无论 B. 一切 C. 决不容许 D. 没有一个
22. 对这段文字结构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3. 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 )
A. 设计者和匠师们修建成功的园林
B. 苏州园林的共同点
C. 设计者、匠师们的设计
D. 苏州园林一切都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
24. 用曲线在文中画出表明说明对象特征的句子。
25.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26.“败笔”在文中的意思是( )
A. 失败的一笔 B. 影响美感的一笔
C. 园林设计和建筑方面的欠缺 D. 园林建筑上绘画的不足
(二)
沙漠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 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春天四五月间禾苗刚出土,正是狂风肆虐的时候。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都打死,甚至连根拔起,沿长城一带风沙大的地区,民常常要补种两三次才能有点收获。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沙丘的高度一股从几米到几十米,也有高达100米以上的。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移动的。当风速达到每秒5米以上的时候,沙丘迎风面的沙粒就成批地随风移动,从沙丘的底部移到顶部,过了顶部,由于风速减弱,就在背风面的坡上落下。所以部分沙粒的移动速度虽然相当快,每天可以移动几米到几十米,可是整个沙丘波浪式地前进,移动速度并不快,每年不过5米到10米。几个沙丘常常联在一起,成为沙丘链。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摧毁,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27. 概括这段文字大意。
28. 本段用“ ”比喻沙漠进攻的手段,用“ ”比喻风沙袭击的进攻方式,用“ ”比喻沙丘移动的方式。
29. 本段说明风沙进攻的两种方式,使用的是 的说明方法,划分这两种方式的依据是
3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具体说明了什么?
31. 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
A. 由原因到结果 B. 由主要到次要
C. 由整体到都分 D. 由概括到具体
32. 这段文字的内部结构是( )
A. 总——分 B. 分——总 C. 总——分——总
33. 文中画“——”线的句子,应如何理解 ( )
A. 沙猛风狂 B. 沙助风威 C. 沙借风势 D. 风借沙威
34. 将“沙漠”、“沙粒”、“沙丘”、“沙丘链”按概念范围由大到小排列。
三. 课内文言文语段
(一)
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 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核舟记》出自 ,作者 。
2. 体现雕刻技艺特点的一个词是 。
3. 点名雕刻品主题的一句是: 。
4.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 罔不因势象形( ) ② 尝贻余核舟一( )
③ 长约八分有奇( ) ④ 高可二黍许( )
5. 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第一段概括了雕刻家的精湛技艺,点明了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B. 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C.“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是介绍核舟体积的。
D.“尝贻余核舟一”这里指的是王叔远把刻舟给苏轼。
6. 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话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7.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句子。
①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②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8. 文中通过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核舟的 ,赞美了 。
9. 选出跟“则题名其上”中“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不能名其一处 B. 对联,题名并篆文
C. 莫名奇妙 D. 不可名状
(二)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盘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l. 给原文字注音
牒( ) 盘( ) 械( )
圉( ) 诎( ) 滑( )
2. 找出上文中三个通假字并解释
① 通 ,
② 通 ,
③ 通 ,
3. 翻译成现代文
①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② 虽杀臣,不能绝也。
4.“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表现出墨子是怎样的人
5.“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的意思是(用原文回答)
四. 课外现代文阅读
漫淡信息
(1)近年来,一些国家把今天的社会称为“信息化社会”,把高度信息化作为向未来世纪进军的目标。
(2)那么,什么是“信息”呢
(3)所谓“信息”,就是对收信者(人、生物或机器)来说,是一种希望得到的、具有某种意义的表示形式。
(4)这里所说韵“某种意义”,指的是能为收信者所感觉到、理解到的东西(信号或符号)。
(5)反之,收信者所无法感觉和理解的,就不叫信息。
(6)鸟浯,是鸟类所能感知和理解的,因此,可以说是鸟类的信息;蝶舞,也是蝶类的一种信息。
(7)但对人类来说,由于它们都不能被理解,因而也就不认为它们是信息了。
(8)又如,来自宇宙其他星体的电波,目前还没有收信机能接收它,即使有办法接收,收信者也无法理解,因此严格地说,它仍然不能作为人类的“信息”。
(9)对于人类来说,由于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一些昔日不认为是信息的东西,今天也可能成了信息。
(10)例如,公元前在巴比伦和阿西利亚等地广泛使用的楔形文字,过去由于没有人能理解它,所以它对我们来说不是信息。
(11)现在由于许多语言学家的努力,已经可以阅读和理解这种楔形文字了,于是它也就开始具备作为信息的条件。
(12)如果将信息与人类接受信息的五官相对应,可以把信息分为听觉信息、视觉信息、味觉信息、嗅觉信息和触觉信息等。
(13)讲话和音乐之类属于听觉信息:图形、文字、照片、景物等属于视觉信息。
(14)在这五类信息中,视觉信息所占的比重最大。
(15)这也就是图象通信作为一种新的通信方式而异军突起的原因。
(16)信息在人类(生物)的生存上,具有和物质、能源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都是人类(生物)生存的基本要素。
(17)在人类社会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的信息活动经历了五次革命,第一次是语言的获得,第二次是文字的创造第三次是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是以莫尔斯电报(1844年)为起点的电信技术的开拓,而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以计算机和通信相结合为特点的第五次信息革命阶段。
(18)在现代社会里,信息的生产、加工和流通所产生的价值,已经超过物质生产、加工和流通所产生的价值;整个社会已经出现了所谓的“信息爆炸”状态。
(19)因此“信息社会”这个名词也应运而生。
1. 本文揭示说明对象本质的一句话是第 句。
2. 第四、五、六段中各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请各举一例(只写句子序号)。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3. 具体说明第(5)句内容的一项是( )
A.(2)(3)(4) B.(6)(17)(18)
C.(9)(10)(11) D.(12)(13)(14)
4. 本文依次从哪几方面来说明“信息”的( )
A. 概念特征变迁功用 B. 本质概念功用类别
C. 概念类别变迁功用 D. 特征 概念类别功用
5. 本文属于哪种类型的说明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试题答案】
一.
1. 禅房花木深 2. 山光悦鸟性
3. 雪拥蓝关马不前 4. 无限河山泪
5. 月有阴晴圆缺 6. 千里共婵娟
7. 东篱把酒黄昏后 8. 夕贬潮州路八千
9. 山河破碎风飘絮 10. 江入大荒流
11. A 12. D 13. B 14. C 15. C 16. C
17. C 18. D 19. A 20. B
二.
(一)
21. D 22. C 23. B
24.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5. 排比,强调一致追求的是什么,语势强烈,充分写出设计师们为突出苏州园林的特点,如何从布局、配合、映衬、层次各方面思考设计。
26. C
(二)
27. 沙漠怎样危害人类,沙漠逞强施威所用武器是风和沙。
28. 武器;游击战;阵地战
29. 打比方、分类别;风沙的相互作用及其运动规律。
30. 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风沙巨大危害。
31. D
32. A
33. C
34. 沙漠、沙丘链、沙丘、沙粒
三.
(一)
1.《虞初新志》;魏学洢
2. 灵怪
3. 盖大苏泛赤壁云
4. 无,没有;赠送;余数;左右,上下
5. A
6.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7. 曾经送给我一个核舟,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开窗观望,雕花的围栏相对而望。
8. 列数字;精美,精致
9. B
(二)
1. dié bān xiè yù qū gǔ
2. 距通拒,抵挡;圉通御,抵挡;诎通屈,折服
3. 公输盘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墨子多次抵御了他。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的守御者)
4. 有智有谋
5. 公输盘之意,不过欲杀臣
四.
1. ③
2. 举例子⑩;分类别(12)或(13);作比较(16)或(17)
3. B
4. C
5. 事理说明文,逻辑顺序。
中考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
?
语文试卷 | 数学试卷 | 英语试卷 | 政治试卷 | 物理试卷 | 化学试卷 | 历史试卷 |
语文答案 | 数学答案 | 英语答案 | 物理答案 | 化学答案 | 历史答案 | 政治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