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记题(8分)
?
1.生活中像那个卖茶壶的一样的人实在不多。我们所见更多的是????????? 、
????????? 的人。(2分)?
2.世界著名话剧演员波尔赫德面对的“摔碎的茶壶”具体指:
?
????????????????????????????????????????????????? (2分)?
3.?生活中,人们面对的“摔碎的茶壶”又指什么呢?
?
??????????????????????????????????????????????? ??(2分)
?
4.
听了这篇短文,有什么感悟吗?用一句话表达出来:?
????????????????????????????????????????????? ?????(2分)
?
二、基础知识(40分)
?
5.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5分)
?
⑴轩
邈( ?? ) ?????⑵箪瓢屡空( ) ??
⑶泠
泠作响(?????? )?? ⑷以衾( )?? 拥覆(????? )??
⑸食马者( )??????????⑹鸢飞戾天(?????? )(????? )??
⑺黔娄(??????? )?????? ?⑻骈死(
?????? )?????⑼缊袍敝衣(????? )?
6.你知道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吗?
请解释出来。(7分)?
⑴造饮辄尽( )?? ??????? ????
⑵性嗜酒( )?
⑶或置酒而招之( )??????????????? ⑷曾不吝情去留( )
?
⑸衔觞赋诗( )?????????? ?????? ⑹若人之俦( )
?
⑺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⑻弗之怠( )
?
⑼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 ???
⑽援疑质理( )?
⑾亦不详其姓字 (??????? )
?????????????? ⑿自将磨洗 (??????? )?
⒀亲
旧知其如此 (??????? )???????????????⒁期在必醉 (???????)?
7.根据课文填空(25分)
?
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
???? ????,????????? ???;诗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 ?????,??????????????????? ;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 ,??????????????????? 。?
⑵《赤壁》中既是名句,又是想像的诗句是???????????????? ,
??????????????????? 。?
⑶《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 ?????, ???????????
;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 ;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的心情的诗句是???????????????? ,??????????????? ;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
⑷《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暗示潼关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
????????? ,?????????? , ????????????????;写曲人驻远望、感慨横生的诗句是????????? ,??????????? ;曲中的主旨句是???????????????????????????? 。?
⑸《与朱元思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 。?
8.写出下列作家、作品。(3分)
?
⑴陶渊明写过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文章《
》,以“ ”自况。?
⑵《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 。“水调歌头”是 名。
?
⑶《与朱元思书》是一篇 ,作者是南朝梁文学家 。
?
三、阅读题(52分)
?
(一)《送东阳马生序》 (28分)
?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9.写出下面加点字的读音。(5分)
?
(1)嗜学(?????????? )
?????????? (2)叱咄(??????? )???????? ⑶容臭(?????????? )?
⑷曳屣(???????? )
???????????? ⑸皲裂(??????????? )?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8分)
?
(1)
录毕,走送之(???????? )?????????????(2)俟其欣悦(??? )??
(3)寓
逆旅主人(?????????? )???????????? (4)皆被绮绣(??? )?
⑸烨然若神人
?(?????? )?????????????? ⑹卒获有所闻(??? )?
?⑺持汤沃灌(
??? )????????????????????⑻负箧曳屣(??????? )?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负者歌于途?????? ?????B.当余之从师也??髻鬟之始掠
C.足肤皲裂而不知 ????佳木秀而繁阴???????? D.以衾拥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2.
本文题目中的“序”,是??? 名,本文作者是??? ??,????? (朝代)?????? 家,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 。(6分)?
13.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译文:??????????????????????????????????????????????????? 。
?
14.选段写了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的艰难这两方面的内容,选段的第二节从哪些方面写出了“余求学之艰”的情况?(3分)
?
?????????????? ????????????????????????????。???????????????????????????????????????????????????????????????????????????
15.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目的是什么?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3分)
?
?????? ?????????????????????????。
?
(二)《马说》《战国策》比较阅读(14分)
?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马说》
?
[乙]夫骥之齿至①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②膝折,尾湛③附④溃,漉⑤头洒地,白汗交流,中返迁延⑥,负辕不能上。伯乐遭⑦之,下车辕而哭之,解衣以幂⑧之。骥于是傍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金石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
????
《战国策》
?
注解:①至:年老??? ②申:同“伸”?③湛:沉??? ④附:脚背?⑤漉:口鼻中流出的白沫?⑥迁延:步履艰难
??? ⑦遭:遇见?⑧幂:覆盖。?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
?
③解衣以幂之(??????? )
????????????????
④声达于天,若金石者(????? )
??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策之不以其道????????? ?????? 执策而临之
B.食之不能尽其材??????? ?????? 食不饱,力不足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D.其真无马邪??? ???????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18.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
??????????????????????????????????????????????????????????????????????
?
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
??????????????????????????????????????????????????????????????????????
?
19.简答下列问题。(4分)
?
①(甲)文中,说“天下无马”的人寓指怎样的人?
?
??????????????????????????????????????????????????????????????????????
?
②(乙)文中千里马“仰而鸣,声达于天,若金石者”的原因是什么?
?
????????????????????????????????????????????????????????????????????
?
(三)水调歌头(10分)
?
①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②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这一阕共4句。第一句的主语应是“__________”,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诗中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格的词是“__________”。(3分)
?
21.
第一句“_____”、“______”二字表示夜已深;“无眠”指的对象是_________。(3分)?
22.“无眠”的原因是(??? )(2分)
?
A.还在幻想如何超脱尘世。
B.是出世还是入世举棋不定,所以辗转难眠。
C.还在回忆刚才月下起舞、清影随入时的超脱尘世的美妙感觉。
D.因为月下离人离情正浓;为下文怀念子由的手足深情作铺垫。
?
23.第②句包含的思想感情是?(???? )(2分)
?
A.埋怨月下的不遂人愿,十分怨恨。
B.面对明月直抒对子由的怀念。
C.
因怅恨手足久别而埋怨明月不解人意,但又无可奈何。D.因怅恨手足久别而十分痛苦。
?
参考答案:
?
听力材料
:?
从前有一个人担着茶壶去卖,不料经过山坡时,几个茶壶从筐里掉出来摔碎了。他头也不回地向前走,有人提醒他:“你的茶壶摔碎了,还不快看看!”这人回答说:“既然已经摔碎了,看又有什么用?”
?
其实,人生随时都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有的远远比摔碎几个茶壶严重。你能否脚不停头不回从头再来,是至关重要的。世界著名话剧演员波尔赫德活跃在世界戏剧舞台
50多年,71岁时,一场意外使她破产。更糟的是,她的脚因受伤引起脉管炎,不得不截肢。当医生忐忑不安地把这消息告诉她时,她却平静地说:“既然没有其他办法,那就面对现实吧。”波尔赫德平静地面对摔碎的茶壶(A),重新站立,还活跃在舞台上7年。?
生活中,人人都渴望成功,然而成功并非唾手可得,它可能经过诸多挫折和失败才有望实现。能像那个卖茶壶的一样的人实在不多。我们所见更多的是患得患失、斤斤计较的人,他们面对已摔碎的茶壶(B),往往捶胸顿足,后悔不已,结果是白白浪费了时间不说,说不定因为分神还会摔碎更多的“茶壶”。
?
1.患得患失、斤斤计较。
?
2.71岁时,一场意外使她破产。她的脚因受伤引起脉管炎,不得不截肢。
?
3.诸多挫折和失败。?
4.开放题,学生的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如:要直面挫折和失败;
?
面对挫折和失败要有豁达的胸襟。挫折和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脚不停、头不回地从头再来。
?
5.⑴ miǎo?? ?⑵ dān?????? ⑶ ling ????⑷ qīn ⑸ sì?
⑹ yuān?lì??
⑺ qián?? ?⑻ pián?? ⑼yùn??
6.⑴就。 ? ⑵爱好。 ⑶有时。??? ⑷舍不得。 ⑸酒杯。
??? ⑹辈,同类。⑺借。 ⑻懈怠。?? ⑼超过约定的期限。? ⑽引,提出。⑾知道。?? ⑿拿。?? ⒀旧交,旧友。??? ⒁期望。?
7.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⑵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⑶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⑷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⑸风烟俱尽,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8.⑴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⑵?苏轼?词牌??? ⑶山水小品?吴均
?
9.shì? duō ?xiù ?xǐ ?jūn?
10.跑 。 等到。 住宿。 通“披”。 光彩照人的样子 。终于 。 热水。?拖着。
?
11.B
?
12.文体?宋濂 明代 文学?给同乡后学作临别赠言
?
13.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
14.写行,同时写到了衣、食、住,寄居旅舍,这一切,都表现了一个“苦”字。
?
15.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目的是是为了鼓励马生勤奋学习。这是一道开放性的练习题。意在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这篇作品的思想内容。
?
16.①一样?????? ②“材”通“才”,才能
????? ③连词,以????? ④像?
17.C
?
18.①千里马(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
②鞭打马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马不能竭尽它的才能。?
19.①统治者②伯乐对千里马的怜惜,使千里马得遇知音。
?
20.明月,排比,婵娟
?
21.
转、低;作者本人??
22.D
?
23.D
?
2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2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语文试题 | 数学试题 | 英语试题 | 政治试题 | 物理试题 | 化学试题 | 历史试题 |
语文答案 | 数学答案 | 英语答案 | 物理答案 | 化学答案 | 历史答案 | 政治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