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商周时代的青铜工艺
杨云
我国的青铜时代
中国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发达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祖先为祖国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青铜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祖先在自然界寻找石料制造石制工具和农具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一种自然铜石,叫做红铜,也称纯铜。红铜具有一定的金属光泽和延展性,因而它容易被人们重视和利用。但红铜质地软,开始人们用这些天然铜铸成小型工具或装饰品之类。在锻打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和掌握了金属的特点与性能,为青铜器的创制发明提供了经验。后来,人们又发现可以从孔雀石中冶炼出铜,经过长期实践,又掌握了在冶炼过程中,加入适量的锡以降低铜的熔点,增加铜的硬度,从而炼出了青铜。①青铜就是铜锡合金,因为颜色发青,所以叫做青铜。
青铜时代,是指人类社会已经发明和制作了青铜器,运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使整个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时代。青铜时代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可称为青铜文化。狭义地说,则青铜工艺和青铜制品所涉及的文化,称为青铜文化。我国夏商周时代是青铜文化的光辉时期。夏、商、周三代的青铜器物,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这些青铜器物制作精巧,造型优美,种类繁多,风格独特,是我国古代金属艺术的珍品,也是研究古代社会的珍贵文物。
我国古代青铜的冶炼铸造始于何时,目前很难作出判断,不过在古史传说故事中的黄帝和蚩尤作战时,蚩尤就是用铜作兵器,使黄帝在战争初期处于劣势。蚩尤是否使用铜作兵器,虽属传说,但它在一定意义上为研究青铜器的起源提供了重要文字资料。在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方面,时代最早的青铜器,是1957年甘肃马家窑和马厂文化遗址出土的铜刀。它的发现说明了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300年,我国就有了青铜制品②。其后,青铜器还在河南偃师二里头等年代相当于夏朝的遗址中发现,在那里出土了制作原始的青铜小刀、爵、锥、铃等。这些青铜器,多是仿照同时期的石、骨、蚌、陶器制成的,其胎质很薄,铸造的比较粗糙,带有一定的原始性。这说明夏朝的青铜器还处于初期阶段。
商代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这时已有了相当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和文字,考古工作者曾先后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③、郑州商城遗址④、湖北盘龙城遗址⑤,发现了这时期的铸铜作坊,说明商代青铜制作业已具有相当规模。这时期青铜器的实用范围也很广,无论是生产工具,还是武器、生活用具都已应有尽有。此时,青铜器种类增多,制作精巧,造型准确,器身上还出现了粗疏的动物纹或几何纹,常见的有饕餮(tao tie)纹、夔、龙、虎、人形纹等。商代后期,青铜器制作水平达到了高峰,表现为器类繁多,造型庄重,花纹繁缛细密,纹饰中又出现了鸟纹、蝉纹、蚕纹等新的花纹。商朝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大,而且质量高。大量的青铜容器上,常常铸出三重花纹,衬地用云雷纹,上面凸起兽面纹,主纹之上又加几何纹等。器内有时还铸出字数不等的铭文,颇具时代特征。
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的鼎盛时期,西周的青铜铸造技术又有新的发展。这时期青铜器的突出特点是,器物上的铭文长,有的多达三、四百字。铭文字体优美奔放,铭文内容丰富,既有祭祀祖先,又有征伐、纪功、册命和赏赐等记载。它生动具体地补充了西周文献记载之不足,为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资料。
高超的青铜制作工艺
青铜时代距离我们现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但那个时代的青铜器的精巧工艺与优美雄伟的造型至今仍具有巨大的魅力。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的商代各种青铜器物,有的形体巨大,制作精美,引起人们的惊讶和赞美,同时也引起人们对它的铸造工艺的研究兴趣。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许多青铜冶铸遗址,在这些遗址中又发现了不少有关铸造青铜器的原料和工具。其中,安阳的铸铜遗址中,出土了许多用陶制成的“将军盔”,即炼铜用的坩锅。还发现铸范和铜渣,经过仪器测量和分析,推断当时的青铜器的炼钢原料是孔雀石,燃料是木炭,青铜器的制作程序是传统的方法──陶范法。
陶范一般由外范、内范组成,在制范前,首先作模子,即所造器物的初胎。模子做好后,就可以制外范,外范可雕镂花纹或铭文。将分割成的几块外范合拢在一起,成为器物的外腔,这也称合范。内范是比外范较小的范芯,制作器皿时,用外范包住内范,在内外范之间,灌注铜液,凝固后取出器物,再经过打磨加工,就成为一件完好的器物了。
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代的司母戊鼎。司母戊鼎结构复杂,是用合范法铸成的,即耳、身、足分别铸成后,再合铸成一个整体。鼎四周有盘龙纹和饕餮纹,腹内刻有“司母戊”三字。大鼎带耳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达875公斤。根据考古专家分析,这种大鼎需要二、三百人用七、八十斤重的将军盔,协同合作才能制成。这种大规模的生产和复杂的工艺过程,说明我国青铜冶铸业早在商代就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商代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大,而且质量高。著名的商代四羊方尊,便是这高超铸造技术的物证。四羊方尊高58.3厘米,重34.5公斤,是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尊的颈部铸有蕉叶,蕉叶上的花纹叫夔形纹。蕉叶的底部饰有兽面纹,肩部有四条龙蟠缠在四周,尊的腹部分别铸有四只大卷角羊,突出尊外。羊的背部及胸部饰有鱼鳞花纹。两只前腿和尊的底部铸在一起,上面也铸满夔形花纹。方尊的边角及每一面中间合范的地方,都铸有棱脊,其作用是以此来遮蔽合范时可能产生对合不正的纹饰,从而增强了造型的气势,使方尊的形象在宁静中有威严感。全器上下以细雷纹为地,线条光洁刚劲。羊角是事先铸成后配置在羊头的陶范内,再合范浇铸的。如果没有高超的合范技术,就很难达到整个器物浑然一体的效果。 上古文明的瑰宝
从使用石器到会铸造青铜器,这是人类技术史上的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进步。从历史上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国家之一。早在3000多年以前,世界上许多民族还处在野蛮时代时,我国就已出现了殷商文明。史学家王贵民在一篇题为《商文明在古代世界的位置》中提到:商代和古代世界同一时期在几个文明同处于同一发展阶段,互有高低,各有特点。但商文明具有几个明显的优异之点:第一,青铜文化创造出全国统一性和地方特殊性相结合的整体的文化类型。这种文化类型所拥有的辽阔疆域,是古代世界独一无二的。第二,商文明持续了500多年,其延续性也是举世仅见的。第三,古文字的进步性及其使用时间之长和空间之广,是商文明较同期诸文明的又一优异之点。⑥
我国商周时代的青铜器的内容极为丰富,各种器具无不充分表现中国青铜器的特有形式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它的铸造工艺居于世界先进地位。著名考古学家夏鼐认为,我国“形状奇伟,花纹瑰丽”的商朝青铜器,是“上古文明世界技术方面最突出的成就之一”。
最近,在四川三星堆等地又相继发现了我国殷商时代的一批青铜精品,江泽民同志在参观了这些文物珍品后说:看了这个展览总的感觉就是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这个展览就是铁证。商周的青铜文明,的确值得我们引以为自豪。
简短的结语
上面几篇关于我国文化的起源的史实和考古材料证明,我国是世界上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假如从旧石器时代的元谋人算起,我国已具有170万年以上的历史;如果从文明史算起,那我国的农业文明已经超过了七八千年的历史,到四五千年前的炎黄时代,我国已阔步进向人类文明的勃兴时代。无数确凿可信的古人类和考古材料以及有史可考的文字材料,都说明我国是世界屈指可数的古文明发源地之一。
以上的内容还证明,我国先民们早在原始社会──人类的远古时代,就对世界文明作出卓越贡献。
有可信的考古材料证明,元谋人和北京人是至今所知的地球上最早用火的古人类。早在七八千年前,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祖先,就给人类首先发明了种植稻和粟──这两种作物至今还是世界人民的主要粮食品种。我国先民对蚕丝的发明使中华民族被誉为“丝的国度”和丝的民族。这都使后代深深为我们祖先的贡献而自豪。
我们是世界上具有“绵远流长”特色的伟大民族。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古老而历史又从未中断过的国家和民族。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从夏商周三代,中经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到宋元明清,上溯几千年甚至百万年都可以找到历史的依据和根源。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或六大文明区的古老民族和国家中,我国是唯一源远流长、一直土生土长在中华大地上的国家和民族。我国的文字也是至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中华文明久经考验,无数个世纪始终熠熠发光,正因为她具有深扎的根和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应当珍惜这份文化遗产,使她发扬光大,永放光彩。
注释:
① 夏湘蓉等《中国古代矿业开发史》。
②《中国早期铜器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81年3期。
③《1958年—1959年殷墟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2期。
④《郑州商代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1957年1期。
⑤《1963年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遗址》《文物》1976年2期。
⑥《史学月刊》1985年第3期。
?
中考政策 | 中考状元 | 中考饮食 | 中考备考辅导 | 中考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