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前的今天,郑和带着明成祖朱棣的圣谕,率领由200艘大船和28000人组成的庞大特混舰队,满载着丝绸、瓷器和茶叶,从江苏太仓刘家港扬帆出海,开始了七下西洋的壮举。
从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的28年时间里,他们穿梭西太平洋,横渡印度洋,开通亚非航线,拉开了人类历史上辉煌灿烂的“大航海时代”的序幕。
然而,由于郑和下西洋史料的严重缺失,时至今日,围绕600年前的空前壮举,依然有很多谜团。
谜团一:是为寻找建文帝?
郑和历尽艰险,屡下西洋到底是为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历来莫衷一是。广为流传的一个说法是:郑和下西洋为了寻找建文帝的踪迹。建文帝,名朱允Χ,又称惠帝,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孙。建文帝登位伊始,曾决心削藩,1399年6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大兴“靖难”之师,公开反叛建文帝。1402年,朱棣率军攻下南京城。南京陷落时,“宫中起火,帝(建文)不知所终”。有的说“建文帝为僧遁去”。《明史·郑和传》则直截了当地说:“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吴晗的《明初对外政策与郑和下西洋》等也认为,郑和下西洋除了经济方面因素以外,还带着皇上的秘密使命,这秘密使命就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中国明史学会名誉会长刘重日先生认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寻找建文帝。他告诉记者,这种说法最初是明代中后期封建文人囿于狭隘的思想得出的结论。明成祖朱棣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既然朱棣在只有几千部卒的情况下都不怕建文帝,怎么会在大权在握时怕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呢?”刘重日说,“再说也没必要为一个失踪的人费这么大的劲啊!”当时明朝国力已经领先于世界,作为封建帝王中的“改革家”,朱棣一心想超越前朝帝王的成就,将文治武功永载史册,这才有了郑和下西洋。
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毛佩琦教授则认为,通使西洋是明成祖对外关系的一项大政策,可以认为朱棣命郑和在出海时顺道寻访建文帝的下落,但如果说寻找建文帝就是郑和下西洋的使命,“是小看了明成祖的胸襟。”
谜团二:下西洋是为“示富”?
《明史·郑和传》这样解释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通使西洋。”由此,一些学者认为,下西洋就是明成祖要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富强。但是,也有很多专家认为,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还远远不够。
当时的明朝经过太祖朱元璋几十年休养生息,农业、手工业水平达到封建历史上的高峰,国力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而宋、元以来造船、航海等技术的发展,使当时实现远洋航海探险、加强对外交往的条件已经具备。
毛佩琦认为,正是“永乐盛世”的物质基础,以及明成祖一心要成为“盛世名王”的理想,使得他渴望加强国际交往,才促成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儒家思想认为:天子为天下共主。在天下共主下,无论远近,无论种族,华夷无间,一视同仁。因此,毛佩琦认为,推行天朝礼制体系是郑和下西洋的核心使命。七下西洋是明成祖按儒家理想建立天下格局的重要措施。
谜团三:为何选郑和做正使?
明初,朱元璋吸取历史上宦官专权的深刻教训,颁布了宦官不能识字读书,又制了铁牌,禁止宦官参与朝政。那为什么郑和又会被选做正使呢? 据记载,郑和本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回族,生于1371年春,原是我国西域人,后随先祖定居于云南昆阳州(今晋宁县昆阳镇)。
当时的中国正值元末明初,朱元璋虽已称帝,但天下并没有完全统一,云南还是元朝的地盘。1381年,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蓝玉和沐英率军西征云南。马和父亲死于兵祸,12岁的马和成为俘虏,并被当作礼物,阉割后送进燕王府,成为朱棣的贴身宦官,同时也改信奉佛教。此后,马和以勤奋好学、忠诚勇敢得到朱棣信任,并于“靖难之役”随朱棣出入战阵,“屡立奇功”。
“中国古代史书对一个宦官能用‘屡立奇功’这个词是很不容易的。”刘重日说。据正史记载,燕王称帝的第二年(1404年)正月初一,朱棣给伺立在侧的马和特书一个“郑”字赐姓。从此,马和改叫郑和。
至于郑和为什么被选为正使,刘重日认为:一是当时“西洋”各国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和佛教,郑和深知两者的主旨、风俗和礼仪,方便与这些国家打交道;二是郑和懂阿拉伯语,后又在燕王府学习四书五经,是个“双语人才”,便于从事外交工作;三是郑和机敏过人,又在战乱中锤炼成长。此外,明末清初的民间史书《明书》记载,郑和七下西洋之前曾出使日本,这一切都使他成为了出使西洋的最佳人选。
谜团四:所下“西洋”是哪里?
郑和七下西洋,历时28个春秋,航行数万海里。他所探索的“西洋”和现代地理认识上的“西洋”是不是一个概念呢?
据刘重日介绍,现代意义上的“西洋”是统指大西洋领域的欧洲和美洲国家,而郑和所处的明朝时期,对于世界的认识局限于东方世界,所以当时的“西洋”就是中国以外的往西的广大领域,包括东南亚、中亚等地区,大致为南洋各岛屿国与印度洋各沿岸地区和国家,这些地区多信奉伊斯兰教和佛教。
从史料记载来看,郑和第一次航海所到达的都是中国以南的国家,如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实际应该称为“下南洋”。其后,随着探险的深入和航海领域的不断扩大,到达的国家和地区也越来越多,先后到达了印度洋领域的孟加拉、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更远到达了西亚波斯湾沿岸国家及地区,如阿曼、也门、沙特等地,其后探索了东非的索马里、肯尼亚等。郑和船队开辟了许多新的航路航线,增强了亚非国家之间的联系,这都是郑和下西洋留给世界的宝贵财富。
谜团五:郑和团队动过武?
据史料记载,郑和船队在七次远航中共有三次动用过武力,但都是出于自卫。
第一次是首航途中经过旧港(今印尼苏门答腊岛巨港)时剿灭海寇陈祖义,这是七下“西洋”中惟一的海战。当时旧港盘踞着一群海盗,头子叫陈祖义,以劫掠过往商船,杀人越货为生,无恶不作,严重阻碍了海上交通。当郑和船队经过时,陈祖义竟打算偷劫宝船。郑和当机立断,指挥舰队,聚而歼之,大败敌五千余人,烧海盗船十艘,俘获七艘,擒获陈祖义,押解至南京处决,彻底消灭了这股海盗。当地百姓和过路商客无不称赞传颂,郑和声威随之大震西洋。
第二次是活捉来犯的苏干剌。一次,郑和船队来到苏门答腊,正巧赶上苏门答腊国内乱。亲王苏干剌率万人夜袭郑和船队。郑和一面沉着应敌,一面派人通报新国王,援兵很快赶到,两相夹击,苏干剌未及还手就被生擒。
第三次是在锡兰山国(今斯里兰卡),国王亚烈苦奈儿一直对郑和船队的宝物垂涎三尺。当郑和船队由阿拉伯海返航途经锡兰岛时,国王用5万人围困船队,郑和临危不乱,率3000人马突袭首都,俘虏国王。
这几次冲突遭遇都是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发生的,可见郑和船队在整个航行中是本着和平友好,平等往来的目的进行国际交往的。
谜团六:七下西洋是否目的相同?
有些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的使命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不同。郑和第一次出使是为了安抚临近小国,减轻异族异国对中国的侵扰,以后几次主要是为了通商,以及向未知的世界前进,开阔新的航道等。
据刘重日先生研究,第一次下西洋是明成祖为了与更多国家和地区交流、结好,宣扬“天朝上国”的优越性;其后的几次是为了加强联系,并进行通商;因为前来中国朝拜进贡的各国使节和商人剧增,明成祖命令郑和将他们护送回国,并进行进一步交流,因而促成第五和第六次远航。而最后一次远航,是宣德皇帝为了延续永乐皇帝的丰功伟绩,而命郑和远航。
可以说,每次出航的主要目的都是与各国和平交流,同时进行一定的商业贸易,但每次的具体目的又略有区别。
谜团七:七下西洋为何戛然而止?
1433年,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归途中病死,赐葬南京城南牛首山下。
郑和去世后不久,宣德皇帝便“驾崩”。宪宗时,于成化九年(1473年),意欲重下西洋,向兵部调阅郑和下西洋的档案资料,“三日不得”,兵部尚书项忠慌忙追问,库吏回答“丢失了”。兵部侍郎刘大夏在旁插言道:“丢了便是丢了,下西洋耗资巨大,对国家有何益处?”项忠无言,只好以散失奏复皇帝。
其实这件事正是刘大夏偷着干的,听说宪宗调阅下西洋案卷,刘大夏便抢先将有关郑和出使西洋的所有资料由库房提出,一把火烧个精光!还把这种愚蠢的行动,说成是为国家做了件好事。大批的珍贵资料从此灰飞烟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千古遗憾。
其后,明朝多年征战导致国库亏空,以及倭寇的侵扰,下西洋活动遭到保守势力强烈反对,明朝统治者被迫放弃了远洋航海,后来甚至“寸板不得入海”。至清朝,更是完全闭关锁国,中国从此退出了“大航海时代”。
?
中考政策 | 中考状元 | 中考饮食 | 中考备考辅导 | 中考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