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材料
材料1
新华社济南6月22日电(记者王志)分散于各政府部门管理的城市公共资源,有偿使用后的收入往往由各部门自收自支,一定程度上诱发贪污腐败。近日山东明确规定,今后这些收入都归政府财政所有,任何部门不得截留。
记者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为加强城市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管理,山东日前出台办法规定,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设施如道路、桥梁、隧道、公园、广场等的广告权、冠名权、经营权等,应通过招标或拍卖方式有偿出让。公路客运和公交线路(包括城市内、城市间,以及城乡之间)的营运权,应按国家有关规定通过招标作出许可,确定营运人。
同时,对利用城市道路和公共场地设置停车泊位的管理,应根据城市规划、道路交通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停车泊位,通过不同方式有偿出让经营权。山东明确规定,城市公共资源有偿使用的收入由财政部门直接征收,或由财政部门委托有关部门征收,所得收入全额上缴财政。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坐收坐支、截留、挤占、挪用有偿使用收入,以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材料2
2007年12月1日,浙江的省级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宣布馆内的420万册藏书“零门槛”对公众开放。读者到图书馆办理借书证,不再需要交纳每年30元的借书证年费。而此前,浙图已相继免费开放了现刊、报纸阅览;免收20元的办证工本费;并将借书数量从每人每次最多3册增加到了5册。免费开放消息传开,引来了大批办理新证的读者。免费开放第一天,浙图就办理了借书证592张,而在没有取消借书证年费之前,即使是在读者办证比较集中的周末,一天办证最多也就120张。据说这种办证排长龙的“盛况”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浙江图书馆党委书记兼副馆长应长兴说。
继浙图之后,2008年1月1日,宁波图书馆也宣布免费对公众开放,成为全国第二家实行“零门槛”开放的图书馆。免费当天,共有653名读者办卡、续卡,同样创下了该图书馆日办卡人数之最。 事实上,早在浙江图书馆免费之前,浙江的博物馆早已开始了免费对公众开放的尝试。2004年1月,在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所属的六大博物馆、纪念馆一律免票参观基础上,浙江博物馆在全国率先宣布免费开放。?
浙江的免费手笔并非仅仅体现在文化设施方面。2003年10月,杭州市宣布,西湖环湖公园全部实现24小时免费开放,成为全国惟一不设门票的4A级旅游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免费开放的公园景点总面积超过2000公顷。免费不仅为这些场馆和公园带来了直观的门票损失,游客、参观者和读者数的激增还大大增加了这些部门的管理负担和运转成本。浙江是如何运作这些设施和场所的?为何这个省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推广这一模式?应长兴介绍,图书馆免费的首要目的,是把更多的读者吸引进来,构建多读书、读好书的学习型社会的良好风气。他说,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已连续六年走低,令人担忧。担负着启迪民智重任的公共图书馆,不能满足于过去的“藏书馆”状况,而是要琢磨如何把读者引进来,把精神文化传播出去。在此基础上,免费,可以看作是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回归。?
“图书馆是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实行免费开放就是为了把公益性体现得更好。”宁波市图书馆馆长庄立臻说。免收借书证年费后,仅浙江图书馆每年就将减少大约150万元到200万元收入,这一部分将由省财政给予补贴。“图书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标志。三倍于平时的办证量表明:免去的年费虽不昂贵,但它既代表了政府鼓励阅读和传播文化的姿态,也满足了百姓心中对文化的需求。”浙图副馆长徐洁说。据悉,浙江省财政对浙图的支持力度很大,从1998年开始,每年购书经费都递增100万元,2007年,浙图的购书经费达到了1560万元,在省级图书馆中名列前茅。而2008年的购书经费将在此基础上再增加200万元,以满足更多读者的阅读需求。“有了政府财政投入的保障,我们才有进一步免费开放的底气和能力。”
如果说图书馆和博物馆考虑的更多的是公益事业,需要政府更多的财政支持,那么西湖沿湖景区的免费,则在顾及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兼顾了经济效益。 杭州西湖名胜区管委会副主任高小辉告诉记者,“免费西湖”不仅让市民得到了享受,也成为杭州旅游业竞争的品牌。在全国林立的旅游景区中树立了不收费的独特旗帜,为社会各界和广大游客、市民所称道。据统计,杭州“还湖于民”以每年2530万元的门票损失,换回了100多亿元的丰厚回报。 以西湖南线为例,取消门票前每年门票收入600万元;取消门票后,仅沿线商铺每年的拍卖总收入就达到700万元。在实行景区门票免费以后,游客量同比增长了10%。为了游览更多的免费景点,游客逗留时间平均延长一天半,由此增加了他们在杭州餐饮、购物、交通、通讯、住宿等各方面的消费。2004年杭州旅游收入突破400亿元,比免票前增加了100多亿元,2005年旅游产业在杭州的GDP中由前一年的6.3%上升到了10.8%。?
5年前,太原市迎泽公园拆除围墙“还园于民”,成为全国最早实行24小时免费开放的大型综合性公园。公园免费开放之后,尽管遇到一系列的困难,但是沿着政府、市民共享、共建文化休闲资源这条路走下去,终于实现了“市民得实惠,政府赢形象,公园经营活”的多赢局面。建园于1953年的迎泽公园,总面积达66公顷。绿树成荫、花草遍地、亭阁相映、环境清幽的迎泽公园是当地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去处,被称为“城市绿洲”。2002年5月,太原市政府筹资600万元对迎泽公园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并决定将改造后的迎泽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这一决定立即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公园一下子挤满了休闲、健身的人群。平日人流量在三四万,而一到节假日,人流量达10万以上。
迎泽公园推倒围墙后,游客量比过去增长了3至5倍,每年接待游客1000多万人次。这样一来,公园的管理压力加大、养护资金不足等问题日益显现。尤其是节假日的客流量,大大超过了公园承载能力。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迎泽公园日流量超过12万人次。一些市民们抱怨说:“这哪是供人休闲的公园,根本就是集市,走都走不动。”
公园管理处办公室主任冯映宏算了一笔账:2005年,公园得到财政拨款1400万元,游艺收入600万元;而办公人员经费支出879万元,水电费、养护费等公用经费支出1121万元,基本上没有自我发展的资金。
真题解析及参考答案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自www.LiuXue86.Com)
(一)请用150-200字的篇幅,概括给定资料反映的主要内容。(15分)
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
公共资源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实行有偿或无偿使用。公共资源有偿使用,由管理部门自收自支的体制弊端甚多,应建立收入统一征收、全额上缴财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公共资源无偿使用,是资源公益性质的体现,也是资源使用的根本发展方向。要保证无偿使用的资源公共服务功能发挥得更好,政府应综合运用财政投入和市场机制,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根据给定资料内容,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或意见。(25分)
要求: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总字数300-400字。
参考答案:
针对公共资源有偿使用的收入由管理部门自收自支易诱发腐败、导致资产流失的弊端,应确立收入由财政统一征收、归财政所有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要明确规定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设施,以招标、拍卖等不同方式有偿出让权益,收入由财政部门或财政部门委托有关部门统一征收,全额上缴财政,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坐收坐支、截留、挤占、挪用,以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针对公共资源无偿使用造成管理压力加大、养护资金不足、超出承载能力运营等问题,应立足于完善公共服务,把政府的财政投入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增强资源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既要给予足够的财政投入,保证人员支出和日常的管理、养护费用;又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开发服务项目,提高服务品质,拓展收入来源,靠吸引更多使用者、延长使用者逗留时间、增加使用者对公共资源周边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来增加收入,保证公共资源可持续发展。
(三)请就给定资料中反映的现实问题,用1000-1200字篇幅写一篇议论文。(6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参考答案:
《公共资源的使用应有制度保障》
政府投资建设、政府部门管理的的公共资源,根据不同情况,可分别实行有偿与无偿使用。无论有偿或无偿,均应有制度的保障,以充分发挥资源的公共服务功能,确保公有资产不流失。
对于道路、桥梁、隧道、公园、广场、停车泊位等公共设施,完全采取无偿使用方式而由政府承担其费用,显然是不现实的,国内外的通行做法都是有偿出让其运营权益,政府获得收入后再转而投入新的公共设施建设,还利于民、还利于社会。过去我国普遍采取的资源有偿使用由管理部门自收自支的体制,具有易诱发腐败、导致公有资产流失的弊端,必须从制度上加以防范。政府应建立健全公共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出台必要的办法,明确规定公共资源有偿出让权益的收入由财政统一征收,全额上缴财政。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坐收坐支、截留、挤占、挪用,以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图书馆、博物馆、公园游览设施等公共资源,按照向全体国民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的要求,应实行免费开放、无偿服务。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要求,是现代政治文明和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也是公共资源使用的终极发展方向。太原市迎泽公园作为全国最早实行24小时免费开放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按照政府和市民共建共享文化休闲资源的模式,实现了“市民得实惠,政府赢形象,公园经营活”的多赢局面。同时,游客量比过去增长3至5倍,也给公园带来了管理压力加大、养护资金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公园缺乏自我发展能力,难以适应游客急剧增多的形势,服务品质下降,反过来造成了游客的不便和不满。迎泽公园遇到的困难说明,尽管无偿服务是公共资源使用的终极方向,但资源无偿使用不是无条件的,同样需要有制度的保障。
浙江省连续推出图书馆、博物馆、西湖游览设施免费开放的举措,运营几年来获得了成功,不仅传播了优秀的精神文化,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增加了旅游产业等相关收入,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公共资源的自我发展和服务品质的提升,形成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这为公共资源的无偿使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必须把政府的财政投入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保证公共资源可持续发展,使之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政府应建立对公益事业以财政投入为主、市场开发为辅的经费保障机制,根据公共资源的性质特点,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力的实际,对于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完全意义上的公益事业,原则上实行财政全额保障,保证公共资源能够持续发展、免费服务;对于公园、旅游景点等公益性、经营性兼有的事业,应在政府财政投入保证其日常基本支出的同时,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进行自我发展,开发旅游产业等相关服务项目,不断提高服务品质,吸引更多使用者,延长使用者逗留时间,增加使用者的消费额,拓展收入来源,使公共资源获得足够的收入用来自我发展,实现公益事业的良性循环。
无论有偿与无偿使用,公共资源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公众服务。只有实行相应的制度保障,公共资源的使用与发展,才能实现良性循环,最终使公众满意。
行测真题 | 行测答案 | 申论真题 | 申论答案 | 面试专题 |